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俞君
出版:原點出版
语种:繁体中文
页数: 208
装帧:平裝
尺寸:17 cm * 23 cm
ISBN:9789866408793
出版日期:2014-02-12前言:四年搬七次家,終於搞懂自己需要的空間與生活 8大空間選櫃法+17款超實用櫃設計+6個收出好生活案例分享+超過200張細部分解圖
第一次!室內設計師教你收納課,裝潢前、後,必看的收納聖經!
朱俞君問自己為了什麼要收納?
是為了明天要來訪的客人?還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
是為了要應付眼前的焦慮?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人生!
學會這一堂,生活、生命不再亂糟糟,從此只需「放回去」,不必再整理!
□怕麻煩的我,原來有一步到位的整理法?
□不同階段住不同房,規劃對,不必硬ㄍ一ㄥ非買大坪數?
□有露有藏,櫃子做足量,空間還能一樣大?
□改造生活有步驟,跟著設計師做一次,一點都不難?!
□櫃子好不好用大不同?原來設計師有私藏的最佳選擇?
□三歲收玩具,六歲收文具,改變孩子的人生從收納開始?
本書特色
◎台灣設計師4年換屋7次,終於領悟的收納術、選櫃法
◎最具說服力的自宅經驗分享,40坪換15坪,家中還多一兒,如何做到,全剖析
◎原來買對坪、選對櫃、放對位,家中凌亂全有解!
◎濃縮再濃縮的收納要領+選櫃知識,終於有設計師肯說、肯教了
◎你的苦,設計師都有過,跟著做一定會,2個黑翻紅空間STEP BY STEP照著做
◎4個收出心得的真實案例,千萬宅裝垃圾,怎麼算都不划算
◎從玄關到臥室,8大空間分點教,選櫃尺寸、放櫃位置有眉角
◎買這本賺很大,6大類17款,設計師私房櫃設計一次全公開
◎3歲收玩具,6歲收文具,兒童收納從小教,日後成就大不同
關於收納,為什麼總是學不會、收不好?拼高房貸,卻用千萬宅裝垃圾?這樣的人生,怎麼算都不划算!從小住在香港的設計師朱俞君,最懂得如何在高房價中創造好生活,重點不在坪數,不在裝潢!與其硬ㄍ一ㄥ買大坪數塞東西,其實你該學會不同階段,住不同坪數,做不同規劃!
人生要學會換屋三次,單身、結婚、生子,不必一屋到位。她分享婚後4年換屋7次的心路歷程與改變,從40坪的大房換到最後的15坪小家,真正認識到自身的物品數量與生活所需,其實皆有定量。也體會到,裝修與搬家,其實是人生與物件的重整,是改變生活的最佳契機。
你知道長型玄關適合怎樣的鞋櫃?如果沒玄關又該如何創造?你可知道半高電視櫃最優雅,但收納機能一個也沒少?你知道1/3展示、2/3隱藏的櫃設計,讓家感覺一點也沒變小?一坪半的廚房,其實可以裝下三坪的鍋碗瓢盆!利用薄型抽屜,就可以在夾縫中替我們搶下一席收納之地!透過視覺死角,創造牆體的內凹處,東西再亂也看不見!聰明使用家具賣場的活動抽屜,櫃中櫃,替你省下五金零件大筆錢!
這是第一本居家設計師的空間收納書,結合專業裝修設計,與私人收納心得,堪稱軟硬體的完美結合。設計師教你,不同的物件,如何找出適當的櫃子來接納它!就算沒櫃子也沒關係,其他妙方她也一樣端得出來……不同的手法與概念,都讓設計師不藏私的教給你。
此外,該有的觀念和習慣,也不可缺。【第一單元】,透過不可不知20件事,教你收納可以怎麼想、怎麼做,怎麼避免再走回頭路。【第二單元】,透過2個黑翻紅的真實案例和4個愛收納的好家分享,既透視全過程,還匯整了各方寶貴經驗。打開櫃門,拉開抽屜,實地查看家庭需求,如何被滿足!【第三單元】,破解玄關、客廳、餐廳,8大空間不同特質與收納主題,以及櫃體、內部分層的收納組合,透過條列式的整理,最短時間就能確認自家櫃子的選擇,並火速完成物件分類與歸位。
比做一堆櫃子還好用的……一定要學會的3步驟+3分類
一直收不乾淨的家,其實是東西沒找到屬於自己的家!書中從捨棄、分類、歸位三步驟切入,再搭配「常態、備用、珍藏」三分類,讓物品部份隱藏、部份展示,進而做到收放清爽,尋物迅速的狀態。此外,書中也打破一般屋主,收納≠櫃子的舊有觀念,讓設計師仔細的告訴你,櫃子不用多,哪些櫃型選擇與配套,就足夠使用!
朱俞君
寬 空間設計美學主持設計師。實踐大學建築系。
以自然舒適的居家風格為設計特色,多年來一直傳遞「正確的收納觀念和做法!」,也因此,凡由她接手的空間規畫,屋主在裝潢動工之前,都須得先上過她所規畫的「裝修前6堂課」。
收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堂!
目前,前來找她重新整修居家的屋主,越來越多是以「足量收納」為主要訴求。期望透過對自身習性與收納的根本了解,以及選對櫃子就不需要太多櫃子的各式法則,讓一直以來的擁擠住家、凌亂生活,得到長久而持續的清爽。
住過台港兩地,對小空間、大利用最有感覺的收納設計師朱俞君,
經歷4年換屋7次,從40坪換15坪,最具說服力的自宅經驗分享。
关于家具和柜体的选择部分,简直就是一本精准的“家居采购避雷指南”。我过去买家具吃过不少亏,总觉得越大越好、储物越多越好,结果买回来才发现,那些深度不合适的柜子,最后都成了深处积灰的“黑洞”。作者在这块的分析极其专业,她不仅仅是推荐品牌,而是深入讲解了不同材质、不同开门方式(平开门、推拉门、抽屉)对空间利用率的影响。更关键的是,她提出了一个“模块化思维”,教导读者如何根据自己未来几年的生活变化,预留出灵活的调整空间,而不是一步到位地定制那些僵硬的固定结构。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关于“垂直空间”利用的论述,很多家庭都忽视了墙面和门背后的潜力,而这本书提供了大量不用大动干戈就能实现的垂直收纳妙招,比如利用门后挂钩系统来管理清洁用品,既美观又方便拿取。这部分内容让我立刻停止了想重新装修的冲动,而是学会了如何“聪明地利用现有资源”。
评分我原本是个非常“物品囤积型”的人,看到任何打折促销就忍不住下手,家里的储物空间常年处于一种“超载”状态,每次想找个东西都像在进行一场寻宝游戏。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收纳书那样只教你怎么把东西塞进好看的盒子里,而是从源头上探讨“为什么会买这么多”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不买’系统”。作者对“断舍离”的诠释非常务实,她没有提倡激进地丢弃一切,而是聚焦于那些“非必需但又爱不释手”的中间地带。比如,她分享了一个“一进一出”的黄金法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教会我如何分辨哪些是“真的需要”和哪些是“一时的冲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收纳不是技巧,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书里提到的关于“空间使用频率”的评估方法非常实用,它帮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长期被遗忘在角落的物品。读完这部分,我第一次开始真正思考:我为这些物品付出的空间和精力,是否值得?这种深层次的自我对话,比任何收纳工具都来得更有效。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成功地将收纳哲学提升到了生活品质层面。它不是关于如何拥有更多收纳盒,而是关于如何通过有序的空间,来释放你的时间和精力,让你有更多空间去做真正热爱的事情。作者强调,收纳的终极目的不是展示,而是“方便使用”和“心情愉悦”。在书的后半部分,她探讨了不同功能区域(厨房、卧室、工作区)的“情绪负载”,教导我们如何通过整理来减轻特定区域带来的焦虑感。比如,厨房的过度囤积容易让人在做饭时感到烦躁,而卧室的整洁则直接关系到睡眠质量。她提出的“五分钟快速恢复法”,即在一天结束时花五分钟把最容易乱的区域恢复到基础整洁状态,这个习惯的养成,对我的精神状态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好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物品的奴隶,而是空间的主人,这是一种从内而外的赋权感,让人充满力量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有一种独特的松弛感,读起来完全没有被“教育”的压力。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收纳黑洞”到如今拥有高效家居空间的心路历程,那些小小的失败和最终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我尤其喜欢她描述的“心流收纳法”,它不是让你对着清单机械地整理,而是鼓励你在某个特定区域,允许自己被那个区域的物品“引导”,从而发现隐藏的需求。例如,她描述整理书架时,不是按字母顺序,而是根据你当时的心情和阅读兴趣来重新排列,这种基于情感驱动的整理,让整个过程变得像是一种自我探索和梳理。而且,作者非常接地气,她会提到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灰色地带”,比如收据、过期的优惠券、孩子的临时手工作品等等,这些边角料的处理方法,她都给出了既简单又美观的解决方案,让人感觉家里的每一个小角落都有了归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真的深得我心,拿到手里就感觉心情舒畅。封面那种清新的米白色调,搭配上跳跃感的字体设计,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轻松、不费力的生活哲学。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棒,印刷清晰,色彩柔和,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她似乎非常懂得“呼吸感”的重要性。不像有些收纳书,恨不得把每一个角落都塞满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这本书留白恰到好处,让重要的收纳技巧和工具推荐能够被突出出来,读者可以非常直观地吸收信息。尤其是那些对比图,简直是神来之笔,同一件物品在“整理前”和“整理后”的视觉冲击力极强,那种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简直就是一种疗愈。而且,书中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标题起得也很有趣,比如“拯救你的抽屉深渊”或者“壁橱的终极进化”,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而不是在接受枯燥的理论说教。光是翻阅这本书的过程,就已经让我对整理这件事产生了莫大的热情,光是摆着看,都觉得家里干净了一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