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室內設計師應用標準手冊:全球業界人手一本!暢銷10年經典必備
作者:克里斯?格姆雷Chris Grimley
出版:麥浩斯
语种:繁體中文
页数:288
装帧:平裝
尺寸: 19 * 26
ISBN:9789864082834
出版日期:2017/8/15 diyi本統合理論與基礎實務 室內設計師入門與執業重要教材 ◎學術價值!囊括室內設計各項基礎專業知識與概念,聘用專業室設老師親自翻譯審訂。 ◎實用價值!蒐羅全球設計師從初出茅蘆到專業領域的實戰經驗菁華,邀集多位知名設計師親身訪談分享。 ◎廣泛價值!內容由淺入深、從基礎而至全面,設計師、設計工作室皆須擁有的常備手冊。 出了校門之後,你所學的真的能符合實際執業需要嗎? 本書特別為所有室內設計學系學生、專業室內設計師量身打造,一舉搜刮室內設計領域中zui經典而基礎的專業知識,以及實際執業必需面對的各種實務運作及技巧,儘管時代在變,室內設計潮流觀感、技術與素質日新月異,但zui根本而必須要懂的室內設計專業知識精要萬變不離其宗,本書由美國教育界、業界相關室內設計、空間、建築專業人士組成的寫作團隊,根據其教學、執業經驗提供室內設計師執業所需的一切知識資源,包含了組織管理、繪圖和陳述技巧、空間設計組織、色彩的特性、材料、圖案和質地、自然光和照明、建築系統、無障礙設施和可持續標準等。同時在每個主題中,穿插室內設計師的訪談,用以說明這些主題在實踐中是如何被創造性地加以表現。 此書以適於翻閱的規格、簡潔明清楚的架構與脈絡呈現給所有讀者,可謂現代室內設計相關人士必備懶人包,不論目前正在執業,或是相關學習者甚至教學都應常備在身邊,隨時翻閱速查所有專業知識。
【作者简介】
克里斯?格姆雷Chris Grimley 美國over,under設計公司的合夥人,進行各種跨領域的設計工作,專業領域包括建築設計、都市設計、展示設計、圖形識別設計以及出版刊物設計等。公司的一些設計案例、研究成果以及各類型展覽都有廣泛地出版。 姓名:米米?勒弗Mimi Love 米米·勒弗(Mimi Love),在紐約先後任職於Perkins & Will建築師事務所,以及Kohn, Pedersen & Fox建築師事務所,從事建築物設計,包含新建工程到更新設計專案等。之後並投入Machado & Silvetti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擔任加州J. Paul Getty古物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 of Antiquities)更新設計案的首席設計師。她也曾經擔任鮑登大學藝術博物館(Bowdoin College Museum of Art)更新與擴建案的專案協調人。米米·勒弗目前是Utile設計公司的負責人,致力於室內空間更新設計案。1 設計原理
第1章 啟動室內設計專案 10
第2章 專案管理 18
第3章 繪圖原理 24
第4章 表現與溝通 58
設計原理的觀點: Deborah Berke專訪 70
2 空間組構
第5章 空間比例 78
第6章 空間組織 84
第7章 空間類型 92
第8章 法令與可及性 112
空間組構的觀點:Michael Gabellini專訪
3 表面材質
第9章 色彩 136
第10章 材料 154
第11章 質感 190
第12章 紋理 200
表面材質的觀點:Annabelle Selldorf專訪
4 環境控制
第13章 自然光線 214
第14章 人工照明 218
第15章 環控系統 224
環境控制的觀點:Yabu Pushelberg 專訪
5 設計元素
第16章 細部設計 238
第17章 家具 250
第18章 室內陳設 256
設計元素的觀點:Calvin Tsao專訪
6 設計資源
第19章 永續設計 268
第20章 參考文獻 271
第21章 網路資訊 274
設計資源的觀點:Shashi Cann專訪
说实话,我最初对这种“标准手册”是抱持怀疑态度的,感觉无非就是把一堆陈旧的行业规定重新排版一遍。但是,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主要关注的是材料的耐久性和可持续性这块。在如今这个强调绿色建筑和环保材料的时代,光知道材料的物理性能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其全生命周期的影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列举了木材、石材、人造板材的甲醛释放标准(这是基础),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饰面材料在特定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的长期色彩稳定性,甚至还涉及了回收率和可降解性。我记得我曾经为了一个高端住宅项目寻找一种既美观又能达到最高环保等级的墙面涂料,在手册里找到了一张详细的材料性能对比矩阵,直接锁定了几家供应商的产品范围,这为我节省了数周的时间去筛选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耳边低语,告诉你哪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材料背后隐藏着潜在的维护成本或环境风险。这种前瞻性和深度,让它远超一本简单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份行业精英的私藏经验集。
评分这本《室內設計師應用標準手冊》简直是我的设计生涯中的一盏明灯,尤其是在我刚踏入这个行业、面对各种规范和标准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接了一个很复杂的商业空间项目,涉及消防、无障碍设计、还有各种材料的安全标准,我当时拿着厚厚一叠政府文件,头大如斗。翻开这本手册,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难以言喻。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法规汇编,而是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清晰的表格,把那些复杂的条文进行了“翻译”。比如,关于不同区域的净高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甚至是不同使用频率的公共区域对地材的耐磨性要求,都有明确的参数和对应的国际标准参考。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应用”的强调,它不只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更是在场景中告诉你“如何做到”。比如说,在描述厨房工作三角区设计时,它会配上不同尺度厨房的平面图示例,让你立马就能明白理论如何落地。这种实用性和参考价值,让我每次在项目初期或者快要收尾需要复核规范时,都会第一时间翻开它,效率比在网上零散地搜索要高出太多了。它真真正少地减少了我因为规范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返工和麻烦,绝对是工具书中的“瑞士军刀”。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师,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在“跨文化与国际接轨”方面的处理。我的业务范围常常需要与海外的承包商和业主沟通,这意味着我必须熟悉不同国家的设计规范体系,比如美国的ADA(残疾人法案)和欧洲的EN标准。很多国内的手册在这方面往往是缺失或者一笔带过的。但这本《应用标准手冊》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对比框架。它并没有强行要求你完全放弃本土规范,而是以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展示了主要国际标准的核心差异点和共同要求。比如,在无障碍卫生间的设计上,它会清晰地标出美标和欧标在扶手高度和转弯半径上的细微区别,并且附注了在哪些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更严格的标准。这种国际视野让我的设计方案在提交给国际客户时,显得更为专业和无懈可击。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明白“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不断演进的人类福祉和技术进步中的平衡艺术。这本书,真正为我打开了全球视野。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的价值,那就是“系统性思维的构建器”。很多初级设计师往往是“点状”思考的,知道这个材料该用什么胶水,知道那个空间需要多少照度,但缺乏将所有规范、美学、功能、预算这四大要素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能力。这本手册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一个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在讲述一个设计从概念到落地的完整流程中,每个阶段需要对照和满足哪些“标准之网”。它通过章节的逻辑编排,引导你去思考:当你选择了A风格的材料(美学标准)后,它对B功能区域的防火等级(安全标准)是否达标?如果达标,那么它对C施工工艺的成本(预算标准)有何影响?这种全方位的关联思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项目管理和决策能力。读完它,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美化师”,而是能够平衡技术约束、人文关怀与商业需求的综合性“空间架构师”。它让我对“专业”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践行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我们没有时间去啃那些字体密密麻麻的文本。这本手册的排版非常人性化,采用了大量的留白,关键数据点用粗体或不同颜色的区块突出显示。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关键的构造节点部分,配备了非常精细的剖面图和节点详图,这些图纸的精度已经达到了可以直接导入CAD软件进行参考的水平。例如,在处理踢脚线与地面材料的收口过渡时,它提供了好几种不同材质组合下的构造详图,清楚地标注了安装顺序和允许的误差范围。这对于我这种对细节有着极致追求的设计师来说,是无价之宝。它让那些原本需要花费数小时与深化设计师反复沟通、反复出图来确定的技术细节,通过查阅手册就能迅速达成共识。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就仿佛是一个随时待命的、知识渊博的现场技术顾问,陪伴在你身边,随时解答你的“这是怎么做的”的疑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