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天地、马蹄

禅说庄子:天地、马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学成 著
图书标签:
  • 庄子
  • 道家
  • 哲学
  • 老庄
  • 天人合一
  • 人生感悟
  • 古典
  • 文化
  • 思维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0934
版次:1
商品编码:1643656236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田子方:至人之德,不修而全
徐无鬼:道人的志趣与功夫

本书由讲稿整理而成,语言幽默通俗。作者阐述哲理时多引用自身经历以及生活中的故事加以佐证,无形中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此书,如同一位智慧的老者坐在你对面娓娓而谈,向你传授生活的经验。《田子方》《徐无鬼》主要倡导无为思想。

内容推荐 《禅说庄子》系列丛书,把庄子与禅宗一起讲,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交融在一起,互为映照,十分有趣。《庄子》共三十三篇,本丛书以篇为单位进行讲解。本书讲解《田子方》《徐无鬼》两篇。《田子方》:“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以人名为篇名。全文由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组成,主要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徐无鬼》:“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由十余个各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之间也缺乏关联,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粤海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二十余部。

新浪博客:庶矣斋
新浪微博:冯学成

目录  《田子方》:至人之德,不修而全


第一讲  全德之人,超越仁义
战国明君魏文侯
真神仙的几个特征
佛祖才能称为全德
温伯雪子的自费旅行
禅客相逢只弹指
文武双全孔夫子
哀莫大于心死
谁能规划我们的生命
找到不生不灭的那个东西
第二讲  游心于物之初
高深修为者的言行
形若槁木,遗物离人
心空是解决心困的最佳办法
谁知个中真消息
至美至乐是至人
老僧只管看
至人之德,大道之全
鲁国有多少真儒士
五羊大夫百里奚
宋元君与超级画师
第三讲  庙堂气、英雄气、山林气
不成功的人该怎么办
周文王如何制造舆论
姜太公的三年政绩
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列御寇的射箭表演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春秋贤相孙叔敖
因缘来去,不可抗拒
古之真人的风骨
凡国国君的惊人境界


《徐无鬼》:道人的志趣与功夫

第一讲  心中无鬼天地宽
道德有损也是病
相狗与相马的功夫
让老板欢喜的诀窍
我们需要向自然回归
要对心性“投资”
公心就和,私心就奸
假仁义容易造成跟风
萧规曹随的故事
第二讲  黄帝养生与庄墨之辩
黄帝要见活神仙
牧马与养生的关系
各行各业的众生相
嗜欲深者天机浅
人们都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
五大学派与鲁遽调弦
几个稀奇古怪的故事
粉刷匠与石匠的精妙配合
第三讲  无为而治与道德合一
管仲不荐鲍叔牙
无为而治的高级管理艺术
敢向吴王挑衅的猴子
道人拒绝外包装
三层悲的境界
孔夫子的禅师扮相
沉默的妙用几人知
一定要守住无相布施
第四讲  圣人之福与小人之福
“超级大师”九方歅
南郭子綦的价值观
认清因缘,知位守位
不要残害我们的精神
许由不愿当皇帝
把是非放到历史长河中
第五讲  打开“知”与“不知”的门闩
世间三种人的苦相
淡淡相交得久长
内视功夫,不著于外
我们的生活有源头吗
聋哑老人最无敌
拥有七个“知”,成为真道人
已知与未知的“蝌蚪图”
不著有无,历历孤明

《天地与马蹄: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导言: 在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渴望找到一片心灵的栖息地,一种能够抚慰灵魂的智慧。而庄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先哲,他的思想如同一泓清泉,穿透历史的尘埃,依然滋养着现代人的心灵。《禅说庄子:天地、马蹄》并非仅仅是对庄子古老文本的简单解读,而是一次深刻的对话,一场关于生命、宇宙、以及我们如何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安顿身心的探索。本书将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庄子那博大精深的哲学世界,体悟“天地”的广阔无垠与“马蹄”的瞬息万变,最终抵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第一章:天地之悠悠,我心之渺渺——宇宙观的诗意流淌 庄子笔下的“天地”,并非冰冷的科学概念,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有机整体。它“悠悠”而存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包容万物,无私地运行着。本书将从庄子的“大通论”出发,解读他如何将个体生命置于宇宙的宏大背景之下。我们仿佛能听到“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丽景象,感受到“万物皆一,物无彼此”的平等与和谐。 开篇: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说起 “鲲”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生命潜藏的巨大可能性,以及个体突破局限、追求无限的精神。 “北冥”的意象:代表着未知、广阔、以及一切可能性的源头。 “扶摇直上九万里”:解读其背后关于超越、自由、以及成就伟大事业的哲学内涵。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宇宙的本体论连接 庄子如何消解人与自然的隔阂,强调生命的同源性。 “齐物论”的精髓:理解“物”的相对性,以及消解价值判断的必要性。 从“坐忘”到“心斋”:探讨庄子关于实现身心合一、融入宇宙的修炼方法。 “无为而无不为”:天地运行的自然之道 解读“无为”并非消极无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 “有为”的局限性:分析人类的“有为”往往带来冲突、烦恼与痛苦。 从“自然”到“自然而然”:体会天地运行的内在逻辑与生命智慧。 星辰流转,四季更迭:感悟宇宙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 庄子如何借由自然的景象,阐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理解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对宏大规律的敬畏。 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达观:在无常中寻找内心的定力。 第二章:马蹄之疾,人生之匆匆——个体生命的短暂与选择 “马蹄”在庄子那里,常常是生命飞驰、转瞬即逝的象征。它既可以是对世事纷扰、人生苦短的感慨,也可以是对生命活力、瞬间精彩的赞叹。本书将深入探讨庄子如何看待个体生命的价值,以及我们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应如何选择,才能不虚此行。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生命的迅捷与无常 “白驹”的隐喻:聚焦于生命瞬间的流逝,以及时间的不可逆转。 “过隙”的画面感:描绘生命如电光石火般的短暂,引发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从“生者,死之足,死者,生之始”的视角:理解生命循环,淡化对死亡的恐惧。 “吾不知死之所谓,不知生之所谓”:对生死的哲学辩驳 庄子如何超越生死的二元对立,进入一种更深沉的理解。 “鼓盆而歌”的典故:解读庄子对于生死坦然的态度,以及对生命本然状态的尊重。 从“物化”到“涅槃”:理解生命的转化与升华。 “朝闻道,夕死可矣”:对“道”的追求与生命的价值 “道”在庄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并非具体的知识,而是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根本规律。 “闻道”的紧迫感:强调个体认识生命真相、追寻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从“知命”到“乐天”:在顺应天命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自主与快乐。 “为渊折翼,为陆止涉”:个体选择的智慧与自由 庄子如何告诫人们要认识自己的本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不知蓬蒿之止,而忧其飞”:批评那些不懂得安分守己,妄图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物的人。 从“适性”到“逍遥”:探寻在有限生命中实现无限自由的途径。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生命能量的流动与转化 庄子如何将生命视为一种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而非僵化的实体。 “风”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变化以及宇宙的呼吸。 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反思:理解身体与精神的依存关系,以及生命的超越性。 第三章:天地与马蹄的交响——在变与不变中安顿心灵 “天地”的广阔给予我们安顿的根基,“马蹄”的飞驰提醒我们生命的紧迫。庄子哲学的精髓,在于如何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找到内心的静止与自在。本书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庄子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如何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如何在奔波中体会宁静。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 庄子如何教导我们用心去感受天地万物的美好,即便是在最平凡的景象中。 “美”的超越性:理解庄子所言的“大美”,非外在的修饰,而是内在的和谐与自然。 从“知止”到“感恩”:在满足中发现幸福,在感恩中体会富足。 “吾安能辨我是梦与?”:梦幻与现实的界限 庄子“梦蝶”的哲学寓言:探讨意识的边界、真实与虚幻的辨析。 “庄周梦蝶”的启示:提醒我们审视认知的局限,不执着于表象。 从“不以物役”到“不以心役”:摆脱对外在事物的依恋,以及对内心幻象的执着。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无用”中寻求解脱 庄子如何颠覆世俗的价值判断,强调“无用”之物的价值。 “樗栎”的典故:理解被认为“无用”的事物,往往能避免被伤害,实现真正的自由。 从“不争”到“不露”:在不显露锋芒中,获得真正的生存空间与精神安宁。 “指穷于西经,而望见天门”:心灵的无限拓展 庄子如何引导我们突破思维的局限,拓展生命的视野。 “坐忘”与“心斋”的再实践:在静坐与清心中,体悟生命的真实。 从“不知所以”到“游于道”:在对生命奥秘的敬畏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与方向。 “天地与马蹄”的合奏:活在当下,拥抱变化 将“天地”的辽阔与“马蹄”的匆忙相结合,理解生命的宏大与渺小。 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最终,实现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生命境界。 结语: 《禅说庄子:天地、马蹄》不是一本教条式的哲学读物,而是邀请读者踏上一段心灵的旅程。它希望能够唤醒您内心深处的智慧,让您在理解“天地”的广阔时,不感到自身的渺小;在体悟“马蹄”的迅捷时,不感到生命的仓促。它期望能帮助您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安宁之地,活出一种更加自由、更加豁达、更加充满智慧的人生。这不仅仅是对庄子思想的解读,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温情回应。让我们一起,在庄子的哲学世界里,与天地对话,与生命共舞。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这本书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强调理论的构建,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实践意义。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非常善于将庄子的哲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选择联系起来。比如,在面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时,书中引用的那些故事和论述,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处世态度——那种“无用之用”的豁达。它不是教你如何取胜,而是教你如何与这个纷繁的世界和谐共处,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这种实用的哲学指导,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本解读。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为精妙,它没有采用那种僵硬的、按部就班的解读方式,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引领读者在庄子的思想迷宫中探索。每一章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时而深入剖析一个概念,时而又以生动的比喻来阐述复杂的哲学观点。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跟着作者的思路漫步在山林间的惬意。特别是在探讨“齐物论”的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将那些原本容易让人陷入思维死胡同的辩证关系,梳理得清晰透彻,让人茅塞顿开,对事物的看法也变得更加包容和开阔。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真是让人着迷,仿佛能穿透字里行间,直接触碰到古人的智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篇章时所展现出的细腻和洞察力。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沉浸在那些关于“逍遥游”的想象中,那种挣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感觉,即便只是文字上的体验,也足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作者似乎对庄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用现代的视角去阐释那些跨越千年的哲学命题,让那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这种将古今融会贯通的能力,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深度对话。

评分

对于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但又对古代典籍感到畏惧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盏明灯。作者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拉近了我们与庄子这位思想巨匠的距离。它成功地消解了“经典”的距离感和疏离感,让人觉得那些高远的哲学思考其实与我们的呼吸、行走息息相关。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庄子,而是在“体验”庄子的世界。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严肃的学术著作难以企及的,它成功地将深奥的智慧普及化,却又丝毫不失其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文笔简洁而富有张力,虽然主题是深刻的哲学思辨,但作者的叙述却保持了一种近乎诗歌般的韵律感。我喜欢那种在严肃探讨中忽然跳出的几句俏皮话或者极其精准的比喻,它们像夜空中的流星,瞬间点亮了整个思想的版图。尤其是对一些象征性词语的解读,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还原出庄子时代那种天真烂漫又充满智慧的生命状态。读完之后,总感觉自己的表达欲望也受到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渴望用更精炼、更有力量的语言去描绘内心的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