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馆画画

在咖啡馆画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李瑜俐著李倩男译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咖啡馆
  • 手绘
  • 艺术
  • 生活
  • 休闲
  • 素描
  • 速写
  • 场景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0630
商品编码:1511085269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作  者:(韩)李瑜俐 著;李倩男 译 著作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1日 页  数:195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8650630 序言“像我这样一点儿基础都没有的人也能学吗?”
PARTI准备工具&练习基本功
基础01关于工具―16
准备工具/握笔方法
基础02画线―18
放松手指/直线练习/斜线练习/强弱控制练习/曲线练习/圆形练习/圆的应用/各种线条的练习/深浅法练习
基础03视点―24
从正面看/从上往下看/从下往上看/多种多样的视点
基础04透视―26
消失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远近不同物体的形态比较
基础05基本图形绘图练习―30
长方体/圆柱体/球
绘画TIP可以让绘画更轻松的方法―36
PARTII画出咖啡馆菜单
在咖啡馆画画01美式咖啡―42
在咖啡馆画画02美式冰咖啡―44
在咖啡馆画画03苹果汁瓶―46
在咖啡馆画画04柠檬汽水瓶―48
在咖啡馆画画05摩卡咖啡―50
在咖啡馆画画06卡布奇诺―52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一支笔、一颗平静的心,画画、涂涂,给自己放松灵魂的美好时光。当我们泡咖啡馆时,除了刷微博、看朋友圈,还能做什么?咖啡馆里,有舒适而时尚的桌椅,有各种文艺范儿的小物品,还有浪漫柔和的音乐,在这里画画无疑是*轻松、美好的事情。
你是否也想成为会画画的人,不需要画得多么艺术,只需把心情画进本子里。韩国绘画名师李瑜俐,教你从零开始学画画。只需选好一个角落,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从简单的马杯、玻璃杯,到较为复杂的摆盘,有背景的空间,哪怕你是**次拿笔,也可以轻松画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是《我的生活之道》系列书第三本。
(韩)李瑜俐 著;李倩男 译 著作 李瑜俐,毕业于西洋画专业,修读过美术心理治疗课程,在弘益大学(韩国*有名的美术大学)附近开办“好空间美术学院”已有10年。学院从刚开始只有3个人、十几平方米的小空间发展到拥有数百位学员的学院。10年间,无数想绘画却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来到这里,包括职场人士、主妇、大学生……李瑜俐说,每次看到当初羞涩地敲开画室门的学员,如今可以熟练画出物体并涂色,她的内心总是充满感动。目前,她还经营一家免费展出“好空间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品的“好空间展览咖啡馆”。
晨曦中的素描与思绪 一、序曲:城市的呼吸与笔尖的私语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咖啡馆情调或绘画技巧的实用指南,它更像是一本沉浸式的、关于观察与感知的散文集,以“咖啡馆”作为一个独特的、流动的观察站为背景,记录了在特定光影、特定人流声中,一次次心灵与外部世界的细微碰撞。 我们选择的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网红打卡地,而是那些藏匿于城市肌理深处的、老旧的、略带霉味的、却充满生命力的街角小店。书中的每一章,都对应着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光线变化:清晨带着露水的微蓝、正午的炽烈金黄、午后的慵懒琥珀色,以及深夜里霓虹灯的迷离紫。 作者——一个惯常携带速写本和墨水笔的旁观者——将自己置于这喧嚣的背景噪音之中,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定格”。这些“瞬间”不是简单的画面描摹,而是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性思考。一滴咖啡溅落在雪白餐巾纸上的几何图案,顾客低头阅读时投射在木桌上的阴影轮廓,服务生匆忙转身时发梢带起的微风……一切都被赋予了重量和意义。 二、人物速写:浮光掠影中的群像 咖啡馆是社会百态的微缩剧场。本书花了大量篇幅描绘那些形形色色的“常客”和“过客”,他们是构成这座城市纹理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停留在“未完待续”的状态。 “那位沉默的撰稿人”: 总是坐在靠窗的角落,面前摆着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频率极慢,仿佛在与一个遥远的时空对话。他的侧脸线条坚硬,点单永远是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作者试图通过他打字时偶尔抬起头望向窗外的眼神,去勾勒他内心正在构建的宏大叙事,但终究只能定格于那片刻的凝视。 “周末的母与子”: 母亲努力试图向她那沉迷于平板电脑的孩子解释一本打开的精装书内容,孩子的心思却早已飞向了屏幕的光源。这种现代亲子间的“在场缺席”,被细致地捕捉在他们共享的那块小圆桌的边缘,母亲伸出的手指和孩子紧握的电子设备之间那道无形的裂痕。 “两位老友的重逢”: 他们许久未见,彼此之间隔着厚厚的社交距离和尴尬的客套。咖啡的蒸汽升腾,短暂地模糊了他们的面容,也仿佛模糊了他们过去十年的隔阂。当他们开始真正谈笑时,蒸汽散去,一切又变得清晰而真实。作者没有记录他们谈话的内容,只关注了他们握手时指关节的用力程度,以及彼此嘴角上扬的角度是否同步。 三、环境的非视觉感知:声音与气味的地质学 抛开视觉的限制,本书力求深入挖掘咖啡馆环境的“非视觉维度”。咖啡馆的氛围是由无数细微的声波和分子构成的,它们共同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气味地质层”。 声波的叠加: 意大利浓缩机发出尖锐的“嘶——”声,与背景音乐中低沉的大提琴声、以及玻璃杯碰撞的清脆声,形成一种复杂的多声部交响乐。作者尝试解析这些声音的频率和振幅,记录下它们如何影响自己的专注度,以及当声音突然中断时,那种突如其来的“真空感”。 气味的层次剖析: 咖啡烘焙后的苦涩、牛奶加热后的微甜、以及雨天时,从门缝卷入的泥土和湿润的街道气味,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短暂而独特的“馆内气味签名”。书中甚至详细描绘了如何区分不同产地咖啡豆在同一个空间内散发出的微小差异——例如,埃塞俄比亚的果酸香如何与哥伦比亚的坚果香在空气中互相拉扯。 四、关于“未完成”的思考:留白的力量 “在咖啡馆画画”的真正含义,并非是完成一幅画作,而是学会欣赏那些未被填满的部分。 本书的叙事结构模仿了速写本的随意性:跳跃的视角、突兀的细节放大、以及大量未加注释的空白页(在文字层面,即是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作者坦言,每一个在咖啡馆驻足的片刻,都是一次对“确定性”的逃避。我们观察到的场景,都是被时间匆匆带走的片段,没有始末,也无需结局。 最终,这本书邀请读者放下对“完整叙事”的执念,学会在日常的、暂时的、流动的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呼吸节奏。它是一份关于如何与世界保持距离,又如何深度介入世界的练习簿,是城市中无数个微小、却至关重要的“暂停键”的集合。它不教你如何握笔,只教你如何看。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在咖啡馆画画》这本书,我怀揣着一种既好奇又有点跃跃欲试的心情。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外,很难有固定、安静的创作环境。常常在出差途中,只能在酒店房间里翻看一些速写本,感觉总少了点什么。而“咖啡馆”这个词,立刻就击中了我。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种氛围,一种混合了人声、香气、光影和故事的独特体验。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灵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一些外在的触动。而咖啡馆,恰恰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又带着那么一丝不被打扰的自由感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专注,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神态和动态,或者如何利用咖啡馆的光线来营造画面氛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将咖啡馆的“感觉”——那种温暖、放松、又带着点疏离的美——转化为笔下的线条和色彩。或许,这本书能成为我旅途中新的创作伙伴,让我在陌生的城市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角落,用画笔记录下旅途中的风景,也记录下那些在咖啡馆里邂逅的,不期而遇的美好。

评分

《在咖啡馆画画》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点亮了我心中一个隐秘的愿望。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何为自己创造一些不被打扰的、充满仪式感的时刻。咖啡馆,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场所,它既有社交的可能性,又不乏独处的空间。而将绘画与咖啡馆结合,似乎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搭配了,它们都传递着一种慢下来的、细致品味的意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发现咖啡馆里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比如,窗外行人的背影,桌上摆放的糖罐,甚至是咖啡拉花形成的艺术图案,这些都可以成为绝佳的绘画素材。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能教会我如何去“看”,如何用心去感受周围的环境,如何将这些感受转化为笔尖下的线条和色彩。我设想着,如果我能够带着这本书,在不同的咖啡馆里,用画笔记录下属于那个瞬间的独特氛围,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生活中一个美好的习惯,让我即使在忙碌之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和艺术的慰藉。

评分

我对《在咖啡馆画画》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原因很简单: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种生活情结。我一直认为,最好的艺术,往往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体验,而咖啡馆,无疑是现代都市生活中一个充满魅力的“容器”,它承载着人们的闲适、思绪、甚至是短暂的逃离。想象一下,坐在靠窗的位置,一杯热气腾腾的拿铁在手,手中是铅笔和素描本,外面是人来人往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香气,这种场景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咖啡馆这种独特的环境所能带来的绘画灵感,它不仅仅是关于“画什么”,更是关于“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去画”,如何捕捉那种独特的氛围,如何将周围的声响、气味、光影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中。我对于书中如何指导读者去处理咖啡馆里复杂的光影变化,以及如何快速捕捉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非常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传递一种“轻松绘画”的理念,让我们在享受咖啡的同时,也能随手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让绘画成为一种更加融入生活、更加触手可及的艺术表达方式。

评分

我总是对那些能够触及生活细微之处的作品充满好感,《在咖啡馆画画》这本书的名字,就有着这样的魔力。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画家,但却一直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用画笔去记录那些生活中平凡却美好的瞬间。咖啡馆,对我而言,早已不仅仅是喝咖啡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第三空间”,在那里,你可以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感受到一种属于都市的独特韵律。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引导我去观察和描绘咖啡馆里的世界。是侧重于描绘咖啡馆的陈设,例如那些散落在桌上的杂志、精致的餐具,还是更关注于捕捉咖啡馆里的人物群像,那些正在低语的情侣,独自阅读的上班族,或是三五成群的朋友?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新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自己习惯性的观察模式,去发现那些平时可能忽略的美。或许,它会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技巧,让像我这样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上手,并且在绘制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沉浸在咖啡馆的氛围中,享受那份宁静与创作的乐趣。

评分

这本《在咖啡馆画画》的书,光是名字就足够让人心生向往了。我一直是个热爱生活、也喜欢在闲暇时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磨时光的人,而咖啡馆,在我心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饮品场所,它更像是一个流动的艺术空间,充满了故事和灵感。想象一下,在一个微雨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耳边是低语的交谈声和舒缓的爵士乐,我坐在窗边,面前摊开一本画册,或是握着笔,小心翼翼地勾勒出咖啡杯的轮廓,或者记录下窗外行人匆匆的背影。这本书,似乎就是为我这样的读者量身定做的,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技法教程,而更像是一次邀请,邀请我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咖啡馆角落里的美,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瞬间。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用画笔去感受和表达,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如何在匆忙的生活里,为自己创造一方属于画画的悠然天地。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咖啡馆的氛围与绘画这种相对安静的行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单纯的风景速写,还是更深层次的情感流露?书中是否有对不同咖啡馆风格的描绘,以及它们各自带给画家的不同启发?这些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