大国武器2.0

大国武器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忠平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
  • 武器
  • 战略
  • 国防
  • 国际关系
  • 科技
  • 战争
  • 装备
  • 大国
  • 军事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058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9194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武器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虽说武器不是万能的,但古往今来,要想在国际社会生存,没有先进武器却是万万不能的。

本书详细介绍了众多世界上重要的武器,从航母到飞机,从坦克到潜艇,梳理了各国武器的不同情况,并作了详细对比,是军事爱好者的进阶读物。


作者简介

宋忠平,凤凰卫视评论员、军事专家。1971年生人,毕业于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专修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评论员。已出版多部专著,包括《南海,南海》《日本,日本》《美国来了》《大国武器》《强国利器》等。

从军校教官到电视评论,从教书育人到媒体达人,宋忠平对跨界信心满满,乐此不疲。目前,宋忠平是《有报天天读》《全媒体大开讲》《新闻今日谈》《时事直通车》《时事辩论会》等节目主持人和评论员。

座右铭:“实话实说,力求客观,守住底线,海纳百川。”


目录

目录

2.0版前言??/ 1

第一章?大国武器“排座次”??/ 1

第一节?全球航母战力座次??/ 2

第二节?全球战斗机战力座次??/ 18

第三节?全球潜艇战力座次??/ 44

沉思录??/ 93


第二章?战略军种“投名状”??/ 95

第一节?谁与争锋“战略空军”??/ 97

第二节?谁与争锋“蓝水海军”??/ 114

第三节?新战略军种“进行时”??/ 129

沉思录??/ 133


第三章?大国武器与火箭军??/ 135

第一节?“核常兼备”立足实战??/ 136

第二节?低空飞行的“霸王龙”??/ 141

第三节?高超音速武器“横空出世”??/ 146

第四节?大国武器不轻易示人??/ 148

第五节?核军备竞赛与“核军控”??/ 152

沉思录??/ 157


第四章?大国武器与反导??/ 159

第一节?导弹防御系统能拦截谁??/ 161

第二节?中段反导系统成“网红”??/ 166

第三节?谁是弹道导弹“终结者”??/ 170

第四节?谁能拦截高超音速武器??/ 175

沉思录??/ 177


第五章?大国武器与天军??/ 179

第一节?“高边疆”战略进行时??/ 180

第二节?重型运载火箭竞赛中??/ 185

第三节?导航卫星竞赛中??/ 192

第四节?谁在监控这个星球??/ 196

第五节?“快速发射”很关键??/ 200

第六节?支撑天军的新技术??/ 203

沉思录??/ 208


第六章?大国武器与“控制权”??/ 211

第一节?制空权重在探测??/ 212

第二节?制海权重在“双反”??/ 217

第三节?制电磁权重在对抗??/ 223

第四节?制网络权重在创新??/ 227

第五节?制天权重在高度??/ 234

第六节?制混合战权重在控制??/ 239

沉思录??/ 242


第七章?大国武器与“联合作战”??/ 243

第一节?联合作战关键何在??/ 244

第二节?混合战争与全面反制??/ 252

第三节?“纸上谈兵”不能少??/ 259

第四节?新军事改革要联合作战??/ 266

第五节?联合作战离不开高科技??/ 270

沉思录??/ 275


第八章?大国武器与“创新”??/ 277

第一节?科技强军需要做点啥??/ 278

第二节?两场“星战”计划复活??/ 283

第三节?定向能武器走下“神坛”??/ 286

第四节?无人战争谋求“零伤亡”??/ 293

第五节?建设全域基地夺取制高点??/ 296

第六节?“新概念武器”竞相登场??/ 299

沉思录??/ 304


第九章?大国武器与“意识”??/ 305

第一节?得基础科学者得天下??/ 306

第二节?只有实战能考验武器??/ 311

第三节?军改为啥要“腾笼换鸟”??/ 317

第四节?“武器禁运”也是好事??/ 320

第五节?没有约束就会冲突??/ 324

第六节?没有人才一切皆空谈??/ 327

沉思录??/ 330


第十章?大国武器与“钱”??/ 333

第一节?“军备竞赛”后果很严重??/ 334

第二节?国防和经济一个都不能少??/ 340

第三节?国防经济不是“任性花钱”??/ 344

第四节?“军民融合”缔造军事强国??/ 348

第五节?谁来保卫“一带一路”??/ 351

沉思录??/ 355


第十一章?大国武器与“崛起”??/ 357

第一节?什么是大国崛起??/ 358

第二节?领土和血性不敢丢??/ 366

第三节?中国崛起优先在海洋??/ 370

第四节?实现“中国梦”绝不能怕事??/ 374

第五节?“朝核危机”不可错判形势??/ 380

第六节?“台海危机”不逞口舌之强??/ 384

第七节?世界“新主题”悄然改变??/ 388

沉思录??/ 391


第十二章?“军事小百科”谁家最全??/ 393

第一节?“防空识别区”谁家最大??/ 394

第二节?“核武器试验”谁家最多??/ 396

第三节?“低慢小”目标谁家最黑??/ 398

第四节?“陆战之王”谁家最牛??/ 400

第五节?“军用密码”谁家最神??/ 402

第六节?“兵棋推演”谁家最行??/ 404

第七节?“敌我识别”谁家最强??/ 405

第八节?“垂直发射”谁家最好??/ 407

第九节?“钻地弹”谁家最深??/ 409

第十节?坦克“线膛炮”谁家在用??/ 411

第十一节?“货运飞船”谁家最棒??/ 413

第十二节?“航天发射场”谁家最优??/ 415


你问我答??/ 418

忧思语??/ 422


精彩书摘

第二名: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

实力等级:★★★★★

有些人将“海狼”排名第一,其实不然,只有适应当前战术需要的才是“好潜艇”。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是依据“冷战”末后期美国海军“前进战略”的需求而设计的,其目的是建造一种在21世纪初期能在各大洋与北冰洋冷水对抗任何苏联现有与未来核潜艇,并取得制海权的攻击型核潜艇。美国海军计划将其前进部署于靠近苏联的海域遂行作战任务,并且格外强调武器装载量、持续作战能力与静音能力,以便增加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存活概率和胜算,并减少为了补充弹药物资而穿越苏联海上防线的次数。该计划被称为“21世纪攻击核潜艇”,这就是“海狼”级!“海狼”堪称潜艇进行反潜作战的极致产品,能长时间在大洋或靠近苏联的近海进行反潜巡逻,拥有绝佳的声呐感知能力,并配备比“洛杉矶”级核潜艇多一倍的鱼雷管和鱼雷,以便能长时间进行反潜作战任务。

美国海军原本预计建造29艘“海狼”级以取代“洛杉矶”级核潜艇,但由于苏联解体,美国便于1992年决定除了头两艘之外,后续27艘建造计划全部取消。但由于更新替换“洛杉矶”级的需求依然存在,因此美国海军转而发展一种较“海狼”级小且便宜的新一代攻击核潜艇,这就是后来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海狼”级缩小版。由于美国国防工业普遍不景气,面临无舰可造的核潜艇建造厂被迫大幅裁员,在没有新订单的情况下根本撑不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建造,因此美国政府于1995年批准了第三艘“海狼”级的建造,以挽救面临困境的潜艇建造工业。但等建造完毕后才发现仅前两艘“海狼”级平均造价就高达24亿美元,第三艘造价更是高得惊人,达到了32亿美元,创下了全球最贵核潜艇的历史纪录!

“海狼”之所以“贵”是因为它比较“大”,水下排水量9150吨,堪比某些国家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其次是“快”,水下最大航速35节;其三是“深”,最大下潜600米;其四是“核常兼备”双重攻击能力。这些“特性”就注定了“海狼”必须要花大价钱,导致其造价居高不下。

既然苏联已经不在了,这些“高标准、严要求”也就“不需要了”,自然“海狼”也就成为了“明日黄花”。



《铁翼雄风:现代空战的变革与未来》 第一章:制空权的核心——空军力量的战略意义 自航空技术诞生伊始,制空权就成为现代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掌握天空,就意味着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本章将深入剖析空军力量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探讨其如何在陆海空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回顾历史上空军力量崛起的关键节点,分析不同国家空军发展的战略考量,并重点阐述空军在威慑、制敌、支援地面行动、情报侦察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多元价值。通过对制空权战略意义的深刻解读,读者将能理解为何空军始终是各国军事投入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空中巨兽的进化——战斗机的设计理念与技术突破 战斗机,作为空军力量的尖刀,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本章将以详实的案例,解析现代战斗机在气动外形、材料科学、动力系统、航电集成等方面的颠覆性创新。我们将探究隐形技术如何改变空战格局,超视距作战能力如何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以及矢量推力技术如何赋予战斗机前所未有的机动性能。同时,我们还将关注新一代战斗机的设计趋势,包括多功能化、智能化以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探索,为读者呈现一场空中巨兽的进化史。 第三章:翅膀上的眼睛——侦察与监视的未来图景 在信息时代,情报信息是战场上的“生命线”。本章将聚焦于空中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探讨其在现代战争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侦察平台,包括有人侦察机、无人机(UAV)、低轨道/中轨道侦察卫星等,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局限。同时,本章还将深入解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高分辨率光学相机、合成孔径雷达(SAR)、红外探测器、电子侦察设备等,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实时的战场态况。此外,我们还会展望侦察与监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对敌方隐蔽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升。 第四章:掠夺者之翼——战略轰炸机的现代使命与挑战 战略轰炸机,作为国家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现代战争中依然不可忽视。本章将深入探讨战略轰炸机的设计演进、技术特点以及在当代战略中的定位。我们将分析隐形轰炸机的出现如何重新定义战略打击能力,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融合将为轰炸机带来怎样的变革。此外,本章还将剖析战略轰炸机在执行远程精确打击、区域拒止、战略威慑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多样化任务中的具体应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战略轰炸机将如何继续承担其神圣的使命,并应对新的挑战,将是本章探讨的重点。 第五章:天空的守护者——防空体系的构建与反制 “堡垒”与“尖刀”的较量,永远是军事领域永恒的主题。本章将围绕构建强大的防空体系,探讨如何有效抵御来自空中威胁。我们将从地对空导弹系统、高炮系统、预警雷达系统、电子干扰设备等多个层面,详细剖析现代防空作战的构成要素。同时,本章还将深入分析不同射程、不同技术的防空武器系统,如远程防空导弹、中程防空导弹、近程防空导弹以及防空火炮的协同作战能力。此外,我们还将重点关注电子战在防空作战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情报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提升防空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实现对敌方空中力量的有效“围剿”。 第六章:精确打击的利器——空地打击武器的演进与应用 现代空战已不再是单纯的空中对抗,而是高度依赖精确打击能力,为地面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本章将聚焦于空地打击武器的创新与发展,解析其如何实现对地面目标的精准摧毁。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空对地导弹,包括制导炸弹、巡航导弹、反坦克导弹等,分析它们的制导方式、战斗部类型以及对不同类型目标的打击效能。同时,本章还将深入探讨激光制导、红外制导、GPS制导等先进制导技术,以及它们如何提高打击精度,减少附带损伤。此外,我们还将关注空地打击武器在联合作战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 第七章:空中力量的神经中枢——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高效的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是空军力量能够协同作战、发挥最大威力的“大脑”与“神经”。本章将深入剖析现代空军C3系统的构成、技术特点以及其在指挥决策、情报共享、态势感知和协同作战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探讨先进的通信网络,如卫星通信、数据链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共享。同时,本章还将关注指挥决策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战场态势分析和指挥辅助方面的应用潜力。最后,本章还将强调C3系统在应对电磁干扰、网络攻击等现代战争挑战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坚固可靠的C3体系。 第八章:科技驱动的变革——人工智能与无人机在空战中的未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现代军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章将着眼于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变革,探讨人工智能(AI)和无人机(UAV)如何深刻影响未来空战的形态。我们将深入分析AI在目标识别、态势分析、自主决策、任务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以及AI如何赋能无人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主性。同时,本章还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无人机,从微型侦察无人机到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再到无人僚机和无人攻击机,分析它们在侦察、打击、电子战等领域的无限可能。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模式,以及AI与无人机融合将为国家空防能力带来的颠覆性提升。 第九章:空域的守护与伸张——空域管理与空中交通管制 随着空中活动日益频繁,科学有效的空域管理和空中交通管制(ATC)成为保障飞行安全、维护国家空防的关键。本章将深入探讨现代空域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空域分类、管制规则、航线规划等。我们将分析ATC系统在保障民航、军用航空器以及科研飞行等多种空中交通有序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章还将阐述空域管理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精密的空域划设和严格的管制措施,防止潜在的空中威胁,维护国家空域的主权与安全。 第十章:未来的天空之战——新兴技术与战略展望 展望未来,空战的形态将继续发生深刻的演变。本章将对新兴的航空技术和战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我们将探讨高超音速飞行器、定向能武器、太空军事化对未来空战的影响。同时,本章还将深入分析网络战、电子战与传统空战的融合,以及如何构建具备强大韧性和适应性的未来空军体系。此外,我们还将思考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各国空军力量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通过对未来天空之战的深度剖析,读者将能更清晰地看到空军力量发展的宏大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大国武器2.0》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这类军事题材书籍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这类书无非就是堆砌各种型号的武器装备,再配上一些枯燥的参数列表,读起来味同嚼蜡。但这本书不一样,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军事技术和宏大的国家战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显然在军事史料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更难得的是,他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甚至有些故事性的语言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技术代差”和“非对称作战”的章节,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通过一些历史案例,生动地阐释了技术优势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当实力悬殊时,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战术运用,以弱胜强。读到“第四代战斗机”的那部分,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那些划时代的战机如何在空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性能,那种代入感是其他很多同类书籍无法比拟的。而且,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硬实力”的层面,它还深入探讨了“软实力”在现代军事中的重要性,比如信息战、网络战,以及国家意志和国民士气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整体感觉,作者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有着非常宏观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着一种审慎而又充满力量的观察感。作者在描述武器装备时,很少使用那种浮夸或煽情的词汇,而是用一种非常客观、冷静的笔触,勾勒出这些钢铁巨兽的轮廓和力量。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战略核威慑”的分析,他并没有将之描述成一个简单的“谁拥有更多核弹谁就更强大”的故事,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博弈、平衡以及心理层面的较量。读到那个部分,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冷战时期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以及各国是如何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边缘徘徊,试图构建一种脆弱的和平。此外,书中对“隐形技术”的解读也十分精彩,作者没有仅仅停留于技术原理的介绍,而是着重探讨了这项技术如何颠覆了传统的空中优势概念,以及它对未来战场态势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从技术细节中提炼出战略意义的叙述方式,是我在其他很多军事读物中很少见到的。整本书读下来,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充满思考的体验,让我对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翻开《大国武器2.0》之前,我对这类书籍的期待值并不高,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然而,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灵活多变,时而严谨分析,时而妙趣横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我尤其欣赏他对“网络攻防”的解读,他并没有将之简单地视为技术层面的较量,而是将其置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网络空间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地位。这种跳出技术本身,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问题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之一。另外,书中关于“精确制导武器”的论述也十分到位,作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技术进步如何改变了战争的效率和后果,以及它对军事伦理带来的挑战。整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技术,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知识的不断累积和升华。这本书让我对“大国”的理解,从过去的单一的军事力量,扩展到了科技、经济、战略思想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

评分

《大国武器2.0》最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军事科技,用一种非常贴近现实、甚至带有故事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的笔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讲述者,他不会生硬地抛出数据和事实,而是会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武器研发和应用的具体场景中。我尤其喜欢关于“无人机技术”的那个章节,他不仅介绍了无人机的各种型号和性能,还讲述了它们在现代冲突中如何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它们所引发的关于未来战争形态的思考。那种从实验室里的一个概念,逐渐演变成战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转变过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作者在论述时,并没有刻意强调某一个国家的优越性,而是以一种更加宏观和平衡的视角,展现了全球军事科技发展的普遍趋势和竞争态势。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听一场高水平的讲座,信息量大,但又不至于消化不良,反而会让你产生一种想要继续深入了解的冲动。

评分

我不得不说,《大国武器2.0》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仅仅是在介绍武器,更是在讲述一整个时代的发展脉络。作者并非一味地聚焦于某个具体武器的性能参数,而是着重于它们如何反映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科技、经济、工业以及战略思想的发展水平。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航母战斗群”的那个章节,作者没有简单地描述航母的大小和舰载机的种类,而是深入分析了航母的出现如何彻底改变了全球海权格局,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更是国家的经济承载能力、工业制造水平,以及跨洋作战的战略野心。同时,书中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解读也十分到位,作者巧妙地将科技的进步与地缘政治的博弈联系起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都可能引发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和战略调整。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军事和科技史的宏伟旅程,让我对“大国”这个词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装备的堆砌,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更全面的维度。这本书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读起来一点也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会有一种拨开迷雾、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