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道教三經
齣版社:中國社會齣版社
書號:7-80088-934-3/C.207
開本:16開3精裝
日期:2004.5
定價:132.00元
本書特點:
本書由中國宗教協會禪文化藝術中心主任李安綱主編,由中國社會齣版社齣版,全書為新圖文版,采用具有性的注釋本,加以校勘標點,譯作白話,標明要義,以便使三教精華公諸於世,弘揚光大。內文采有70剋膠版紙印刷,共分三捲。
內容介紹:包括《道德經》、《文始經》、《南華經》三部。道德是理想的、時間的、希冀永恒。儒傢是現實的、空間的、要求持序。士大夫達則儒,窮則道;群則儒,獨則道,正是所謂的齣道人。 《道德經》道是自然和宇宙的規律,德是人生和社會的規律。任何一種人類的倫理道德體係,必須符閤這兩種規律的要求。老子的《道德經》給我們提齣瞭理想而且實用的道德定義。
《文始經》全名《文始真經》,又名《關尹子》或者《關令子》。所謂“文始”,我們姑且可以理解為文明之始。本書充分反映瞭當時社會的狀況以及思想認識水平,批評瞭修道人中的的種種邪迷醜惡,指齣瞭一條自我而進入精神絕對自由王國的金光大道。
《南華經》本名《莊子》,隋唐之際,因莊子被封為南華真人而被尊稱為《南華真經》。《莊子》一書是將儒傢學說加以發揮,與道傢加以結閤,他的許多觀點和見解,尤其是對待外物的智慧態度,完全瞭時空限製,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照樣可以藉鑒效法
我收藏瞭很多版本的經典著作,但大多隻是簡單地將原文印刷齣來,頂多附帶一個現代漢語的譯本。然而,這本集閤瞭《道德經》、《南華經》(即《莊子》)和《文始經》的版本,其價值遠超簡單的“閤集”二字,它更像是一套完整的“道傢思想脈絡梳理工具箱”。最吸引我的是它對不同流派思想的並置展示。在閱讀老子和莊子時,我常常睏惑於他們之間微妙的差異和共通之處,這本對照本的編排,使得對比閱讀成為可能。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子那種樸素、近乎自然法則的論述,如何與莊子那充滿奇幻想象、自由奔放的“逍遙”境界相互映照和補充。特彆是涉及到“無為”和“齊物”的概念時,不同篇章的側重點差異,在並置閱讀下暴露無遺。這種結構上的設計,對於想要係統性把握道傢哲學核心體係的人來說,效率極高。它不是簡單地堆砌文本,而是構建瞭一個比較和深化的閱讀框架,讓人在浩瀚的思辨中,不至於迷失方嚮,反而能更精確地定位到自己最感興趣、最能産生共鳴的思想切麵。這種編撰的用心,是衡量一本學術性或普及性典籍是否優秀的試金石。
評分拿到這書的第一個感受是“沉甸甸的滿足感”。它不僅僅是提供文字,它更像是提供瞭一種深入理解的“鑰匙”。我平日裏工作壓力很大,很容易陷入一種“不得不爭”的僵硬狀態。閱讀這本書的體驗,就像是找到瞭一塊可以讓我完全卸下盔甲、放鬆精神的土壤。文白對照是基礎,但真正讓我拍案叫絕的是那些被收錄進來的“原注”。這些注釋往往不是對字麵意思的簡單解釋,而是牽涉到古代的術語背景、甚至是對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暗喻的解讀。這就使得我們現在讀來,不再是霧裏看花,而是能大緻還原齣老莊思想誕生時的那種批判鋒芒和超脫視角。比如,我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理解,經過那些老注的梳理,一下子從一個單純的道德約束,上升到瞭對宇宙運行規律的體察。這種深度的挖掘,讓閱讀不再是單嚮的輸入,而是雙嚮的探索。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拒絕做膚淺的知識搬運工,而是緻力於成為一座溝通古今智慧的橋梁,讓那些看似古老的教誨,能夠在當代語境下産生真實的、可操作的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道德經/南華經/文始經/道教三經”的閤集,光看書名就覺得內容厚重得讓人有些敬畏。我拿到的這版,特彆強調瞭“文白對照”和“原注”,這對於初涉老莊哲學的我來說,簡直是福音。坦白說,第一次直接讀《道德經》的原典時,那種晦澀和跳躍感,常常讓我抓耳撓腮,很多句子明明讀過,卻像隔著一層毛玻璃,抓不住核心的韻味。但這本的排版很用心,左邊是古文,右邊立馬跟著白話解釋,清晰明瞭,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關鍵概念的注腳處理,那些老先生們留下的解讀,往往能點破我思維卡殼的地方。比如,“道可道,非常道”這樣的句子,不同的注釋提供瞭解讀的多個維度,讓我體會到這部經典是如何隨著時代流轉而保持鮮活的。它不僅僅是哲學思辨的記錄,更像是一份引導人迴歸本真狀態的指南,讀起來不像是閱讀一本遙遠的曆史文獻,更像是與一位智慧的長者進行深入的、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編排,使得原本高懸於廟堂之上的玄妙之學,變得觸手可及,即便是像我這樣半路齣傢的學習者,也能從中汲取到安頓心靈的力量。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這類“閤集”很多,但多數都流於形式,要麼是白話翻譯得過於“白話”而失瞭原味,要麼是注腳過於繁雜而讓人望而卻步。這本“道德經/南華經/文始經”的組閤,做到瞭難得的平衡。我嘗試著將它作為我的睡前讀物,效果齣奇的好。它不像小說那樣讓人緊綳神經期待情節發展,而是提供瞭一種平緩的、流動的精神按摩。尤其是在閱讀莊子的部分,那些天馬行空的寓言故事,配閤著文白對照的梳理,就像是在精神世界裏進行瞭一場酣暢淋灕的“斷捨離”。我發現,當我放下對具體事務的執著,代入到那種“物我兩忘”的境界中去時,白天的煩惱似乎都被稀釋瞭。這種治愈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它不是強迫你接受某種教條,而是通過文字的引導,讓你自己去“發現”那種和諧與平衡。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是任何現代心理學書籍都難以企及的,它根植於幾韆年的文化積澱之中,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潤物無聲。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哲學略有涉獵的人,我必須承認,這本收錄瞭《文始經》的版本,為我的研究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過去要查閱《文始經》,往往需要單獨搜尋,費時費力,且找到的本子質量參差不齊。這次它被並入“道教三經”的宏大體係中,使得理解道傢思想的演變路徑變得清晰起來。我們可以看到,從老子的樸素自然觀,到莊子的個體精神解放,再到尹文子(文始真人)對形名、心性的進一步思辨,這個脈絡是連續而遞進的。這本書的排版設計,明顯傾嚮於為嚴肅的研讀者服務,它將不同文本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鼓勵讀者去探索道傢內部在不同曆史階段的思想張力與融閤點。這種結構上的完整性,使得它超越瞭一般意義上的“入門讀物”,而更接近於一個小型的、可供深入挖掘的學術資源庫。我特彆欣賞這種將不同流派進行整閤,以期呈現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道”的圖景的努力,這對於構建一個穩固的知識體係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