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8本(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运气分册/基础分册/难经三家注)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8本(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运气分册/基础分册/难经三家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玉兴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经典
  • 黄帝内经
  • 素问
  • 运气
  • 基础
  • 难经
  • 养生
  • 古籍
  • 医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1602Z
商品编码:162594746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
开本:大32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8本   作者:王玉兴 编   定价:240
  ISBN:9787513216029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版次:1   印次:1   开本:大32开
  重量:   字数:   装帧:平装


套装目录 

序号   ISBN   书名   单价(元)   作者
  1   9787513216029   黄帝内经灵枢三家注·上编   35   王玉兴 编
  2   9787513216036   黄帝内经灵枢 三家注·下编   29   王玉兴 编
  3   9787513215992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基础分册   35   王玉兴 编
  4   9787513216005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   29   王玉兴 编
  5   9787513216012   黄帝内经素问 运气分册   35   王玉兴 编
  6   9787513216067   金匮要略三家注   29   王玉兴 编
  7   9787513216043   难经三家注   19   王玉兴 编
  8   9787513216050   伤寒论三家注   29   王玉兴 编


内容简介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灵枢三家注(上编)》将三位zui负盛名的古代医家对中医经典的毕生研习运用心得,依经文次序汇编在一起,从多角度互补阐述经典奥义。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各家都会有所偏颇,《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灵枢三家注(上编)》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让读者跟随古代名医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灵枢三家注(下编)》选取《黄帝内经灵枢》众多注本中zui具特色的三家,沿袭通行本《灵枢》篇目顺序,将注文依次纂集于相应经文之下。

汇集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明代张介宾《类经》三家《灵枢》注本。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灵枢三家注(下编)》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让读者跟随古代医家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对学习和精研《黄帝内经灵枢》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基础分册)》由“灵兰书院”联合文献专家团队10余人倾力打造,堪称学习中医经典的“必备神器”与“传世之作”。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基础分册)》将三位zui负盛名的古代医家对中医经典的毕生研习运用心得,依经文次序汇编在一起,从多角度互补阐述经典奥义。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各家都会有所偏颇,《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基础分册)》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让读者跟随古代名医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由“灵兰书院”联合文献专家团队10余人倾力打造,堪称学习中医经典的“必备神器”与“传世之作”。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从多角度互补阐述经典奥义。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各家都会有所偏颇,本系列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让读者跟随古代名医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运气分册)》由“灵兰书院”联合文献专家团队10余人倾力打造,堪称学习中医经典的“必备神器”与“传世之作”。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运气分册)》从多角度互补阐述经典奥义。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各家都会有所偏颇,本系列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让读者跟随古代名医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金匮要略三家注》选取《金匮要略》众多注本中zui具特色的三家,沿袭通行本《金匮要略》篇目顺序,将注文依次纂集于相应经文之下。

汇集元代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清代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和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三家《金匮要略》注本。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金匮要略三家注》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遵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精神,让读者跟随古代医家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对学习和精研《金匮要略》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难经三家注》选取《难经》众多注本中zui具特色的三家,沿袭通行本《难经》篇目顺序,将注文依次纂集于相应经文之下。

汇集元代滑寿《难经本义》、清代徐大椿《难经经释》和清代叶霖《难经正义》三家《难经》注本。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难经三家注》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让读者跟随古代医家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对学习和精研《难经》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伤寒论三家注》选取《伤寒论》众多注本中zui具特色的三家,沿袭通行本《伤寒论》篇目顺序,将注文依次纂集于相应经文之下。

汇集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清代柯韵伯《伤寒论注》和清代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三家《伤寒论》注本。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伤寒论三家注》集三家之学,补一家之偏,遵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精神,让读者跟随古代医家轻松品读中医经典。

对学习和精研《伤寒论》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8本》并非单纯的医学文献堆砌,而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学术盛宴,一次关于生命本源与疾病奥秘的深度探索。这套书精心收录了中医古籍中三部里程碑式的巨著:《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以及《难经》,并辅以历代医家精辟的三家注,力求为读者呈现最为全面、深入、且富有传承价值的中医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生命的根本大法 《素问》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犹如一部关于人体这部精密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详细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揭示了生命的发生、发展、衰老以及死亡的规律。书中将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都置于天人相应的宏大框架下进行解读。 在《素问》的世界里,天地万物并非孤立存在,人体也并非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个体。人体的阴阳消长,与四时气候的变迁息息相关;人体的脏腑功能,与五行生克紧密相连;人体的精神情志,也受到外界环境的深刻影响。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素问》的始终,为我们理解健康与疾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内容涵盖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机制,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精、气、神三宝的涵养与运用。它详细论述了人体的经络系统,这些看不见的通道,如同人体的“高速公路”,承载着气血的运行,维系着脏腑的协调。书中对疾病的成因,提出了“邪气”、“正气”的理论,并深刻分析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致病因素,为我们认识疾病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在诊断方面,《素问》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原则,并对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色、脉、形、证”的辨别,为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治疗方面,《素问》更是强调“治未病”的思想,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在疾病初起时就进行干预,以达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已病”的最高境界。书中涉及的治疗手段,包括针刺、艾灸、汤药、导引等,都蕴含着古人朴素而又深刻的智慧。 《黄帝内经·灵枢》:针药的精微之道 如果说《素问》描绘了生命的宏观蓝图,《灵枢》则深入到人体微观世界的精微之处,尤其侧重于针灸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它详细阐述了经络、腧穴、脏腑的解剖生理,以及针刺的具体操作方法、禁忌和治疗原则。 《灵枢》对经络系统的描绘尤为详尽,不仅列出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详细阐述了经别、络脉、孙络等分支,以及经筋、皮部等与经络密切相关的组织。这些细致的描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精准的定位依据。书中对人体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的描述,虽然以古人的认识方式呈现,但其对生命体结构的观察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在针灸方面,《灵枢》详细介绍了三百六十五个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方法,并根据不同的病症,提出了具体的配穴方案。书中还涉及了各种针刺手法,如补法、泻法、提插捻转等,以及八十一难的针刺理论,这为后世针灸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此外,《灵枢》还探讨了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并将其与脏腑、经络紧密联系起来。它深入分析了人体在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变化,以及疾病发生时气血的异常。书中对“营气”、“卫气”的论述,对于理解人体的运行和防御机制至关重要。 《灵枢》不仅是针灸学的一部百科全书,更是理解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思想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对人体精微之处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黄帝内经》的整体理论体系。 《难经》:辨证的精髓与奥秘 《难经》并非一本独立的著作,而是通过“九卷八十一难”的形式,对《黄帝内经》中的疑难问题进行阐发和补充。它以问答的形式,对《内经》中的许多重要理论,如脏腑别论、脉学、腧穴、病因病机等,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和辨析,使得《内经》的理论更加清晰易懂,逻辑更加严谨。 《难经》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对“脉学”的精细辨析。书中对二十八种脉象的描述,细致入微,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不仅区分了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还揭示了脉象与脏腑、病症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三部九候”等古代诊法,以及“浮沉迟数”等脉象特征的深入解读,使得脉学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可以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工具。 在脏腑理论方面,《难经》对《内经》中的一些模糊之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例如对“心”、“肺”、“脾”、“肝”、“肾”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论述,更加系统和具体。它提出了“五脏皆藏神”等重要观点,丰富了我们对脏腑功能和精神活动的认识。 《难经》对“经络”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它详细阐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和临床应用,并对十二经脉的“表里”、“相合”关系进行了补充。书中对“腧穴”的讨论,也增加了许多新的见解,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难经》还对“病因病机”、“治则”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它强调了“以虚衰为本”的治疗原则,并提出了“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等经典的治疗方法。这些论述,对于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家注:智慧的传承与升华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选了历代三位重要的医家对这三部经典著作的注解。这些注解并非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融入了注解者本人对医学的深刻理解、临床经验以及学术思想。它们如同三双锐利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补充和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和理解。 这三家注的汇集,形成了一种“集思广益”的效果。读者可以对照不同注解者的观点,比较他们的异同,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原著的精髓。每一位注解者都秉持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将自己的见解融入其中,使得这套书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继承,更是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这三家注,读者不仅能够理解“原典”的意义,更能体会到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历代医家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推动中医向前发展的智慧与努力。这套书能够帮助读者: 深入理解中医基本理论: 掌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核心概念。 掌握中医诊疗方法: 学习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理解脉象、舌象等诊断依据。 领悟中医治病思想: 学习“治未病”的理念,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 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腧穴、针灸、方药等具体内容,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 体验中医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8本》不仅是为中医爱好者、学生、研究者提供的宝贵学习资料,更是任何一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生命科学以及健康养生有追求的人士,都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它将带领您踏上一段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旅程,解锁生命的奥秘,领悟健康的真谛。

用户评价

评分

入手这套《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我首先被吸引的是《难经》三家注。一直觉得《难经》是中医入门的一大难关,它以问答形式,对《黄帝内经》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逻辑严密,但又往往言简意赅,初学者很容易感到困惑。《灵兰书院》这套书的优点就在于此,它提供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注家对《难经》的解读,这种“三家注”的模式,就像是给《难经》配上了多位“翻译官”,而且是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翻译官。当我读到关于“脉象”的章节时,对于不同脉象的定义和临床意义,一开始我也只是囫囵吞枣。但经过对比不同注家的解释,我发现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同一脉象进行了延伸和细化。例如,对“浮脉”的解读,有的侧重于其外感风寒的表象,有的则进一步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虚实之分,甚至联系到情志因素。这种对比阅读,不仅加深了我对脉象的理解,更让我看到了中医诊断学在实践中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它不再是死板的条文,而是充满智慧的推理和判断过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攻克《难经》这道“难关”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我重拾了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情。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医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中医经典的入门读物。《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特别想分享的是《黄帝内经·素问》的基础分册。过去,我尝试过阅读一些《黄帝内经》的普及读物,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缺乏深入的理解。而这本《基础分册》通过“三家注”的解读方式,极大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将原著的原文、历代名家的注解以及现代学者的一些阐释融为一体,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和发展。例如,书中对“精、气、神”的阐述,不同注家从生理、病理、哲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多角度的解读,让我不再将它们视为孤立的概念,而是理解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注解中穿插了大量的临床实例和生活中的应用,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仿佛能够看到古人是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本书让我感觉,中医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严谨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触手可及。

评分

我一直对《难经》充满敬畏,觉得它如同中医的“百科全书”,但同时又因为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奥的内涵而望而却步。《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中的《难经三家注》,则是我真正能够“走进”《难经》的桥梁。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注解那样,只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选取了三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注家,将他们的观点并列呈现。这就像是在听三场关于《难经》的精彩讲座,每一位讲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当我阅读关于“五脏生成”的章节时,原本我对五脏的生成顺序和相互关系感到模糊,但通过对比三家注的解释,我发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的侧重于胚胎发育的顺序,有的则从后天形体生长来阐释,还有的则将其与气血运行的规律相结合。这种多元化的解读,让我对“五脏生成”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看到了中医在解释生命现象时的严谨与精妙。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难经》并非仅仅是知识的罗列,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鼓励我跳出单一的视角,去拥抱更广阔的医学视野。

评分

我一直对《黄帝内经·运气分册》这个主题感到非常好奇,因为“运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将其与中医养生结合,更是充满智慧的结晶。这次有幸接触到《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里面的《运气分册》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天地的自然规律如何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的发生。不同于我之前对运气学说的零散认知,它将抽象的天文、地理、气候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书中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运气”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及相应的“运气”不和可能带来的病症。例如,对于“司天”、“在泉”的论述,结合不同年份的“运气”变化,解释了为何在特定年份,某些疾病会高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还穿插了大量的养生指导,比如不同季节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顺应“运气”的变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种将宏观宇宙规律与个体健康紧密结合的思路,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畏自然,学会如何与之和谐相处。

评分

读《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套装8本》的黄帝内经素问基础分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医的博大精深远超我的想象。一直以来,我对中医的认知停留在一些零散的养生知识和简单的方剂上,总觉得它玄而又玄,缺乏科学性。然而,当我翻开这本《基础分册》,才真正领略到《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基石的严谨和逻辑。书中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阐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长期观察和深刻体悟的系统总结。尤其是一些基础概念的解释,如“阴阳”、“五行”、“精气神”,虽然看似抽象,但作者通过细致的解读和对不同注家的观点梳理,让我看到了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实际应用。比如,对于“脾主运化”的论述,不同注家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强调其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则深入到其对情绪和精神的影响,这种多角度的解析,让我对“脾”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语言虽然古朴,但通过三家注的对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仿佛有几位智慧的老师在旁边循循善诱,帮我拨开迷雾,一步步走向中医的殿堂。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思维方式的启蒙,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健康和疾病。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

评分

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