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佚诗佚文的集大成之作;与上古版《王阳明全集》合璧,成为史上较全的《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是传统中国后期与朱熹并立的大儒,其思想不仅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据核心地位,而且“风行天下,传遍中国,走向世界”(杜维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自1992年出版以来,有力地推动了王阳明及心学研究,业已成为王阳明文集的权wei版本。然自是书问世以来,王阳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的王阳明佚诗佚文被发掘出来。束景南教授积十余之功,广阅文献万余种,新发现了大量王阳明佚诗佚文,并对王阳明佚诗佚文的已有研究成果充分予以吸收,著成《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增订版)一书。今在是书基础上,参照《全集》的体例,编成《王阳明全集补编》:凡不见于《全集》者,均编入《补编》)正文部分。按其体裁,分诗、文、语録三编共计诗文约三百八十篇(首),语録近一百八十条。各编内,按创作时代先后排列;每篇佚文后,著录其文献出处。新发现之《续传习录》,与《传习录》卷下文字多有出入,且约有二十五条语录为《传习录》所无,今附于正文后。正文之外,另有附录三:异文,《王阳明全集》虽已收录,但与新见文字差异颇大者,录以备考,计五十余首(篇);存伪,业经考辨,确为伪托者,录此存照,以免贻误不明其伪者,约七十首(篇);征引辑引书目,既示不掠前贤之美,亦为有意深入观研者之引导也。此《补编》的出版,庶可与《王阳明全集》合为全璧。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王阳明是传统中国后期与朱熹并立的大儒,其思想不仅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据核心地位,而且“风行天下,传遍中国,走向世界”(杜维明语)。
整理者束景南为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导,浙江省特级专家,在宋明理学、中国文化史等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代表作有《朱子大传》、《朱熹年谱长编》、《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增订版)等。
翻阅这些篇章时,我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能够触摸到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对的困境与挣扎。那些关于如何在乱世中持守本心、如何在被贬谪时依然坚守学问的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不屈服于外境的强大精神内核。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阳明先生的思想并非只是一套内圣的功夫,它同样蕴含着对社会、对国家治理的宏大关怀。读到他对时弊的敏锐洞察和解决之道,我不得不惊叹于其思想的全面性与前瞻性。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的内在统一性,在诸多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也要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以良知指导行动,而非被世俗的喧嚣所裹挟。
评分我注意到这部集子在编排上似乎做了很多细致的考量,尤其是在时间脉络和主题的梳理上,相较于我过去接触的其他版本,显得更为系统和清晰。不同篇章之间的衔接过渡非常自然,即便是初次接触阳明心学的人,也能顺着思路逐步深入,不会感到逻辑上的跳跃或断裂。特别是那些涉及具体事件的记载,比如与友人的书信往来,或是对特定局势的评判,都佐证了其学说的生命力,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完全根植于真实的人生实践。这种严谨的编次,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思想体系是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每一步的逻辑推演都显得水到渠成,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让复杂的“心法”得以有效地向当代读者传递。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封面材质带着一种沉静的亚光质感,触感温润,非常适合长期翻阅。设计上选择了极简主义的风格,书名和作者的字体排布得恰到好处,既突出了重点,又不失古朴典雅的气韵。拿到手里,份量十足,能感受到印刷和装订的扎实,翻页时那种纸张的摩擦声都带着一种仪式感。虽然是简体中文版,但对于经典文本的尊重是毋庸置疑的,字号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也很舒服,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扉页的设计,以及部分章节的引言部分是否采用了特殊的印刷工艺,这些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心学经典传承的诚意。对于一个真心想深入研读阳明先生思想的读者来说,好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对阅读体验的加成,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愿意珍藏和反复把玩。
评分这部简体版在文字的准确性上做得相当到位,译注者的功力可见一斑。对于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背景或特定语境的词汇和典故,注释清晰而精准,既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又消除了阅读障碍。我对比了手头的一些零散资料,发现这里的文本校勘是十分审慎的,几乎没有发现影响理解的错讹之处,这对于研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毕竟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向对心学原理的误解。能够集结如此完备且精准的文本,无疑为我们深入研究王阳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套书的出版,是对国学经典的一次重要整理和推广,它以现代的、严谨的方式,为后人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位伟大思想家思想深处的可靠大门。
评分初读这本集子的前几篇札记,我立刻被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所震撼。不同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这里的文字似乎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清晰度和锐利感,直指人心灵最本源的问题。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哲学说教,更像是长者对迷惘后辈的谆谆教诲,充满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读到关于“致良知”的论述时,我的理解被极大地拓宽了,不再是空泛的道德口号,而是与日常的立心、用功紧密结合的活泼功夫。尤其欣赏其中对“知行合一”不同阶段的细致剖析,结合了阳明先生在不同人生境遇下的体悟,使得原本看起来难以企及的境界,变得具体可感。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发掘出新的感悟,像是与一位智慧的灵魂在进行跨越时代的对话,这种深邃而又入世的思辨,是其他任何书籍都难以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