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明清家具收藏与鉴赏16开精装2册鉴赏与分解图鉴古典家具图集家具设计书籍中国艺术品

正版 明清家具收藏与鉴赏16开精装2册鉴赏与分解图鉴古典家具图集家具设计书籍中国艺术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明清家具
  • 古典家具
  • 家具收藏
  • 家具鉴赏
  • 家具设计
  • 中国艺术品
  • 图鉴
  • 精装
  • 16开
  • 收藏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润信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4360
商品编码:12483443739
开本:16开精装
出版时间:2015-10-01
页数:512
字数:625000

具体描述

书名:明清家具收藏与鉴赏 定价:360元 作者:邬 涛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15814360 字数:625千字 页码:512页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上卷
章 古典家具收藏热的兴起 ……………………………………… 1
一、古典家具拍卖热 ………………………………………………………… 2
二、古典家具销售整体上升 …………………………………………………… 37
三、海南黄花梨的市场传奇 …………………………………………………… 49
四、一栋别墅换两扇木门 ……………………………………………………… 67
五、家具收藏热的特征 ……………………………………………………… 70
1.官方的提倡和默许 …………………………………………………… 71
2.出版物集中出版 ……………………………………………………… 74
3.摹古和作赝成风 ……………………………………………………… 74
4.市场繁荣 ……………………………………………………………… 82
六、古典家具展览热 ………………………………………………………… 82
七、2010年古典家具市场描述 ……………………………………………… 85
第二章 古董家具的价值判断 ………………………………………… 95
一、根据材质判断价值 ……………………………………………………… 96
二、根据工艺判断价值 …………………………………………………… 109
三、根据品类判断价值 …………………………………………………… 121
四、根据完整度判断价值 …………………………………………………… 133
五、根据美学判断价值 …………………………………………………… 135
六、根据年代判断价值 …………………………………………………… 148
第三章 明清家具知识概述 …………………………………………… 159
一、明清家具概述 ………………………………………………………… 160
二、明清家具的发展历程 …………………………………………………… 168
1.明代家具 …………………………………………………………… 168
2.清代家具 …………………………………………………………… 173
三、明清家具的特点 ……………………………………………………… 181
1.明代家具的特点 …………………………………………………… 181
2.清代家具的特点 …………………………………………………… 186
四、明清家具的种类及装饰 ………………………………………………… 195
1.明清家具的种类 …………………………………………………… 195
2.明清家具的装饰 …………………………………………………… 204
五、明清家具的异同点 …………………………………………………… 217
六、明清家具的流派 ……………………………………………………… 218
1.苏式家具 …………………………………………………………… 219
2.京式家具 …………………………………………………………… 219
3.广式家具 …………………………………………………………… 219
4.宁式家具 …………………………………………………………… 220
5.徽州家具 …………………………………………………………… 220
6.扬州家具 …………………………………………………………… 220
7.湖南竹制家具 ……………………………………………………… 221
8.云南家具 …………………………………………………………… 221
9.晋作家具 …………………………………………………………… 221
10.湖北树根藤瘿家具 ………………………………………………… 221
11.鲁作家具 ………………………………………………………… 222
七、明清家具的鉴定 ……………………………………………………… 222
1.从用材上鉴定 ……………………………………………………… 222
2.从品种上鉴定 ……………………………………………………… 225
3.从形式上鉴定 ……………………………………………………… 226
4.从花纹上鉴定 ……………………………………………………… 234
5.从结构上鉴定 ……………………………………………………… 236
下卷
第四章 明代家具的收藏 ……………………………………………… 245
一、明代家具简介 ………………………………………………………… 246
二、明代家具产生的背景及条件和艺术特点 ………………………………… 248
1.明式家具产生的背景 ……………………………………………… 248
2.明代家具产生的条件 ……………………………………………… 257
3.明式家具的艺术特点 ……………………………………………… 260
三、明式家具的发展 ……………………………………………………… 261
1.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 ……………………………………………… 261
2.明式家具的风格 …………………………………………………… 272
3.明式家具的卓越成就 ……………………………………………… 275
四、明代家具的主要种类 …………………………………………………… 279
1.明代家具中的床和榻 ……………………………………………… 279
2.明代家具中的椅和凳 ……………………………………………… 284
3.明代家具中的桌、案、几 ………………………………………… 291
4.明代家具的支架 …………………………………………………… 297
5.屏风 ……………………………………………………………… 297
五、明式家具的特点及赏析 ………………………………………………… 297
1.明式家具的特点 …………………………………………………… 297
2.明式家具的赏析与鉴别 …………………………………………… 300
六、明式家具的工艺鉴赏 …………………………………………………… 302
1.明式家具的结构 …………………………………………………… 302
2.明式家具的造型 …………………………………………………… 309
3.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 ……………………………………………… 313
4.明式家具的装饰工艺 ……………………………………………… 321
5.明式家具的配件 …………………………………………………… 323
6.明式家具的漆饰 …………………………………………………… 324
7.明式家具的艺术风格 ……………………………………………… 326
第五章 清代家具的收藏 ……………………………………………… 329
一、清代家具的概述 ……………………………………………………… 330
1.品种丰富 …………………………………………………………… 343
2.选材考究 …………………………………………………………… 343
3.装饰手法丰富 ……………………………………………………… 347
4.融会中西艺术 ……………………………………………………… 347
二、清式家具鉴赏 ………………………………………………………… 347
1.清式家具的概念和由来 …………………………………………… 347
2.清式家具的特色和成就 …………………………………………… 349
三、清代家具的发展及特点 ………………………………………………… 357
1.清式家具品类 ……………………………………………………… 364
2.清式家具鉴赏 ……………………………………………………… 393
四、清式家具的雕饰纹饰 …………………………………………………… 395
五、清代家具的年代判断 …………………………………………………… 404
六、清式家具的广作形式 …………………………………………………… 413
七、清式家具的欣赏与鉴别 ………………………………………………… 415
八、清式家具的艺术价值 …………………………………………………… 419
九、清式家具的工艺鉴赏 …………………………………………………… 433
1.清式家具的工艺 …………………………………………………… 433
2.清式家具的风格 …………………………………………………… 439
3.清式家具的鉴赏 …………………………………………………… 443
第六章 明清家具的投资 ……………………………………………… 445
一、明清家具的投资分析 …………………………………………………… 446
二、明清家具的收藏与投资 ………………………………………………… 454
三、投资明清家具的原因 …………………………………………………… 462
1.拍卖场上的“新宠” ……………………………………………… 463
2.升值潜力无限 …………………………………………………… 465
3.艺术价值独特 ……………………………………………………… 469
四、明清家具的鉴赏与投资 ………………………………………………… 472
1.明清家具鉴赏 ……………………………………………………… 474
2.增值的奥秘 ………………………………………………………… 475
3.明清家具“三优”概念 …………………………………………… 475
五、明清家具的价值评估 …………………………………………………… 476
第七章 揭秘家具作旧的方式 ……………………………………… 485
一、木材人为做旧 ………………………………………………………… 486
二、表面染色作旧 ………………………………………………………… 489
三、低劣木材假冒名优木材 ………………………………………………… 490
四、家具表面包浆作旧 …………………………………………………… 491
五、包镶家具混进低劣杂材 ………………………………………………… 492
六、随意更改古家具结构 …………………………………………………… 493
七、新家具刻意作出旧痕迹 ………………………………………………… 494
八、用老料新作家具 ……………………………………………………… 495
九、机械加工作伪 ………………………………………………………… 496

十、散件拼凑成完整家具 …………………………………………………… 


浩瀚书海中的珍品:聚焦明清家具以外的古典艺术与文化 本书系一套精选的、涵盖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多个重要领域的图集与研究专著,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历史研究者及收藏家提供一个广阔而深入的视野,探索明清家具之外的中华艺术精髓。全书共分四册,采用大开本精装,确保图版印刷的清晰度与细节还原度。 第一册:盛唐气象——唐代金银器与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本册聚焦于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唐代,重点剖析其在物质文化与对外交流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第一部分:大唐的金光流转——唐代金银器艺术的巅峰 本部分汇集了近年来海内外重要考古发现及传世珍品的数百件高清图版。唐代金银器以其浑厚雄健的造型、繁缛精细的錾刻、复合多变的镶嵌工艺,代表了当时冶金与装饰艺术的最高水准。 工艺技法深度解析: 详细图解唐代金银器中流行的金银错、錾花、鎏金、冲压及铆接等核心技术。通过剖面图和工艺流程复原图,展现匠人如何将金属塑造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品。特别收录了洛阳邙山、吐鲁番等地出土器物的局部高清细节图,直观展示“唐风”的雍容华贵。 纹饰语言的解读: 重点分析了联珠纹、宝相花、忍冬纹、摩羯纹以及佛教题材纹饰在金银器上的应用。探讨这些纹样如何受到西域文化和佛教艺术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大唐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 器型分类与功能研究: 涵盖实用器如奁盒、盏托、带具,以及礼器和陈设器,如金瓶、银钵等。结合壁画和出土文物中的场景描绘,复原这些金银器在唐代宫廷宴饮、宗教仪式中的真实使用情境。 第二部分:丝绸上的史诗——唐代丝绸的织造与贸易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了唐代另一项重要的出口艺术品——丝绸。丝绸不仅是重要的贸易商品,更是唐代社会等级制度和审美情趣的直观体现。 织物技术图谱: 选取了如南京象山、新疆吐鲁番等地出土的唐代锦、绫、罗、绮实物,以显微摄影技术捕捉其经纬线的交织结构。详细分类介绍了平纹、斜纹、重经、多综等复杂织机工艺,并对比了纬线起花和经线起花的区别。 纹样符号的文化内涵: 专题研究了唐代丝绸上流行的团窠纹、对马纹、宝莲纹等,解析其背后的吉祥寓意、宗教象征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 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 结合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纺织品遗存,勾勒出唐代丝绸的传播路径及其对拜占庭、波斯乃至欧洲服饰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 第二册:宋韵流光——宋代瓷器与文人书房陈设研究 本书的第二册聚焦于宋代,一个精致、内敛而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时代。宋代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美学观念在瓷器和文房器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部分:五大名窑的极致之美——宋代瓷器精粹 本部分是对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系统性梳理,图版力求全面覆盖各个窑口的典型器型和釉色变化。 釉色与胎体的科学解析: 深入探讨宋代瓷器中“秘色”、“雨过天青”、“失透釉”等经典釉色的烧制原理。结合化学分析数据,图解釉料中微量元素对最终视觉效果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汝窑的“蟹爪纹”、钧窑的“窑变”现象,提供了详尽的对比图例。 造型的极简主义: 剖析宋瓷如何摒弃了唐代的繁缛,转而追求线条的流畅与比例的和谐。重点展示了宋代文人审美情趣下,瓶、洗、盏等器型如何模仿自然形态或青铜器造型,达到“素雅”的艺术高峰。 窑址与传世品的对照: 选取了不同窑口最具代表性的造型,如官窑的仿古鼎炉、定窑的覆烧盏、哥窑的“金丝铁线”,辅以考古发掘的窑址照片和残片,展现从泥土到成品的完整艺术链条。 第二部分:清雅致远——宋代文人书房的陈设艺术 宋代文人阶层崛起,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催生了独具特色的书房陈设美学。本部分关注那些陪伴士大夫日常的雅物。 笔墨纸砚的考究: 详述宋代制笔(如徽墨、澄心堂纸)的工艺特点。对端砚、歙砚的石品纹理进行了近距离拍摄,并解析了宋代特有的“砚滴”、“笔格”的造型设计。 香道与茶饮的器物: 宋代品香、点茶成为士大夫的生活仪式。本章详细展示了宋代香炉(如簋式炉、鼎式炉)的形制、执壶、茶盏(如建盏、兔毫盏)的质地与造型,以及配套的茶具如茶筅、茶匙等。 陈设品的文化意义: 探讨了宋人如何在书斋中摆设小件铜器、玉器、竹木雕刻等陈设品,这些物件如何服务于“格物致知”的学术思想,体现了宋代人对生活细节的极致把控。 --- 第三册:辽金风韵——北方民族的融合与创造(上) 本册开始探讨中国历史上,位于中原王朝之外,却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北方民族政权的艺术成就,重点关注辽金时期。 第一部分:游牧的回响——辽代佛教造像与金代建筑构件 辽(契丹)与金(女真)的艺术,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晶,展现出粗犷与细腻并存的独特风貌。 辽代石雕与木雕: 聚焦于辽代石窟寺中的佛教造像,其面相丰圆、衣纹粗犷的特点与宋代造像的秀美形成鲜明对比。本部分收录了内蒙古、河北等地出土的辽代木雕罗汉像,重点分析其色彩和结构特点。 金代铜器与金箔工艺: 探讨金代(女真族)在冶金技术上的成就,特别是其大型的铜制生活器皿以及用于宫廷的鎏金器。展示了金代特有的“回鹘式”纹饰在器物上的运用。 建筑遗产的精粹: 通过详尽的测绘图和照片,解析金代山西地区的寺庙建筑,如晋祠的布局、斗拱的结构,以及其对后世元明清建筑风格的过渡性影响。 --- 第四册:元明转型——元代青花与工艺转型研究 本册侧重于元代,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元代青花瓷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中国陶瓷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同时,手工业生产组织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部分:蓝白交融——元代青花瓷的全面考察 元代青花瓷以其雄浑的造型、浓艳的钴料和饱满的釉色,奠定了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的主导地位。 苏麻离青与钴料的运用: 详细对比了元代早期、中期、晚期青花料(如苏麻离青、高铜料)的来源、色泽变化及“黑斑”的形成机理。提供多组不同光线下青花发色图谱。 大型器型的气势: 集中展示元青花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梅瓶、玉壶春瓶、盘、碗等器物。分析其装饰母题如龙凤纹、牡丹纹、海水江崖纹的布局特点和叙事性。 外销青花的证据链: 结合印尼“黑石号”沉船、荷兰“鹿特丹”沉船的考古出水瓷片,构建元青花外销的实物证据链,论证其全球贸易的影响力。 第二部分:手工业的组织变革与技术革新 本部分超越了单一艺术品的研究,着眼于整个工艺生产体系在元代的转型。 官营手工业的整合: 考察元代在景德镇等地设立的官窑体系,以及其对原料采购、工匠管理的制度化措施。 竹木雕刻的新面貌: 分析元代竹木雕刻在题材和技法上受到的影响,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介入后,作品趋于精巧和注重意境的转变,与明清家具的雕刻风格有明显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扩散与传承: 梳理了从元代成熟起来的制瓷、印染、金银铸造等技术,如何被吸收到明初的工匠制度中,为后续的艺术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套书通过对唐、宋、辽、金、元五个时期,横跨金银器、丝绸、瓷器、书房用具、建筑构件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图文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立体、详实的中国古典艺术发展脉络,尤其侧重于明清家具之外的广阔艺术空间,是研究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不可或缺的参考巨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痴迷于中国传统工艺的业余爱好者,平时涉猎广泛,但很少有书籍能让我如此沉浸。这部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按照年代线索简单罗列,而是似乎在编织一张关于“明清家具精神”的网络。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被某些观点深深触动。比如,书中对“简朴中的奢华”这一概念的阐释,它剖析了文人在家具设计中对“不事雕琢”的推崇,如何通过材质的稀有和比例的完美来体现身份和品味,而不是依赖繁复的装饰堆砌。这让我对当时社会文化与器物审美之间的深刻联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引导我思考的不仅仅是“这是什么家具”,而是“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会需要这样的家具”。这种将器物置于历史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解读的深度,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仅是“看古董”,更像是在“对话古人”。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美学”角度来评价,这套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与知识洗礼的完美结合。它成功地做到了“可赏”与“可学”的平衡。很多家具鉴赏的书籍,要么过于侧重历史考据,导致文字晦涩难懂;要么就是纯粹的摄影画册,缺乏足够的解读支撑。但这一套书,成功地架起了两者之间的桥梁。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家具在不同光线下质感的描绘,那种木材的温润感仿佛能穿透纸张。在解析完复杂的结构和历史渊源后,作者会回归到最纯粹的审美层面,讨论结构美如何转化为视觉的愉悦。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回归到感受的叙述路径,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层次感。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己对古典家具鉴赏品味,又不满足于浮光掠影介绍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常读常新的重要参考资料。

评分

坦白讲,作为一名对古典艺术有一定要求的收藏者,我对于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注水”内容的出版物已经感到厌倦。这部双册本的重量和厚度,最初让我有些犹豫,担心是华而不实。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内容密度非常高,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尤其是在涉及不同地区家具风格差异的对比分析时,作者的论述严谨而精准。比如,对于苏式与京式家具在细节处理上的微妙差异,从腿足的处理到束腰的转折,都有旁征博引,并配有对比图例,使得这些原本只在专业圈内流传的知识点,变得触手可及。这种不吝笔墨、务求详尽的编辑风格,极大地满足了那些渴望获得精准、可信信息读者的需求。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欣赏的养分,更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是能真正指导实践和收藏判断的有力工具。

评分

这部书,说实话,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那厚实的精装本就透着一股子“正经”劲儿。我本来对明清家具这个领域也就是略知一二,无非就是红木、榫卯这些老生常谈的概念。但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给镇住了。它不仅仅是堆砌图片,更像是请了一位功力深厚的匠人,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看”家具。每一件器物,从最基础的墩椅到复杂的官帽椅,甚至是那些造型奇特的条案,书里都给出了极其细致的剖析。我尤其欣赏它对“神韵”的捕捉,那种线条的流畅性、比例的和谐感,绝非仅凭肉眼可以完全领会的。作者显然是花了大量心血去研究每一道弧线、每一块面板的选取和打磨,让你在欣赏其形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是如何融入到方寸木料之间的。如果说市面上很多家具图集只是展示“美”,这本书则更侧重于阐释“为什么美”,这种深入骨髓的探究,对于真正想入门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图版印刷质量绝对是顶级的享受。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高清图册”,拿到手一看,色彩失真、细节模糊,根本对不起“鉴赏”二字。但这部作品完全是另一个境界。他们对不同木材的纹理表现力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对黄花梨那种鬼魅般的“鬼脸”和紫檀的深邃色泽,还原度极高。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停留在展示完整的家具上,那些拆解图和局部放大的特写镜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之前一直搞不懂某些复杂的结构是如何实现支撑和咬合的,光靠文字描述总是空泛。但有了那些清晰的透视图,那些看似无懈可击的榫卯结构,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仿佛那些木匠的智慧都凝固在了纸面上。这种兼具学术严谨性和艺术美感的呈现方式,让原本有些枯燥的结构分析过程,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对于需要参照学习家具制作工艺的人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无可替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