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新华书店 正版图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双色缩印本) 特价 9787801038104

现货新华书店 正版图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双色缩印本) 特价 978780103810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祝鸿熹 著
图书标签:
  • 古汉语
  • 字典
  • 字书
  • 工具书
  • 双色
  • 缩印本
  • 正版
  • 新华书店
  • 特价
  • 9787801038104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书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801038104
商品编码:14194096437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双色缩印本)

:29.80元

作者:祝鸿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8010381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字典属于中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以形音义辨析为特色,供大中学生、语文教师、古文自学者和古文爱好者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使用。共收单字(含繁体字和异体字)约10 000个,以常用者为主,虽不常用但见于名篇者也酌收。字头下还收了一部分词语和成语。另设有知识窗、典故、提示和辨析。内容丰富,功能强大。

内容提要


★ 一部中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
  ★ 专家编写,收字丰富,释义精当,功能完备。
  ★ 共收单字(含繁体字和异体字)约10 000个。
  ★ 字头下酌收词语和成语近4 000条。
  ★ 设知识窗项,介绍一些语言文化常识。
  ★ 设典故项,指明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词句。
  ★ 设辨析项,指出有关字词在意义、用法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 设提示项,指出有关字词在形音义及用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 提供多个附录,兼顾知识性和实用性。★ 一部中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
  ★ 专家编写,收字丰富,释义精当,功能完备。
  ★ 共收单字(含繁体字和异体字)约10 000个。
  ★ 字头下酌收词语和成语近4 000条。
  ★ 设知识窗项,介绍一些语言文化常识。
  ★ 设典故项,指明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词句。
  ★ 设辨析项,指出有关字词在意义、用法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 设提示项,指出有关字词在形音义及用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 提供多个附录,兼顾知识性和实用性。
  ★ 配有精美插图,图文并茂,相为印证。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语、成语目录
典故目录
知识窗目录
辨析目录
提示目录
正文
附录
(一)汉语拼音方案
(二)汉字结构分类表
(三)汉字笔画名称表

(四)汉字笔顺规则表

(五)汉字生僻部件读音表

(六)新旧字形对照表
(七)干支次序表
(八)中国历史纪年简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华字海》:一部宏伟的汉字文化史诗 引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其核心载体之一便是这方块耸立的汉字。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历史的变迁与哲学的思辨。若要深入探究汉字的源流、结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涵,一部全面、权威、深入的字书便不可或缺。《中华字海》正是在这样的文化需求下,历经数代学者呕心沥血的勘校与编纂,所呈现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部浓缩的汉字文化史。 一、 恢弘的收录规模与严谨的释义体系 《中华字海》的显著特点在于其超乎寻常的收录规模。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当代常用汉字,而是力图囊括自甲骨文、金文以来,历代文献中出现过的所有单字,包括大量已废弃的古字、异体字、生僻字,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文献中使用的特殊用字。这种“广博”的收录标准,使得它成为研究古代文献、碑刻拓片、乃至民间俗字的重要基石。 在释义方面,本字书秉持“溯源正本”的原则。释义结构严谨细致,通常遵循以下层次展开: 1. 字形演变轨迹(篆隶楷):对于核心汉字,会简要展示其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的主要演变形态,帮助读者直观理解“字”的造型逻辑。 2. 本义溯源:深入考证该字最原始、最核心的意义,往往结合甲骨文、金文的词义语境进行阐释,揭示其造字法(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3. 引申义与转注义:系统梳理该字在历史流变中产生的各种引申含义,以及与相关字之间的意义关联。 4. 历代用例:这是《中华字海》价值的精髓所在。它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典籍、诗词、史书中的例句,佐证不同时期的词义用法,避免了现代语境对古义的误读。这些例句的筛选标准极高,务求权威性和典型性。 二、 独特的文化史视角:字与史的交融 《中华字海》的编纂者深知,汉字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因此,本书在释义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史、社会史的洞察力。 1. 官制与礼仪的载体: 对于涉及古代官职、礼仪、度量衡的专有汉字,编者会简要介绍其所代表的社会制度背景。例如,对“卿”、“大夫”、“士”等字,不仅解释其本义,还会点出其在周秦礼制中的等级划分。这使得读者在查阅单字时,能够顺带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 2. 哲学思想的结晶: 许多抽象概念的汉字,如“道”、“理”、“气”、“太极”等,其含义的演变与诸子百家的兴衰紧密相关。《中华字海》对这些核心哲学术语的释义,往往能清晰地勾勒出儒、道、墨等学派对该字义项的贡献与侧重,为研习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坚实的文字基础。 3. 区域与方言的映射: 面对大量存在于特定地域文献中的方言用字或俗体字,本书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尽可能标注其出处及地域特征,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记录。 三、 学术前沿与工具价值的完美结合 作为一部现代编纂的字书,《中华字海》吸纳了近现代字源学、文字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对甲骨文、金文的考释进展进行了及时的补充和修正。它避免了传统字书在古文字释读上的滞后性。 在工具书层面上,其检索系统经过精心设计: 部首检字法: 传统且可靠,但《中华字海》的部首划分参考了最新的部首规范,力求更符合现代汉字结构分析的逻辑。 音序检字法: 提供了便利的现代语境检索入口。 笔画检字法: 针对不识读音和部首的初学者或使用者,提供了直观的辅助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一字多音”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标明了不同读音对应的具体词汇和意义范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字典中读音与词义脱节的问题。例如,对于“行”字,其读作“háng”时作名词(行业、行列)和读作“xíng”时作动词(行走、行为)的用法,均有清晰的界限划分。 结语 《中华字海》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它将数以万计的汉字置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让读者得以窥见汉字从远古走来,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不衰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古籍研究者、文字学家的案头必备,也是所有热爱中华文化、渴望理解汉字深层奥秘的读者,所能拥有的最可靠、最丰富的指路明灯。阅读此书,如同与历史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实用性”要求非常高,很多字典虽然权威,但排版和设计实在不敢恭维,看得人昏昏欲睡,简直是对知识的浪费。我理想中的工具书,应该在保证内容严谨性的前提下,做到极致的“易用”。比如说,检索系统是否科学合理?是按部首查字法为主,还是兼顾拼音索引?对于生僻的、形近的字,有没有提供清晰的辨析?我非常关注字典的“双色”设计,这在厚厚的工具书中是多么重要的改进!通常情况下,正文与注释、例句,或者重点与次要信息,如果能用不同颜色区分开,那阅读体验能瞬间提升一个档次。我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版本的古籍参考资料,很多时候查找一个词条,我得在三四本书之间来回比对,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我希望能在这本特定的字典里找到那种“一目了然”的舒适感,让查阅的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对知识的享受。如果它能在常用字的特殊用法、一词多义的情况,以及古今异义的对比上做得足够精细,那就绝对是物超所值了。

评分

我最近在整理一套线装古籍的影印本,那字体,别提多有韵味了,但也确实带来了极大的阅读挑战。在面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但又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的字时,我感到非常力不从心。我购买工具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够自信地、无障碍地阅读原汁原味的历史文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攻克这些阅读难关的“秘密武器”。我特别好奇,对于那些形近字、同音异写字,这本书是如何进行区分和标注的?例如“之”、“彼”、“是”这些在古文中频繁出现的代词,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决定了整个句子的准确含义。如果字典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些核心高频词的辨析要点,并且用最简洁的篇幅呈现出来,那对于提升阅读的精确度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本书的“特价”让我感到幸运,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它承诺的,是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古代世界。我期待它能为我的文史探索之旅提供坚实而可靠的学术后盾。

评分

这本厚重的典籍摆在书架上,光是那封面就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最近沉迷于古代诗词和散文的阅读,总感觉自己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世界,很多精妙的词句虽然眼熟,但其深层的意蕴和准确的用法却把握不住。尤其是那些生僻字,一遇到就得停下来,翻阅那些零散的资料,效率着实不高,也极大地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与心境的沉浸感。我一直期待有一本权威的工具书,能够系统、清晰地梳理这些古汉语的常用字,不仅仅是解释字面意思,更能点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体中的具体语境变化。我希望它在收录上做到精而不在多,确保每一个收录的字都是高频出现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常用”。当然,如果能附带一些典型的例句解析,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古汉语的学习,例证比单纯的定义更有说服力。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就是它能成为我通往古典文学殿堂的“万能钥匙”,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游刃有余,真正感受到古人文字的魅力和智慧。这本书的厚度也给了我一种踏实感,感觉里面包含了足够扎实的内容,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小册子能够比拟的。

评分

作为一个业余的文史爱好者,我发现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古汉语”工具书,要么收录太过学术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语言学分析,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内容过于简化,仅仅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古风版”,缺乏对古典语境的敏感度。我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完美的平衡点——既要保证学术上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毕竟是“新华书店正版”),又要确保编纂的语言是平易近人、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特别是在“缩印本”的说明下,我更关注其印刷的清晰度和版式布局。如果为了节省篇幅而牺牲了字体的可读性,那么再好的内容也失去了意义。我希望这份双色印刷,不仅仅是色彩上的区分,更能在逻辑结构上帮助我快速定位核心信息。我非常看重这种“细节处的匠心”,它决定了你愿意花多少时间与这本书相处。如果它能让我在查找效率上比使用网络资源更快、更可靠,那它就是我书桌上的常驻嘉宾了。

评分

我对学习的沉浸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特别是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经典时。阅读古籍,最怕的就是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然后不得不中断思考,去翻找资料,这种“跳出感”会瞬间打断你与作者的精神连接。我渴望的是那种“一气呵成”的阅读体验,仿佛身处那个时代,能直接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所以,一本优秀的古汉语字典,在我看来,必须具备极高的“即时反馈”能力。它不能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字词库,而应该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向导。我希望它对每一个常用字的解释,不仅仅是停留在“形、音、义”的基础层面,更要深入到其在《诗经》《楚辞》、史记,乃至于唐宋八大家文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这种背景知识的补充,能极大地丰富我们对汉字生命力的理解。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老学究般,带着我娓娓道来每一个常用字的“前世今生”,那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无可替代了。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把那些模糊的印象,变成清晰、有条理的知识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