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并非单纯用在别人身上的技巧,因为一刀切的技巧不会适用于所有别人。准确地说,沟通应该是你和别人一起参与的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就像一场需要相互配合的舞蹈,包含了舞者、舞姿和跳舞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 作为美国四十年来*畅销的人际沟通教材,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著《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4版)》完整的结构、新颖的观点和精心的编排使其在众多沟通学书籍中脱颖而出。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还附有大量电视、电影插图和漫画,不仅强化了正文所要表现的内容,*使阅读的过程一点也不枯燥单调。
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著的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4版)》 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 个部分:“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 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 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 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 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 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 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 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本书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 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7大专栏、 超过100篇文章,让你可以轻松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沟通 技巧。新增超过50部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的分析 ,让你可以轻松印证作者在每一章总结的沟通准则,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罗纳德·B·阿德勒,以沟通写作为专业。除本书外,还著有六本书,主题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独断力以及社交技巧。在写作和教学之外,他还帮助专业和商务人士改进他们在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拉塞尔·F·普罗科特,北肯塔基大学教授。于1990年在一次沟通会议上与阿德勒相遇,两人就使用故事片作为教学用具达成了共识。多年来,他们围绕沟通这个主题广泛地撰写文章、四处演讲,并合作出版了许多教材。 黄素菲,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曾担任东吴大学专任讲师,并在台北商专、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学院、东吴大学、实践大学、辅仁大学、海洋大学等学府担任兼职讲师和辅导老师。现任阳明大学学生辅导中心主任。 李恩,自由译者,吉林大学心理学学士,海外工作四年,曾于联合国亚洲总部实习。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章 人际沟通入门
1.1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生理需求
认同需求
社交需求
实际目标
1.2 沟通的历程
线性观
交流观
人际沟通与非人际沟通
1.3 沟通的原则与迷思
沟通的原则
沟通的迷思
1.4 社交媒介与人际沟通
社交媒介的益处
社交媒介的挑战
1.5 如何成为沟通高手?
沟通能力的定义
沟通高手的特质
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运用社交媒介的能力
小结
电影与电视
**部分 看入人里
第二章 沟通和认同:自我的塑造与展现
2.1 沟通和自我
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源
自我概念的特征
文化、性别和认同
自我应验预言和沟通
2.2 自我的展现:沟通作为认同管理
公开自我和隐私自我
认同管理的特征
为什么要管理认同?
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里管理认同
认同管理和诚实
2.3 在关系中的自我坦露
自我坦露的模式
自我坦露的好处和风险
自我坦露的原则
2.4 自我坦露的替代选择
沉默
说谎
模棱两可
暗示
回避的伦理议题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三章 知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3.1 知觉历程
选择
组织
诠释
协商
3.2 影响知觉的因素
获取信息
生理因素
文化差异
社会角色
3.3 知觉的倾向
对人严厉,对己仁慈
先人为主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我们被期待所影响
*明显的*有力
3.4 知觉检核
知觉检核的要素
知觉检核的考量
3.5 同理心与沟通。
同理心
认知复杂度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四章 情绪:感觉、思考和沟通
4.1 什么是情绪?
生理的因素
非语言反应
认知的诠释
语言的表达
4.2 影响情绪表达的因素
性格
文化
性别
社会习俗
自我坦露的不安
情绪感染力
4.3 情绪表达的原则
辨认感觉
辨识感觉、说话和行动之间的不同
扩充你的情绪词汇
分享多样的感觉
评估何时何地表达感觉
对自己的感觉负责
关照沟通渠道
4.4 管理困扰的情绪
有助益与无助益的情绪
无助益情绪的来源
非理性思考和无助益的情绪
减少无助益的情绪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二部分 看出人外
第五章 语言:障碍与桥梁
5.1 语言是符号
5.2 理解和误解
理解词:语义规则
理解结构:句法规则
理解情境:语用规则
5.3 语言的影响
命名与认同
联盟关系
权力
让人混淆的语言
语言的责任性
5.4 性别与语言
内容
沟通的理由
对话的形式
非性别因素
5.5 文化与语言
语言沟通的形式
语言与世界观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六章 非语言沟通:**字词之外的信息
6.1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
非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所有行为都具有沟通的价值
非语言沟通主导着关系
非语言沟通提供许多的功能
非语言沟通泄露了欺骗的线索
非语言沟通是模糊不清的
6.2 影响非语言沟通的元素
性别
文化
6.3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身体动作
声音
触碰
外貌
物理空间
物理环境
时间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七章 倾听:不只是听见
7.1 倾听的定义
听与倾听
心不在焉的倾听
心无旁骛的倾听
7.2 倾听过程的元素
听到
专注
理解
回应
记忆
7.3 倾听的挑战
无效倾听的类型
为什么无法有效地倾听
应对有效倾听的挑战
7.4 倾听反应的类型
借力使力
问话
释义
支持
分析
忠告
评断
选择*佳的倾听反应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三部分 看人之间
第八章 沟通和关系的演变
8.1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关系?
外貌
相似性
互补性
相互吸引力
能力
坦露
接近
报酬
8.2 人际关系的演变模式
发展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
8.3 关系的特性
关系是经常变动的
文化会影响关系
8.4 对关系做沟通
内容的与关系的信息
关系性信息的类型
后设沟通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九章 人际沟通中的亲密关系
9.1 关系中的亲密
亲密的向度
男性和女性的亲密形态
文化对亲密的影响
媒介沟通中的亲密感
亲密感的限制
9.2 家人间的沟通
家庭沟通的特性
家庭作为系统
与家人沟通的模式
9.3 友人间的沟通
友谊的类型
性、性别和友谊
友谊和社交媒介
9.4 爱人间的沟通
感情的转折点
伴侣的冲突类型
爱的语言
9.5 改善亲密关系
关系需要承诺
关系需要维系与支持
修复损坏的关系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十章 增进沟通气氛
10.1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
信息的肯定程度
不肯定信息
异议信息
肯定信息
沟通气氛如何发展
10.2 防卫:原因与对策
威胁面子的行为
避免对他人防卫
10.3 保留面子
使用清晰信息处方
对批评以不防卫回应
小结
电影与电视
第十一章 处理人际冲突
11.1 冲突的本质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自然的
冲突可以是有益的
11.2 冲突的类型
逃避(双输)
调适(一输一赢)
竞争(一输一赢,有时会转成双输)
妥协(部分双输)
合作(双赢)
哪一种方式*好?
11.3 关系系统中的冲突
互补、对称和平行的形态
破坏性的冲突模式:四骑士
冲突惯例
11.4 冲突类型的变项
性别
文化
11.5 建设性处理冲突的技巧
合作解决问题
建设性处理冲突的技巧:提问与释疑
小结
电影与电视
出版后记
老实说,我一开始被这本书的封面和厚度有点吓到,担心会是那种理论性很强、读起来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轻松幽默,即使是讨论一些比较深奥的心理学概念,也用非常易于理解的比喻和例子来阐释。我非常喜欢书中那些“小贴士”和“反思练习”,它们鼓励我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地去实践和调整。例如,书中关于“人际吸引力”的讨论,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吸引力并非来自于外貌,而是来自于我们展现出的真诚、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这让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能量状态。同时,书中对“沟通的文化差异”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未想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方式会有如此大的不同。这不仅帮助我避免了一些潜在的文化误会,也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用最有趣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人际交往的新大门。
评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科书,不如说是一本生活指南。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死板的规条,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人际互动的底层逻辑。书中的“关系发展阶段”理论,让我对不同阶段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关系会渐渐疏远,而有些关系会越来越亲密。它帮助我学会了如何去适应不同的关系阶段,并且以更成熟的态度去经营和维护。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说服的技巧”的分析,它不是教你如何 manipulative 地去操纵别人,而是强调理解对方的需求和立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真诚的沟通。这让我明白,真正的说服力来自于共情和价值的交换,而不是强硬的推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如何更深刻地去感受他人的情绪。这种内心的成长,比任何技巧的学习都更加宝贵。
评分这本《沟通的艺术》真的让我眼前一亮,颠覆了我对“沟通”的传统认知。我之前一直认为沟通就是把话说清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沟通远不止于此。它深入探讨了非语言沟通的力量,比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语调变化等等。书中用大量的插图来辅助说明,这些插图生动有趣,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能更直观地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尤其喜欢关于“自我概念”和“沟通”之间联系的探讨,原来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在沟通中的表现。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接纳自己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在与人交流时也更加从容。书中的“冲突管理”章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过去总是回避冲突,觉得很尴尬,但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分歧,将冲突转化为增进理解和关系的机会。这种转变让我觉得,沟通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能够滋养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品质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改变了我看待人际关系的一本宝典!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沟通方面不是特别出色,常常因为表达不清或者误解对方的意思而感到苦恼。拿到《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书中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让我一下子就能找到共鸣。它不仅仅是教你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理解沟通的本质,去认识到倾听和同理心的重要性。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积极倾听”的章节,书中详细列举了倾听时的几种常见误区,比如打断、评判、给出未经请求的建议等等。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一直以来都在犯这些错误!通过书中提供的具体练习方法,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的倾听习惯,试着去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结果,我发现自己和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矛盾也少了许多。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专业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领我走向更有效、更和谐的沟通之路。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与周围世界的连接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沟通技巧,而是深入地剖析了沟通的心理学基础,从“自我认知”到“关系动力”,再到“社会影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书中关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解释,让我对群体行为和个人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说服性沟通”的讨论,它并没有提供什么神奇的“话术”,而是强调了真诚、可信度和逻辑性在说服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让我认识到,有效的说服建立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沟通挑战”,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网络上的沟通方式,以及如何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保持真诚和有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会你如何“说”,更教会你如何“听”,如何“理解”,以及如何“连接”。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其精髓的佳作。
评分很好 还包邮 很喜欢 下次继续买
评分太棒了
评分虽不是全面的东晋政治史,但从东晋门阀士族的兴替和门阀政治的发展以至消亡,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研究,它以江左几家侨姓士族的兴衰为线索进行考察,但也不同于各个士族门户的个案研究。书中亦旁及军事、地理、文化、经济诸问题,却也只限于阐明门阀政治的需要。
评分很棒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还没有看,物流太慢了!
评分已收到, 内容略看了一下,很好。现在每天都在认真看
评分呵呵
评分书刚收到就开始促销,实在心里不舒服;配送的包装边角防护不够,最大的那本书下边磨损严重搓坏了十几页书;本想退货重买,又实在太麻烦,双十一前夕买东西也是我大意了,还是中评吧
评分快递小哥态度不好,说话像训人一样,我是买东西买服务,可不是买教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