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与对策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编号12AJL10)的主要成果。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首先概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后果,然后利用一个改进的开放经济DSGE-VAR模型测量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以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果;模拟了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第二篇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选择与制度框架研究,介绍了有关金融危机的各种假说和理论模型,回顾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金融危机的成因和教训,然后综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特别是英国、美国、欧元区和新兴市场国家对金融监管制度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建立的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我们构建了中国国家金融压力指数和金融条件指数,用以测量和评估中国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选择和制度框架建议。第三篇是有关中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银行部门,具有中国货币政策独特特点的封闭经济体DSGE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既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冲突的,这取决于两种政策的工具选择组合。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包含50个变量的中国金融稳定监管指标系统。连续监测这些指标与其长期趋势或者标准目标值的偏离,就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政策措施,以确保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孙立新,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清华大学环境学学士、硕士。现任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和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E-Journal》等国际经济学杂志和国内经济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担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兼任部分经济学杂志编委及众多中英文经济学杂志的审稿人。
第一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DSGE模型第一章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简要回顾
一、房屋价格泡沫
二、信贷扩张与债务负担
三、系统风险的形成与累积
四、监管失灵与监管的不作为
五、收入不平等理论
六、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理论
第二章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DSGE模型
一、引言
二、开放经济DSGE-VAR模型
三、数据和参数校准
四、研究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二篇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选择与制度框架研究——历史分析与政策建议第三章金融危机:理论假说与历史分析
一、金融危机概述
二、金融危机理论与假说概述
三、金融危机的历史分析
第四章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框架——国际比较
一、引言
二、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三、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与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
四、欧盟模式
五、新兴市场及其他国家
六、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变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测量——指数构建与早期预警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变量选择与数据
四、指数构建和评估
五、领先指标和早期预警系统
六、总结
附录
第六章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长期风险与短期风险的测量分析——基于Semi-APARCH模型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Semi-APARCH模型
四、数据的选取和实证结果
五、结论
附图
第七章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选择与制度框架建议
一、引言
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箱
三、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评估
四、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框架建议
第三篇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
——基于DSGE模型
第八章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 替代还是互补——基于DSGE模型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模型
三、参数校准
四、政策实验和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九章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总体指标系统——中国金融稳定监管指标体系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监管指标体系
第十章政策建议
一、本书主要内容回顾
二、本书的主要政策建议
三、宏观审慎的理论与制度框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吸引我,让我联想到近些年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的种种事件,特别是那些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危机。我一直在思考,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中国是如何应对的?宏观审慎政策这个概念虽然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却直指问题的核心。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梳理国际金融危机的脉络,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应用。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我从未想过的视角,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很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例如,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重大事件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并最终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甚至人民币汇率造成冲击。同时,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定义、发展以及其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清晰的界定。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在危机来临时,这种政策是如何被“激活”并发挥作用的,它与传统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动与制衡。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给我一个宏观的框架,更能深入到微观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政策制定者是如何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做出艰难决策的。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景象,那些突如其来的危机,如同一场场惊涛骇浪,不仅席卷了全球,也让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一直很关注中国在应对这些外部冲击时所采取的策略,特别是“宏观审慎政策”这个听起来就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概念。这本书的题目让我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揭示一些深刻的见解。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分析那些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金融危机?例如,次贷危机的影响是如何在中国蔓延的?欧债危机又给中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哪些具体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究竟是如何被构建和实施的。它与我们常听到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何不同?它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告诉我这些政策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例如,在应对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风险、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宏观审慎政策是如何发挥其“稳定器”的作用的。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全球经济中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同时,“宏观审慎政策”这个词汇,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并非停留在对危机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应对之道。我一直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在面对外部风暴时的韧性感到好奇。这本书是否能够详细阐述,在过去一系列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所面临的具体挑战是什么?例如,全球资本流动的大起大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以及这些因素如何通过贸易、投资、金融渠道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我特别想了解,中国是如何在这些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来维护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这本书是否会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化解局部性金融风险、以及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等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深入的案例研究,展示在不同类型的危机中,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工具是如何被应用的,以及这些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瞬间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是当前全球经济绕不开的话题,而“宏观审慎政策”则指向了中国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工具。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中国经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保持稳定,而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的视角。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清晰地阐述,那些曾经撼动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并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资本市场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了哪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宏观审慎政策”这一概念的内涵,它究竟是什么?它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又具备哪些独特的政策工具?我特别想了解,在中国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中,宏观审慎政策是如何被部署和执行的,它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展示在危机发生或潜在危机出现时,中国是如何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来“未雨绸缪”和“及时止损”的。
评分读到这本书名,我立刻想到了近几年里,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它们就像一场场海啸,席卷了全球经济,中国也未能置身事外。我一直对中国政府在这种复杂局面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感到好奇,特别是“宏观审慎政策”这一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智慧和前瞻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的绝佳机会。我期望作者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回顾那些影响深远的国际金融危机,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以及后续的欧洲债务危机等等。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想知道,这些危机是如何像涟漪一样在中国经济的水面上扩散,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比如,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股市、外汇储备,乃至于就业和民生,究竟造成了怎样实质性的影响?而中国所实施的“宏观审慎政策”,它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被设计和执行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在关键时刻,这项政策是如何被运用,从而化解风险,稳定经济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揭示中国金融监管的“内功心法”,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与机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