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众多研究者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其收录精选黄渤海分布的底栖动物彩色实体照片1459张,共计635种,隶属于13门,27纲,71目,254科。其中,环节动物门140种,软体动物门193种,节肢动物门221种,棘皮动物门27种。生物种类命名和排序主要依照了《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科学出版社,2008)和《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海洋出版社,2012)。
本书遴选了黄渤海海域较为常见的海洋底栖动物,整理了其鉴定资料并附显微拍摄照片。共收录底栖动物实体照片1459张,共计635种。标本主要来自今年来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和海洋保护区监测等项目所采集的生物标本。本书图文并茂,对于我国黄渤海海域底栖动物的鉴定及分类工作非常实用,可供海洋底栖动物研究、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的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海洋学、环境保护、水产品外贸等专业人员参考。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1
扁行动物门 Plathyhelminthes…15
纽行动物门 Nemertea…17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20
螠虫动物门 Echiura…125
昆虫动物门Sipuncula…129
软体动物门Mollusca…131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243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522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525
平索动物门Hemichordata…551
尾索动物门Urochordata…553
脊索动物门Chordata...556
索引....585
参考文献...600
作为一本图谱,其最核心的价值自然在于图片的质量和信息的准确性,而《黄渤海常见底栖动物图谱》在这两点上都做得相当出色。每一幅插图都极为精细,色彩还原度很高,即使是那些颜色鲜艳、纹理复杂的生物,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书中对于每一个物种的标注也相当规范,无论是学名还是俗名,都清晰明了,这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这些生物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让我赞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图文对照”,而是加入了许多关于这些动物生态位、食物链关系以及它们在黄渤海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探讨。这使得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科普价值并存,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研究需求,也能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窗口。我尝试着对比了几种在海边捡到的贝壳,书中都有详细的对应信息,这让我对这些曾经只是“石头”的小东西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渔民,或者是一位潜水专家,在黄渤海的海底进行了一次详尽而沉浸式的探索。书中对每一种底栖动物的描述,都不仅仅停留在外形上,而是深入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甚至是与人类活动的潜在联系。我特别喜欢那些细节之处的描写,比如某种海星如何在岩石上缓慢移动,某种虾如何用它的触角感知周围,又比如那些寄居蟹是如何“搬家”的。这些生动的叙述,让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海水的流动,听到海浪的拍打,看到那些在暗礁中穿梭的身影。这本书就像一本故事书,讲述着黄渤海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生命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奇妙。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带着这本书去海边,指着看到的某种小东西,就能立刻知道它的名字和故事,这该是多么有趣的体验。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意识到在这片蔚蓝之下,隐藏着一个多么丰富而复杂的世界。
评分这次有幸翻阅一本名为《黄渤海常见底栖动物图谱》的书,虽然我并非海洋生物专业的学生,但书中的内容依然深深吸引了我。从装帧设计来看,它便是一本用心之作,厚重的纸张,清晰精美的插图,每一页都透露着严谨和专业。刚翻开,就被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画所震撼,从微小的藤壶到形态各异的贝类,再到那些在海底缓行的蟹类,它们仿佛被施了魔法,从书中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即使是那些我从未听闻过的名字,通过图谱的细致描绘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也能勾勒出它们大致的形态特征。书的编排逻辑也十分清晰,按照不同的动物类别进行划分,便于查找和理解。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海洋世界充满好奇却又知之甚少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打开了一扇认识黄渤海神秘海底世界的窗户,让我对这片孕育了无数生命的蓝色水域有了更直观、更生动的感受。它不只是冷冰冰的科学数据堆砌,而是充满温度的自然百科,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
评分拿到《黄渤海常见底栖动物图谱》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内敛的封面所吸引。翻开内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情的学术气息。书中的插图,每一张都如同艺术品般精美,细节之处毫厘毕现,仿佛真的能触摸到那些甲壳的纹理,感受到鱼鳞的光泽。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生物分类的严谨性,以及对每一个物种生态习性的深入剖析。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非专业读者来说,既是知识的启蒙,也是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敬畏。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大自然的低语”,每一个小小的底栖生物,都在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关于生命、关于环境的故事。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海洋生物,背后也蕴含着无比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态意义。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次关于自然之美的灵魂洗礼。
评分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了解它孕育的生命。《黄渤海常见底栖动物图谱》正好满足了这一点。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动物的名称和图片,更像是一本关于黄渤海“居民”的详细档案。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不同种类的底栖动物对环境有着怎样的偏好,它们是如何在潮间带、浅海区甚至更深的海域生存的。书中对一些常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小生物的介绍,比如各种海藻附着物,也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底栖动物都是些静止不动的,但书中详细描述的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让我看到了它们充满活力的另一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关于黄渤海底栖生物的立体认知框架,让我明白每一个物种都在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构成了这片海域生命的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