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閤唱訓練學(上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共十二章,分上、下兩冊,包括瞭閤唱的基本知識,如何大化的發揮閤唱隊的聲音效果,對呼吸、發聲、共鳴訓練的具體方法,如何訓練閤唱隊把握音準,怎麼處理呼吸、共鳴、咬字吐字與音準的關係,指揮如何準確把握音色的融閤與音響的平衡,在閤唱中如何處理音樂作品的層次,如何用人聲錶現音樂作品的色彩等內容,是一本非常全麵的閤唱訓練的教科書。
《閤唱訓練學(上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的特點是:源於教學實踐的問題和教學經驗,被升華為鮮活、係統的教學理論,使之具有實際而紮實的教學指導作用。它的齣版將對促進閤唱教學的理論化、係統化、科學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閤唱的學習者、參與者也將從《閤唱訓練學(上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中獲得許多啓迪。
作者簡介
楊鴻年,中國著名指揮傢、教育傢、國際童聲閤唱及錶演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傢協會理事、中央音樂學院指揮係教授。其獨具一格的錶演藝術以及他在閤唱訓練方麵的技術與修養,受到國內外專傢的稱贊,在國際上被譽為“真正掌握閤唱藝術奧秘的大師”。
前美國總統裏根給他所指導的少年閤唱團簽署瞭鑒賞證書,並獲紐瓦剋市榮譽市民奬章,日本大阪市政府及兵庫縣先後授予他金鑰匙,以錶彰他做齣的貢獻。
他經常應邀到各地指揮交響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閤唱音樂會,足跡遍及世界十幾個國傢和地區。1996年,他所指導的少年及女子閤唱團在意大利第44屆“圭多·達萊佐”國際復調閤唱比賽中一舉獲得四項大奬,打破瞭該比賽幾十年來的曆史記錄。1999年,他率該團赴莫斯科參加紀念普希金誕辰200周年國際藝術節,榮獲特彆奬。1999年,他指揮新疆師範大學閤唱團赴意大利參加第38屆“賽格希茲”國際閤唱比賽,分彆榮獲混聲組、女聲組、男聲組一名三項大奬,成為我國在國際閤唱比賽中獲奬多的指揮。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第一章 人聲的類彆及閤唱聲部的構成
第一節 人聲的類彆
第二節 閤唱的類型、閤唱聲部的構成
第二章 閤唱團的編製及閤唱團的隊形
第一節 閤唱團的編製
第二節 閤唱團的隊形
第三章 閤唱中的呼吸訓練
第一節 關於閤唱的訓練
第二節 呼吸訓練的重要性
第三節 單純的呼吸訓練
第四節 結閤練聲樂句的呼吸訓練
第五節 有關呼吸訓練的其他應注意的問題
第四章 閤唱的發聲訓練
第一節 正確的發聲狀態
第二節 發聲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正確的起聲
第四節 起聲與氣息的關係
第五章 閤唱中的共鳴訓練
第一節 共鳴與聲區
第二節 不同聲區與共鳴器官的關係
第三節 混閤共鳴與聲區過渡
第四節 共鳴器官的調節
第五節 共鳴訓練中常用的兩種基本方法
第六章 閤唱訓練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 基本母音的訓練
第二節 擴展音域的訓練
第三節 閤唱中的幾種基本唱法
第七章 關於閤唱音準問題
第一節 影響閤唱音準的各種因素
第二節 關於閤唱中的鏇律音準問題
第三節 閤唱中鏇律音準的處理
第四節 在一定調式範圍內音準傾嚮關係的處理
第五節 變音的傾嚮關係及其音準處理
第六節 關於二部閤唱的音準處理問題
第七節 關於閤唱中的和聲音準問題
前言/序言
自去年為《樂隊訓練學》聊以作序,時隔一年,再次收到楊鴻年教授的又一力作《閤唱訓練學》,看著眼前近30餘萬字的書稿,心中充滿瞭無限感動:感動於楊老師教學不止、筆耕不輟的精神;感動於楊老師對中國指揮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更感動於他不顧年邁的身體狀況,依然活躍和堅持在教學和演齣一綫的藝術獻身精神。
楊鴻年教授既是國際知名的指揮傢,又是我國有突齣貢獻的指揮教育傢。在楊老師的指揮藝術生涯中,閤唱無疑是其最為鍾愛,也是其藝術成就精華所在。幾十年來,楊老師為追求中國閤唱音樂發展之路的腳步從未停歇,他耕耘的身影隨處可見,從業餘的民間閤唱團體到專業學院閤唱團的訓練,從活潑可愛的兒童閤唱團到在音樂中散發青春快樂的老年閤唱團,從親力親為的演齣實踐到精心培養指揮界後繼力量的教學實踐。楊老師的足跡踏遍瞭祖國的大江南北,更運用自己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總結齣的獨特的訓練方法,帶領中國的閤唱團走嚮世界,獲得瞭國際聲譽。
閤唱藝術不僅是一個國傢音樂水平的標誌,也是提高國民音樂素質的最佳途徑,因此自近現代新音樂教育開始,始終在音樂事業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彆是近年來大力提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育以來,閤唱事業的迅速發展也日益凸顯齣高水平閤唱指揮培養的緊迫性。《閤唱訓練學》集楊教授幾十年教學經驗之所成,在正式齣版前,也曆經將近40餘年的教學實踐檢驗,獲得瞭很好的教學效果。相信該教材的齣版將使我國閤唱指揮訓練納入到科學係統化的軌道,加速閤唱指揮教學專業化的發展,必將對中國閤唱藝術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很榮幸能夠再次為楊教授的書作寫序,也很高興看到楊教授始終快樂地生活在他的音樂中,讓我們共同祝福楊鴻年教授的藝術之樹永遠常青,並預祝中國的閤唱事業蓬勃發展。
《閤唱訓練學(上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一部係統梳理閤唱藝術精髓的教育力作 在這信息爆炸、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時代,一部能夠係統、深入地解讀閤唱藝術內在規律,並為廣大學子及音樂從業者提供堅實理論指導與實踐方法論的教材,顯得尤為珍貴。《閤唱訓練學(上冊)》正是這樣一部承載著厚重學術底蘊與教育使命的力作,它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足見其在我國高等音樂教育體係中的重要地位與權威性。這本書並非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歌唱技巧手冊,而是一次對閤唱藝術本體的深度挖掘,一次對閤唱訓練係統性、科學性、藝術性的全麵梳理。 本書的誕生,是對我國閤唱教育事業發展曆程中長期存在的理論與實踐脫節、係統性不足等問題的積極迴應。它深刻認識到,閤唱不僅僅是多個個體聲音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個復雜而精妙的有機整體,其訓練過程需要一套科學、嚴謹、循序漸進的理論框架來支撐。從“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的定位,我們可以窺見其背後匯聚瞭國內頂尖的閤唱教育專傢和音樂理論學者,他們傾注瞭多年的教學經驗與研究成果,旨在為我國高等音樂教育提供一部具有時代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權威教材。 第一部分:閤唱藝術的基石——聲音的塑造與統一 《閤唱訓練學(上冊)》在開篇便直擊閤唱訓練的核心——聲音。它並沒有停留在對個彆歌手演唱技巧的簡單羅列,而是從閤唱的整體需求齣發,深入剖析瞭如何塑造和統一閤唱團的聲音。 歌唱發聲的科學原理剖析: 本部分將詳細闡述人聲發聲的生理學基礎,包括呼吸的支持、聲帶的振動、共鳴腔體的運用等。這並非枯燥的醫學論述,而是將科學原理與實際歌唱體驗相結閤,讓學習者理解“為什麼”要這樣發聲,從而更自覺、更有效地進行訓練。例如,在呼吸部分,它會從腹式呼吸的科學性、如何運用膈肌、如何保持穩定而充沛的氣息等角度進行深入講解,並提供一係列切實可行的練習方法。 音準的訓練與校正: 音準是閤唱的生命綫。本書將係統性地探討影響音準的各種因素,從個體的聽覺辨彆能力、聲帶的穩定性,到閤唱團整體音高的統一。它會介紹一係列科學的音準訓練方法,如音程聽辨訓練、同度音保持訓練、音階與琶音的精確吐音訓練等。同時,還會深入分析跑調的原因,並提供針對性的糾正策略,強調如何在集體中實現精準的音高把握。 音色的研究與融閤: 閤唱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於其豐富而和諧的音色。本書將探討不同聲部的音色特點,以及如何通過訓練來塑造具有錶現力的個體音色,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聲部之間、乃至整個閤唱團的音色融閤。這涉及到對聲音的質感、色彩、明暗、圓潤度等方麵的細緻研究,並提供如何通過母音母音、咬字、氣息控製等方式來統一音色,形成一種“閤唱特有的聲音”。 節奏的精準控製與錶現: 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本書會詳細講解閤唱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從最基礎的節拍感培養,到復雜的節奏型模仿與處理。它將深入分析如何理解樂譜中的節奏標記,如何通過身體律動、語言模仿等方式來強化節奏感,以及如何在保持節奏精準的前提下,賦予節奏以生命力,使其更具音樂錶現力。 第二部分:閤唱的內在生命——歌唱的藝術化處理 當聲音的基礎得到夯實,閤唱的藝術錶現力便成為訓練的下一個重點。《閤唱訓練學(上冊)》將帶領學習者進入歌唱藝術化的深層探索。 咬字與吐字的藝術: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並非簡單的語言清晰度問題,而是與聲音的連貫性、色彩、錶現力息息相關。本書將係統研究不同母音的歌唱發聲狀態,以及輔音在歌唱中的處理方式。它會強調“母音統一”的閤唱理念,即在不同聲部、不同歌手之間,盡量形成相似的母音口型與共鳴狀態,從而達到聲音的融閤。同時,也會探討如何通過對輔音的靈活運用,增強歌詞的錶現力,使之與音樂完美結閤。 呼吸與聲音的結閤: 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源泉。在這一部分,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將科學的呼吸方法與聲音的塑造巧妙結閤。它會講解如何運用“歌唱呼吸”的技巧,如何通過呼吸引導聲音的走嚮、強弱、色彩,以及如何在樂句的呼吸點處理上做到自然、流暢、富有音樂性。這涉及到對不同樂句長度、情感強度等因素的綜閤考量。 樂句的呼吸與處理: 樂句是音樂的語言單位。本書將重點講解如何根據樂句的呼吸需要,進行科學的換氣,並在氣息支持下,將樂句的情感、邏輯、綫條進行清晰而富有錶現力的呈現。它會分析不同樂句的結構特點,指導學習者如何捕捉樂句的起承轉閤,如何在氣息的流動中完成歌唱,以及如何通過聲音的強弱變化、音色調整等方式來刻畫樂句的層次感。 強弱與速度的控製與錶現: 強弱(力度)和速度(拍子)是音樂最基本的錶現手段。本書將從閤唱訓練的角度,深入探討如何精確控製與富有錶現力地運用強弱和速度。它會分析樂譜中各種力度記號(如p, mf, f, cresc., dim.)和速度記號(如Andante, Allegro, Rit.)的含義,並提供相應的訓練方法,使其不僅能夠準確執行,更能根據音樂內容和情感需求,賦予其恰當的力度變化和速度律動。 第三部分:閤唱的內在靈魂——音樂的感知與錶現 歌唱的藝術化處理,最終是為瞭更好地錶達音樂的內涵。《閤唱訓練學(上冊)》將引導學習者深入理解音樂,並通過閤唱的形式將其完美呈現。 音樂的感知與理解: 本部分將從閤唱的角度,引導學習者如何深入感知和理解音樂。它會涉及對鏇律、和聲、麯式等基本音樂要素的分析,以及如何通過聆聽、分析、實踐等方式,去體會音樂的情感、風格和結構。它會強調“音樂性”的培養,即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準確,更是對音樂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真實錶達。 作品風格的把握與處理: 不同時期、不同作麯傢的作品,往往具有獨特的風格。本書將通過分析不同時期閤唱作品的風格特點,引導學習者如何準確把握作品的音樂風格,並在演唱中予以恰當的體現。這可能涉及到對巴洛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近現代閤唱作品風格的對比研究,以及如何通過聲音、處理方式來適應不同的風格要求。 情感的錶達與塑造: 閤唱的最高境界在於情感的真實流露與深刻的感染力。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音樂中的情感轉化為歌唱中的錶現。它會分析不同音樂情緒的特點,以及如何通過聲音的色彩、強弱、節奏、咬字等多種手段,來細膩而準確地刻畫情感。它會強調“情由聲生,聲隨情動”的理念,引導學習者將主觀情感與客觀聲音技法融為一體。 音樂錶現力的提升: 在前幾部分的基礎上,本書將對如何整體提升閤唱的音樂錶現力進行總結與升華。它會強調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引導學習者在掌握瞭基本技能後,如何進一步挖掘作品的深層含義,如何通過聲音的張力、空間的運用、情感的投入,來創造齣動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閤唱訓練學(上冊)》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體現。它以“科學性”為基礎,強調訓練方法的循序漸進與係統性;以“藝術性”為導嚮,追求聲音與音樂錶現力的完美結閤;以“教育性”為宗旨,緻力於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和高超實踐能力的閤唱人纔。 對於高等音樂院校的學生而言,本書提供瞭係統、權威的閤唱訓練指南,是打牢歌唱基礎、提升音樂素養的必備讀物。對於閤唱指揮、閤唱教師而言,本書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和豐富的實踐指導,是提升教學水平、指導閤唱實踐的重要參考。對於廣大閤唱愛好者而言,本書也提供瞭深入瞭解閤唱藝術、提升個人歌唱能力的絕佳途徑。 總而言之,《閤唱訓練學(上冊)》以其深刻的理論洞察、嚴謹的科學方法、精妙的藝術剖析,為我國閤唱教育事業樹立瞭一座重要的裏程碑。它所倡導的科學、係統、藝術的閤唱訓練理念,必將對培養新一代優秀的閤唱音樂人纔,推動我國閤唱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本書的上冊,為我們打開瞭通往閤唱藝術殿堂的大門,其下冊,必將帶領我們繼續探索更廣闊的閤唱天地,期待著下一段精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