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落梅珍爱之作,作者自修订,新增5000字全新内容。
“我曾告诉过许多人,这册书,是我传记里zui为喜爱的一本。时光虽简短,情意却深沉,其间的悲伤,感动,唯有自己深知。”——白落梅
★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
★ 和《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一起被称为“民国唯美三传”,是现象级畅销书,出版五年位居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传记文学排行榜前列。
★ 精美插图,双色印刷,2017年全新升级版。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是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一部人物随笔集。主要内容是作者以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稿内容高雅积极,诗意唯美,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随笔佳作。
胥智慧(白落梅),原籍江西南城县,现栖居江南,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隐世才女。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在zui深的红尘里重逢》《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目 录
CONTENTS
卷
民国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 002
簪缨世族- 008
春意迟迟- 014
归来海上- 020
时光如歌- 026
第二卷
当知出名要趁早
孤独的云- 034
青青校园- 040
劫后重生- 046
港岛岁月- 054
天才梦想- 060
第三卷
尘埃里开出花朵
乱世风烟- 068
风华绝代- 074
缘分路口- 081
爱情毒药- 087
尘埃花开- 093
第四卷
人生有情皆过往
倾城之恋- 100
情深不寿- 106
曾经沧海- 112
独自萎谢- 121
后会无期- 127
第五卷
倾城后华丽转身
红尘擦肩- 134
半生情缘- 140
华胥一梦- 146
穷尽人海- 155
执子之手- 161
故乡月明- 167
第六卷
今生只作后一世
山穷水尽- 174
日影如飞- 180
倦掩心门- 186
离群索居- 193
急景凋年- 199
后一世- 206
附录一 张爱玲作品选析
倾城之恋- 213
半生缘- 220
你也在这里吗?- 226
天才梦- 231
附录二 张爱玲年谱
后 记 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今生只作后一世
叶落空山,寒枝拣尽。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午后,采一束阳光,读几卷诗书,日子陶然忘己。走过山长水远的流年,以为世事早已面目全非,生出许多无端的况味。原来有一种岁月叫慈悲,因为它懂得,在这寥廓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是多么不易,所以它如此宽厚,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民国就是一场散去的戏,曾经锣鼓喧天的倾城故事,早已湮没在落落风尘中,不知所往。那个被光阴抛掷的女子,又从远年的巷陌款款走了出来。她着一袭素锦旗袍,穿越民国烟雨,走过季节轮回,那散落一地的,是薄荷般清凉的记忆。
我是喜欢张爱玲的。喜欢一个人,无须缘由,不问因果。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气力,便舞尽了明月的光芒。浮沉几度,回首曾经沧海,她终选择华丽转身,远去天涯。清绝如她,冷傲如她,从不轻易爱上一个人,亦不轻易辜负一个人。
民国男子多如星辰,却偏偏有那么无情的一颗点亮了张爱玲。人生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而我们却总要为美丽扮演一个深情与无情的角色。胡兰成用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忘记许下一生的诺言,而张爱玲却要为一段爱情负责到底。她为他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朵花开错了时间,在他背离的那一刻,她甘愿独自萎谢。
之后,张爱玲又遇到过一段缘分,与那个叫桑弧的导演,有了一次清心寡欲的相逢。再后来,她又邂逅了一段异国爱情,和一个叫赖雅的老者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十一年。但滚滚红尘终究没能给得起她要的那份现世安稳。也许爱情一定要将你伤到无以复加,你才可以看得清醒明透。
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无须经历多少世事,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她不美丽,却能够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就是这个传奇女子,和月亮结下了一世情缘,生于月圆之日,死于月圆之时。民国的月亮早已下沉,而她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结束。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纵算我们穷尽人海,也不能再与之相遇。因为她只有一生,她不会转世,亦不会依附于某个人或某种物。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珍爱的女子,这个不会老去的灵魂。所以,你寻她,她在这里;你不寻她,她也在这里。
水寒江静,月明星疏。在散场之前,我竟落下泪来。也许我们都该持有一颗良善的心,把今生当作后一世,守候在缘分必经的路口,尊重每一段来之不易的感情。要知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要修多少年的缘分!
时光无涯,聚散有时。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白落梅
前言
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叫张爱玲。
她一直都在这清平俗世的某个角落,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很多年前,她给自己安排好了命途,从此漫无边际地迁徙,随心所欲地飘零。
她是一个不爱生活的人,尽管也曾学着和这个迷幻的尘世相处,但终究徒劳无益。她算来是个无情的人,却在年轻之时没能守住淡然心性,放纵自己爱了一场。后来的背离是真的别无他法,但凡有一点转机,她亦无须假装冷漠,故作坚强。
原以为民国烟雨能够滋养性情,以为上海风云能够续写传奇,以为人间草木能够成为知己,可她还是抛掷一切,丢下倾城故事、风华文章,不与任何人道别离。她选择漂洋过海,去一个谁都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谁的地方,被遗忘地活着。任你穷尽人海,都不能将之寻找。
纷乱山河,荆棘岁月,带给她太多的伤。只因洞明世事,知强极则辱、情深不寿,故而在人生荣盛之时,自减锋芒,华丽转身。坚守孤独,是为了有一处宁静的归宿,得以无所畏惧,从容度日。
她沉浸在虚无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以为光阴慈悲,许她缓慢老去;以为世人宽容,许她半生安稳。她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无波。那些书中故事,戏里人物,原本就只是别人的传奇,为何独要她一人承?担?
如果可以,她愿意将人生改写成一本平淡简洁的书册,而她做那个微小的人物,无多爱恨,淡漠悲欢,只将生命里一次短暂的邂逅留在永远的回忆里。至于以后谁来过,谁又走了,再无瓜葛。
她什么也没有带走,仅择了一件旗袍裹身。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的念想。
“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没有谁,值得她等到迟暮。她之所以活到白发苍颜,是为了偿还人间给过的山石草木,偿还岁月给过的冷暖朝夕。她真的无情吗?不,她分明有情有义,她爱得生动、深沉。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生命中的过客,如尘埃一般淡淡来去,是我们缘薄,不得与她同修因果。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这一生隐居在茫茫人海里,却走不出心灵寂寞的樊篱。
她只有自己。
拿到这本《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我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机会可以重新温习那些让我魂牵梦绕的“倾城往事”了。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能把最琐碎的生活细节,最微妙的情感波动,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更是点出了她作品中那份难得的深邃和包容。我一直觉得,张爱玲的“慈悲”并非廉价的同情,而是一种看透了人性的无奈与悲凉后,依然选择给予理解的态度。对于“全新升级版”,我尤其期待它能带来一些新的视角,或许是对张爱玲创作背景更深入的考证,或许是对她笔下人物更细致入微的剖析,能够让我对这些经典的“倾城往事”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与文学大师的对话,一次对人生深刻的体悟。
评分哇,拿到这本《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真的像挖到宝一样!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却又温柔的力量,还没翻开就让人忍不住去想象张爱玲笔下那些纠葛缠绵、又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慈悲。我尤其喜欢“倾城往事”这个说法,总觉得它预示着那些故事里有家国天下的宏大背景,也有小儿女情长的细微纠缠,而最终,那些看似翻天覆地的事件,在张爱玲的笔下,又化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一种深入骨髓的懂得。我对于“全新升级版”这个词也充满了期待,不知道这次的版本会在原有基础上带来哪些新的解读,或者是否有更精美的装帧,更详实的考证。光是想到能通过这本书,再次沉浸在张爱玲那个独一无二的文学世界里,感受她对人性幽微之处的精准描摹,对时代变迁下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我就觉得充满了满足感。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让那些“倾城往事”在我的脑海里重新上演,去体会那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深刻寓意。
评分拿到这本《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我首先被它书名的意境所打动。“倾城往事”这四个字,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那个风云变幻、个人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旧日时光,那些发生在上海、香港等地的故事,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也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更是道出了张爱玲作品中最核心也最动人的灵魂。她笔下的人物,无论多么卑微、多么错误,却总能在她的文字里得到一种近乎悲悯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张爱玲是如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这种“懂得”的,她是如何透过表面的光鲜亮丽,看到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如何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去审视那些“倾城”的爱恨情仇。2017年的“全新升级版”让我对内容充满期待,或许会有更详实的背景资料,或者更具启发性的评论,能够帮助我更透彻地理解张爱玲的文字世界,以及她所传递的那种独特的人生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光是“倾城往事”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张爱玲那些经典作品的无限遐想。无论是《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算计与情深,《十八春》中顾曼桢和沈世钧的无奈与错过,还是《半生缘》里顾曼璐和祝鸿才的扭曲与沉沦,每一个故事都像是时代的缩影,又都饱含着人性的复杂。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点睛之笔,更是让我觉得,张爱玲并非只是冷眼旁观,而是以一种深邃的智慧,去体谅和宽恕那些在命运漩涡中挣扎的人们。这次的“全新升级版”让我充满了好奇,希望它能带来更丰富的解读,让我能更深入地体会张爱玲的文字魅力,感受她对人生百态的洞察,以及她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份独特的“慈悲”。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再次走进张爱玲的世界,与那些鲜活的人物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散发着一种旧上海纸醉金迷却又带着一丝衰败的美感,让人一眼就联想到张爱玲作品里那种独特的氛围。我一直对张爱玲的文字情有独钟,她的语言像是精雕细琢的玉器,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却又能勾勒出最生动的人物和最动人的情感。这本书的标题“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更是直击人心,它不仅仅是对张爱玲作品的一种概括,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一直在思考,张爱玲是如何在那些极致的悲欢离合中,提炼出如此深刻的理解和包容的?这本书的“全新升级版”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能更深入地去探究她文学世界的奥秘。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张爱玲作品片段,或者提供一些全新的研究视角,去解读那些经典的“倾城往事”。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相信内容一定会更加精彩纷呈,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