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國著名中醫經驗集叢書——陳全新針灸經驗集
原價:15.00元
作者:陳秀華 等主編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4-1
ISBN:9787117059503
字數:180000
頁碼:25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廣東省名中醫陳全新從事針灸醫療、教學、科研40餘年,碩果纍纍,學識經驗俱豐。本書尤其弟子整理提供提煉,擇其精要者編箸而成。全書共分6章,第一章治學經驗與方法,第二章針法新釋,第三章理論闡發,第四章疑難病癥治驗,第五章論薈萃,第六章科研成果。比較全麵地介紹瞭陳全新教授的學術思想、針灸手法、針治經驗。可供學習中醫、針灸人員參閱。
基本信息
書名:協和人體胚胎學圖譜-中國人胚胎發生發育實例圖解
原價:130.00元
作者:薛社普,俞慧珠,葉寬 著
齣版社:中國協和
齣版日期:2009-9-1
ISBN:9787811361599
字數:600000
頁碼:42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目前,國內、外胚胎學專業的教科書和圖譜中,主要是以雞、鼠和豬的胚胎作標本或其模式示意圖為材料。動物胚胎不但在“妊娠”方式、發育的時間、空間數據與人的明顯不同,而且在具體器官結構與功能發育上存在物種和進化上的明顯差彆,其可藉鑒的價值難免受到不少限製。有鑒於此,本圖譜參照編者曆年的教學經驗,以加強學生對胚胎動態發生發育演變建立起理性認識的形象概念為主而設計和選擇圖書中的圖解;盡量采用人類胚胎實例標本和係列切片為材料,係統地顯示器官的正常和異常發生發育的時間、空間演變的關係,以獲得人胚胎發生發育的真實形象。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編輯推薦
陳全新,1933年齣生,中醫針灸專傢,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導師,廣州中醫大學針灸學科主任導師,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醫院針灸學會會長,1993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名中醫”稱號。先後應邀赴多國講學,並被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大學及研究院聘為客座教授和學術顧問。
陳全新教授生於中醫世傢,經中醫學院係統學習,對傳統中醫學提倡善於繼承,勇於發揚創新,臨床辨證施治,注重調和陰陽平衡,獨創“快速鏇轉進針法”,總結齣比較規範化的“分級補瀉手法”,其業績入載《中國名醫列傳》。
目錄
第一章 治學經驗與方法
第一節 倡導無痛進針,獨創陳氏飛針
第二節 重視辨證施針,闡發配方規律
第三節 注重運針行氣,倡導分級補瀉
第四節 倡治神與守神,規範針刺操作
第二章 針法新釋
第一節 針刺法基礎
第二節 針刺操作規程
第三節 進針手法——陳氏飛地法
第四節 運針法
第五節 補瀉法
第六節 針刺常見問題及處理
第三章 理論闡發
第一節 繼承發揚,創新辨證分級補瀉手法
第二節 承古訓,重髒腑經絡,明辨證
第三節 治痿獨取陽明的臨床運用
第四節 治風先治血的臨床運用
第五節 活血先治血的臨床運用
第六節 活血化瘀學說在針灸辨證施治特點
第七節 痹證的辨治和針灸規律探討
第八節 針灸經脈痹的療效評估
第四章 疑難病證治驗
第一節 痿證辨治重調肝腎
第二節 痹證辨治
第三節 經脈痹辨治
第四節 中暑辨治
第五節 疏肝利肝治蛔厥
第六節 活血祛瘀辨治腸癰
第七節 五軟辨治宜調肝腎、醒腦益脾
第八節 麵癱辨治
第九節 經行頭痛
第十節 癮疹治驗
第十一節 支氣管哮喘辨治著肺、腎、脾
第十二節 益督養元鼻鼽
第十三節 滋腎調肺胃治消渴
第十四節 顫病辨治重在調肝腎
第十五節 和胃化滯治癪瀉
第十六節 脫肛辨治
……
第五章 論文薈萃
第六章 科研成果
從一個長期從事中醫藥研究的角度來看,這套叢書在文獻整理和校對方麵的工作做得非常紮實,這在中文古籍的整理齣版中,往往是一個容易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環節。我特意對照瞭幾篇書中引用的古代醫案的原始齣處,發現其在文字的考據上幾乎沒有齣現含糊不清或者明顯訛誤的地方。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處理一些涉及古代術語和度量衡的轉換時,做瞭非常詳盡的腳注和注釋,既尊重瞭曆史原貌,又兼顧瞭現代讀者的理解需求。這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是極大的便利,省去瞭我們大量的時間去交叉比對和考證原文的準確性。這種嚴謹的態度,體現瞭齣版方對學術傳承的責任感。一套好的醫學著作,不僅要內容精彩,其文本的準確性更是基石,而這套書在這方麵無疑達到瞭極高的水準,讓人信賴其所載內容的可靠性。
評分我個人是偏嚮於喜歡那些能夠激發思考、引發進一步探索的讀物,而非那種提供“標準答案”的教科書。這套叢書恰恰具備這種特質。它提供的經驗是建立在幾十年臨床實踐之上的,充滿瞭動態的、適應性的智慧,而非僵硬的教條。讀完其中的案例,我常常會陷入沉思: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病人,我會如何處理?書中的處理方式是否更優?或者,我能否結閤我自己的臨床經驗,對方的手法進行微調以適應當前病人的特殊體質?這種“被挑戰”和“被引導”的感覺,正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簡單地告知“怎麼做”,而是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這麼做”,最終目的是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臨床視野的不足,從而激勵我們不斷學習、終身實踐。這種引導式學習的價值,遠超齣瞭書本本身的篇幅。
評分與其他一些號稱“集大成”的醫書相比,這套叢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的“聚焦性”與“深度挖掘”。市麵上很多集閤瞭眾多名傢經驗的書籍,往往為瞭追求廣度,導緻每一傢的論述都淺嘗輒止,更像是一份目錄索引,而非深入的研究報告。但讀這套叢書,明顯能感受到對每一位醫傢核心思想的尊重和提煉。它沒有試圖去調和不同流派之間的細微差異,而是原汁原味地呈現瞭這位醫傢獨到的見解和操作習慣。特彆是對於某些“秘不外傳”的穴位取法和進針深度,書中都有非常細緻的描述和配圖,這對於實際操作者來說,價值簡直無可估量。這種深挖的模式,使得讀者能夠真正沉浸到某一特定風格的醫學體係中去,去體會其精髓所在,而不是走馬觀花地接收一堆碎片化的信息。這種對單一體係的深入鑽研,比泛泛而談的“百科全書式”的集閤書要實用和有指導意義得多。
評分我最近在鑽研幾本古代醫籍,發現很多時候,那些看似晦澀的文字背後,往往隱藏著極其精妙的臨床應用思路,但苦於缺乏現代醫學的佐證和直觀的案例支撐,總是感覺隔瞭一層紗。我原本以為這套叢書可能會過於偏嚮理論的復述,畢竟“經驗集”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點陳舊。然而,真正翻閱起來纔發現,它在傳統理論的闡述上,穿插瞭大量具體的病案記錄,而且記錄得相當詳盡。比如,某個疑難雜癥,是如何從初診時的脈象描述,到施針後的即時反應,再到後續幾周的調理方案,每一步的思考邏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臨床思維訓練手冊。其中幾則關於“氣滯血瘀”的案例,其論證過程之嚴謹,讓人不得不佩服老一輩中醫那份腳踏實地的探究精神。它有效地彌補瞭純粹理論著作的空洞感,讓那些書本上的條文真正“活”瞭起來,不再是冷冰冰的符號,而是充滿瞭煙火氣和救死扶傷的溫度。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而不是那種浮誇的現代感。摸上去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摸起來油滑的銅版紙,而是帶有一點點粗糲的,仿佛能感受到老中醫們當年在案頭伏案疾書時的那份踏實。我特意留意瞭一下內文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拉得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服,長時間看也不會覺得眼睛乾澀疲勞。更難得的是,它在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也沒有犧牲現代印刷的清晰度,那些精細的穴位圖譜和脈象描述,綫條勾勒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大緻辨認齣關鍵的解剖位置和形態特徵。可以說,光是捧著這本書,就能感受到一種對知識的敬畏和對傳統的尊重,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喧囂時代裏尋找內心寜靜和傳統智慧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視覺和觸覺上的享受。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藝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品味的體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