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在中國首次刊發的豐子愷與夢二畫結緣的《春之卷》,還收錄了夢二為音樂會所畫的一系列音樂畫和夢二最擅長的美人畫,這三部分集中體現了夢二獨特的藝術成就。
竹久夢二,本名竹久茂次郎,日本明治和大正時期的著名畫家、裝幀設計家、詩人和歌人。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之稱。他不僅打通了所謂純藝術與設計、工藝等實用美術的邊界,而且開啟了東洋畫壇的新時代,為現代設計留下不朽的業績,時至今日依然對日本美術有著重要的影響。他的作品曾深受魯迅、周作人、豐子愷等人喜愛,至今影響深遠,擁躉甚眾。
編者簡介:
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著名學者,同時也是國內著名藏書家。
譯者簡介:
林少華,中國海洋大學日語系教授,著名日本文學翻譯家,因翻譯了村上春樹的眾多作品而聞名。
前言
竹久夢二的中國之旅 陳子善
夢二的畫
春之卷
浪/ 33
ROOM TO LET / 34
在咖啡館裡/ 35
往日旅館信一封/ 37
兩年過後/ 38
春 雨/ 39
穿淡紫色和服的你/ 40
海 濱/ 41
寫給城市的朋友/ 43
摟在一起就不會淋濕了/ 44
旅人之家/ 45
忘掉吧,忘掉長夜的夢/ 47
結婚前夕—致妹妹/ 49
新橋站/ 51
不安的歡樂/ 52
無 題/ 53
山 麓/ 54
樹林那一邊傳來了口哨聲/ 55
「不開的窗」/ 56
白手腕的悲哀/ 57
無 題/ 58
春 日/ 59
小夜曲
西班牙小夜曲/ 62
你可知曉南方的故鄉/ 63
睜開你藍色的眼睛/ 64
四葉苜蓿/ 65
索爾維格之歌/ 66
蘇伊士/ 67
快樂的鐵匠/ 68
阿伐內拉之歌/ 69
睡覺精靈/ 70
鐘/ 71
菩提樹/ 72
瑪利亞/ 73
巡禮合唱/ 74
船 歌/ 75
我的戀情是綠色/ 76
海/ 77
故鄉的空屋/ 78
蘇旺尼河之歌/ 79
快樂的家/ 80
鄉村節日/ 81
威尼斯的夜晚/ 82
別哭,蘇旺尼河/ 83
寄情音樂/ 84
悲傷的華爾茲/ 85
洛麗塔/ 86
明尼通卡湖畔/ 87
旅途的夜晚/ 88
船 歌/ 89
老歌的回憶/ 90
宵待草/ 91
宵待草/ 92
荒城之月/ 93
海邊的歌/ 94
滴淚痣/ 95
小巷的雪/ 96
箱根八里/ 97
喀秋莎之歌/ 98
夢見草/ 99
羅曼司/ 100
白 手/ 101
宵待草
秋/ 104
青 衫/ 105
在草地上小憩的女子/ 106
加茂川/ 107
咖啡館裡的女招待/ 108
鑽石批發店的夏天/ 109
等 人/ 110
美 人/ 111
更 衣/ 112
黑船屋/ 113
美人畫讚/ 114
古 裝/ 115
平戶懷古/ 116
少女和白玉蘭/ 117
秘藥紫雪/ 118
龜井戶/ 119
女十題之求見信/ 120
女十題之木場女子/ 121
清 晨/ 122
祈 願/ 123
野 火/ 124
海 角/ 125
古民謠/ 126
懊 惱/ 128
春姑娘/ 129
初 夏/ 130
立田姬/ 131
登富士山/ 132
老師,再見/ 133
由春到秋/ 134
童 子/ 135
筑波山圖/ 136
故鄉的笛聲/ 137
長崎十二景之放河燈/ 138
宵待草/ 139
夢二的詩
夢/ 143
落雪的日子/ 144
綠/ 145
草的夢/ 146
某個春日/ 147
街 燈/ 148
浮世繪/ 149
不說話的少女/ 150
夜深時分/ 151
點燈時分/ 152
失去的東西/ 153
夏日傍晚/ 154
黃 昏/ 155
母 親/ 156
藥/ 157
咖啡桌/ 158
開 窗/ 159
虹 橋/ 160
等待春天/ 161
情 思/ 162
勿忘草/ 163
回 憶/ 164
故鄉的海/ 165
宵待草/ 166
小巷的雪/ 167
後記 豐子愷與竹久夢二之間 林少華
这本关于竹久梦二的画册,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让我沉醉其中,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浪漫与哀愁的大正时代。书中的每一页都像是精心打磨的宝石,色彩的运用细腻而富有层次感,那种独特的“梦二式”美人形象,眉宇间流露出的淡淡的忧郁和古典韵味,实在让人难以忘怀。我尤其欣赏他对光影的处理,那种朦胧、柔和的光线,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画中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翻阅这本书时,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仔细揣摩每一笔线条的走向,感受画家是如何用最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最复杂的人性与氛围。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使得画面不仅仅是美,更是一种带有深刻故事性的叙事。尽管我对画家本人的生平了解有限,但仅凭这些画作,我已经能感受到他那份独有的敏感和对美的执着追求。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精良,都使得这本画册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评分初次接触竹久梦二的作品,便被这本画册深深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作品集,更像是一扇通往特定时代美学观念的窗口。不同于当时主流的写实画风,梦二的画作带着一种强烈的装饰性和象征意味,那份日式传统美学与西方浪漫主义的奇妙融合,形成了极其个人化的风格标识。仔细品味那些诗意的插画,我体会到一种别样的“物哀”情怀,那种在绚烂美丽中潜藏的易逝感,总是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画册的编排也很有心思,似乎在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从早期的清新明快到后期的沉郁内敛,能清晰地看到艺术家心路历程的轨迹。我喜欢那些描绘日常场景的作品,即便是最寻常的女子梳妆、窗边独坐,也被赋予了一种近乎神圣的仪式感。这本书让我对“和洋折衷”的艺术思潮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它远比教科书上的描述来得生动和有力。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大正时期的艺术不太感冒,总觉得有些矫揉造作,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竹久梦二的作品,初看是甜美柔和的,但多看几遍后,会发现其内核深处隐藏着一种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尤其体现在他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描绘上。那些女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附庸,她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渴望自由、却又被时代束缚的复杂状态。画册的版式设计非常克制,留白恰到好处,使得画面本身获得了呼吸的空间,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或压迫。这种设计理念本身就是对梦二那种疏离、清冷美学的完美呼应。我特别喜欢他后期作品中那种趋于极简的构图,色彩的饱和度降低,更注重线条的骨骼感,展现了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自我提纯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令人赞叹,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对艺术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深知印刷质量对于再现原作神韵的重要性,而这本画册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色彩的还原非常准确,完全捕捉到了梦二作品中那种略带做旧、却又极其迷人的色调。我对比了一些网络上流传的低分辨率图片,简直是天壤之别。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脉络,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某个标志性形象的追捧上。通过阅读附带的背景介绍(虽然我只关注画面本身),我能感受到他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日本传统审美体系中,并成功地将这种独特的东方情调推广到国际视野。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次深入日本美学核心的哲学之旅。
评分对于喜爱日本古典美学和早期现代艺术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珍品。我过去对竹久梦二的印象仅限于一些零星的复制品,但通过这本高质量的画册,我才真正领略到他版画和插画艺术的精髓所在。特别是墨色的运用,看似简单,实则变化无穷,深浅浓淡之间,情绪的张力瞬间被拉满。我注意到画册中收录了不少他为杂志和书籍绘制的插图,这些作品在当时无疑具有极强的先锋意义,它们在商业应用和纯艺术表达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书中对细节的还原度极高,即便是最细小的花纹、衣褶的褶皱,都清晰可见,这对于研究他的创作技法非常有帮助。我甚至能想象出当时印刷工匠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些精美的原稿。这是一本值得反复摩挲、细细品读的艺术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