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有效的大脑思维整理术
用方格笔记本记笔记,图表集合、遵循“空、雨、伞”的笔记之道,有助于整理大脑思维,理顺工作程序,能够开启职业新模式。
2.麦肯锡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东京大学学生都在使用的工作学习方法。
日本一项调查表明考取日本名牌大学的学生都使用方格笔记本。麦肯锡咨询公司一入职就给员工发放方格笔记本。并在员工培训中教授使用方格笔记本的方法。
3.日本累计销售50万册,台湾一上市即刻进入排行榜前3名。
长期雄踞日本亚马逊前5名,台湾金石堂、诚品一上架立即进入排行榜。
这是一本教读者如何通过记笔记整理大脑思路的书。
麦肯锡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等各大外资管理咨
询公司,以及考取东大的学生……
聪明的人都在用“方格笔记本”。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使用方格笔记本,可以“理清大脑思路”。
整理笔记的同时,也能使工作和学习变得更有意思,
效率自然也就越高。
笔记是我们的“第二大脑”。
只要看一个人的笔记本,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大脑。
你的前途暗淡、人生迷茫是因为你在使用错误的笔记本,错误的记笔记方式。从现在开始使用方格笔记本,遵循空、雨、伞之道,开始新的笔记之路,开启新的人生模式。
高桥政史,创新管理有限公司(Creative Management Inc. )董事长,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还担任过某香港营销公司COO(首席运营官)以及某战略咨询公司经营咨询顾问。他已对2万人进行过“笔记技巧指导”的培训,引进他的笔记记录法的公司已超过200家,有IT公司、外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通讯公司、外资金融企业、商社、地产公司、汽车制造商、机器制造商、精密仪器制造商、函购公司、物流公司、医疗机构等等。此外,他还开了一家通过“笔记技巧指导”提升“读?写?发表”能力的培训学校。
《序言》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东大录取生都在使用的方格笔记本008
“使用方格笔记本后,我的能力提升了!”
——方格笔记本使用者们的心声018
针对不同读者的“读法”指引
第一章
想改变人生,就改变笔记本吧!
使头脑变聪明的笔记本VS.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002
在学校、公司学不到的东西004
在使用速记法、速读法、逻辑思维法之前,重新审视“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 006
对笔记本不加选择,会给你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009
方格笔记本能改变你014
第二章
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必须使用的“麦肯锡笔记本”的秘密
用方格笔记本改变“框架” = 使头脑变聪明020
麦肯锡的“麦肯锡笔记本”和BCG的方格笔记本025
大前研一使用的大方格笔记本028
世界顶级精英亲身实践的“黄金三分法”030
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横向”使用方格笔记本038
A4笔记本乃根本041
使用的颜色“控制在三种以内”045
像报纸那样标出“题目”048
小知识:“零”秒完成PPT的秘诀:
PPT制作工作外包055
方格笔记本+书写舒适的笔,让你记笔记时动力十足056
笔记本终极秘诀=“10000张纸法则”060
使头脑越变越聪明的方格笔记本的
基本原则和使用方法063
▲使头脑越变越聪明的笔记本三法则064
▲使头脑越变越聪明的方格笔记本使用指引065
▲造就“美丽笔记本”的方格笔记本的七项功能066
▲简单三步!“使头脑越变越聪明的方格笔记本”制作方法068
第三章
人生之本!看透“学习笔记本”
鲜为人知的笔记本三大功能070
看透“学习笔记本”的方法:首先不要再照抄板书073
用“空白的一秒”创造“难以忘记的记忆”076
用“两页一主题”的方式使用学习笔记本079
能驾驭好“中部区域”的人,即可驾驭好学习082
“善于发现的人能进步”,这是真的吗?084
将“发现”故事化的决定性因素是“逻辑连接词”086
在笔记本右侧的“概括总结区域”写解决问题的“要点”091
哈佛大学的教育项目更注重“理解力”093
记笔记时要有意识地总结概括095
方格笔记本的使用示例1《学习笔记本篇》099
小知识:人一生需实现三次笔记本的进化,从13岁开始的笔记本进化论100
第四章
工作笔记本是“懂得取舍”的笔记本
成年人使用笔记本的目的是“舍弃”102
30岁仍在工作上毫无起色的人都是被“代谢不良的笔记本”害的104
工作笔记本的秘诀是“整理术”109
战略咨询顾问的笔记本也是“战略性”的112
小知识:为何要用蓝色笔?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称“蓝色利于激发创造性,红色利于提高准确度”115
用方格笔记本提升“提问力=询问力”116
让方格笔记本帮你变身为“提问达人”119
“确认论点的三分钟”可改变你的职业生涯121
第五章
玩转可作为一生有用武器的“提案笔记本”
笔记本的终极目标是“提案笔记本”128
在方格笔记本这一“健身房”中锻炼大脑的逻辑性130
出色的外资咨询顾问讲究“Fact”(事实)134
用不同颜色区分“事实”和“意见”138
加入固有名词、数词、动词141
丰田、麦肯锡的“五个为什么”要用三个工具来掌握144
外资咨询顾问贯彻始终的“行动区域”是什么样子的?147
一切只为得出一个信息150
方格笔记本的使用示例2《工作笔记本篇》153
所有资料皆用“黄金三分法”整理154
小知识:制作出与外资咨询顾问同样美丽的PPT的秘诀
——“think-cell”的冲击158
更上一层楼的“博弈笔记本”159
▲制成博弈笔记本的“三个要点”160
手中的笔记本将决定你的未来172
结束语:助你实现梦想的笔记本174
进入社会后,有些人不惜花费高额培训费为自己充电,有参加逻辑思维能力培训的,有参加提高工作效率培训的,有参加能力开发研讨会的,还有专门学习速记和速读的,其中甚至有人为此花费了数万、数十万日元,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有很多。
当然,这些努力并不是徒劳的。
但是,在此之前,应该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掌握能再现学习内容的记笔记法。
不管你参加的是多么优秀的培训、讲座、研讨,如果你的笔记无法再现当时的学习内容,那么,你好不容易学到的知识、技巧化为乌有的可能性将很大。
笔记的生命线是“再现性”,这是记笔记的最终目的。
可是,没有学习过笔记本使用方法的人日后再看自己的笔记时,只能看到上面的词语和句子,却回忆不出“为何需要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作用”这些更为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说,他们用的是缺乏再现性的记笔记法。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记的笔记“无法再现学习内容”的话,那并不是你参加的讲座或接受的培训不好,也不是你的能力不行,更不是你付出的努力不够。
真正的原因在于你的笔记。
因为你的笔记是“无法再现学习内容、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
“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阻碍了你能力的发挥与提升。
比“你参加了什么培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再现、实践你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所以,请你放下阻碍了你能力发挥的笔记本,拿起能使你头脑变聪明的笔记本吧!
如果你无法再现曾经学习的内容,那就说明你之前使用的笔记本“阻碍了你能力的发挥”。
笔记本的改变将带来能力的改变。
有些笔记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搁了一段时间再看时,“却无法再现学到的内容”。这种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是很常见的。如果不考虑记笔记的目的以及日后如何使用笔记的话,那么,你将很难达到你想达到的效果。
“我是怕日后忘记才记的”“我只是照抄板书罢了”“我有记笔记的习惯”……如果你是因为这些记笔记的话,请就此打住吧!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记笔记呢?
请在本书接下来的内容中,跟我一起掌握记笔记的技巧吧!
……
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东大录取生都在使用的“方格笔记本”
成为咨询顾问没多久,曾在麦肯锡担任董事的上司便给了我一样东西——A4大小的蓝色方格笔记本。
我询问他给我方格笔记本的理由,他回答说:“因为麦肯锡的咨询顾问都在使用方格笔记本。”
“为什么要用方格笔记本呢?”虽然心中怀有疑问,但从那天开始,我也用起了方格笔记本。
后来,我与多位出自麦肯锡、BCG(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博思艾伦等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共事,发现他们的手中总是放不下方格笔记本。
再后来,我对两百余家企业进行了“笔记技巧指导”,还诊断了许多人的笔记,其中不乏欲提高学习成绩的学生,还有不善理清思路的商人以及在初中、高中、大学任教的老师等等。
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较强的一方与较弱的一方的笔记存在很大的差异”。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等较强的一方的笔记中穿插了丰富的图、表,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很容易让人看明白。
与此相反,学习、工作上难以取得成绩的人的笔记就是简单的记事本,即使多看几遍,也很难再现上面的内容。
两者所使用的笔记本也不一样。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们使用的是容易书写且看起来清晰明了的方格笔记本,其他大多数人则使用的是不便于画图表的横条笔记本、小型记事本或是从百元(100日元)店里买来的纸质较差的笔记本等。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愿在笔记本上多花银子,二是因为大多数人未把选择笔记本当回事。
东大笔记本、京都大学笔记本……考生在用方格笔记本!
日本大型预科学校代代木Seminal的文具商店货架上有一种摞得高高的笔记本——方格笔记本, “东大笔记本”“京都大学(以下简称“京大”)笔记本”也都是方格笔记本。
你知道“方格笔记本”已成为当今考生的必备笔记本了吗?
数年前有一本畅销书叫《东大录取生的笔记本非常美丽》(太田彩著/文艺春秋),“东大笔记本”就是受此书启发而设计制作出来的笔记本。以此为契机,“京大笔记本”等各式各样的
“合格笔记本”也相继上市。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方格笔记本,只是对由横竖线组成的标准方格笔记本进行了改良,有的用圆点表示竖线,有的加上了副线。事到如今,方格笔记本的款式更是五花八门。
不知不觉中,方格笔记本已成了考生的必备武器。
“聪明人”为何使用方格笔记本?
外资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东大录取生……他们为什么都使用方格笔记本呢?
这是因为方格笔记本中的横竖线设计便于画图、画表。加上图、表后,笔记的视觉效果增强,让人一目了然。
而让人一目了然的笔记本在商务领域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不要动不动就用电脑。”
前面提过的曾在麦肯锡担任董事的上司一边对我说道,一边递给我了一个A4大小的蓝色方格笔记本。
在此之前,我一直用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笔记本。可是使用了方格笔记本以后,我发现自己的思路日益清晰明了。
我使用电脑的时间一下子减了大半。制作文件的速度、质量均大幅提升,没多久,我就可以在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面前底气十足地进行PPT汇报了。
就在那时,我切身感觉到“笔记本中蕴藏着远超单纯 ‘记录工具’的巨大能量”。
方格笔记本具有优越的“再现性”。所谓再现性,就是不只是再现听课内容,就连当时的氛围和场面都仿佛重现了。
无论是用于商务还是用于学习,既能理清思路又能真实再现当时气氛的方格笔记本,将成为你的战略性“武器”。
我对那些能够帮助我提升思维深度和工作效率的书籍总是充满好奇。这本书的标题,简洁而有力,直接点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聪明”与“方格笔记本”之间的联系。我一直认为,真正聪明的人,并非是天生就拥有过人的智商,而是善于运用工具和方法来放大自己的优势。而“方格笔记本”,听起来就是一个能够承载和激发智慧的载体。作者高桥政史,相信他在职场领域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如何将方格笔记本的潜力最大化,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记录工具,更能成为一种思维的“仪表盘”,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规划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运用方格笔记本进行创新思考、风险评估、决策制定等方面的详尽指导,让我能够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实践,成为一个在职场中更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人。
评分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深知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信息和进行有效沟通方面。常常感到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被各种任务和信息淹没,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几个字太有吸引力了。它传递了一种清晰、有条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我非常好奇,作者高桥政史是如何看待这个“方格笔记本”的,它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能够帮助人们变得“聪明”?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比如如何利用方格来梳理思路,如何将想法转化为清晰的行动计划,以及如何在会议或讨论中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到一套系统性的思考方法,让我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而不是感到手足无措。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尤其是那些容易遗漏细节或者思路打结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虽然努力,但效率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及时雨。我一直对那种能够将零散思绪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很感兴趣,而“方格笔记本”听起来就充满了这种可能性。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一种思维的载体,能够帮助我们把抽象的想法具象化,把复杂的逻辑梳理清晰。这本书的作者,高桥政史,我想他一定是一位在职场上有丰富经验,并且善于总结和分享的智者。我非常期待他在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方格笔记本进行高效思考、问题分析、项目规划,甚至是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战略性布局的实用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用一种更具象、更清晰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职场上走得更稳、更远。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封面那简洁的“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几个字吸引住了。总觉得生活中的很多烦恼,是不是都可以通过更清晰的思维方式来化解?尤其是工作上,感觉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却总有一种“原地踏步”的焦虑感。这本书传递的信息,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迷茫的内心。我一直以为笔记本只是用来记录待办事项或者会议内容的工具,没想到它还能承载如此深远的思考和规划。高桥政史这个名字,虽然之前没有特别了解,但从书名和内容传递出的智慧感,让人立刻产生了信任。我尤其期待书里提到的“方格笔记本”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那些“聪明人”在纷繁复杂的职场中游刃有余。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绝技?我很好奇那些具体的技巧,比如如何用方格来梳理复杂的问题,如何将其转化为行动,又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力。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告别过去的低效和混乱,真正成为一个更加“聪明”的职场人。
评分我一直是个喜欢做笔记的人,但总觉得自己的笔记停留在“记”的层面,缺乏“用”的深度。很多时候,写下的东西看过一遍就束之高阁,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这本书的标题“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觉得,那些被称为“聪明人”的人,一定有着一套与众不同的方法论,而“方格笔记本”很可能就是他们实现这种高效思维的关键。我迫切地想知道,高桥政史这位作者,是如何将一个看似普通的笔记本,赋予如此强大的智慧和力量的。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方格笔记本的各种使用场景,比如如何用它来头脑风暴,如何来拆解复杂任务,如何进行SWOT分析,甚至是如何规划个人成长路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彻底改变我对笔记和思维方式的认知,从而真正掌握一种能够让我事半功倍的职场利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