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藍皮書(2017)》兼顧瞭理論研究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操作的指導作用,從理論、文獻和觀點、數據、方法等角度入手注重前沿性,又從形勢背景、模式機製、政策措施及其實際效果等方麵突齣瞭經驗分析與實操藉鑒,力爭將自由貿易港的方方麵麵係統、全麵地呈現給讀者。本書針對當下熱門的話題,由一群專業的學者進行瞭深入全麵的探討,對我國自由貿易港建設做瞭有益補充。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藍皮書(2017)》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自由貿易港戰略研究院推齣的第*本代錶性作品,全書共計十六章,由多位作者協力完成。作者們立足於中國自貿試驗區製度創新與發展升級的需要,大膽深入地結閤上海自貿區四年來的實踐進行全方位的國際經驗對照分析,尋找我國自貿試驗區與國際高標準、高水平自貿港之間存在的差距,研討我國自貿試驗區創新融入、高位對接國際貿易與投資新規則的路徑,研擬我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拓寬經貿閤作領域、應對逆全球化浪潮和加強經濟全球化力量,進而參與、領導和塑造全球經貿新規則的“中國智慧”或“中國方案”。
黃建忠 經濟學博士,現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傢;博士後基金項目評審專傢,全國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谘詢專傢,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副秘書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專傢,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智庫專傢,《國際貿易問題》雜誌編委,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貿區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專傢、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谘詢研究基地“黃建忠工作室”負責人。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服務貿易教學與研究工作。齣版著作與教材20餘部,發錶論文百餘篇;主要榮譽有“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奬”,福建省“新世紀優秀人纔”,上海領軍人纔,上海市五一勞動奬章,廈門大學教學名師等。
文 娟 經濟學博士,現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國際經濟學、國際直接投資等教學與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在研國傢課題一項、省部級課題一項。共完成4篇決策谘詢專報並被采納,其中兩篇獲得上海市有關領導的重要批示。參與完成多項國傢和省部級課題,參與齣版多部著作和教材,以獨立或者第*作者名義發錶論文十餘篇。
前 言 1
第一章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深化與自由貿易港的建立 6
一、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初衷 6
二、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取得的成就 7
三、值得思考的問題 9
四、市場經濟改革深化與建立自由貿易港的理論意義 10
第二章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13
一、國際上自由貿易港的基本概念 13
二、我國關於建設自由貿易港的討論 14
三、十九大提齣探索建設的自由貿易港背景以及自由貿易港的功能定位 16
四、中國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區位選擇 18
五、高水平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內容之一:貿易便利化 19
六、高水平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內容之二:離岸貿易與資金進齣自由化 20
七、高水平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內容之三:其他措施 24
第三章 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國際經驗與啓示 26
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意義 26
二、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概況和開放特徵 27
三、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國際經驗 33
四、我國保稅港區與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現狀和差距 36
五、對我國的啓示和政策建議 39
第四章 自由貿易港區位選擇研究 44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 44
二、港口型自由貿易港區位選址比較 47
三、空港型自由貿易港區位選址比較 86
四、陸港自由貿易港的區位選擇比較 90
第五章 自由貿易港的産業選擇研究(一) 96
一、世界主要自由貿易港發展模式概述 96
二、市場主導型的代錶—美國自由港産業選擇分析 99
三、自由型代錶——迪拜自由貿易港産業選擇分析 110
第六章 自由貿易港産業選擇研究(二) 129
一、政府主導型的代錶——韓國釜山自由貿易港産業選擇 129
二、混閤型的代錶——新加坡自由貿易港産業選擇 146
第七章 自由貿易港經營管理與績效研究 159
一、自由貿易港的經營管理 159
二、自由貿易港經營管理的績效 164
三、自由貿易港經營管理與績效的國際比較 169
四、國際比較的結論與經驗藉鑒 187
這本書的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有一種實在感,讓我對其中內容的豐富度有瞭一個初步的判斷。我之所以選擇閱讀這本書,是因為我對中國經濟開放的未來充滿瞭好奇,而自由貿易港無疑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概念之一。我想瞭解,在2017年,對於“自由貿易港”的構想,究竟是停留在理論層麵,還是已經有瞭一些初步的實踐探索。書中是否會對自由貿易港的核心要素進行詳細的闡述,比如它與自由貿易區的區彆,以及它在貨物、服務、投資、金融等方麵的“自由化”程度將達到什麼水平?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是否會對建設自由貿易港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客觀的分析。例如,在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方麵,它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同時,又會麵臨哪些來自國際競爭和國內改革的壓力?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預測,並且分析這些預測背後的邏輯,那我將受益匪淺。總而言之,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由貿易港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現實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它可能是一本非常“硬核”的學術著作,充斥著各種理論模型和數據分析。然而,翻開第一頁,我驚訝地發現它的文字風格並非我想象中的枯燥乏味。作者似乎花瞭很大的心思,用相對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經濟概念,這對於像我這樣並非專業經濟學齣身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釋自由貿易港的內在邏輯,它究竟是如何通過政策創新和製度設計來實現“自由”與“貿易”的有機結閤的。有沒有具體的政策工具,比如關稅減免、簡化審批流程、金融創新等,是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而且,“探索建設”這幾個字,讓我感覺到這本書並非是一份簡單的總結報告,而更像是一份關於未來規劃的思考。它是否對中國在不同區域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可能性進行瞭一些設想,比如上海、海南,或者其他沿海城市?書中對於這些潛在區域的區位優勢、産業基礎、政策配套等方麵,是否有初步的評估和建議?我很想知道,在2017年,國傢對於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頂層設計是怎樣的,以及這些設想在當時看來,具備多大的可行性。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宏觀層麵的戰略分析,並且結閤一些具體的案例,那就更加理想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素,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給我一種沉穩、專業的感覺。書名“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藍皮書 2017”本身就透露齣一種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前瞻性,讓我對它寄予瞭很高的期望。我一直對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的運作模式很感興趣,特彆是自由貿易港這種能夠極大促進商品、資本、人員自由流動的區域,更是充滿瞭好奇。我尤其想瞭解的是,在2017年那個時間點,全球經濟格局和中國自身的發展戰略下,建設自由貿易港麵臨著哪些具體的挑戰,又有哪些創新的思路和模式被提齣。書中是否會對不同國傢或地區的自由貿易港建設進行案例分析?例如,新加坡、迪拜、甚至是一些歐洲的自由貿易區,它們成功的經驗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如果能有深入的剖析,那對我而言將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材料。而且,“藍皮書”這個詞本身就暗示著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前沿性,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尚未被廣泛討論的觀點,或者對一些已有觀點進行更精細化的論證。2017年,距離現在也有一段時間瞭,我會好奇這本書所提齣的觀點和建議,在如今看來,哪些已經得到瞭印證,哪些又需要進一步的修正和發展。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窗口,讓我能夠更係統、更深入地理解這一復雜的經濟議題。
評分從書的封麵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嚴謹的研究態度,沒有過於花哨的設計,就是希望內容本身能夠吸引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對國傢重大戰略的發展方嚮非常關注,而自由貿易港建設無疑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2017年時,國傢對於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初步設想和規劃。究竟是哪些方麵的“自由”和“貿易”將得到重點突破?例如,在投資便利化、貿易監管、金融開放、人員往來等方麵,有哪些具體的政策設想?“探索建設”這四個字,讓我覺得這本書並非隻是對已有的成功案例進行簡單的復述,而是更側重於對未來可能性的研究和設想。我特彆想知道,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建設自由貿易港麵臨著怎樣的國際國內挑戰,以及有哪些創新的思路來應對這些挑戰。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政策建議,或者對未來可能齣現的各種場景進行預判,那我將會覺得這本書非常有價值。它能夠幫助我理解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決心和方嚮,並且為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中國經濟的發展。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給我一種非常務實的感覺,沒有多餘的裝飾,文字清晰,章節劃分也比較閤理。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我一直關注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而自由貿易港被認為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具體路徑和方法論。例如,在製度設計層麵,有哪些關鍵的突破口?是需要先行先試一些新的監管模式,還是需要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顛覆性的修改?此外,書中是否探討瞭建設自由貿易港對於區域經濟發展、産業結構優化、吸引外資以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具體作用?我特彆想瞭解,在2017年,對於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認識,與現在相比,是否存在一些顯著的差異?這本書的“藍皮書”定位,讓我對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前瞻性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具有指導意義的觀點和建議,為我理解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嚮提供更深層次的視角。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操層麵的案例分析,那將更有助於我理解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復雜性和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