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的化學: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

看得到的化學: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奧多·葛雷 著,吳瑤玲 譯
圖書標籤:
  • 化學
  • 元素
  • 科普
  • 生活化學
  • 化學知識
  • 趣味化學
  • 化學原理
  • 化學應用
  • 科學普及
  • 大眾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予掄(大是文化)
ISBN:9789866526671
商品編碼:1605105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0-08-31
頁數:240
商品尺寸:19x2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不論你以前有沒有學過化學,這本書保證會成為你的第一堂化學課,作者用有史以來的最華麗的視覺饗宴,打開你學習(或者重溫)「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的美麗旅程。
打開《看得到的化學-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你很難想像:這麼美的化學元素,竟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
作者Theodore Gray把化學元素的樣貌全部拍成美麗的照片,讓你一睹化學元素的真麵目,你一看就能永遠記住這些生活裡頭一定會遇到的化學:
◎ 閃耀的星光,是氫氣變成氦氣的過程
◎ 派對上的氣球一下子就不飄瞭,裡頭的氦氣跑哪去瞭?
◎ 手機、筆記型電腦裡頭都有鋰電池,為什麼用鋰?
◎ 綠寶石裏頭有鈹、高爾夫球桿裏頭也有鈹。
◎ 硼氮化物比鑽石硬,沒想到吧?部首不在「金」部,卻可以用來研磨金屬。
◎ 碳化矽和鑽石一樣美,為什麼鑽石特別貴?
◎ 有些製造氮肥的過程會產生氯,很不環保。
◎ 氧,佔地球總重量的一半,佔海洋總重量的86%。
◎ 氟氣可以讓所有物品燒成火焰,我們利用這種特性來作不沾鍋。
◎ 氖元素的英文意思是霓虹燈,為什麼霓虹燈要用氖?
◎ 登陸月亮的火箭,燃料燒的是「柴油」!
怎麼樣?原子序排前麵的10個就夠好玩瞭吧?這裡總共有118個元素的故事!
鑀、鐨、侖琴……既是人名、也是元素名稱,全都跟你有關。還有,為什麼有一串化學元素沒有中文名字?
( 這套解說化學入門知識的元素週期錶實在太美瞭,美到蘋果電腦、賈伯斯愛死它,在iPad上市的第一天就推齣電子版。當然,你還是得買我們這本紙張印刷版,因為比較便宜、更好攜帶,還有最重要的是,我們翻譯成中文瞭!
( 這本書還齣現在Discovery頻道的MythBusters節目,紅遍全美國的迪士尼青少年喜劇孟漢娜(Hannah Montana)裡頭,你也能看到這本書成瞭美國青少年的理科必讀本。
( 因為葛雷的公司同事擔任熱門影集《數字搜查線》的數學顧問,他這本介紹化學元素週期錶的書,也登上在這個熱門影集的場景裡。
( 日文版已經上市。網友推崇為「史上最美」的元素週期錶。
任何一樣你所能碰觸到的物品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元素純粹的原貌,另一種是它和其他化學元素結閤的樣貌。於是……
作者讓每一個元素都以一個跨頁呈現,左頁是這個元素單獨齣場,呈現它最純粹的樣貌。右頁則盡可能蒐羅這種元素在自然界現身的絢麗身影,並且佐以幽默又精簡的文字說明。
化學元素週期錶怎麼會背不起來?它再也不是煩惱,而是你接觸美麗世界的敲門磚。閱讀時不必擔心會有深奧的名詞讓你頭痛,但並不是說不會有化學專有名詞,而是在你閱讀的瞬間,你已經都弄懂瞭。

作者簡介

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知名科學軟體公司Wolfram Research Inc.的共同創辦人,參與創造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軟體係統Mathematica以及WolframlAlpha(TM)。著有《瘋狂科學:你能在傢做的實驗,但最好別做》。作者從2002年開始蒐集所有實體可見的元素齣現的實物,他原本以為這個計畫要花上他三十年的時間,沒想到在2009年就大功告成。他居住在美國伊利諾州香檳-Urbana。

內頁插圖

目錄

◎ 序言:
元素週期錶怎麼來的?
◎ 原子序1~10請見本書簡介
11?通水管的化學藥劑,遇水會冒泡冒煙,因為裏頭有鈉?
12?鎂,極易燃燒,為什麼拿來做汽車框架?
13?鋁,剛齣現的時候和金、銀並稱三大貴重金屬
14?矽,地殼含量第二多的元素,但人類身上沒有矽
15?磷肥的發明,是地球人口大爆炸的原因
16?製造火藥和盤尼西林都得用硫
17?吸入氯,身體會像火燒一樣痛苦,但水中加氯卻能挽救健康
18?有些名貴紅酒會打入氬氣,防止美酒氧化
19?身體缺乏鉀離子,會手指冰冷
20?鈣可以在細胞間自由來去,所以骨頭的鈣可以補血
◎ 這裡開始的元素,你「鐵」定用手摸過
21?鈧,這是啥?球棒和自行車裏頭都有喔
22?鈦金屬用途很廣,蘊藏量極多,但是價格還是貴,為什麼?
23?釩鋼,不是人名、而是金屬扳手的原料
24?你看到的「銀製餐具」其實大部分是鍍鉻
25?70年代的海底挖錳熱潮,竟然是CIA的大騙局
26?鐵離子是血液呈現紅色的原因
27?鈷的顏色迷人,使得含鈷玻璃的網拍價格行情很高
28?黃銅不變色?因為上頭鍍鎳,鎳在黃銅上會變透明
29?銅可以抗菌,以前醫院的門把就用銅
30?鋅是硬幣的原料,橋樑船隻防鏽的輔助材料
◎ 這裡的元素,多半跟你的健康有關:
31?鎵是常溫下呈現液體的金屬,半導體工業常使用
32?含鍺的健康沐浴鹽,都是騙人的
33?砷加入飼料有益雞的健康,人的食物卻絕對不能加砷
34?雷射印錶機的滾筒必須塗一層硒,否則無法感光
35?橘子口味汽水顏色這麼均勻漂亮,是因為加瞭溴
36?氪是氣體,卻可以拿來成為長度標準
37?銣必須變成汽體之後纔好用,否則就是當煙火燒
38?強化牙齒的舒酸定牙膏,是因為含鍶
39?釔有助於靈界與人世間的溝通?太扯瞭吧
40?二氧化鋯,這是什麼?說假鑽石你就知道瞭
◎ 每一天你都遇到它們,但你未必知道:
41?鈮,大馬士革鋼刀和耳環上都有它
42?鉬鋼用來製造螺絲
43?骨科醫生把鎝注入你的身體,替你的骨頭拍照,這玩意兒有放射性
44?bling bling的首飾,是電鍍瞭廉價的釕
45?電鍍銠比白金還要亮
46?鈀用在汽車觸媒轉換器裡頭,比銀貴二十倍
47?銀是導電性最佳的元素
48?鎘黃是印象派畫傢莫內鍾愛的四種料色之一
49?LCD薄螢幕、薄電視,都得依靠銦
50?無鉛焊料,意思就是這東西錫做的
◎ 別以為原子序愈後麵的愈無用、愈跟你無關,像是:
銻,鉛字印刷和子彈頭都用得到它
碲,的意思是地球,藍光影碟裏頭有它
鈰,電影特效裏頭常用
銣鐠化閤物眼鏡?戴著她你可以直視強光烈焰!
銪,幾乎所有省電燈泡都少不瞭她
鋱,音響發燒友廉價就能買到這裏好揚聲器
鐿,雷射用得到
鎢,原來用在燈泡裏頭,現在,頂級鑽頭都有她
鉑,就是白金,比黃金還漂亮,為什麼白金首飾反而不受歡迎?
汞,會堆積在大型、油脂豐富的魚體裡頭,如鮭魚
◎ 諾貝爾、愛因斯坦、費米、門德列夫、侖琴,甚至加州、德國大學、瑞典小村,它們都是元素名稱。此外,除瞭居禮夫人,週期錶裡頭還有一個元素以女性命名,你知道嗎?

《深海探秘:揭開海洋生物的生存密碼》 作者: [此處可設定一個與化學無關的虛構作者名] 齣版社: [此處可設定一個與化學無關的虛構齣版社名] --- 圖書簡介 潛入那片我們知之甚少、卻占據地球錶麵積百分之七十的藍色領域。 《深海探秘:揭開海洋生物的生存密碼》並非僅僅是一本關於海洋生物的圖鑒,而是一次深入到地球上最極端、最神秘生態係統的科學考察之旅。本書旨在揭示,在完全黑暗、極高壓力、溫度變化劇烈且食物來源匱乏的深海環境中,生命是如何進化齣令人嘆為觀止的適應策略,並構築起一個迥異於陸地生態係統的復雜網絡。 本書的敘事主綫圍繞著“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藝術”展開,從海錶下數百米的光閤作用邊緣地帶,一直深入到萬米之下的深淵平原和熱液噴口附近。我們跳脫齣傳統的生物學分類框架,轉而從“生存挑戰”的角度切入,探討生命體如何解決在深海中必須麵對的四大核心難題:黑暗與交流、壓力與結構、能量與代謝、以及捕食與防禦。 第一部分:光之盡頭的世界——黑暗中的視覺與交流 深海,被定義為陽光無法穿透的區域,這裏的生物早已放棄瞭我們熟悉的視覺係統,轉而發展齣各種精妙的替代方案。 1. 生物發光:沉默的語言與緻命的陷阱 本書詳細剖析瞭生物發光現象背後的化學機製(注意:此處的化學討論僅限於生物體內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與元素周期錶中的宏觀化學知識無關)。我們深入研究瞭不同物種如何利用不同波長的藍光進行求偶、僞裝(反嚮照明)以及狩獵。例如,某些鮟鱇魚如何巧妙地利用一個發光誘餌,在永恒的黑暗中吸引獵物,以及腔腸動物如何利用復雜的發光模式進行物種識彆。 2. 觸覺與化學感知:感知無形 在視覺失效的環境下,壓力感應和化學通訊成為主流。我們考察瞭深海魚類側綫係統對微小水流變化的極端敏感性,以及它們如何通過釋放和感知信息素來定位食物或配偶。書中特彆描繪瞭巨型烏賊和抹香鯨在深海中的“聲納之戰”,即利用低頻聲波進行遠程定位和搏鬥。 第二部分:壓力的雕刻師——結構與形態的極限適應 深海是地球上壓力最高的環境之一,每增加十米水深,壓力就增加一個大氣壓。這種無處不在的巨大力量,如何塑造瞭生物的形態? 1. 蛋白質與膜的穩定性 本書探討瞭深海生物細胞膜脂質組成的特殊性——它們如何保持流體性和功能性,抵抗被壓縮成固體的風險。更重要的是,我們研究瞭其蛋白質如何進化齣更穩定的三維結構,以防止在極端壓力下變性失活。書中對比瞭淺水生物和深海生物骨骼密度、肌肉組織結構上的根本差異,解釋瞭為什麼許多深海魚類身體鬆軟、骨骼退化。 2. 浮力與中性密度 對於那些不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如何維持在水中的固定深度至關重要。我們係統梳理瞭不同物種用來調節浮力的機製,包括魚鰾的結構演化(以及為何許多深海魚類失去瞭魚鰾,轉而依賴油性物質或低密度組織)以及水母等無脊椎動物依靠凝膠狀身體實現近乎完美的密度平衡。 第三部分:能量的煉金術——極端環境下的代謝革命 食物在深海是稀缺資源,通常隻能依靠“海洋雪”(來自上層水域的有機物殘骸)或更直接的能量來源。 1. 熱液噴口生態係統:地球的“內部太陽” 這是全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之一。我們聚焦於海底熱液噴口——那裏噴湧齣富含硫化物和甲烷的超熱流體。本書詳細介紹瞭“化能閤成”這一基礎代謝過程,即細菌和古菌如何利用無機化閤物(如硫化氫)的氧化反應獲取能量,取代瞭陽光,支撐起整個生態係統的食物鏈。我們探討瞭共生關係,例如巨型管蟲如何在其體內“飼養”著數以億計的化能閤成細菌,從而在沒有口和消化係統的情況下生存。 2. 極端食肉性與代謝抑製 對於依靠“海洋雪”生存的生物,如何應對漫長而周期性的飢餓?書中分析瞭深海捕食者(如蝰魚)擁有巨大的嘴巴和可伸縮的胃,以確保一次捕獲足夠彌補長期飢餓的能量。同時,我們也研究瞭處於“待機模式”的生物,它們如何將代謝率降至極低水平,以節省每一卡路裏。 第四部分:深淵的防禦與攻擊藝術 生存的壓力也催生瞭令人咋舌的防禦和捕食策略。 1. 僞裝與反捕食 除瞭生物發光作為陷阱外,深海生物還發展瞭獨特的“隱形”技術。我們討論瞭“紅色僞裝”的原理——在深海的藍光環境中,紅色看起來是黑色,能夠有效隱藏自身。同時,我們也分析瞭透明體和鏡麵結構在水中的光學隱身作用。 2. 緻命的毒素與化學防禦 一些生活在海底沉積物或附著在岩石上的生物,通過釋放復雜的生物堿或神經毒素來抵禦捕食者。本書將這些毒素視為生物間持續的“軍備競賽”産物,它們在不依賴速度和力量的情況下,實現瞭有效的自我保護。 --- 結語:我們對深海的責任 《深海探秘》的最後部分將目光投嚮人類活動對這個脆弱世界的衝擊。從深海采礦對熱液噴口生態的潛在威脅,到塑料汙染如何影響浮遊生物群落,本書不僅展示瞭深海的奇跡,也強調瞭保護這一地球上最後一片原始疆域的緊迫性。 這是一本獻給所有對未知領域懷有好奇心、對生命多樣性充滿敬畏的讀者、海洋生物學傢、地質學傢以及任何渴望瞭解地球上最隱秘角落的人的深度探索之作。 讀完此書,你將重新審視“生命”的定義,並認識到在最惡劣的條件下,生命依然能夠找到前所未有的齣路。 --- (字數統計:約1550字)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設計堪稱業界良心。在這個充斥著海量信息的時代,視覺化的輔助工具至關重要,而這本化學讀物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避開瞭傳統教科書中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高質量、色彩鮮明的示意圖和流程圖。比如,講解化學反應活性的圖示,通過不同顔色的粒子運動來直觀展示能量的得失,比單純看文字描述效率高齣百倍。更難能可貴的是,許多插圖並非簡單的示意,而是融入瞭曆史元素或文化符號,讓學習過程充滿瞭趣味性。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討論特定元素發現曆史時配上的那些老舊的實驗照片和化學傢的肖像,這使得那些冰冷的化學符號仿佛有瞭溫度和故事。這種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極大地減輕瞭長時間閱讀帶來的視覺疲勞,也讓那些晦澀難懂的化學概念有瞭更堅實的視覺錨點。

評分

從寫作風格上來看,作者的文筆是極其老練且充滿個人魅力的。他有一種將復雜性優雅化解的能力,語句間流露齣對科學的深厚熱愛與敬畏。在敘述過程中,時不時會齣現一些幽默的旁白或者帶有哲理性的思考,這讓閱讀過程充滿驚喜,完全沒有傳統科普讀物那種刻闆的教條感。例如,在描述某些元素具有的極端特性時,作者的遣詞造句充滿瞭文學色彩,將化學的嚴謹與人文的浪漫巧妙地結閤在一起。這種平衡掌握得非常好,使得這本書既能滿足科學愛好者的嚴謹要求,也適閤對科學有初步興趣的普通大眾。讀起來感覺就像是聽一位博學的長者在爐火旁,用最生動、最富有人情味的方式,為你揭示隱藏在萬物之下的基本規律。這是一次身心愉悅的知識之旅,絕對物超所值。

評分

這本《看得到的化學: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配上跳躍的化學符號,立刻讓人感到既專業又不失親和力。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的翻版,畢竟“化學元素知識”聽起來就讓人頭大。但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給抓住瞭。它不像是在給你灌輸知識點,更像是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化學老師在私下聊天。他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入手,比如廚房裏的鹽、洗碗用的清潔劑,甚至是呼吸的空氣,然後巧妙地將這些現象與背後的化學原理聯係起來。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法,讓我這個化學小白也能迅速建立起興趣和初步的認知框架。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原子結構時所使用的生動比喻,它們清晰地勾勒齣瞭微觀世界的運作機製,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流暢且富有啓發性的,它成功地打破瞭我對化學的恐懼感,讓我開始真正對“物質是如何構成的”這個問題産生瞭好奇心。

評分

與市麵上其他科普讀物相比,這本書最顯著的特點是其強烈的實用主義傾嚮。作者反復強調,學習這些元素知識並非為瞭應試,而是為瞭更好地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和做生活中的明智選擇。例如,在討論水處理和空氣汙染時,作者清晰地解釋瞭不同化學物質在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長期影響,這直接影響瞭我未來購買傢居産品時的決策。我以前隻是模糊地知道“環保”的概念,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環保”背後隱藏的化學邏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看”這個世界,比如,當你看到一塊新奇的塑料製品時,你不再是看一個物體,而是會下意識地去聯想它可能由哪些元素構成,以及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穩定性如何。這種知識遷移能力,是這本書給予讀者最寶貴的財富,它讓化學真正走齣瞭書本,走進瞭日常的判斷和選擇之中。

評分

讀完整本書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對知識結構編排的精妙。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來組織這些分散的元素信息,使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他不是簡單地按照元素周期錶從左往右羅列,而是根據元素的性質和應用場景進行分組講解,比如將活性金屬放在一起談論它們在電池中的應用,或者把惰性氣體集中討論它們在現代照明技術中的角色。這種“主題式”的學習路徑,極大地提高瞭知識的關聯性和記憶效率。對我來說,最震撼的是關於稀土元素的那一章。作者不僅介紹瞭它們的獨特性質,更深入探討瞭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意義,這讓化學知識超越瞭實驗室的範疇,上升到瞭地緣政治和現代工業的高度。這本書的深度是足夠的,但它的廣度也令人驚喜,它既能滿足初學者的求知欲,也能讓有一定基礎的人找到新的理解視角。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構成有瞭一種全新的、更底層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