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推薦給——從現在開始學統計的初學者·想要重新學習統計學的人。                 
內容簡介
     《統計學》是一門看起來似乎很難以理解的學問,實際上,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煮湯試味道,取齣一部分來估計全體的味道,正是統計思考下的“估計”實踐動作:在有限的傢庭收入範圍中,該如何去使用,從過去的資料預測未來的花費,做齣對策的傢計簿;孩子成績的判斷,以過去的資料與現在的資料作比較……生活處處充滿統計的思考。
  從漫畫和插晝中,就能輕鬆學習統計學基礎,透過每個章節的問題演練,讓你更能確實地理解。平均值、中央值、標準偏差、平方和、正規分布、算式……你都可以從書中找到具體事例,並獲得全麵性的理解,進而能清楚地對他人說明何謂統計學!搞定統計,一點都不難!     
作者簡介
     今野紀雄,1957年生。東京大學理學部數學科畢業,獲得東京工業大學院理工研究所博士課程學分修畢。曾任室蘭工業大學數理科學共通講座助教、康乃爾大學數理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現任橫濱國立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院教授。著書有《圖解雜學機率》、《圃解雜學機率模型》、《圈解雜學複雜係統》(ナツメ社)等多部。  
  謝仲其,聲音藝術傢、電腦作麯、劇場配樂、錄音、評論、企劃、翻譯。颱北聲音小組成員。曾於颱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擔任電腦音樂研究室助理,相關論文及作品獲得“BIAS異響”聲音藝術展、颱北數位藝術獎、數位藝術評論獎入選,對科技藝術領域有長期參與經驗。同時為動漫文化網路雜誌《逗貓棒電子報》專欄作傢,撰文並翻譯多篇日文動漫畫業界報導及深度訪談,為華文僅見的第一手業界前線介紹。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章 統計究竟是什麼?
1-1 “平均起來的日本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日本人?
1-2 發生事故後《神奇寶貝》的收視率真的下滑嗎?
1-3 “統計”是建立在“機率”的基礎上
1-4 “相關”是錶示一組以上資料之間的因果關係
1-5 日常生活中很自然會應用到“統計”概念
章末練習題1
Column 01選舉前的民調會影響投票結果嗎?
第2章 資料的特徵
2-1 被問到“一個星期喝幾次酒?”時會不會覺得很睏擾?
2-2 平均月薪雖然一樣但總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2-3 平均相同也不一定錶示資料內容相同
2-4 用“直方圖”讓資料更一目瞭然!
2-5 組距對資料來說是否恰當是重點!
2-6 從直方圖形狀判斷是否適閤用“平均數”代錶資料
2-7 認識平均數以外的各種代錶值
2-8 正中央很重要!什麼是中位數(median)?
2-9 求齣正中央所在!中位數的計算法
2-10 找齣最多的數值!什麼是眾數(mode)?
2-11 什麼是錶示資料分散程度的“全距”(range)?
2-12 如何衡量資料的分散程度?不能將離差平均起來
2-13 要錶示資料的分散程度,用離差的平方“變異數”最方便!
2-14 運用變異數計算資料分散程度的方法
章末練習題2
Column 3人類預測錯誤的奇妙之處
第3章 機率的基礎
3-1 瞭解“樣本點”、“樣本空間”與“事件”
3-2 事件有許多種!“和事件”、“積事件”、“餘事件”
2-3 清楚定義!機率究竟是什麼?
3-4 “事件機率”更廣義來說是什麼?
3-5 從“丟硬幣的機率”來對機率做簡單的計算
3-6 賭單雙的“雙數機率”與“單數機率”是多少?
3-7 什麼是絕不同時發生的“互斥事件”?
3-8 互斥事件的“事件”相互關係是?
3-9 “餘事件”(不屬於一的事件)的發生機率有多少?
3-10 “條件機率”是什麼?
3-11 瞭解方便的“乘法定理”!
3-12 不受其他事件影響的“獨立事件”
章末練習題3
Column 03計算十分麻煩的背包問題
第4章 隨機變數
4-1 “隨機變數”的值是由偶然的結果所決定
4-2 利用機率的性質來做個簡單的機率計算
4-3 隨機變數對應到其機率則為“機率分配”
4-4 機率的總閤為“1”
4-5 計算隨機變數x的平均數
4-6 機率不均等也可以求齣平均數E(x)
4-7 “標準差”就是變異數的正平方根
4-8 最常齣現的數值是“從平均數到標準差之間”的值
章末練習題4
Column 04大學排行的利弊
第5章 分配
5-1 考慮順序時的“情況個數”
5-2 不考慮順序時的“情況個數”
5-3 為二項分配做準備,先來求丟骰子的機率
5-4 從丟骰子的機率分配來看二項分配
5-5 當丟的次數增多時,二項分配的形狀也會改變!
5-6 身高、降雨量、作業誤差在各種資料都可以看到常態分配
5-7 徹底掌握常態分配的性質!
5-8 常態分配中絕大多數事件都會落在“3sigma範圍”中
5-9 將常態分配標準化的“標準常態分配”是什麼?
5-10 看圖瞭解標準常態分配的性質
5-11 運用標準常態分配來計算機率
章末練習題5
Column 05利用分配的性質做反運算
第6章 估計
6-1 根據部分來估計全體
……
第7章 檢定
第8章 相關
參考書籍
索引    
				
 
				
				
					圖書簡介  《數據之舞:從零開始探索統計的奧秘》  作者: 李明 著  齣版社: 華夏文化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4年5月  ---  一、 緣起與定位:跨越數字鴻溝的橋梁  在這個被數據驅動的時代,統計學不再是少數專業人士的專屬領域,它已成為理解世界、做齣明智決策的關鍵工具。然而,許多人對統計學心存畏懼,認為其充斥著復雜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  《數據之舞:從零開始探索統計的奧秘》正是為瞭消除這種隔閡而誕生。本書並非一本傳統的教科書,它是一部旨在“去魅”統計學的實踐指南和思維導覽。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對數據好奇的讀者——無論是市場分析師、社會科學研究者,還是僅僅希望提高生活決策質量的普通人——都能自信地與數據對話。  我們摒棄瞭繁冗的數學推導,轉而聚焦於統計思維的建立、核心概念的直觀理解以及實際應用場景的剖析。本書的精髓在於“理解其所以然”,而非僅僅“記住如何計算”。  二、 內容結構與核心亮點  本書分為五個核心部分,層層遞進,構建一個堅實的統計學認知框架:  第一部分:數據的語言——認識你的信息世界  本部分是統計思維的基石。我們首先定義瞭“統計學”的真正含義:一種關於不確定性下推理的科學。     變量的分類與度量: 詳細區分定性變量(如性彆、顔色)和定量變量(如年齡、收入),以及它們對應的度量尺度(名義、順序、間隔、比例)。這對於後續選擇閤適的分析方法至關重要。    抽樣的藝術與陷阱: 深入探討瞭如何從總體中抽取具有代錶性的樣本。我們詳細介紹瞭簡單隨機抽樣、係統抽樣、分層抽樣等方法的原理和適用性,並著重分析瞭常見偏差,例如“幸存者偏差”和“便利抽樣”如何誤導結論。    描述性統計的魔力: 重點解析集中趨勢(均值、中位數、眾數)和離散程度(方差、標準差、極差)的實際意義。我們強調,中位數在處理異常值時比均值更為穩健,並解釋瞭“偏度”和“峰度”如何描繪數據形狀的性格。  第二部分:圖形的力量——視覺化你的發現  人類是視覺動物。本部分緻力於將冰冷的數據轉化為生動的圖像,使洞察力一目瞭然。     基礎可視化工具箱: 詳述直方圖(理解分布形態)、箱綫圖(洞察五數概括與異常值)、散點圖(探究關係方嚮與強度)的繪製要領和解讀技巧。    警惕誤導性圖錶: 專門闢章討論“不負責任”的可視化。如何識彆被截斷的Y軸、比例失真的麵積圖,以及如何確保圖錶真實反映數據情況,而非服務於特定敘事。    時間序列的可視化: 針對隨時間變化的數據,介紹趨勢綫、季節性分解圖的有效應用。  第三部分:概率的基石——量化不確定性  概率論是推斷統計的理論基礎。我們用大量的日常情景來解釋抽象的概率概念。     古典概率與條件概率: 用拋硬幣、抽牌等例子,清晰界定獨立事件與非獨立事件。    貝葉斯思維的引入: 介紹如何根據新信息更新我們對某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原有信念。這部分內容是現代數據科學決策的基礎。    重要分布解析: 詳細講解瞭二項分布、泊鬆分布,並著重闡述瞭正態分布(高斯分布)在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中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性,包括Z-分數的使用。  第四部分:推斷的橋梁——從樣本到總體  這是本書的核心實踐部分,教導讀者如何利用有限的信息對未知世界做齣可靠的判斷。     中心極限定理的“魔法”: 用直觀的案例說明,無論總體分布如何,樣本均值的分布都趨於正態,這是進行統計檢驗的理論保障。    置信區間的構建與解讀: 強調“我們有95%的信心認為真實參數落在這個區間內”的精確含義,避免常見的“95%的概率真實參數在這個區間”的誤解。    假設檢驗的邏輯框架(P值探秘): 詳細拆解“零假設”和“備擇假設”的建立過程,P值的真正含義(在零假設為真的前提下,觀察到現有結果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以及I型錯誤(棄真)和II型錯誤(取僞)的權衡。我們提供瞭清晰的決策流程圖。  第五部分:關係與預測——探索變量間的互動  本部分轉嚮多元分析,探究變量間的關聯強度和預測能力。     相關性與因果性的辯證: 強相關不等於因果關係。本書通過經典的“冰淇淋銷量與溺水人數”案例,教會讀者識彆混雜變量(Confounding Variables)的重要性。    綫性迴歸的基礎模型: 講解如何建立一條“最佳擬閤綫”,如何解讀迴歸係數(斜率和截距)的實際意義,以及如何使用決定係數(R²)來衡量模型解釋力的優劣。    方差分析(ANOVA)的應用場景: 解釋在比較三個或更多組彆均值時,ANOVA如何提供比多次T檢驗更科學的整體判斷。  三、 本書的獨特價值  1.  實踐導嚮的案例庫: 書中案例均來源於實際生活場景,例如:電商平颱的A/B測試設計、公共衛生數據的趨勢分析、用戶滿意度調查的解讀等,確保知識的即學即用。 2.  思維重塑而非公式記憶: 我們將重點放在“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如何套用公式”。一旦理解瞭背後的邏輯,讀者便能靈活應對新的統計問題。 3.  無軟件依賴的原理教學: 雖然最終應用離不開統計軟件,但本書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軟件輸齣結果的含義,而非學習特定軟件的操作步驟。  四、 獻給誰讀?     渴望理解商業報告和市場調研結果的職場人士。    需要為研究設計和數據分析奠定基礎的學生。    對新聞報道中的統計數據感到睏惑,希望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普通讀者。  《數據之舞》邀請您加入這場理性的探索之旅,學會用數據講述真實的故事,做齣更有把握的決策。掌握統計,就是掌握理解現代世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