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摸透对方心理,就没有聊不来的人。很多时候, 必须知道该说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必须知道对谁说;必须知道怎么说。才能让对方从骨子里接受和认同你内心的真实意愿,从而让你取得事情的主导权。在不知不觉间攻入他人内心,让对方满心欢喜地接受你的观点、意见、提议以及任何请求。
李飞,毕业后曾在大学任教多年,后投身于文化事业,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以冷眼洞悉世情,以慧心指点迷津,极受读者追捧。 出版了《在美的时光,别辜负了自己》《品位男人的礼仪书》《在不安的世界里,找自己的存在感》《男人的性格决定事业,女人的性格影响婚姻》等作品。
Chapter 1 没有聊不来的人——懂点沟通心理学,社交不吃闭门羹
说别人爱听的话,人缘不会差 / 002
表达你的兴趣,别人也会对你感兴趣 / 005
你笑着说话,他笑脸相迎 / 007
你考虑他的感受,他接受你的说法 / 009
说赞美的话,对谁都有用 / 012
迎合别人内心期望,即使它不是真的 / 017
让别人痛快说话,你们就有话可说 / 019
谁都不喜欢被勉强,所以别说勉强话 / 022
说话让人有面子,自己也会受欢迎 / 024
Chapter 2 第一眼就要心心相吸——给个好印象,迈过陌生这道心理坎
相见前7秒,决定这辈子能说多少话 / 028
举手投足都要让人难以忘怀 / 030
你的着装也是一种无声语言 / 032
表达出亲和力,你会拥有十足魅力 / 034
让语言有气质,便可以引人注意 / 036
给声音加入感性,你就有了磁性 / 038
生动的语气总是引人入胜 / 039
把声音调整得和美妙音乐一样 / 043
让人真真切切看到你的友善 / 047
Chapter 3 三两句烘热关系——讲好开场话,避免相对无言的尴尬
一亮相,就要赢得满堂彩 / 050
用开场白把人吸引过来 / 054
会寒暄,就不会没话说 / 057
擅长场面话,就能套近乎 / 059
在闲谈上花些“勾人”的心思 / 062
制造共同话题,拉近心理距离 / 065
寻找共同点,打开对方话匣子 / 069
没话也要找话,别让心灵冷场 / 072
妙问,让他主动对你多说话 / 074
Chapter 4 进一步拉近心距——能灵活就通达,把话说圆人情不冷
人情话不到位,人脸就会冷下来 / 080
善于察言观色,通晓人情世故 / 083
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人心拉过来 / 086
言语间替人着想,便能赢得别人支持 / 088
注重交流细节,以防出现沟通隔膜 / 092
谈吐幽默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冷场 / 097
赞美没有新意,小心遭受冷遇 / 100
会说职场暖心话,和谁关系都融洽 / 103
肆意指责别人,必被打入冷宫 / 106
Chapter 5 把耳朵用到极致——会听的才会说,别让你唇不对他的嘴
被倾听,是人人都有的心理需求 / 110
倾听,可以消除对方的排斥感 / 112
把话听明白,不要贸然主观臆断 / 114
听出他们的亲疏关系,再走下一步 / 117
听准对方的话究竟是对谁说的 / 119
以理解的心态听,从他的角度思考 / 122
听懂话中奥妙,再做自己的应答 / 125
听出别人真实意图,给予正确反馈 / 128
Chapter 6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什么身份,就对他说什么话
与人交谈,先要看准交谈对象 / 132
考虑场合身份,看清情况再开口 / 135
他一开口,就对他的身份略知一二 / 140
看人下菜,对什么人就说什么话 / 143
根据谈话对象,选择不同交流风格 / 147
与名人交谈,心态一定要摆正 / 152
与富人交谈,关键要消除他的敏感 / 154
与老年人交谈,请拿出请教的姿态 / 157
与多个异性交谈,务必做到面面俱到 / 159
与上司说话,小心一点不吃暗亏 / 160
Chapter 7 悟透他的心性——明白对方怎么想,你才知道怎么说
微表情,看人看心准到骨子里 / 166
细品眉语,可知对方当下心理活动 / 170
甄别眼神,直观对方内心真实情境 / 172
看他双手,可察觉对方此刻心理状态 / 174
不经意的动态,暴露人物心态 / 177
交谈时的坐态,暗藏复杂心理因素 / 181
交谈时的站姿,可以秒懂人物个性 / 185
穿着风格,透漏人物性格特征 / 189
眼镜佩戴,折射的是人物心理个性 / 193
Chapter 8 让难言之语拐个弯——赖话好说不恼人,立场相对也能谈下去
包装过的语言,才让人听着舒服 / 198
躲开正面批评,让人笑着改正错误 / 201
巧妙暗示,秋毫无犯心照不宣 / 204
善用幽默,诙谐之中完成说服 / 206
正话反说,揭穿谬论又不触怒人心 / 208
据理进言,既达目的又不得罪领导 / 210
批评下属,打一巴掌揉三揉 / 212
委婉拒绝,说“不”也要给人留自尊 / 214
Chapter 9 把话说到心坎上——熟用说服技术,拿正确的钥匙打开心门的锁
善说服的人,人生不冷场 / 220
做不成的事儿,说就能说成 / 222
让别人顺心,交谈才能顺利 / 224
说出的话,应贴合对方心理需要 / 227
让他觉得,想法好像是他自己的 / 229
用语言把他拉入心理信任情境 / 231
说对方得意的事,他会越聊越可亲 / 232
抓住心理偏好,迅速拉近距离 / 234
“不经意间”就投其所好 / 236
用真诚与真情把对方打动 / 238
关于人际关系,想必不必多说,大家也知道它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的烦恼在于,他们愿意非常努力去构建一个良性的社会助力网,以求给自己的理想达成增添足够的现实力量。然而,他们却屡屡碰壁,在人际往来上吃了不少闭门羹。显然,这并非他们主观思想没有认识上去,也不是他们行动上懒惰消极,而是他们实在无能为力。
其实,说“无能为力”稍嫌偏颇。换而言之,这个能力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两点——畅言无阂和察言观色。
所谓畅言无阂,不仅是说为人说话要义理通达,言辞流利,更重要的是,要心思机敏,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怎么说。有了这种能力,才能确保在社交场合上不冷场,避免相对无言的尴尬。
很多人就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当他们主动接近别人以后,总会自然不自然地出现思维断层——人家站在他面前,他却不知道用什么话题把交谈继续下去;他们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人“言无不听”。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失败和尴尬的局面。
而察言观色,则主要指的是对于目标社交对象的识别能力。这个更重要,这是人际交往安全、畅通的前提。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能识人,不知道对方的个性秉性,心理好恶,就无法做到“投其所好”,那又怎么能够投缘呢?另一方面,你不识人之善恶,不知底细深浅,就无法确保他是对你有益的人,相反,在某些利益相关的关键时刻,他还有可能害你不浅。因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再重视。
总的来说,我们如果能够对社交对象有一个清晰、客观、全面的认识,又能够根据他的脾气秉性,性格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那么,不要说你们的关系会与日俱增,就算你要求他接受一些“勉为其难”的事情,想必也没有那么难了。
本书正是立足于以上两项能力的着重培养,精炼选取社交沟通中最关键的几个点,以理论结合实际辅以案例的方法,客观生动地向读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技能传授。通读本书,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磨炼,你就可以“一句话化解冷场,三分钟读懂人心”,它的可读性与实用性,正是我们敢于面对大家的资本。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的,但它所传达的理念却让我眼前一亮。我经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人就是那么善于与人打交道,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轻松地融入,而且似乎总能说出最恰当的话,让大家如沐春风?而我,却常常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感到格格不入,要么沉默寡言,要么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事后回想起来总是懊悔不已。特别是那种突然的冷场,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恨不得原地消失。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一句话化解冷场”,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太想知道,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一句话”能够如此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某种特定的句式?还是需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和语调?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句式模板”,或者是一些通用的原则,让我能够在不同的冷场情境下,灵活地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另外,“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概念也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理解他人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但有时候,对方明明就在眼前,我却读不懂他此刻的心情,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样说,那样做。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教会我一些快速洞察人心的技巧,比如通过肢体语言、微表情,或者是一些关键的词语,就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到对方的真实意图,那将是多么强大的技能!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各种人际交往的挑战,不再被那些“无声的尴尬”和“未知的内心”所困扰。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第一眼就联想到了一种“速成”的技能,似乎拥有它,就能在社交领域瞬间升级。作为一名对人际交往一直抱着“学习”态度的读者,我总是渴望能找到一些能够快速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我自认并非天生社交达人,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与人交流时,显得不够灵活,不够有技巧。特别是那种尴尬的沉默,真的是让我头疼不已,总是想着用各种方式去填补,但往往弄巧成拙。所以,“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说法,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句话”才具备如此强大的力量?它是一种智慧的闪光,还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具体的、可以立刻应用的“金句”或者“策略”,让我在下一次遇到冷场时,能够不再慌乱,而是能够自信地抛出一句,让气氛瞬间融化。同时,“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概念,更是让我觉得“值回票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变得越来越难,而快速准确地理解对方,无疑是建立这种连接的第一步。我希望这本书能揭示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能够通过观察、倾听,甚至是一些细微的迹象,迅速地把握对方的核心想法和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与他们互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一把锋利的“社交利器”。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来自于它所承诺的“效率”和“效果”。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能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一句话化解冷场”和“三分钟读懂人心”,正是这种高效沟通的极致体现。我是一个观察力不算特别敏锐的人,很多时候,我都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意图而感到困惑,或者在社交场合因为不知道说什么而陷入尴尬。这本书的书名,就像是在告诉我:“别担心,这里有秘籍!”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有依据的方法,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如何快速地打破沉默,如何更精准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和想法。我不需要那些玄乎其玄的理论,我需要的是那些可以落地,可以实践的技巧。比如,当出现冷场时,我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如何选择话题,才能让气氛重新变得融洽?又比如,在与人初次见面时,我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推断出他的性格特点,了解他的关注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将复杂的社交技巧,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步骤,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掌握,最终成为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的人。
评分老实说,起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怀疑的。“一句话化解冷场”听起来有些过于神奇,似乎不太可能。毕竟,社交的复杂性是如此之高,一句话就能搞定?而“三分钟读懂人心”更是让人觉得有些夸张,哪有人能在短短三分钟内就读懂一个人?但是,当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问候,一个巧妙的转折,就能让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也确实有一些善于观察和沟通的人,似乎总能迅速把握住对方的关注点和情绪。所以,这种“神奇”或许并非不可能,而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我是一名销售人员,在工作中,与客户的沟通至关重要。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冷场,或者对客户内心需求的误判,都可能导致合作的失败。我一直渴望找到一些能够快速建立信任、洞察客户真实需求的方法。这本书的书名,正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基于心理学或者行为学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某些话语有效,以及如何识别那些能够透露人心迹象的信号。我期待它能给我一些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作场景的策略,比如如何通过提问打开话题,如何通过倾听发现隐藏的需求,以及如何用简洁而有力的话语赢得客户的认同。如果它真的能帮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更准确地理解客户,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确实很吸引人,“一句话化解冷场,三分钟读懂人心”,光看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好奇心。我平时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尤其是不太熟悉的人多的地方,总是会时不时地感到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场面一度非常“寂静”,这时候就特别希望能有人能巧妙地打破僵局,或者至少能让我不那么局促。这本书的名字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承诺着能够教会我这些“社交魔法”,让人觉得似乎只要拥有了这本书,就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轻松自如。我一直相信,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桥梁,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尤其是那些能够瞬间拉近距离、化解尴尬的秘诀,是多么宝贵的能力。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些具体、实用、易于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在面对那些让人无言以对的时刻,究竟该如何开口,说出怎样的话才能瞬间扭转乾坤,让原本沉默的空气瞬间活跃起来。同时,“三分钟读懂人心”更是让人惊叹,这简直是洞察人性、理解他人想法的“超级能力”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而产生误会,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帮助我在短时间内,甚至只是几分钟内,就能洞察对方的内心,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进步!我迫切地想知道,它是否真的有如此神奇的“读心术”,能够让我窥探到他人隐藏的情绪、需求和动机,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和回应他们。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挖掘。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交小白”,在人群中总显得笨拙和不知所措。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聚会或者工作场合,那种突如其来的安静,让人觉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不知道该怎么打破。我常常事后回想,要是当时能说点什么,气氛会不会就不一样了?这本书的名字,恰恰捕捉到了我最想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一句话化解冷场”和“三分钟读懂人心”。光是这两个点,就足以让我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我太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句话”拥有如此大的魔力?是幽默感?还是某种共鸣?它是否需要预设,还是可以即兴发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万能公式”或者“应急句型”,让我在面对突发冷场时,能够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够从容地应对。更让我着迷的是“三分钟读懂人心”。我一直觉得,理解别人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恰恰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告诉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通过一些细微的观察,捕捉到对方的信号,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那将是多么了不起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指导我,让我逐渐摆脱社交的窘境,变得更加自信和有魅力,成为一个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理解他人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效率”和“智慧”。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都希望能够掌握一些能够“事半功倍”的技巧。“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说法,简直就是社交场合的“神器”了。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人就能那么轻松地打破沉默,让原本尴尬的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而我,却常常在那些沉默的瞬间,感到无所适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秘密武器”,一些经过验证的“万能句式”,或者是一些即兴发挥的技巧,让我能够在下次遇到冷场时,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够从容自信地应对。更让我惊喜的是“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概念。我一直相信,理解是沟通的基础,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很难真正读懂对方的想法。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让我掌握在短时间内,就能洞察人心的能力,那将是多么强大的竞争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一些隐藏在人际交往中的“潜规则”,一些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连接,理解他人真实需求的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变得更加“懂人”,更加“会说话”,从而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交困难户”,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那种突如其来的冷场,总让我觉得如坐针毡,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所以,“一句话化解冷场”这个说法,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我无比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告诉我究竟什么样的“一句话”,才具备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瞬间打破僵局,让气氛变得融洽。它是否需要幽默感?还是需要一些共鸣?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些“秘密武器”,一些可以在不同场合都适用的“社交技巧”。同时,“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概念,更是让我感到兴奋。我一直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别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想,那样做,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教会我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能洞察他人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让我不再害怕社交,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与人交流,成为一个真正懂得沟通、懂得理解他人的人。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书名,有一种“直击灵魂”的吸引力。作为一名经常在各种场合“扮演”社交达人,但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到一丝丝的“力不从心”的读者,我看到了“一句话化解冷场”时,眼睛就亮了。我太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魔法咒语”,能够如此神奇地扭转乾坤,让尴尬瞬间消失?是需要精妙的语言技巧?还是某种心理洞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黄金法则”,或者是一些可以“拿来就用”的万能模板,让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默时,能够不再慌乱,而是能够自信地抛出那一句,让气氛瞬间活跃起来。而“三分钟读懂人心”这个概念,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宝藏”。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往往源于误解和不了解。如果我能掌握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洞察对方真实想法和情绪的能力,那将是多么大的优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一些快速识人、懂人的“独门秘籍”,让我能够通过对方的一些细微信号,就能迅速地把握住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连接。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沟通,更懂得理解他人的人。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是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我在人际交往中的两个痛点:“冷场”和“不解人意”。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在与人打交道时,总是显得有些笨拙,不够圆滑。特别是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或者与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时,一旦出现冷场,我就感觉非常不自在,不知道该怎么去打破僵局,往往只能默默地等待,或者硬着头皮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而“三分钟读懂人心”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藏着某种“读心术”,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能力。我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别人,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想,那样做,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更好地与他们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非常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学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对方的语言、语气、甚至是微小的肢体动作,来捕捉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绪。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够教会我如何“一句话化解冷场”,让我不再害怕尴尬的沉默,并且让我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那么这本书对我来说,将是极具价值的。我期待它能为我的社交生活带来一次“质的飞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