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哲學史(二版)》
作者: 李震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5/07/2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453545
叢書系列:哲學輕鬆讀
規格:平裝 / 22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 哲學> 西方哲學> 希臘羅馬時期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文史哲類> 哲學> 西方哲學
內容簡介
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一次了解希臘三大哲人的生平和學說。
從哲學起源地的愛奧尼亞學派到新柏拉圖學派,
溯著時代洪流一觀西方哲學的搖籃。
了解哲學即是更了解生命,古希臘哲人們的學說是如何影響教育、政治、文學各個領域的發展呢?本書循序漸進的介紹、剖析古希臘哲學各家各派,並旁徵博引各古書斷簡,將形上學的精神,簡明清晰的呈現在讀者眼前。本書在作者輕鬆愉快的文筆下,深入淺出的道出古希臘哲學之精華,適合所有類型的讀者。
作者簡介
李震
學歷╱
羅馬傳信大學哲學碩士
米蘭聖心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
靜宜大學哲學系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輔仁大學校長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就知道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随便印印就出来的读物。封面设计简约却不失典雅,那种沉稳的色调,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种对细节的考究,在很多现代出版物中已经很少见了,让人感觉出版方是真的用心在做“书”这件事,而不是仅仅把内容堆砌起来的册子。而且,这本书的装订质量看起来非常结实,感觉可以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查阅和做笔记的学术类书籍来说,太重要了。这种扎实的物理感受,无形中提升了阅读的体验,让人更愿意去亲近它,去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文献有一定兴趣的读者,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引用和注释上的严谨性。它没有那种为了炫耀学问而堆砌外文引文的浮夸,而是精准地选取那些最能说明问题的原著片段,并进行了恰当的翻译和解读。更难得的是,它的注释部分非常详尽,不仅解释了关键概念,还常常追溯到不同译本或不同学者的观点差异,这为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想要从二手资料过渡到一手文献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坚实的桥梁。它在保持学术高度的同时,又顾及到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种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高度的责任感。
评分我最近刚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史这个领域,很多入门书籍给我的感觉就是概念堆砌,读完一章大脑里还是一团乱麻。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高明。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耐心地引导我们走进古希腊那个思想的迷宫。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擅长将那些看似遥远、抽象的哲学思想,通过生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性格侧写串联起来。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仿佛能感受到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的辩论,或是柏拉图在学园里的沉思。这种叙事上的张力,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让我感觉哲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人类真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思考过程。那种被领入殿堂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其对思想流变的考察。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从泰勒斯到新柏拉图主义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这些思想是如何相互启发、相互批判,最终构建起整个西方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比如,当讨论到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之间的对立时,作者清晰地勾勒出了“变”与“不变”这对核心矛盾如何贯穿了后世几乎所有的形而上学讨论。这种脉络的梳理,让我对哲学史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有机的、不断发展的生命体。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连接点,体会到思想传承的强大生命力。这种宏观视野的构建,对于想要建立完整知识框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评分老实说,我买过不少哲学史类的书籍,很多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过于通俗化,深度不足。这本书却奇妙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既有古典的庄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流畅性,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它不像某些翻译作品那样,带着生硬的语感,而是像是用中文思维重新构筑了一遍希腊思想的结构。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伦理学或政治哲学议题时,作者总能用最清晰的比喻将核心矛盾展现出来。这种清晰、深刻而又充满智慧的表达,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更像是在与那些伟大的头脑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受益匪浅,绝对是书架上值得珍藏的一部力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