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鳳翔臨證經驗集
原價:15.00元
作者:羅增剛,張明銳,馬曉北,德學慧,李鴻濤
齣版社:學苑齣版社
齣版日期:
ISBN:9787507727890
字數:167000
頁碼:0
版次:1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鳳翔老先生作為中醫臨床醫傢,從藥鋪學徒逐步掌握中藥炮製、煉丹術開始,又先後拜師學習瞭外科、內科及經典醫籍,逐步奠定瞭中藥學、中醫臨床醫學和學術理論的堅實基礎。同時,先生非常善於根據病因、病機、證候予以選方、損益、變化,又能遵循法度、靈活掌握應用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並斟酌二者之間的融會結閤。 本書除收錄李鳳翔醫案、醫話外,尚附有《三宇藥性解》,對於廣大中醫初學者,頗有幫助。
內容提要
李鳳翔,字仞仟,筆名武農,齣生於1916年,山東省成武人。曆任內濛古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係《金匱》、內科教研室主任之職,行醫70餘載,醫精德高,享譽山東、內濛古兩地,桃李滿園,係當地著名老中醫。
李鳳翔先生12歲入中和堂藥鋪學徒,後拜中醫外科名傢劉漢昭門下,苦學12載,係統學習、繼承瞭中醫外科辨證論治的精髓。懸壺數載後,他又拜當地著名中醫世傢傳人趙點齋為師。趙師親授四部經典,釋難答疑,結閤自己多年臨床經驗詳盡講解,為李鳳翔先生今後的中醫生涯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李鳳翔精於辨證,每每能攻剋疑難頑纏之證,頗得趙師贊許。
李鳳翔先生識大體,顧大局,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1959年奉山東省衛生廳命,支援邊疆建設,到內濛古醫學院任教。先後擔任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藥房副主任,中醫係《金匱》,內科教研室主任。1961年被自治區授予“內濛古醫學院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1983年被評為“內濛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先進工作者”。在職期間培養瞭本科生、研究生等一大批優秀人纔,為支援邊疆的醫療衛生事業作齣瞭貢獻。
李鳳翔先生幾十年如一日,守得清貧,誌存高遠,淡泊名利,兩袖清風。他每以“為醫者,當有仁慈之心;行醫時,勿為名利所纍;用藥時,應存劍膽琴心”訓誡學生,要善待病者,猶勝親人。
本書除收錄李鳳翔醫案、醫話外,尚附有《三字藥性解》,對於廣大中醫初學者,頗有幫助。
目錄
醫案精選
一、內科
霍亂(食物中毒)
水臌(肝硬化後期腹水)
嘔吐一(膽汁返流性胃炎)
嘔吐二(幽門梗阻)
噎膈(胃癌)
胃脘痛(胃痙攣)
腹脹便秘(巨大結腸)
五更瀉繼發貧血(慢性結腸炎久服氯黴素緻貧血)
哮喘(過敏性哮喘)
肺損喘息(肺大泡)
虛勞一(苯中毒性粒細胞缺乏癥)
虛勞二(再生障礙性貧血)
陽斑(血小闆減少性紫癜)
紫斑(過敏性紫癜)
心悸一(心律不齊)
心悸二(風濕性心髒病)
百閤病(癔病)
不寐(重癥神經衰弱)
痛厥(疼痛性休剋)
腿痛(坐骨神經痛)
痹證(類風濕性關節炎)
半身不遂(腦血栓後遺癥)
痿證一(癔病性全癱)
痿證二(敵敵畏中毒性末梢神經炎)
水腫(腎病綜閤徵)
癃閉(前列腺炎)
血淋(腎盂腎炎)
血厥(硬膜外血腫)
寸白蟲病二則(縧蟲病)
二、外科
附骨疽二則(骨結核)
流痰(骨結核)
骨癆(腰椎結核)
腿癰(寒性膿瘍)
股腫(右下肢深靜脈炎)
失榮(鎖骨上窩腫瘤)
環跳疽(化膿性髖關節炎)
笑痙二則(破傷風)
頑癬(神經性皮炎)
乾腳氣
皴痛
水疝與血疝(鞘膜積液術後變證)
無腿腿疼(股骨下端骨肉瘤截肢術後)
口瘡(慢性口腔潰瘍)
舌衄
黃液上衝(角膜炎閤並前房積膿)
三、婦科
不妊(不孕癥)
滑胎(習慣性流産)
子腫(羊水過多)
暴崩已脫(子宮大齣血)
經漏(子宮頸癌)
陰挺(子宮脫垂)
崩漏閤並乳衄
黃胖(缺鐵性貧血)
四、兒科
天花
疹毒內陷(麻疹)
項強
衄斑(再生障礙性貧血)
虛勞(鬆果體瘤)
心悸(先天性心髒病)
舌脹滿口
濕溫(腸傷寒)
醫論精選
一、對“百閤病”的臨床體會
二、當歸芍藥散治療羊水過多的體會
三、元真論
四、自擬棄杖湯治療痿證體會
五、豬腎保胎方的運用體會
六、肝硬化後期腹水證治心得
附錄 三字藥性解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李鳳翔臨證經驗集》,我首先是被它的裝幀所吸引,厚實的書頁,清晰的字體,給人一種非常踏實的感覺。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中醫師,但因為個人健康原因,我一直對中醫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嘗試過不少中醫藥方。對於那些名醫的經驗,我一直覺得是學習和藉鑒的寶藏。我尤其關注書中所提及的一些常見病癥的治療,比如咳嗽、失眠、胃痛等等,看看作者是如何通過辨證施治,找到最適閤的方藥。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指導,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中醫“治未病”的理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運用中醫的智慧來養生保健。我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思考的文字,能夠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深的認識,並且能夠找到更有效的調理方法。
評分說實話,當初是被書名吸引,覺得“臨證經驗”這四個字,就包含瞭無數的臨床智慧。雖然我對中醫的理論體係瞭解不深,但總覺得好的醫生,一定有其獨到的見解和用藥的靈感。我一直認為,中醫的魅力在於其“活”的藝術,不是死的條文,而是根據韆變萬彆的人體情況,靈活運用方藥。這本書,我希望能夠讓我窺見這種“活”的藝術。我特彆好奇,在麵對一些復雜難纏的疾病時,作者是如何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最終找到病根的。我期待書中能有一些案例分析,能夠詳細地展現其辨證論治的過程,以及用藥的考量。這種“學以緻用”的感覺,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中醫的臨床應用有更直觀的認識,甚至能夠學習到一些簡單易行的養生方法。
評分拿到這本《李鳳翔臨證經驗集》,我首先是被其沉甸甸的厚度所吸引,這預示著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臨床實踐。我作為一名中醫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對那些經過實戰檢驗的經驗之談情有獨鍾。我深信,真正的中醫智慧,往往就蘊藏在這些醫者與疾病搏鬥的鮮活案例之中。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能夠從中學習到作者在麵對疑難雜癥時的辨證思路,以及其獨特的用藥心得。我希望書中能夠有詳細的病例分析,能夠展現齣作者是如何從細微之處洞察病情,如何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變化,靈活調整方藥。我更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在現代醫學看來棘手的病癥,中醫是如何巧妙應對的。這種能夠幫助我拓展中醫視野,提升臨床思維的書籍,是我一直以來都在尋覓的。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李鳳翔臨證經驗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乾貨”。我從事相關行業,對中醫的臨床實踐一直抱有極大的敬意。我深知,那些真正能夠治病救人的經驗,是經過無數次臨床實踐檢驗的寶貴財富。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一些經典方劑在臨證中的變通和加減,以及作者是如何根據不同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精細化的調整。我希望從中能夠學習到一些能夠直接應用於實踐的技巧,比如在遣方用藥時,如何把握藥性和藥量,如何規避藥物的副作用,以及如何處理一些突發情況。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種臨證思維的啓發。我希望能夠通過閱讀,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臨床能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評分這本書我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股熟悉的油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就勾起瞭我很多迴憶。我一直對中醫的臨證實踐非常感興趣,總覺得那些在病榻前與疾病鬥爭的經驗,比書本上的理論更來得鮮活和實在。這本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研讀,但光看目錄和序言,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嚴謹的態度。那些一個個病例的梳理,那些在疑難雜癥麵前的辨證思路,以及最終的治愈過程,都像是一堂堂生動的教學課。我特彆期待能從中學習到一些非常規的治療方法,或者是一些在教材中難以找到的“臨門一腳”的經驗。畢竟,中醫的精髓往往就藏在這些點滴的實踐之中,是無數個日夜思考和實踐的結晶。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紙上的文字,更是一種寶貴的傳承,是一種智慧的傳遞。我迫不及待地想進入書中的世界,去感受那些中醫大傢在行醫路上的智慧光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