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凤翔临证经验集
原价:15.00元
作者:罗增刚,张明锐,马晓北,德学慧,李鸿涛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07727890
字数:167000
页码:0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凤翔老先生作为中医临床医家,从药铺学徒逐步掌握中药炮制、炼丹术开始,又先后拜师学习了外科、内科及经典医籍,逐步奠定了中药学、中医临床医学和学术理论的坚实基础。同时,先生非常善于根据病因、病机、证候予以选方、损益、变化,又能遵循法度、灵活掌握应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并斟酌二者之间的融会结合。 本书除收录李凤翔医案、医话外,尚附有《三宇药性解》,对于广大中医初学者,颇有帮助。
内容提要
李凤翔,字仞仟,笔名武农,出生于1916年,山东省成武人。历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系《金匮》、内科教研室主任之职,行医70余载,医精德高,享誉山东、内蒙古两地,桃李满园,系当地著名老中医。
李凤翔先生12岁入中和堂药铺学徒,后拜中医外科名家刘汉昭门下,苦学12载,系统学习、继承了中医外科辨证论治的精髓。悬壶数载后,他又拜当地著名中医世家传人赵点斋为师。赵师亲授四部经典,释难答疑,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详尽讲解,为李凤翔先生今后的中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凤翔精于辨证,每每能攻克疑难顽缠之证,颇得赵师赞许。
李凤翔先生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1959年奉山东省卫生厅命,支援边疆建设,到内蒙古医学院任教。先后担任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药房副主任,中医系《金匮》,内科教研室主任。1961年被自治区授予“内蒙古医学院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8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在职期间培养了本科生、研究生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支援边疆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
李凤翔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守得清贫,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他每以“为医者,当有仁慈之心;行医时,勿为名利所累;用药时,应存剑胆琴心”训诫学生,要善待病者,犹胜亲人。
本书除收录李凤翔医案、医话外,尚附有《三字药性解》,对于广大中医初学者,颇有帮助。
目录
医案精选
一、内科
霍乱(食物中毒)
水臌(肝硬化后期腹水)
呕吐一(胆汁返流性胃炎)
呕吐二(幽门梗阻)
噎膈(胃癌)
胃脘痛(胃痉挛)
腹胀便秘(巨大结肠)
五更泻继发贫血(慢性结肠炎久服氯霉素致贫血)
哮喘(过敏性哮喘)
肺损喘息(肺大泡)
虚劳一(苯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
虚劳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阳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斑(过敏性紫癜)
心悸一(心律不齐)
心悸二(风湿性心脏病)
百合病(癔病)
不寐(重症神经衰弱)
痛厥(疼痛性休克)
腿痛(坐骨神经痛)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半身不遂(脑血栓后遗症)
痿证一(癔病性全瘫)
痿证二(敌敌畏中毒性末梢神经炎)
水肿(肾病综合征)
癃闭(前列腺炎)
血淋(肾盂肾炎)
血厥(硬膜外血肿)
寸白虫病二则(绦虫病)
二、外科
附骨疽二则(骨结核)
流痰(骨结核)
骨痨(腰椎结核)
腿痈(寒性脓疡)
股肿(右下肢深静脉炎)
失荣(锁骨上窝肿瘤)
环跳疽(化脓性髋关节炎)
笑痉二则(破伤风)
顽癣(神经性皮炎)
干脚气
皴痛
水疝与血疝(鞘膜积液术后变证)
无腿腿疼(股骨下端骨肉瘤截肢术后)
口疮(慢性口腔溃疡)
舌衄
黄液上冲(角膜炎合并前房积脓)
三、妇科
不妊(不孕症)
滑胎(习惯性流产)
子肿(羊水过多)
暴崩已脱(子宫大出血)
经漏(子宫颈癌)
阴挺(子宫脱垂)
崩漏合并乳衄
黄胖(缺铁性贫血)
四、儿科
天花
疹毒内陷(麻疹)
项强
衄斑(再生障碍性贫血)
虚劳(松果体瘤)
心悸(先天性心脏病)
舌胀满口
湿温(肠伤寒)
医论精选
一、对“百合病”的临床体会
二、当归芍药散治疗羊水过多的体会
三、元真论
四、自拟弃杖汤治疗痿证体会
五、猪肾保胎方的运用体会
六、肝硬化后期腹水证治心得
附录 三字药性解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股熟悉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就勾起了我很多回忆。我一直对中医的临证实践非常感兴趣,总觉得那些在病榻前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比书本上的理论更来得鲜活和实在。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但光看目录和序言,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态度。那些一个个病例的梳理,那些在疑难杂症面前的辨证思路,以及最终的治愈过程,都像是一堂堂生动的教学课。我特别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非常规的治疗方法,或者是一些在教材中难以找到的“临门一脚”的经验。毕竟,中医的精髓往往就藏在这些点滴的实践之中,是无数个日夜思考和实践的结晶。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一种宝贵的传承,是一种智慧的传递。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入书中的世界,去感受那些中医大家在行医路上的智慧光芒。
评分拿到这本《李凤翔临证经验集》,我首先是被其沉甸甸的厚度所吸引,这预示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临床实践。我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那些经过实战检验的经验之谈情有独钟。我深信,真正的中医智慧,往往就蕴藏在这些医者与疾病搏斗的鲜活案例之中。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能够从中学习到作者在面对疑难杂症时的辨证思路,以及其独特的用药心得。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病例分析,能够展现出作者是如何从细微之处洞察病情,如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方药。我更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在现代医学看来棘手的病症,中医是如何巧妙应对的。这种能够帮助我拓展中医视野,提升临床思维的书籍,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觅的。
评分说实话,当初是被书名吸引,觉得“临证经验”这四个字,就包含了无数的临床智慧。虽然我对中医的理论体系了解不深,但总觉得好的医生,一定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用药的灵感。我一直认为,中医的魅力在于其“活”的艺术,不是死的条文,而是根据千变万别的人体情况,灵活运用方药。这本书,我希望能够让我窥见这种“活”的艺术。我特别好奇,在面对一些复杂难缠的疾病时,作者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终找到病根的。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案例分析,能够详细地展现其辨证论治的过程,以及用药的考量。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中医的临床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甚至能够学习到一些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李凤翔临证经验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干货”。我从事相关行业,对中医的临床实践一直抱有极大的敬意。我深知,那些真正能够治病救人的经验,是经过无数次临床实践检验的宝贵财富。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一些经典方剂在临证中的变通和加减,以及作者是如何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精细化的调整。我希望从中能够学习到一些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技巧,比如在遣方用药时,如何把握药性和药量,如何规避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如何处理一些突发情况。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临证思维的启发。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评分拿到这本《李凤翔临证经验集》,我首先是被它的装帧所吸引,厚实的书页,清晰的字体,给人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中医师,但因为个人健康原因,我一直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尝试过不少中医药方。对于那些名医的经验,我一直觉得是学习和借鉴的宝藏。我尤其关注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常见病症的治疗,比如咳嗽、失眠、胃痛等等,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找到最适合的方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中医的智慧来养生保健。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思考的文字,能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找到更有效的调理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