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漢英對照)

紅樓夢(漢英對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曹雪芹 著
圖書標籤:
  • 古典文學
  • 中國古典文學
  • 紅樓夢
  • 漢英對照
  • 名著
  • 文學
  • 小說
  • 古典小說
  • 文化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上海外語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4636636
商品編碼:1550058075
齣版時間:2014-06-01

具體描述

作  者:曹雪芹 著作 David Hawkes 等 譯者 定  價:380 齣 版 社:上海外語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年06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44636636 《紅樓夢壹:枉入紅塵》
漢英對照版《紅樓夢》序
漢英對照版《紅樓夢》校勘說明
譯者序
迴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第二迴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第三迴 金陵城起復賈雨村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第四迴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第五迴 開生麵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
第六迴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第七迴 送宮花周瑞嘆英蓮 談肄業秦鍾結寶玉
第八迴 薛寶釵小恙梨香院 賈寶玉大醉絳蕓軒
第九迴 戀風流情友入傢塾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第十迴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第十一迴 慶壽辰寜府排傢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第十二迴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第十三迴 秦可卿死封龍尉 王熙鳳協理寜國府
第十四迴 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
第十五迴 王熙鳳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第十六迴 賈元春纔選鳳藻宮 秦鯨卿天逝黃泉路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曹雪芹、高鶚編著的《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以寶黛愛情悲劇為主綫,以四大傢族的榮辱興衰為背景,描繪齣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麵麵,以及封建下新興資本主義民主思想的萌動。結構宏大、情節委婉、細節精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聲口畢現,堪稱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典。
本書是《紅樓夢》的漢英對照本。
曹雪芹 著作 David Hawkes 等 譯者 霍思(David Hawkes,1923年7月6日-2009年7月31日)是英國漢學傢、翻譯傢。他於1945年至1947年期間在牛津大學學習中文,並自1948年至1951年期間成為國立北京大學(整並前之北京大學)的研究生。他在1959年齣任牛津大學的中文係教授,至1971年為止。自1973年至1983年期間,霍思為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的研究教授(Research Fellow),目前他為該學院的榮休教授。

閔福德(John Minford),英國漢學傢、學者、文學翻譯傢,曾把中國古典名著,如《等     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也不在這正室中,隻在東邊的三間耳房內。於是嬤嬤們引黛玉進東房門來: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毯,正麵設著大紅金綫蟒引枕,鞦香色金錢蟒大條褥,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擺著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擺著汝窯美人觚,裏麵插著時鮮花草;地下麵西一溜四張大椅,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兩邊又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其餘陳設,不必細說。
    老嬤嬤讓黛玉上炕坐,炕沿上卻也有兩個錦褥對設,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隻就東邊椅上坐瞭。本房的丫鬟忙捧上茶來,黛玉一麵吃瞭,打量這些丫鬟們妝飾衣裙、舉止行動,果與彆傢不同。
    茶未吃瞭,隻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綢掐牙背心的一個丫鬟走來笑道:“太太說: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罷。”老嬤等
《紅樓夢(漢英對照)》以外的圖書內容簡介 書名:《史記》 作者: 司馬遷 類彆: 史學、紀傳體通史 字數: 約 50 萬字(本版包含詳盡注釋與現代漢語譯文,總計約 150 萬字) 裝幀: 精裝典藏版,配有古代地圖復刻彩頁與人物關係圖譜 導言:信史之源,人文之鑒 《史記》,這部由西漢偉大史學傢司馬遷所著的鴻篇巨製,並非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它更是一部跨越瞭數韆年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它以其首創的紀傳體體例,熔鑄瞭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直至漢武帝太初年間的曆史風雲,為後世的史學、文學、哲學乃至社會倫理構建瞭無可替代的基石。《史記》不僅記錄瞭興衰更迭的政治事件,更深入刻畫瞭無數英雄豪傑、賢人誌士乃至布衣百姓的復雜人性與命運軌跡。 這部浩瀚的史書,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的宏大抱負,展現瞭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後的巨大精神韌性與對曆史真相的執著追求。它以獨特的敘事魅力,將冰冷的史實轉化為生動的戲劇衝突,使得每一位閱讀者都能感受到曆史的脈搏與溫度。 結構與體例:紀傳體的開創性實踐 《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捲,分為本紀、錶、書、世傢、列傳五大部分,這種開創性的紀傳體結構,極大地豐富瞭曆史敘事的維度: 一、 本紀(十二捲): 記載瞭自黃帝至漢武帝的十二位最高統治者的世係和重大事跡。這些篇章是王朝興衰的骨架,奠定瞭曆史事件的宏觀框架。例如《項羽本紀》,對楚漢爭霸的描摹,其藝術感染力甚至超越瞭許多純文學作品。 二、 錶(八捲): 以圖錶形式係統梳理瞭曆代王朝的世係、分封、婚嫁、重要官職的沿革,是理解復雜曆史脈絡的索引。它們如同一張張清晰的路綫圖,幫助讀者梳理時間綫上的繁復關係。 三、 書(十捲): 記載瞭典章製度的演變,涵蓋瞭禮儀、律曆、天文、經濟、水利等多個領域。這部分展現瞭國傢機器的運作邏輯與文明的進步階梯,是研究古代社會製度的寶貴資料。例如《禮書》和《河渠書》,展示瞭古人對宇宙秩序與自然環境的深刻理解。 四、 世傢(三十捲): 記錄瞭對曆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諸侯、公卿、貴族(如周的功臣、春鞦五霸、戰國七雄)的事跡。世傢是連接本紀的樞紐,展現瞭權力中心周邊的動態平衡與權力鬥爭的精微之處。 五、 列傳(七十捲): 這是《史記》篇幅最大、人物最為豐富的部分,記錄瞭各類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跡,包括謀士、刺客、遊俠、術士、商賈、諷諫之臣等社會各階層。列傳是《史記》最富有人情味和文學價值的部分,它突破瞭傳統史書對帝王將相的單一關注,挖掘瞭隱藏在曆史幕後的無數鮮活個體。 文學價值: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不僅是史學傢,更是偉大的文學傢。《史記》的語言簡潔有力,敘事手法爐火純青。他善於通過人物的言行、細節的刻畫來展現其性格的復雜性與命運的悲劇性。 人物塑造的立體感: 無論是義薄雲天的聶政、快意恩仇的荊軻,還是矛盾重重的韓信、剛愎自用的項羽,司馬遷筆下的人物絕非扁平的符號,而是充滿瞭生命張力。他為人物立傳,即是在解剖靈魂。 戲劇性的敘事張力: 許多篇章讀來如同精彩的舞颱劇,情節推進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例如“鴻門宴”的描寫,將權謀、恐懼與機遇交織在一起,其緊張氣氛至今仍令人屏息。 “太史公曰”的評論藝術: 篇末的“太史公曰”是司馬遷情感與思想的集中體現。他藉此抒發對曆史人物的褒貶、對社會現象的感慨,這使得《史記》不僅是“記述者”,更是“評論者”和“思想傢”,賦予瞭全書強烈的個人色彩與人文關懷。 本版特色與閱讀價值 本典藏版《史記》緻力於為當代讀者提供最友好、最深入的閱讀體驗: 1. 詳盡的注釋體係: 針對古籍中晦澀的詞匯、特有的官職製度、地名變遷以及典故齣處,我們引入瞭清代至今最權威的史學大傢的注釋精華,進行整閤與校訂,確保文本的準確性。 2. 現代漢語譯文對照: 鑒於文言文的閱讀門檻,本版在核心史文的旁邊提供瞭精準、流暢的現代漢語譯文。譯文力求忠實於原文的意境和語氣,避免過度白話化,使讀者可以隨時對照,逐步提升古文理解能力。 3. 專題圖譜與索引: 附贈珍貴的大型彩色地圖,標明書中涉及的古代城池、戰役發生地及疆域變化。同時,我們構建瞭詳盡的人物關係索引,幫助讀者梳理書中涉及的數韆個人物之間的復雜聯係,尤其是在春鞦戰國及秦漢時期的諸侯關係網中,此索引尤為關鍵。 4. 文化背景導讀: 每捲之始附有導讀,簡要介紹該捲涉及的曆史背景、關鍵人物的社會地位及其思想流派,幫助讀者更好地將《史記》置於中華文明的宏大敘事中去理解。 結語:照鑒古今的史學豐碑 《史記》的影響力早已超越瞭曆史學的範疇,它滲透到瞭中華文化的方方麵麵,成為後世史書模仿的典範(“二十四史”無不奉為圭臬),也是中國文學的源頭活水之一。閱讀《史記》,我們不僅僅是在迴顧曆史的片段,更是在與司馬遷這位偉大的靈魂進行對話,探究“人為何活,如何立世”的永恒命題。它教導我們審視權力的本質,理解人性的幽微,並以一種超脫的、更具曆史縱深感的視角,去麵對當下的世界。這部不朽的巨著,是任何熱愛中國文化、渴望瞭解曆史深層邏輯的讀者案頭不可或缺的經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紅樓夢(漢英對照)》的譯本,老實說,剛拿到手時我還有些疑慮。畢竟,要將曹雪芹筆下那細膩入微、情景交融的文字,尤其是那些充滿古典韻味的詩詞麯賦,準確無誤又傳神地搬到英文世界,難度不亞於給月光披上一層看得見的紗衣。然而,深入閱讀後,我發現編者在這方麵付齣瞭驚人的心血。最讓我稱贊的是,譯者並沒有采取那種一味求“信”而失瞭“達”的直譯策略,尤其在處理那些富有文化特定性的詞匯和場景時,他們似乎懂得如何找到英文讀者可以理解的文化支點。比如,對“怡紅公子”的稱呼,他們是如何在保持其貴族氣質的同時,避免顯得過於生硬或晦澀?我注意到,譯文在保持原文情感張力的同時,做到瞭在不同文化背景間架起一座可通行的橋梁。對於那些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其深意的段落,雙語對照的排版簡直是救星。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個“參考答案”,更是提供瞭一個學習和理解翻譯藝術的絕佳樣本。每一次對英文的睏惑,都能迅速迴溯到中文原句,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遠勝於查閱一本厚厚的詞典。對於想深入研究中西文學差異的讀者,這本書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它讓你在閱讀古典美景的同時,也清晰地看到瞭語言轉換過程中所産生的微妙的張力和選擇。

評分

作為一個對古典文學有情懷,但又深陷於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的讀者,我發現這本《紅樓夢(漢英對照)》成功地找到瞭一個平衡點,使得這部鴻篇巨製變得“可消化”瞭。在時間碎片化的今天,我們很難保證能完整、安靜地沉浸於一個純中文閱讀環境。雙語對照的優勢就在於,當我的注意力稍有分散時,英文部分可以作為一個“錨點”,幫助我快速跟上敘事節奏,而不必因為查閱生僻字詞而徹底打斷閱讀的興緻。這種設計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卻絲毫沒有犧牲內容的“格調”。我尤其欣賞那些在處理長句和復雜的狀語從句時的翻譯技巧。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結構往往偏嚮於“堆疊”和“鋪陳”,而英文更傾嚮於清晰的主謂賓結構,如何在保持中文原汁原味韻律的同時,讓英文讀者讀起來不至於感到句子結構過於笨重,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本書給齣的答案是令人信服的,它既照顧到瞭文本的源流,也考慮到瞭目標讀者的接受度。

評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並非純粹為瞭學習英語,更多的是想通過對照的形式,來更深刻地“校準”自己對中文原著的理解。我們從小讀《紅樓夢》,很多詞句已經內化成瞭文化本能,但究竟“瀟湘妃子”的“瀟湘”二字,在英文語境下如何纔能真正傳達齣那種清冷與哀愁的意境?通過對比譯文,我發現自己對一些詩詞的理解深度得到瞭極大的拓寬。舉例來說,當描述晴雯撕扇那段場景時,英文譯者選擇的動詞和形容詞,有時比我原先的理解更為尖銳或更為輕盈,這迫使我重新審視原文中曹公的用詞選擇。這本對照讀物簡直成瞭一場深度解構閱讀的實踐課。它不再是一本簡單的工具書,而是一個讓你與原作者和譯者進行三方對話的平颱。對於那些打算用英文嚮外國友人介紹中國文學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套可以直接引用的、高質量的“語料庫”。我甚至覺得,如果能把某些關鍵的英文翻譯背下來,對於提升自己對古典意境的錶達能力,也有著難以估量的助益。

評分

初次捧讀這套書,我被其裝幀和紙張的質感所吸引,這顯然不是那種匆匆忙忙趕齣來的批量産品。但真正讓人沉下心來細品的,還是其排版的巧妙設計。想象一下,在閱讀寶玉初試雲雨情那段略帶羞澀又充滿詩意的文字時,你不需要費力地翻頁或在屏幕上切換,精巧的對照布局讓你能夠將目光的焦點自然地在兩種語言間遊走。這種無縫銜接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沉浸感。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那些涉及古代服飾、禮儀、園林建築的專有名詞,譯者似乎做瞭詳盡的腳注或處理,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瞭讀者因文化隔閡而産生的閱讀障礙。我過去閱讀一些老舊的紅樓夢譯本時,總覺得人物的對話少瞭一層“人味”,顯得過於書麵化,但在這本漢英對照版中,我能明顯感覺到譯者努力去捕捉瞭不同階層、不同身份人物的口吻差異——林黛玉的清高尖刻、薛寶釵的圓融得體,這些微妙的語態變化,即使在翻譯中也依稀可見。這不僅僅是翻譯文字,更像是翻譯人物的“靈魂”和他們所處的那個“大觀園宇宙”。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驚喜之處,在於它讓我重新體驗到瞭一種“慢閱讀”的樂趣,但這“慢”是建立在效率之上的“精讀”。以往讀純中文版時,我總擔心自己會錯過一些文化符號的深層含義;讀純英文版時,又害怕自己遺漏瞭中文語境中獨有的那種“言外之意”。而這本對照本則巧妙地消弭瞭這種焦慮。它鼓勵你去對比、去揣摩、去探究。比如,對於那些充滿暗示的判詞和燈謎,當你讀到英文譯法時,會發現譯者有時會選擇更具象徵意義的詞匯,這反過來會促使你反思中文原詞的象徵邊界。這種細緻入微的比較,使得閱讀體驗變得立體而多維。它不再是單嚮的接受,而是一種雙嚮的探索。我甚至開始期待能找到更多同類的漢英對照經典,因為這種並置的方式,不僅是對一部文學作品的翻譯,更是對一種文化精神的跨語言傳達,其復雜性與成就感,是單語版本所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無疑是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非母語學習者,以及希望加深自身理解的母語讀者的上佳選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