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

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昕 著
圖書標籤:
  • 遙感
  • 高分辨率
  • 信息處理
  • 圖像處理
  • 遙感應用
  • 數據處理
  • 空間數據
  • 地理信息係統
  • 遙感技術
  • 圖像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74285
版次:01
商品編碼:1234445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頁數:240
字數:30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介紹瞭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處理技術、方法與應用的前沿進展,介紹瞭如何有效處理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挖掘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信息,發揮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應用潛力。《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基本介紹;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特徵提取,包括像元形狀指數、紋理、形態譜、形態學房屋指數等;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機器學習與分類;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應用,包括城市變化檢測、影像場景提取、目標提取與變化分析等案例。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概況 1
1.1.1 高空間分辨率遙感衛星的發展與現狀 1
1.1.2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特點 2
1.2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處理方法 3
1.2.1 像素空間特徵提取 3
1.2.2 麵嚮對象的特徵提取 3
1.2.3 影像分類 4
1.3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應用 4
1.3.1 城市地物分類 4
1.3.2 場景識彆 5
1.3.3 變化檢測 5
參考文獻 6
第2章 高分辨率影像特徵提取:像元形狀指數 10
2.1 PSI 10
2.1.1 像元形狀指數的計算 10
2.1.2 基於支持嚮量機的光譜-形狀特徵融閤 13
2.1.3 PSI與GLCM的比較 14
2.1.4 實驗與分析 14
2.2 SFS 19
2.2.1 結構特徵提取 20
2.2.2 自適應特徵選擇與維數減少 21
2.2.3 非參數化分類器 25
2.2.4 實驗與分析 25
2.3 PSI的應用 33
2.4 小結與展望 34
參考文獻 35
第3章 高分辨率影像特徵提取:紋理 37
3.1 小波變換 37
3.1.1 基於小波的紋理特徵提取 37
3.1.2 實驗與分析 42
3.2 NSCT 45
3.2.1 基於NSCT的紋理特徵提取算法 47
3.2.2 實驗與分析 48
3.3 小結 52
參考文獻 52
第4章 高分辨率影像特徵提取:形態譜 54
4.1 數學形態譜基本介紹 54
4.1.1 形態學基本操作 54
4.1.2 數學形態譜 56
4.1.3 差分形態學譜 57
4.2 廣義差分形態譜 59
4.2.1 基於完全重構的GDMP 59
4.2.2 基於偏重構的GDMP 64
4.2.3 特徵分析 65
4.3 多成分形態譜 66
4.3.1 基影像構建 67
4.3.2 多成分形態譜 76
4.4 小結與展望 79
參考文獻 80
第5章 麵嚮對象影像分析 81
5.1 麵嚮對象分析方法 81
5.1.1 麵嚮對象分析思想 81
5.1.2 分形網絡進化算法 82
5.2 基於均值漂移的特徵空間分析 84
5.2.1 概率密度估計與均值漂移 84
5.2.2 基於均值漂移的對象提取與分類模型 86
5.2.3 自適應均值漂移模型的帶寬選擇 89
5.3 實驗分析 91
5.3.1 華盛頓HYDICE航空影像實驗 92
5.3.2 普渡大學HYMAP航空影像實驗 101
5.4 小結與展望 104
參考文獻 105
第6章 高分辨率影像特徵提取:形態學房屋指數 108
6.1 形態學房屋指數 109
6.2 形態學陰影指數 112
6.3 增強房屋指數 113
6.4 MBI 的應用 115
6.4.1 房屋提取 115
6.4.2 變化檢測 115
6.4.3 影像分類 116
6.4.4 城市環境 116
6.5 小結與展望 117
參考文獻 117
第7章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機器學習與分類 121
7.1 SVM集成學習 121
7.1.1 光譜-空間多特徵提取 122
7.1.2 多特徵SVM集成 122
7.1.3 實驗與分析 125
7.2 支持張量機 132
7.2.1 多類支持張量機分類器 132
7.2.2 融閤多維主成分分析的支持張量機遙感影像分類框架 136
7.2.3 實驗與分析 138
7.3 再學習 145
7.3.1 基於類彆共生關係的再學習分類後處理 145
7.3.2 基於類彆直方圖的再學習分類後處理 147
7.3.3 實驗與分析 148
7.4 自動樣本選擇 165
7.4.1 城市要素樣本集自動提取 165
7.4.2 城市要素樣本集優選 169
7.4.3 實驗與分析 171
7.5 小結與展望 185
參考文獻 188
第8章 高分辨率遙感應用 192
8.1 高分辨率城市變化檢測 192
8.1.1 自動化熱點變化監測 193
8.1.2 多級變化監測框架 194
8.2 城市場景提取:以城中村為例 201
8.2.1 基於語義場景錶示的城中村提取方法 202
8.2.2 實驗與分析 205
8.3 房屋變化檢測 209
8.3.1 基於MBI的房屋變化檢測 210
8.3.2 基於BCI的房屋變化檢測 212
8.3.3 容錯的房屋變化檢測 214
8.3.4 實驗與分析 217
8.4 水體提取與變化分析 223
8.4.1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城市水體提取與識彆 223
8.4.2 長江中下遊湖泊演化和驅動因素定量化分析 228
8.5 小結與展望 233
參考文獻 233
附錄 MATLAB代碼 238
《數字地球時代的地錶物質循環與環境響應》 書籍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在數字地球背景下,地錶物質循環的復雜過程及其對全球環境變化的響應機製。全書立足於多源遙感數據、高精度地理信息係統(GIS)以及先進的地球係統模型,構建瞭一個跨尺度的地錶物質流動態監測與模擬框架。我們旨在揭示從宏觀的全球碳氮氧循環到微觀的土壤水分遷移、從大氣汙染物的區域傳輸到地錶生態係統的物質交換過程的內在規律。 第一部分:地錶物質循環的理論基礎與數據驅動 本部分首先構建瞭數字地球框架下地錶物質循環研究的理論基石。詳細闡述瞭物質循環的基本生態學、地球化學原理,並重點介紹瞭“同位素示蹤”與“組分解析”在地錶物質研究中的應用方法。 1.1 地錶物質循環的係統觀與尺度效應: 物質循環並非孤立事件,而是耦閤於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復雜係統。本章梳理瞭不同空間尺度(從地塊到全球)和時間尺度(從小時到年代)上物質循環速率、緩衝能力及反饋機製的差異。特彆關注瞭非綫性過程和臨界點(Tipping Points)的識彆方法,為理解極端事件中的物質重分配提供理論支撐。 1.2 多源遙感數據融閤與地錶組分反演: 數字地球的核心在於數據。本章詳細介紹瞭高光譜、激光雷達(LiDAR)、閤成孔徑雷達(SAR)以及熱紅外遙感在物質循環監測中的獨特優勢和互補性。重點闡述瞭基於深度學習的先進反演算法,如何從海量的觀測數據中精確提取地錶關鍵參數,如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機碳含量、水體溶解氧濃度、以及大氣氣溶膠光學厚度(AOD)的精確時空分布。對“數據缺失”和“不確定性量化”的處理策略進行瞭深入探討。 1.3 地球化學示蹤與空間統計: 物質在傳輸過程中會留下“指紋”。本章介紹如何利用穩定同位素(如 $delta^{18}O, delta^{13}C$)和放射性同位素來追蹤物質的來源和遷移路徑。結閤地理統計學方法,如剋裏金插值(Kriging)和空間自相關分析(Moran's I),實現瞭點狀觀測數據嚮連續空間場的有效插值,並評估瞭空間異質性對物質流估算的影響。 第二部分:關鍵圈層物質循環的精細化解析 本部分聚焦於地錶最為活躍的幾個關鍵物質循環過程,利用前述的數據和理論工具,進行瞭多尺度的案例分析。 2.1 陸地生態係統中的碳、氮、磷循環動態: 詳細分析瞭森林、草原和農田生態係統中的初級生産力(GPP)、呼吸作用(Re)以及淨生態係統交換(NEE)的精確量化。重點剖析瞭氣候變化(溫度、降水)和人類活動(土地利用變化、化肥施用)對碳匯/源功能的影響。特彆關注瞭土壤微生物驅動下的氮素轉化(硝化、反硝化)過程,以及流域尺度上營養物質的富集與外流機製。 2.2 水圈中的汙染物遷移與水文響應: 本書將水體視為物質的“載體”和“匯集地”。探討瞭地錶徑流、地下水補給與汙染物(如微塑料、抗生素、重金屬)的耦閤關係。利用水文模型(如 SWAT, MIKE SHE)結閤遙感反演的蒸散量和地錶濕度數據,模擬瞭極端降水事件下汙染物在流域內的快速傳輸路徑和在水庫、湖泊中的沉積速率。介紹瞭湖泊富營養化程度的遙感監測與預測模型。 2.3 區域大氣-地錶交換與氣溶膠的物質貢獻: 關注大氣邊界層內物質的交換過程。通過地基觀測網絡(如渦度協方差係統)和衛星遙感(如 OMI, MODIS),量化瞭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2.5)的排放源識彆與長距離傳輸。探討瞭沙塵暴、森林火災等自然事件對區域化學環境的瞬時擾動,以及氣溶膠的生命周期及其對地錶能量平衡的間接影響。 第三部分:模型集成、情景模擬與環境決策支持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應用層麵,探討如何將物質循環的理解轉化為有效的環境管理工具。 3.1 地錶物質循環的多尺度耦閤模型構建: 本書提齣瞭一個“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閤的建模策略。首先,利用過程模型(如 DAYCENT)進行小尺度參數校準;其次,通過同化遙感數據實現參數的空間變異性;最後,將這些模塊集成到區域氣候-土地錶麵耦閤模型中,實現對地錶物質流的長期、大範圍模擬。著重介紹瞭耦閤模型中動量、能量和物質通量閉閤的理論處理。 3.2 基於物質循環的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 物質循環效率直接決定瞭生態係統的服務功能。本章闡述瞭如何將土壤肥力維持、水體淨化能力等基於物質循環的指標,轉化為可量化的經濟價值。提供瞭基於“替代成本法”和“市場價值法”的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框架,為自然資源資産核算提供科學依據。 3.3 麵嚮可持續管理的物質流風險預警: 基於對物質循環臨界點的理解,本書構建瞭一套風險預警指標體係。該體係整閤瞭物質積纍速率、反饋迴路強度和外部擾動敏感性。針對特定區域(如三角洲、乾旱區),本書提供瞭如何利用實時遙感數據和模型預報,提前識彆土壤鹽漬化風險、水資源短缺風險以及區域性汙染負荷超載的決策支持流程。例如,如何利用水文模型預報未來十年流域內磷負荷對湖泊的潛在威脅,從而指導農業麵源汙染控製政策的製定。 結論: 《數字地球時代的地錶物質循環與環境響應》是一部麵嚮地球科學、環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及資源管理領域研究人員和高級學生的參考專著。它不僅係統梳理瞭當前地錶物質循環研究的前沿理論和技術,更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數據驅動的分析範例,旨在推動對地球係統復雜反饋機製的深入認知,以應對當前緊迫的環境挑戰。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光看書名,我腦子裏就浮現齣各種衛星圖片、無人機航拍,還有那些我不太懂的算法和模型。不過,說實話,我並不是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所以拿到書的時候,心裏是既好奇又有點打怵。我一直對地球科學和地理信息係統(GIS)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會在網上搜索一些關於衛星影像和地理分析的內容。但總覺得那些零散的信息不成體係,很難建立起深入的理解。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能兼顧實際操作的書,能夠帶我從宏觀層麵理解高分辨率遙感信息是怎麼獲取的,然後又是如何一步步被處理成我們能夠理解和利用的數據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各種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分辨率的影像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和局限性。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案例,讓我看到這些高精尖的技術是如何轉化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的,比如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農業監測等等。我對書中關於數據預處理、信息提取、以及最終的成果展示等環節的介紹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構建起自己對遙感信息處理的認知框架,並且希望能夠觸類旁通,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其他相關的領域。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讓我立刻聯想到瞭它可能在環境監測和資源管理方麵的巨大潛力。我一直關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深知精準、及時的信息對於製定有效的應對策略至關重要。我設想,一本關於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的書,應該能詳細介紹如何利用這些精細的影像數據來監測森林砍伐、評估水體汙染、追蹤冰川融化、分析土地利用變化等等。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前沿的監測技術,比如如何識彆不同類型的植被、如何量化地錶覆蓋的變化、如何評估土壤侵蝕的程度,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預測未來的環境趨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的解決方案,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利用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示一些成功的應用案例,讓我看到這些技術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以及它可能為我們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帶來哪些新的希望和可能。

評分

《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這個書名,讓我首先想到的是它在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應用。我一直對城市規劃、交通管理以及不動産信息有著濃厚的興趣。我猜想,一本關於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的書,應該會詳細介紹如何利用這些精細的影像數據來繪製高精度地圖、識彆建築物和道路、監測城市擴張、評估土地價值,甚至是規劃新的交通綫路。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自動化提取城市要素的技術,比如如何自動識彆綠地、水體、工業區等,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案例,展示高分辨率遙感信息在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方麵的作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這些看似抽象的技術,是如何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的城市和生活,並且為未來的城市發展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決策依據。

評分

拿到《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高分辨率”這三個字。我一直覺得,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正變得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清晰。我腦海裏經常會想象,如果能看到比現在更清晰的街景,或者更細緻的地錶紋理,那將會解鎖多少新的視角和可能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高分辨率”這個概念在遙感領域所帶來的技術革新和應用突破。比如,它會如何改變我們對城市擴張的監測?對農作物長勢的分析?甚至是地質災害的早期預警?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先進的處理算法和技術,這些技術是如何從海量的高分辨率數據中提取齣有價值的信息的,特彆是那些肉眼難以察覺的細微變化。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給齣一些具體的算法流程、軟件工具的介紹,甚至是代碼示例,讓我能夠理解“如何操作”,而不僅僅是“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認識到,高分辨率遙感不僅僅是“看清楚”,更是一種“看得更深”、“看得更透”的能力,從而在我的研究或工作中獲得新的啓發和工具。

評分

作為一名對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這本書的名字就充滿瞭吸引力。我常常在思考,我們每天看到的地圖、天氣預報,甚至是那些壯觀的自然風光圖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技術支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高分辨率遙感信息是如何被獲取、處理和呈現的。我尤其感興趣書中關於數據融閤、圖像增強、特徵提取等技術的內容,這些技術如何幫助我們從原始的影像數據中挖掘齣有用的信息,並且如何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可視化成果。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清晰的圖例和案例,展示處理前後的對比效果,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信息處理的價值。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簡單介紹一些常用的遙感數據處理軟件和平颱,讓我對實際操作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即使我不是專業人士,也能對這個領域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甚至激發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