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迈克尔A.韦斯特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组织心理学教授、阿斯顿大学荣休教授。
过去30年来,主要聚焦于组织中的团队、领导力与文化、组织创新与有效性等方向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撰写了大量作品,发表了200多篇文章。也是美国心理协会、应用心理国际协会、社会科学学会和英国管理学会等组织的会员。
译者简介
蔡地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主要聚焦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向的研究、教学、培训与咨询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在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管理科学》、《科研管理》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此外,蔡地博士还为浪潮集团、海信日立、山东地矿局、山东电工集团、中建八局等多家企业提供过领导力、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服务,并担任浪潮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级顾问。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我在《激活组织》一书中指出,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前商业环境的常态,驾驭不确定性是当下组织管理的核心挑战,激发集体智慧是解决之道。相比传统基于职能的金字塔型组织,基于团队的组织管理模式更加扁平化、更具灵活性和敏捷性,更能激发集体智慧,因此更能帮助组织驾驭和应对不确定性。过去几十年,学术界对团队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宝贵的价值,但对普通大众而言似乎有点遥不可及。迈克尔 A. 韦斯特教授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集成,在本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团队管理方面的“科学知识”。我相信,读完本书后,你一定能找到实现高效团队协作的“密码”。
刘伟华
浪潮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尽管团队的力量在管理实践中已经深入人心,但现实中低效甚至失败的团队仍为数众多。何以至此?我相信,读完本书后,你会找到一些答案。本书作者迈克尔 A. 韦斯特教授深耕团队管理领域数十年,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很多论文,也为很多组织提供了团队管理方面的咨询或培训,可谓团队管理领域“知行合一”的典范。
奈杰尔·尼科尔森(Nigel Nicholson)
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
本书对学者和实践者的吸引同样强烈。学者们希望通过本书了解团队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而实践者们想通过本书发现自己团队中的正确与错误行为。关于团队的知识,你找不到比这本书更出色、更简洁、更清晰的整合了。
赵迎光
韩都衣舍电商集团董事长,兼CEO
了解韩都衣舍的人都知道,小组制是韩都衣舍的发动机。本质上,每个小组就是一个经营团队,如何实现高效的团队协作是每个小组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否则,它们将难以发展甚至要解散。本书集成了有关团队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系统地阐释了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的团队协作。从本书中,我找到了韩都衣舍小组制得以成功的科学依据。
维森特·冈萨雷斯-罗马(Vicente González-Romá)
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就业与职业指导观摩中心主任
本书帮助我们理解团队是什么,以及我们做什么才能改善团队的功能。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及背后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们领导并发展他们的团队。
译者序
第1章创建有效的团队
团队运行的任务和社交性要素
团队有效性
第2章真正的团队工作
为什么要在团队中工作
有效团队协作的障碍
什么是团队
团队都做些什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
第3章创建团队
人格和能力
团队协作技巧
团队成员的多样性
团队多样性的好处
多样性的启示
第4章领导团队
团队领导的三个任务
领导团队的三要素
团队领导者的羁绊
发展团队领导能力
自我管理型/共享领导型的工作团队
第5章团队培训
团队发展的阶段
团队培训干预的类型
第6章设定团队方向
团队目标
团队愿景的要素
团队的战略
第7章参与团队
互动
共享信息
施加影响和制定决策
在团队中创造安全感
第8章团队质量管理
群体思维
来自团队的屈从压力
对权威的服从
团队的防御机制
向质量做出承诺
任务导向/建设性争议
在团队中鼓励建设性争议
第9章创造性地解决团队问题
团队创新
在团队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团队内部提升创造力的技巧
在团队会议中使用创造力技巧
对团队创新的其他影响
第10章团队支持
团队的情感生命
社交支持
对团队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支持
社交氛围
第11章团队中的冲突
团队冲突
团队冲突的类型
解决团队冲突
冲突的组织诱因
人际冲突
难搞的团队成员
第12章组织中的团队
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TBW)概述
团队与其所在组织的关系
团队需要从组织那里得到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
组织需要团队做什么
跨越团队
第13章虚拟团队协作
什么是虚拟团队工作
虚拟团队的优缺点
如何开展有效的虚拟团队协作
虚拟团队的生命周期
第14章高层管理团队
任务设计
团队努力与技能
组织支持
高层管理团队的流程
高层管理团队参与
企业的社会责任
高层管理团队会议
冲突
CEO的领导力
参考文献
我们每个人几乎无时无刻不身处某一团队。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与伴侣相互理解和协作,所谓琴瑟和鸣,才能维护好家庭,实现追求幸福的目标;在工作上,我们需要与同事密切联系和互动,所谓精诚团结,才能完成好工作,实现个人的事业和组织的愿景。正因为此,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苦苦寻觅着实现高效团队协作的密码。今时今日,书店里关于团队的畅销书可谓琳琅满目,各类组织里关于团队的培训也是如火如荼。然而,与此相对应,现实中失效乃至失败的团队仍然不在少数。作为一个读者,我对畅销书里的各类结论一直心存疑问。他们的故事或道理虽然讲得热闹,但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人们对于团队的认识,甚至指导人们更好地开展团队协作呢?与此同时,学者们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围绕团队开展了那么多研究、发表了那么多论文,但这些成果又有多少为大众所知呢?如果研究的成果不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团队,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团队协作,那研究的实践价值和意义又何在呢?过去几年,我不断地思考上述问题,并一直有将学术界关于团队的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向大众传播的冲动。它们绝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这也是我动员队友和我一起翻译这本书的动力所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14章。第一部分(第1~2章)着眼于回答什么是有效的团队协作以及团队是否有效这两大问题;第二部分(第3~5章)着眼于回答应该如何创建、领导和培训团队等问题;第三部分(第6~11章)着眼于回答团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实现团队的高效协作等问题;第四部分(第12~14章)则主要是讨论如何在组织中基于团队开展管理,以及如何促进虚拟团队和高管团队高效地开展工作。围绕上述四个部分,作者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自身的咨询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既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也从实践上给出了“应该怎么做”的建议。
毫不夸张地说,本书之所以能够成功翻译并出版,正是得益于从本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建议。本书的内容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既需要译者懂得那些对大众而言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也需要译者对团队管理实践有着较高水平的认知。因此,翻译好本书是一个依靠团队才能实现的目标。为此,遵循本书所提到的建议,我们组建了一个技能互补、价值观一致的三人翻译团队。三位译者中,蔡地是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副教授,正带领着一支名为“菜园子”的小团队愉快地学习和研究着团队管理方面的知识,他也是本书翻译工作的发起者;侯瑞鹏是某国有投资公司的部门经理,正带领着一支团队开展投资工作,他和蔡地共同完成了本书的翻译初稿;姚倩是某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正在从事团队管理方面的咨询工作,她在翻译初稿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润色。三位译者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他们或是大学本科舍友,或是研究生同门,紧密的情感联系让他们愿意为了团队的目标而付出长时间艰苦的努力。正是这样的配置使得这个团队在任务和社交两个维度上都运行得非常出色。
当然,本书能够顺利出版,除了翻译团队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得到了完成团队目标所需的社会支持。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吴亚军老师、贾萌老师、程天祥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所展现出的专业、耐心、严谨和细致让我们深深地折服和感动,同样也时刻督促着我们对团队的目标做出质量承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孙艳、刘佳、许瑞冰,本科生李明雨、李楠、胡文峰、胡敏、姚丽、张振强、兰天琪等同学是本书翻译初稿的首批阅读者,他们协助我们发现了很多文字错误,并在校对过程中很好地扮演了小助手的角色。
最后,我们想对本书的读者说,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团队管理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有些地方可能稍显晦涩,但我们相信,耐心读完本书后,您对团队的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您也一定会更加相信团队的力量!我们希望并祝愿,从本书中习得的知识能够帮助您在生活中将家庭这个团队经营得更加美满、幸福,在事业上更加擅长发挥团队的力量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蔡 地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我正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解决团队协作中那些棘手问题的书籍,而《卓有成效的团队管理》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觅的。我之前在团队中遇到过不少挑战,比如成员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和内耗,项目进展缓慢,以及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团队的凝聚力等等。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一个整体的、长远的视角。这本书的标题“卓有成效”就击中了我,它暗示了这本书将提供的方法是经过验证且能带来实际成果的。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经典的团队管理案例,让我们能从别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避免走弯路。另外,我对书中关于如何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衡量团队绩效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因为清晰的目标是团队前进的方向,而有效的绩效衡量则是激励和改进的基础。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一看就知道是那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团队管理的书,但总觉得隔靴搔痒,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只是泛泛而谈,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找到落脚点。这本《卓有成效的团队管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真正深入到了团队协作的每一个细节,从人员的配置、角色的分配,到沟通的技巧、冲突的解决,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方法和指导。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反馈机制的部分。因为我一直觉得,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彼此的信任,而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系统性的方法来培养。读这本书,我希望能找到一套可以复制的、行之有效的体系,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既有战斗力又充满活力的团队。同时,书中提及的“原书第3版”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经过了反复的打磨和更新,应该更贴近当前的管理实践。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目录,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它能给我的工作带来的巨大改变。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带团队的管理人员,我深知团队管理并非易事,它涉及到人性的复杂性、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团队的敏锐度和适应性。我一直认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绝不是几个优秀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能够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这本书的标题《卓有成效的团队管理》恰恰点出了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种开放、信任、鼓励创新的团队文化,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让他们能够和谐共处,共同为目标奋斗。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梳理管理思路、提升管理能力的一本“武功秘籍”。
评分作为一名新晋的团队领导者,我深感自己在团队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我经常在想,如何才能让我的团队成员不仅仅是被动地执行命令,而是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贡献力量?《卓有成效的团队管理》这本书的标题正好触及了我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有效授权、如何进行团队激励、以及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领导力的具体建议。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我克服新手领导者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建立一个高效、协作、充满活力的团队。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团队管理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指引,帮助我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的团队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真正做到“卓有成效”。很多时候,我们虽然表面上按部就班地工作,但效率不高,成员的投入度也参差不齐。我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科学地构建团队、优化团队流程、以及激发团队潜能的具体方法。这本《卓有成效的团队管理》听起来就非常有吸引力,特别是“卓有成效”这个词,它代表了一种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沟通,如何处理团队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价值的平台。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并掌握一套系统性的团队管理框架,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产出和满意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