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救命大寶典:求醫不如求己【完全保存版】

養生救命大寶典:求醫不如求己【完全保存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里巴人 著
图书标签:
  • 养生
  • 保健
  • 中医
  • 健康
  • 自疗
  • 家庭医学
  • 预防医学
  • 传统医学
  • 长寿
  • 疾病预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1348735
商品编码:16047520
出版时间:2008-07-01
页数:320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盤距華人世界暢銷榜、大陸熱銷百萬冊之養生自療系列寶典
【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序文推薦!
劈腿拉筋也能壯陽?敲手指頭就能趕走憂鬱症?
學壁虎爬行就能強身健體?叩首磕頭能治療慢性鼻炎?
沒錯,經絡養生功法就是這麼簡單,
讓中國第一醫家,為你揭開更豐富、更神奇的人體自癒祕密!
◤求醫不如求己8大要訣◢
1.認識人體經絡,熟記各重點穴位。
2.穴位不難找,祕訣在離穴不離經。
3.哪裡痛按哪裡,循經絡按摩疏通。
4.善用簡易功法,行住坐臥都養生。
5.順應自然,依天時法則補強袪疾。
6.放開心胸,不煩憂是健康的基礎。
7.聆聽身體的聲音,探詢最終病因。
8.依自身需求,選用最適合的食療。
◤超實用養生功法搶先看◢
【轉關節】調養肝病:轉關節能調動全身十二條經絡原穴,可調養肝病症狀,還可將宿便、失眠、肝斑、面色灰暗等問題一併解決。
【敲帶脈】治婦科病:敲打腰部帶脈能有效治療便秘,達成快速減肥和美容的功效,同時也是調理月經及治療各種婦科病症的良方。
【劈腿法】顧腎壯陽:鍛鍊肝腎功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兩腿分開劈叉,如此便能疏通大腿內側肝腎經循行的路線,直接增強男性雄風。
【敲手指】治憂鬱症:十指肚皆是穴位,最能開竅醒神。只要輕輕在桌上多敲幾回,就能讓你重新找回「心力」,去煩解憂。
在本書中,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深奧難解的中醫醫理化為簡單易行的自療辦法,詳實的解說及保養指導,讓你輕鬆學會把脈、認識穴位,進而運用各式小功法,落實「人體擁有神奇自癒能力」的養生信念。豐富的【經絡穴位圖】,及活潑的【功法動作示意圖】,讓你循圖應用不出錯。精采的【求醫問答及文摘】,節錄【各家養生祕法】,讓你一書在手活用無窮。

作者简介

  中里巴人,本名鄭幅中,現為北京中醫協會理事。家學淵源,自幼即師承父親練習道家養生功法,並從祖父所撰寫的家傳祕笈中汲取中醫精髓。曾深入研讀各家中醫經典及現代醫學典籍,隨後並入太極名家李寶良之門學得太極大法,深諳武醫同源之道。
  
  作者以「中里巴人」之名,在部落格分享各類精彩實用的經絡養生文章,將神祕深奧的中醫醫理,以淺顯易行的文字解說,讓大家輕鬆明白治病不求人的各項自療辦法,因而大受歡迎,成為大陸新一代名醫大家,在大陸所出版的《求醫不如求己》系列書籍,亦是久居銷售排行榜冠軍的超級暢銷書。

目录

推薦序 改變才能真健康 吳清忠
推薦序 讓中醫更貼近生活 謝陽谷
推薦序 求醫不如求己 高慧英
Chapter 1 人體的四季保養
1.春天是養肝的最佳時節
2.夏天應趁機治療冬病
3.秋天請好好補氣養肺
4.冬天養生請從避寒開始
Chapter 2 養生秘方隨手可得
1.到處都是祖傳祕方
2.老年保養首重氣血下行
3.轉動關節以治療肝病
4.撞丹田強化身心靈
5.敲帶脈治療婦科疾病
6.膽汁胰腺減肥大作戰
7.神奇的足底反射療法
8.特補氣血的山藥薏仁芡實粥
9.鍛煉鍊肝腎兩經好壯陽
Chapter3 根除常見頑疾
1.跟頸椎病說bye-bye
2.電腦族的肩痛防治
3.各種鼻炎的經絡調治法
4.身體力行才有體會
5.根治痘痘的兩大法寶
6.敲手指趕走憂鬱症
7.推天河水治小兒發燒
Chapter 4 《黃帝內經》妙法多
1.《黃帝內經》古法新用
2.穴名大有學問
3.輕輕鬆松找穴位
4.養顏美容先養腎
5.為自己把脈
Chapter 5 養生先養好體質
1.長生從養「筋」開始
2.打通督脈和膀胱經治疑難雜症
3.告別黑眼圈及魚尾紋
4.夢境是生活的一種回報
5.夢更是祛病養生的良藥
6.改變先天體質的真功夫
7.無敵瑜珈通經絡
Chapter 6 十二經絡的功用及療效
1.穴位是天然妙藥
2.去除煩憂有賴心經
3.化氣生血的小腸經
4.為心血管護航的心包經
5.紓解壓力全靠肝經
6.敲膽經助消化排毒
7.治慢性病的關鍵在健脾
8.為內分泌失調找出路
9.鞏固腎經常保活力
10.胃經是氣血能量補給站
11.主治各類咳嗽的肺經
12.大腸經是人體血液清道夫
13.膀胱經讓身體固若金湯
Chapter 7 回歸自然好健康
1.百病從氣生
2.順天而行改先天不足
3.鮮血是治病的天然法寶
4.自癒力是最天然的特效藥
5.激發人體自癒力
6.摧毀細菌的溫床
7.疾病好轉時有「壞」現象
8.放鬆就能留住青春
9.每天健康一點點
Chapter 8 求醫不如求己
1.注意身體對你說的話
2.用純真趕走心病
3.傷感時傷感,憤怒時憤怒
4.將身心全面開啟
5.別讓恐懼成為最大的病因
6.每個人都有上天施予的解藥
附錄一 求醫求己49問
附錄二 讀者回應文摘
附錄三 常用穴位使用方法
附錄四 常用穴位指南

前言/序言


《医道本草集粹:千年古籍的现代解读》 一、本书概览:探寻传统医药的智慧与实践 《医道本草集粹:千年古籍的现代解读》并非侧重于某一种特定养生方法的汇编,而是一部对中国传统医药典籍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现代阐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巨著。本书旨在搭建一座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健康信息中,寻找到经过历史沉淀检验的医学原理与实践指导。全书严格遵循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溯源而上,融古通今”。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集了多位资深中医师、药理学家以及传统文化研究学者,他们耗费数年心血,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应用价值最高的篇章进行深入挖掘。我们摒弃了那些被现代科学证实为谬误或过于迷信的部分,专注于那些在历代医家实践中反复验证的有效理论和安全有效的方剂。 二、核心内容深度剖析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共计十二章,内容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多个重要维度: 上篇:本草源流与药性探微 第一章:古代本草学的发展脉络 本章详细追溯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里程碑式本草著作的成书背景、学术贡献及历史地位。重点分析了古代“四气五味”、“归经”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罗列药材名称,更侧重于阐释古代医药学家如何通过观察自然、体验人体反应来确立药物品性。 第二章:药物的配伍与制剂学初探 这一章深入探讨了古代方剂的配伍原则,如“君臣佐使”的理论精髓。书中详尽分析了如“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的科学基础。此外,本书还对传统制剂方法,如炮制(炒、炙、煅、蒸、煮等)的工艺流程及其对药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详细图解和科学解读,揭示了炮制工艺对提升疗效、降低毒性的重要性。 第三章:五脏六腑的整体观与气血津液 本书回归中医理论的基石,细致阐述了五脏(肝、心、脾、肺、肾)与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功能定位、相互联系及病理变化规律。重点解析了“气、血、津液”在中医学中的物质基础和动态平衡意义,为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第四章:常见病症的辨证思路——以感冒、腹泻为例 本章采用现代临床病例分析的视角,选取普通人高频遇到的感冒与肠胃不适作为切入点。书中提供了数种不同证型的案例,引导读者学习如何根据症状(如怕冷、发热、苔象、脉象)判断病因(风寒、风热、湿困等),从而理解为何同一种病在不同人身上需要不同的治疗思路。 下篇:药食同源与生命调摄 第五章:药食同源的科学边界 本章系统整理了《黄帝内经》、《食疗本草》中记载的数百种药食同源之物。重点并非简单地罗列食疗方,而是分析了这些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的药理活性成分,并结合现代营养学,阐释其在日常膳食中如何发挥保健作用,强调“药膳”的平衡性与个体化。 第六章:四季养生法则与顺应天时 书中详细介绍了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所制定的四季养生方案。例如,春季如何养肝护脾,夏季如何清热祛湿,秋季如何润燥养肺,冬季如何温阳固藏。每一个季节的推荐都配有相应的起居、情志、运动建议,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七章:经络循行与穴位按摩实践指南 本章提供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基本走向图谱,但着重于选取具有显著保健效果的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合谷、关元等)。书中配有清晰的穴位定位图,并详细描述了正确的按摩手法、力度和时间,旨在教会读者利用简单的手法进行日常的经络疏导与自我调节。 第八章:情志养生:调畅七情对脏腑的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百病生于气”。本章深入探讨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度对相应脏腑的损害机制。提供了如静坐冥想、导引吐纳等方法,指导读者如何识别自身的情绪波动,并通过科学的方法稳定心神,从而维护脏腑功能。 第九章:古代医家对慢性病的认识与干预 本章选取了古代医家(如张仲景、孙思邈)在处理如水肿、消渴(糖尿病前兆)、痹症(关节疼痛)等慢性病方面的经验。重点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长期的调理而非急性的干救治来改善患者体质,强调“治未病”的思想。 第十章:常见疑难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体质辨识工具,涵盖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大体质类型。每一类型都配有详细的体征描述、易患疾病倾向及相应的饮食、运动调理建议。 第十一章:古代文献中的微生物与免疫初探 本章进行跨学科的思辨,探讨古代医家对“疫疠”、“毒邪”的认识,并将其与现代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对“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解,揭示了扶正祛邪在增强机体抵抗力中的核心作用。 第十二章:现代视野下的传统医药安全性与应用准则 作为总结篇,本章强调了科学、审慎地对待传统医药的重要性。指出了如何鉴别伪科学信息,如何安全使用药食资源,并强调所有深入的调理方案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本书旨在普及知识,而非取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 三、本书的独特价值 《医道本草集粹》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权威性与可操作性的完美结合。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药材图鉴,也不是零散的养生秘籍,而是一套严谨的、基于历史文献的医学教育体系。读者将获得的是一套完整的思维框架,理解“治病”的深层含义——即恢复人体的内在平衡与自愈能力。本书致力于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现代人,提供一份扎实、可靠、有深度且不失温度的生命智慧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摸起来很舒服,字号大小适中,即便是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的配图和图表制作得非常精良,它们不是为了填充版面而存在的装饰,而是真正帮助理解复杂概念的工具。比如,书中讲解经络走向的插图,清晰明了,比我在网上搜到的大多数模糊不清的图谱都要专业得多。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也提升了读者的整体阅读体验。对于我这种喜欢边阅读边做笔记的人来说,这种高质量的排版是加分项。

评分

刚翻开目录,我就被它详尽的章节划分给镇住了。这绝不是那种只讲“多喝水、早睡觉”的简单指南,它似乎更深入地探讨了中医理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时辰养生”的那一部分,书中对不同时间段身体机能的描述非常细腻,让人感觉作者对人体的运行规律有着非常透彻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便是初次接触中医养生的人也能很快理解并应用。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早晨的作息,效果立竿见影,那久违的清爽感真的回来了,这让我对后续的章节更加充满期待。

评分

我特别赞赏作者在书中强调的“辨证施治”的理念,它提醒读者,养生不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微调的艺术。书中列举了许多不同体质的调理案例,让我有机会对照自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过去常常因为盲目跟风别人的养生秘诀而适得其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因人而异”的重要性。它引导我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而不是被外界的信息淹没。这种由内而外的觉察,才是真正的“求己”之道。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那种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配上醒目的标题,立刻让人感受到一股深厚的底蕴。我本来对养生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既期待又怀疑的态度,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泛泛而谈,缺乏实际操作性。然而,这本书的副标题“求医不如求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痛点。我一直觉得,与其等到病了再去求助医生,不如提前做好预防和调理。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让我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去重建身体的健康基石。我特别欣赏它强调的“自主性”,它没有把我们塑造成被动的病人,而是鼓励我们成为自己健康的“总设计师”。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养生书,不如说是一本生活哲学指南。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治病”,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生活”——如何以一种更平和、更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方式度过每一天。阅读完后,我的焦虑感明显减轻了,这可能来自于对未知健康的掌控感增强了。我不再对每一次感冒或疲惫感到恐慌,而是将其视为身体发出的需要调整的信号。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提供的知识体系非常扎实,让我有信心将这些理念融入我的余生之中,持续地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