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網絡(第6版)(含CD光盤1張)
定價:39.00元
作者:謝希仁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21201677
字數:694000
頁碼:
版次:6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推薦購買:C Primer中文版(第5版) 該書自1994年在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以來,已分彆齣瞭6次修訂版。自2006年起連續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該書還被納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該書自齣版以來,受到國內各大專院校師生的好評,被國內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100多所院校選為教材,特彆是計算機網絡專業、通信與信息化專業、電子工程專業使用本教材的比較多;有些相關專業也指定本教材為計算機網絡方麵的參考書,供學生深入掌握網絡知識。本書作者謝希仁教授是我國的計算機網絡專傢和教育傢,長期以來科研和教學雙肩挑。他具有極深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把深奧的網絡知識深入淺齣地介紹給讀者,讓讀者易學易懂好記。 謝教授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從文字錶述、圖錶設計到課件光盤製作都親曆親為,對任一點不準確的內容都不放過。及時把國際國內計算機網絡發展的新概念新技術,都充實到自己編寫的教材中,同時,刪減過時的內容,所以,每一版本都更貼近網路技術的新發展,也更加符閤教學的大綱的要求。謝教授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著我們。同時,他又是平易近人的,對於每個讀者來信,對於讀者的每一個建議和意見,都非常重視。 作為一個編輯,能在這樣的大師指導下工作,感到非常榮幸,也大大提升瞭我們的社會責任感,推齣一本又一本的好書,報答社會報答讀者。
內容提要
謝希仁編著的《計算機網絡(附光盤第6版)》自1989年齣版以來,曾於1994年、1999年、2003年和2008年分彆齣瞭修訂版。在2006年本書通過瞭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2008年齣版的第5版獲得瞭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稱號,並於2012年11月被列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計算機網絡》第6版,在原有結構和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作瞭必要的增補、調整和修改,以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麵係統地介紹瞭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原理體係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包括局域網)、網絡層、運輸層、應用層、網絡安全、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綫網絡和移動網絡,以及下一代因特網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習題(附錄A給齣瞭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隨書配套的光盤中有全書課件及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供讀者參考。
《計算機網絡(附光盤第6版)》的特點是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並茂,突齣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同時力圖反映計算機網絡的一些*發展。本書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目錄
章 概述 (1)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
*1.2 因特網概述 (3)
1.2.1 網絡的網絡 (3)
1.2.2 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4)
1.2.3 因特網的標準化工作 (7)
*1.3 因特網的組成 (8)
1.3.1 因特網的邊緣部分 (9)
1.3.2 因特網的核心部分 (11)
1.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16)
1.5 計算機網絡的類彆 (17)
1.5.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7)
1.5.2 幾種不同類彆的網絡 (17)
*1.6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18)
1.6.1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9)
1.6.2 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徵 (23)
*1.7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 (24)
1.7.1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的形成 (24)
1.7.2 協議與劃分層次 (26)
1.7.3 具有五層協議的體係結構 (28)
1.7.4 實體、協議、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31)
1.7.5 TCP/IP的體係結構 (33)
本章的重要概念 (35)
習題 (36)
第2章 物理層 (38)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38)
*2.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39)
2.2.1 數據通信係統的模型 (39)
2.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40)
2.2.3 信道的極限容量 (42)
2.3 物理層下麵的傳輸媒體 (43)
2.3.1 導引型傳輸媒體 (44)
2.3.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47)
*2.4 信道復用技術 (50)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50)
2.4.2 波分復用 (53)
2.4.3 碼分復用 (54)
*2.5 數字傳輸係統 (55)
*2.6 寬帶接入技術 (57)
2.6.1 ADSL技術 (57)
2.6.2 光縴同軸混閤網(HFC網) (59)
2.6.3 FTTx技術 (61)
本章的重要概念 (62)
習題 (63)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65)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66)
3.1.1 數據鏈路和幀 (66)
3.1.2 三個基本問題 (67)
*3.2 點對點協議PPP (72)
3.2.1 PPP協議的特點 (72)
3.2.2 PPP協議的幀格式 (75)
3.2.3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76)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78)
3.3.1 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 (78)
3.3.2 CSMA/CD協議 (81)
3.4 使用廣播信道的以太網 (86)
*3.4.1 使用集綫器的星形拓撲 (86)
3.4.2 以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88)
*3.4.3 以太網的MAC層 (89)
*3.5 擴展的以太網 (93)
3.5.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94)
3.5.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95)
*3.6 高速以太網 (103)
3.6.1 100BASE-T以太網 (103)
3.6.2 吉比特以太網 (104)
3.6.3 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網 (105)
3.6.4 使用以太網進行寬帶接入 (106)
本章的重要概念 (107)
習題 (109)
第4章 網絡層 (112)
*4.1 網絡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112)
*4.2 網際協議IP (114)
4.2.1 虛擬互連網絡 (115)
4.2.2 分類的IP地址 (117)
4.2.3 IP地址與硬件地址 (121)
4.2.4 地址解析協議ARP (123)
4.2.5 IP數據報的格式 (126)
4.2.6 IP層轉發分組的流程 (131)
*4.3 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133)
4.3.1 劃分子網 (133)
4.3.2 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 (139)
4.3.3 無分類編址CIDR(構成超網) (140)
*4.4 網際控製報文協議ICMP (146)
4.4.1 ICMP報文的種類 (146)
4.4.2 ICMP的應用舉例 (148)
*4.5 因特網的路由選擇協議 (149)
4.5.1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基本概念 (149)
4.5.2 內部網關協議RIP (152)
4.5.3 內部網關協議OSPF (157)
4.5.4 外部網關協議BGP (162)
4.5.5 路由器的構成 (166)
4.6 IP多播 (169)
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169)
4.6.2 在局域網上進行硬件多播 (171)
4.6.3 網際組管理協議IGMP和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171)
4.7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轉換NAT (176)
4.7.1 虛擬專用網VPN (176)
4.7.2 網絡地址轉換NAT (179)
本章的重要概念 (181)
習題 (183)
第5章 運輸層 (188)
*5.1 運輸層協議概述 (188)
5.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188)
5.1.2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190)
5.1.3 運輸層的端口 (191)
*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193)
5.2.1 UDP概述 (193)
5.2.2 UDP的首部格式 (194)
*5.3 傳輸控製協議TCP概述 (195)
5.3.1 TCP主要的特點 (195)
5.3.2 TCP的連接 (197)
*5.4 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 (197)
5.4.1 停止等待協議 (198)
5.4.2 連續ARQ協議 (201)
*5.5 TCP報文段的首部格式 (202)
5.6 TCP可靠傳輸的實現 (205)
*5.6.1 以字節為單位的滑動窗口 (206)
*5.6.2 超時重傳時間的選擇 (209)
5.6.3 選擇確認SACK (211)
5.7 TCP的流量控製 (212)
*5.7.1 利用滑動窗口實現流量控製 (212)
5.7.2 必須考慮傳輸效率 (213)
*5.8 TCP的擁塞控製 (214)
5.8.1 擁塞控製的一般原理 (214)
5.8.2 幾種擁塞控製方法 (216)
5.8.3 早期檢測RED (221)
5.9 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224)
*5.9.1 TCP的連接建立 (224)
*5.9.2 TCP的連接釋放 (226)
5.9.3 TCP的有限狀態機 (228)
本章的重要概念 (229)
習題 (230)
第6章 應用層 (235)
*6.1 域名係統DNS (236)
6.1.1 域名係統概述 (236)
6.1.2 因特網的域名結構 (237)
6.1.3 域名服務器 (239)
6.2 文件傳送協議 (244)
6.2.1 FTP概述 (244)
*6.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245)
6.2.3 簡單文件傳送協議TFTP (246)
6.3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247)
*6.4 萬維網 (248)
6.4.1 萬維網概述 (248)
6.4.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250)
6.4.3 超文本傳送協議 (251)
6.4.4 萬維網的文檔 (258)
6.4.5 萬維網的信息檢索係統 (264)
6.4.6 、微博和輕博 (266)
*6.5 電子郵件 (268)
6.5.1 電子郵件概述 (268)
6.5.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271)
6.5.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273)
6.5.4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274)
6.5.5 基於萬維網的電子郵件 (275)
6.5.6 通用因特網郵件擴充MIME (275)
*6.6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279)
6.7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 (281)
*6.7.1 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281)
6.7.2 管理信息結構SMI (283)
6.7.3 管理信息庫MIB (286)
6.7.4 SNMP的協議數據單元和報文 (288)
6.8 應用進程跨越網絡的通信 (291)
6.8.1 係統調用和應用編程接口 (291)
6.8.2 幾種常用的係統調用 (293)
本章的重要概念 (295)
習題 (296)
第7章 網絡安全 (300)
*7.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300)
7.1.1 計算機網絡麵臨的安全性威脅 (300)
7.1.2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 (301)
7.1.3 一般的數據加密模型 (302)
*7.2 兩類密碼體製 (303)
7.2.1 對稱密鑰密碼體製 (303)
7.2.2 公鑰密碼體製 (304)
*7.3 數字 (305)
*7.4 鑒彆 (306)
7.4.1 報文鑒彆 (306)
7.4.2 實體鑒彆 (308)
*7.5 密鑰分配 (310)
7.5.1 對稱密鑰的分配 (310)
7.5.2 公鑰的分配 (312)
*7.6 因特網使用的安全協議 (313)
7.6.1 網絡層安全協議 (313)
7.6.2 運輸層安全協議 (316)
7.6.3 應用層的安全協議 (319)
*7.7 係統安全:防火牆與入侵檢測 (321)
7.7.1 防火牆 (321)
7.7.2 入侵檢測係統 (322)
本章的重要概念 (323)
習題 (324)第8章 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326)
*8.1 概述 (326)
8.2 流式存儲音頻/視頻 (330)
8.2.1 具有元文件的萬維網服務器 (331)
*8.2.2 媒體服務器 (331)
*8.2.3 實時流式協議RTSP (332)
*8.3 交互式音頻/視頻 (333)
8.3.1 IP電話概述 (334)
8.3.2 IP電話所需要的幾種應用協議 (338)
8.3.3 實時運輸協議RTP (338)
8.3.4 實時運輸控製協議RTCP (340)
8.3.5 H.323 (341)
8.3.6 會話發起協議SIP (343)
8.4 改進“盡大努力交付”的服務 (345)
8.4.1 使因特網提供服務質量 (345)
8.4.2 調度和管製機製 (346)
8.4.3 綜閤服務IntServ與資源預留協議RSVP (350)
8.4.4 區分服務DiffServ (353)
本章的重要概念 (355)
習題 (356)
第9章 無綫網絡和移動網絡 (359)
9.1 無綫局域網WLAN (359)
*9.1.1 無綫局域網的組成 (360)
9.1.2 802.11局域網的物理層 (364)
*9.1.3 802.11局域網的MAC層協議 (365)
*9.1.4 802.11局域網的MAC幀 (372)
9.2 無綫個人區域網WPAN (375)
9.3 無綫城域網WMAN (378)
*9.4 蜂窩移動通信網 (379)
9.4.1 蜂窩無綫通信技術簡介 (379)
9.4.2 移動IP (382)
9.4.3 蜂窩移動通信網中對移動用戶的路由選擇 (386)
9.4.4 GSM中的切換 (387)
9.4.5 無綫網絡對高層協議的影響 (388)
9.5 展望 (389)
本章的重要概念 (391)
習題 (391)
0章 下一代因特網 (393)
*10.1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IPng) (393)
10.1.1 解決IP地址耗盡的根本措施 (393)
10.1.2 IPv6 的基本首部 (394)
10.1.3 IPv6的擴展首部 (396)
10.1.4 IPv6的地址空間 (398)
10.1.5 從IPv4嚮IPv6過渡 (403)
10.1.6 ICMPv6 (405)
10.2 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 (406)
10.2.1 MPLS的産生背景 (406)
10.2.2 MPLS的工作原理 (407)
10.2.3 MPLS首部的位置與格式 (410)
*10.3 P2P應用 (412)
10.3.1 P2P工作方式概述 (412)
10.3.2 使用P2P技術的電騾eMule (413)
10.3.3 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 (414)
10.3.4 P2P文件分發的分析 (415)
本章的重要概念 (417)
習題 (418)
附錄A 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 (420)
附錄B 英文縮寫詞 (433)
附錄C 參考文獻與網址 (443)
光盤內容
1. 電子教案
2. 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的演示
3. 第4版(2003年)教材及附錄中的部分內容:
3.1 可靠傳輸
3.2 廣域網
3.3 附錄B:接入技術ALOHA
3.4 附錄C:綜閤業務數字網ISDN
3.5 附錄D:關於ATM的通信量
3.6 附錄E:短路徑算法——Dijkstra算法
作者介紹
謝希仁,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果有:1986年完成總參通信部局域網辦公係統項目;1987年在《電子學報》發錶“分組話音通信新進展”;為國內介紹分組數據通信;1991年完成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組交換的話音數據通信係統”項目。1999年完成個軍用衛星通信係統網管中心的研製任務及“金橋網網管技術”項目等。上述科研項目分彆獲得國傢、軍隊和部級奬項。著有:《計算機網絡》至第5版(“十一五*規劃教材”),總印數約200萬冊;譯著網絡類圖書2種,主持翻譯圖書14種。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的是太讓我驚喜瞭!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紮實的內涵深深吸引。我之前斷斷續續地接觸過一些網絡方麵的知識,但總感覺零散不成體係,很多概念也隻是模模糊糊。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復雜的網絡原理一層一層地剝開,展現在我麵前。特彆是關於TCP/IP協議族的講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它不僅僅羅列瞭協議的名稱和功能,更深入地剖析瞭每個協議的設計思想、工作機製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舉個例子,在講解TCP的擁塞控製算法時,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慢啓動”、“擁塞避免”這些名詞,而是詳細解釋瞭為什麼需要擁塞控製,以及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下,TCP是如何動態調整發送速率以達到最優的傳輸效果。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圖示和案例分析,這對於理解抽象的概念至關重要。比如,描述數據包在網絡中傳輸的路徑時,那些清晰的拓撲圖讓我瞬間就明白瞭不同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數據流動的方嚮。我尤其喜歡書中的一些“思考題”,它們不是那種簡單的選擇題或者填空題,而是需要你結閤書本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推演和分析,這極大地鍛煉瞭我的獨立思考能力。雖然是二手書,但書頁保存得相當完好,文字清晰,排版也閤理,閱讀體驗非常棒。總之,這本書為我構建瞭一個全麵、係統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框架,為我日後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邏輯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從最基礎的網絡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技術細節,讓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我記得剛開始看的時候,對IP地址、子網掩碼這些概念一頭霧水,但隨著閱讀的深入,通過書中大量的圖示和類比,我漸漸明白瞭它們是如何劃分和使用的。作者在講解路由選擇時,用瞭“公交綫路規劃”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說明瞭路由器是如何根據一定的策略選擇最優路徑來轉發數據包的。這種化繁為簡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快速掌握核心概念,而不至於被海量的技術術語所淹沒。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以太網(Ethernet)的介紹,它不僅講解瞭CSMA/CD協議的工作原理,還深入探討瞭集綫器、交換機等設備的工作方式,以及它們在構建局域網中的作用。我之前一直對集綫器和交換機的區彆感到睏惑,閱讀完這部分內容後,我終於明白瞭它們在數據轉發效率上的根本差異。這本書的附錄部分也很有價值,其中包含瞭很多常用的網絡命令(如ping, tracert, netstat等)的解釋和使用示例,這為我日後的實際操作提供瞭很好的參考。盡管這是一本二手書,但我拿到的時候,裏麵的內容依舊非常清晰,閱讀體驗極佳。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真的超乎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一本關於“計算機網絡”的書,可能主要會側重於那些底層的協議和技術,但事實證明我錯瞭。它不僅對OSI模型和TCP/IP模型進行瞭細緻的解讀,更將網絡安全、無綫網絡、網絡管理等前沿話題也涵蓋其中。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時,總是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例如,在介紹DNS(域名係統)的工作原理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DNS解析的幾個步驟,而是深入探討瞭DNS的分布式架構、負載均衡策略,以及如何應對DNS欺騙等安全問題。這讓我對DNS不再僅僅是一個“翻譯器”的認知,而是認識到它在整個互聯網運行中扮演著如此關鍵且復雜的角色。書中關於HTTP協議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分析瞭HTTP請求和響應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HTTP/1.1、HTTP/2等不同版本之間的演進和優化。我之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過一些與HTTP相關的性能問題,讀完這部分內容後,我茅塞頓開,對如何優化Web應用的性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的網絡故障排除章節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作者列舉瞭多種常見的網絡問題,並給齣瞭一步步的排查思路和方法,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網絡問題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盡管是一本二手書,但它的內容價值卻是無可估量的。
評分這本書的講解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嚴謹的學術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趣味性。它沒有那種枯燥的技術手冊的感覺,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分享他的心得體會。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數據鏈路層時,對以太網幀格式的詳細拆解,包括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類型/長度字段、數據載荷以及FCS(幀校驗序列)等。這些細節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以太網能夠實現高效可靠的數據傳輸。書中還提到瞭VLAN(虛擬局域網)的概念,並解釋瞭VLAN是如何實現的,以及它在隔離網絡流量、提高網絡安全性和管理靈活性方麵的優勢。我之前對VLAN一直隻是模糊的概念,讀完這部分內容後,我對它的理解可以說是醍醐灌頂。此外,書中的網絡診斷工具章節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信息,介紹瞭Wireshark等抓包工具的使用方法,這對於分析網絡流量、定位故障非常有幫助。盡管是一本二手書,但它所蘊含的知識和指導意義,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雖然是二手,但它傳遞齣的專業感和深度卻讓我非常驚喜。這本書在講解網絡概念時,總是能提供非常貼切的類比和生動的例子,這對於像我這樣非科班齣身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比如,在介紹ARP(地址解析協議)時,作者用“根據名字找電話號碼”來比喻,瞬間就讓我明白瞭ARP的作用——將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這種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書中的鏈路層和網絡層之間的關係講解得非常清晰,讓我理解瞭數據在不同網絡層是如何被封裝和解封裝的。我特彆喜歡關於NAT(網絡地址轉換)的章節,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NAT,以及NAT是如何工作的,比如端口復用等技術。這讓我對傢庭網絡和公司網絡中IP地址的共享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書中還提到瞭QoS(服務質量)的概念,並介紹瞭一些實現QoS的技術,這對於理解網絡流量的優先級和管理非常有幫助。盡管是一本二手書,但它的內容依舊是如此的寶貴,我非常慶幸能夠擁有它。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浩瀚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海洋中航行。我一直對各種網絡協議感到頭疼,它們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復雜,而且往往難以理解。但這本書通過清晰的結構和循序漸進的講解,將這些復雜的概念變得易於接受。例如,在講解IP協議時,作者不僅說明瞭IP地址的作用,還詳細解釋瞭IPv4和IPv6的區彆,以及IP地址的分類和私有IP的使用。我之前總是混淆公網IP和私網IP,通過這本書的講解,我終於弄明白瞭它們各自的應用場景。書中的路由協議部分也讓我眼前一亮,它介紹瞭RIP、OSPF、BGP等幾種主要的路由協議,並分析瞭它們在不同網絡規模下的適用性。作者還用圖示展示瞭路由錶是如何構建和更新的,這對於理解數據包是如何被導嚮最終目的地的至關重要。此外,書中關於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集綫器、網卡等)的講解也非常到位,它們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在網絡拓撲中的位置都得到瞭清晰的闡述。盡管是二手書,其內容依舊精煉,對我學習幫助巨大。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真正地讓我看到瞭計算機網絡領域的宏偉圖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充滿瞭智慧和洞見的著作。從TCP/IP協議族的底層細節,到高層應用協議的實現,再到網絡安全和性能優化,幾乎涵蓋瞭計算機網絡領域的方方麵麵。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IPv6的講解,它詳細解釋瞭IPv6地址的結構、自動配置以及IPv6相對於IPv4的優勢。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IPv6是未來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書中的網絡管理和監控章節也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它介紹瞭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等管理協議,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協議來收集和分析網絡設備的運行狀態。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維護和管理大型網絡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知識。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作者通過真實世界的例子,將抽象的技術概念具象化,讓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盡管是一本二手書,但它的價值卻如同黃金一般閃耀,為我的學習之路指明瞭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就像一場精心設計的知識盛宴,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網絡是如何連接世界的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則為我揭示瞭這一切的幕後運作。在講解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時,作者不僅描述瞭過程,還深入分析瞭為什麼需要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以及它們在保證數據傳輸可靠性方麵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這種刨根問底的講解方式,讓我對TCP協議的理解更加深刻。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UDP協議的章節,它清晰地解釋瞭UDP的特點——無連接、不可靠,但速度快。作者還舉例說明瞭UDP在流媒體傳輸、在綫遊戲等場景下的應用,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某些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中,UDP比TCP更受歡迎。書中的網絡安全章節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介紹瞭常見的網絡攻擊方式(如DDoS攻擊、SQL注入等),還講解瞭防火牆、VPN、加密技術等防護措施。這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有瞭初步的認識。盡管是一本二手書,它的內容絲毫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顯露齣其經典之處。
評分這本書在講解分布式係統和網絡方麵的內容,真的是太齣色瞭!我一直對如何構建大型、高可用、可擴展的網絡係統感到好奇,而這本書為我揭示瞭其中的奧秘。它不僅僅講解瞭基礎的網絡協議,更深入地探討瞭分布式係統中的一些關鍵概念,比如一緻性、可用性、分區容錯性(CAP定理)等等。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負載均衡時,對不同負載均衡算法(如輪詢、最少連接、IP哈希等)的詳細介紹,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優劣勢分析。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大型網站和應用中,負載均衡是如此重要。書中還提到瞭DNS的負載均衡和CDN(內容分發網絡)的原理,這對於理解全球範圍內的信息傳遞和加速非常有幫助。此外,它還涉及瞭一些關於網絡虛擬化和SDN(軟件定義網絡)的內容,這讓我對未來網絡的發展趨勢有瞭一個初步的瞭解。盡管是一本二手書,但它所涵蓋的先進技術和理念,讓我覺得物超所值。
評分這本圖書的內容,真的讓我感覺受益匪淺,尤其是那些關於網絡性能優化的部分。我之前在實際工作中,總是遇到一些網絡瓶頸,但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這本書就像一位診斷師,為我提供瞭很多思路。它詳細講解瞭影響網絡性能的各種因素,包括帶寬、延遲、丟包率、抖動等等,並深入分析瞭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TCP性能優化的章節,它不僅講解瞭TCP的擁塞控製和流量控製機製,還提到瞭TCP窗口大小、MSS(最大報文段長度)等參數對性能的影響。這些內容讓我明白,很多時候網絡性能的瓶頸並不在於硬件,而在於軟件層麵的配置和協議的優化。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常見的網絡協議分析工具,比如ping和traceroute,並提供瞭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評估網絡性能的詳細步驟。這讓我能夠更科學地診斷和解決網絡問題。盡管是二手書,但其專業性和實用性,讓我感到非常滿足。
評分幫同事買的,物流花瞭七天沒啥好說的,書還特彆舊。
評分幫同事買的,物流花瞭七天沒啥好說的,書還特彆舊。
評分好
評分幫同事買的,物流花瞭七天沒啥好說的,書還特彆舊。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幫同事買的,物流花瞭七天沒啥好說的,書還特彆舊。
評分幫同事買的,物流花瞭七天沒啥好說的,書還特彆舊。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