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图解树木盆景制作与养护(彩图版)
作者:黄翔著
ISBN:9787533552060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印刷时间:2017-04-01
字数:260000字
页数:200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价格:40元
编辑推荐
全面的制作技法,零基础即可学;详细的文字讲解,形象的手绘插图,直观展现盆景制作技巧;原生桩材的腹稿打样,尝试同一桩材相异造型,大限度利用素材。
内容简介
庭室盆景作为家庭休闲赏玩,注重的是美化、愉悦,不需太刻意,因此本书在内容上删略盆景流派、历史渊源以及诸多理论性的问题,侧重于介绍树木盆景制作工具与材料的准备、造型构思与制作技艺、主要形式造型实例、原生桩材的腹稿打样、养护管理与配置陈设,以及盆景赏析等。
作者简介
黄翔,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协会盆景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副会长,被授予“福建省盆景艺术大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像等引用到山水盆景中。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把我的阳台打造成一个小型的“都市森林”,但阳台的空间有限,光照条件也比较复杂,所以对“盆景养护”的细节要求非常高。这本书在“病虫害防治”和“季节性养护”这两个章节的表现,可以说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市面上的书,要么把病虫害描述得过于笼统,要么只关注大家都能看到的蚜虫、红蜘蛛,对于一些比较隐蔽的根部腐烂或者真菌感染,往往一带而过。然而,这本书非常细致地分类介绍了不同季节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比如春季如何预防芽前虫害,夏季如何应对暴晒后的水分蒸腾失衡,甚至还专门配有高清特写图,教你如何通过叶片边缘的轻微变化来提前预警潜在的营养缺乏。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给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综合性”的,不会一味推荐化学药剂,而是优先推荐物理隔离、改善通风、调整水肥配比等生态友好的方法。这对我这种追求自然、不希望过多使用农药的家庭园艺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让我对长期、可持续的养护更有信心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逻辑是另一个值得称赞的亮点。作为一个经常需要边操作边查阅的园艺爱好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种内容和图片分离的图书,翻到一页看文字,再翻十页找对应的图示,效率极低。这本书的布局很聪明,采用了大量“跨页图解”和“模块化”的编排方式。比如,在讲解如何制作排水层和铺设基质时,它把工具、材料和操作步骤清晰地放置在同一个视野范围内,阅读流畅度非常高。此外,它在章节的衔接上也做得很有层次感,不是生硬地从“造型”跳到“浇水”,而是通过一些过渡性的章节,比如“如何为你的盆景选择合适的盆器”或者“不同基质配比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让读者在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精心设计的阅读体验,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学习过程变得像在阅读一本高质量的专业杂志,即使是放松状态下随意翻阅,也能时不时地捕捉到一些实用的窍门。
评分这本厚厚的图册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翻开扉页,那色彩鲜艳的印刷质量就让人眼前一亮。我原本对园艺这块儿是纯小白,别说盆景了,连一般花花草草都经常伺候不周,眼看着新买的绿萝几天就蔫巴了。所以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挺忐忑的,生怕又是那种术语一大堆,看着就头疼的“高深”教材。没想到,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一上来就拽你去做那些造型奇特的微缩山水,而是从最基础的“为什么有些树适合做盆景”开始讲起。图解部分做得极其用心,几乎每一步都有清晰的实拍照片作为辅助,比如如何辨别不同树种的根系特征,如何用正确的角度进行第一次蟠扎,甚至连修剪工具的种类和保养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选材”的那一章,它详细对比了五针松、真柏、黄杨等几种常见树种的习性和养护难度,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避雷指南,避免了我一上来就挑战高难度的树种而迅速“劝退”。整体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园丁在你身边手把手教学,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人读起来信心倍增。
评分说实话,我更倾向于从“审美”和“意境”的角度去欣赏园艺书籍,这本书在技术层面的扎实固然重要,但它在“艺术表达”上的探讨也着实给了我不少启发。很多盆景书籍只停留在教你如何“修剪枝条”,但这本教材深挖了一层,阐述了如何通过枝干的姿态来模仿自然界中那些经历过风霜洗礼的古树形态。比如,它用好几页的篇幅来解析“曲干式”和“文人式”的精髓差异,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弯曲树干,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弯曲能体现出“力与美”的平衡。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摩挲着那些展示成品盆景的照片,那些照片的布光和构图都非常专业,简直就像是艺术品画廊里的陈列。它让我明白,盆景不是简单的“把大树变小”,而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用植物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生命力和自然力的故事。对于我这种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偏好的读者来说,这种结合了技术操作与哲学思考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深度,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家里的那些花花草草,不再是单纯的装饰品了。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盆景的微环境营造”方面的探讨,非常适合城市居住的爱好者。我们不能像在专业苗圃里那样拥有恒温恒湿的条件,所以如何利用现有的阳台、窗台甚至室内环境来模拟理想的生长条件,是成功养护的关键。这本书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它没有只谈论“光照需求”,而是深入到“散射光”与“直射光”对不同树种叶片厚度的影响。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反光板增加阴面树枝的光照,或者利用水培植物来提高特定角落的空气湿度,这些都是我在其他更专业的盆景书中很少见到的,它们更偏向于大型露天作业。这本书的视角是面向“家居”和“家庭园艺”的,所以它讨论的问题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息息相关。读完后,我立刻动手尝试了它推荐的“夏季遮阴网的自制方法”,效果显著,明显感觉几盆新手树的生长状态都稳定了不少,这证明了书中内容的实践价值极高,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可以落地操作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