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飞乐鸟-零基础学画画色铅笔入门教程
作者:飞乐鸟工作室 著
ISBN:9787517052357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印刷时间:2017-05-01
字数:95000字
页数:128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定价:29.8元
重量:克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画前准备工作开始,首先循序渐进地讲解了色铅笔绘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彩铅和彩铅纸的选择、线稿的绘制方法、涂色与叠色技巧、制作色标的方法和削铅笔的小妙招等;然后通过清新小物、可口美食、多彩植物和可爱动物等多个类型景物的绘制,帮助大家学会用彩铅描绘身边的美好;*后介绍了风景和人物的绘制,让大家的彩铅画技巧更上一层楼。更附赠200分钟高清教学视频,非常适合零基础彩铅初学者自学提高。
作者简介
飞乐鸟工作室,有着10年绘画教学经验和6年教材出版经验,有着20000张手绘原稿,出版了300余种艺术图书,其中100多种图书被译为韩文、法文、泰文和阿拉伯语等多国文字,年销量超300万册,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设有绘画教学艺术中心及画材研发中心。代表作有《色铅笔自学圣经》、《彩色铅笔入门直播课》、《花之绘》系列、《色铅笔的温情手绘》系列等。已有超过1000万人跟随飞乐鸟学习画画并享受绘画带来的美好生活。
目录
Part 1 画前准备
1.1 认识手中的彩铅8
1.2 选择画纸和画本10
1.3 必不可少的削笔工具和橡皮11
1.4 巧用其他绘画工具12
Part 2 这样上色才好看
2.1 一定要懂的色彩原理14
2.2 试色和做色表很重要15
2.3 涂涂画画玩转彩铅17
2.4 简简单单学会平涂20
2.5 渐变色超好画22
2.6 叠色的方法24
Part 3 从线稿开始
3.1 什么样的线稿是好线稿28
3.2 了解透视,画得更像29
3.3 画好线稿,几招就够33
Part 4 轻松画出立体感
4.1 理解物体的光影38
4.2 用投影表现空间感42
Part 5 画一画清新小物
5.1 蓝色小象——玻璃质感48
5.2 小鸟咖啡杯——陶瓷质感50
5.3 珍珠耳钉——柔和光泽感52
5.4 爱心拖鞋——毛绒质感54
5.5 水晶原石——晶莹剔透感57
5.6 精巧的胸针——金属质感60
Part 6 画一画可口美食
6.1 切开的柠檬66
6.2 甜美马卡龙69
6.3 大白兔奶糖72
6.4 加冰威士忌75
6.5 纸杯79
Part 7 画一画多彩植物
7.1 粉嫩多肉84
7. 2 饱满松果87
7. 3 馨香月季90
7. 4 瓶中绿意95
7. 5 微风下的矢车菊98
Part 8 画一画可爱动物
8.1 小仓鼠102
8.2 牡丹鹦鹉105
8.3 萌猫物语109
Part 9 画一画绝美风景
9.1 紫色的薰衣草庄园114
9.2 托斯卡纳的风景118
Part 10 画一画身边人物
10.1 阳光少女124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清晰,图文并茂,让我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之前买过一些绘画教程,排版过于密集,或者图片质量不高,看起来非常费眼。这本书的排版则非常舒缓,留白充足,而且插图都非常精美,色彩饱满,让我很有学习的欲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铅笔的握笔姿势”的讲解。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正确的握笔姿势对于控制笔触的力度和流畅度至关重要。作者不仅给出了正确的握笔姿势的图示,还详细讲解了不同握笔姿势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比如如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笔,可以画出细腻的线条,如何用手掌握住笔,可以画出大面积的色块。这一点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小小的握笔姿势,也能对绘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书里还有一个“色彩的冷暖对比”的专题,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冷暖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或者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比如,在画面中加入一些冷色调的元素,能够让暖色调的主体更加突出;反之亦然。这一点让我对色彩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画作中运用色彩的对比。另外,书中还提到了“色彩的饱和度”和“色彩的明度”这两个概念,并且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这两个参数来改变颜色的情感表达。比如,高饱和度的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活泼,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会显得更加柔和、内敛。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画写意风格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让我更好地把握画面的情感基调。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绘画,不仅仅是学习技巧,更是学习如何去“看”和如何去“感受”。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每一个小技巧都经过精心设计,并且配有清晰的图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运用橡皮擦”的讲解。我之前总是把橡皮擦当作是用来修改错误的工具,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橡皮擦在色铅笔绘画中,还可以用来制造高光、擦出纹理,甚至是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作者用非常形象的例子,比如如何用橡皮擦擦出水珠的光泽,如何用不同大小的橡皮擦来制造不同大小的亮点,让我对橡皮擦的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书中还非常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处理边缘”。我之前画的东西,边缘总是显得生硬,不够自然,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可以通过虚化边缘、柔化边缘、甚至用虚线来处理边缘,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通透感。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画写实风格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书里还有一个关于“如何画出透明感”的章节,这一点是我一直很困扰的问题。我之前尝试画玻璃杯或者水滴,总觉得没有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要画出透明感,需要在物体的内部添加折射的光线,并且在边缘处留出一些反光点。作者通过大量的范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致的刻画,来表现物体的透明质感。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大大增强了我继续画下去的信心。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处理背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背景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一个好的背景能够衬托主体,增强画面的整体氛围。作者在这一部分,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运用模糊背景、虚化背景,或者用简单的色彩来填充背景的方法,让画面看起来更加专业和有整体感。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绘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主体,更在于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细节。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几次学画画,每次都因为跟不上进度或者看不懂教程而半途而废。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飞乐鸟 彩铅绘画书》,结果真的让我惊喜不已。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没有上来就教你画复杂的静物或者人物,而是从最基础的“色铅笔的特性”开始讲起。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比如在不同颜色的铅笔上进行力度测试,然后在纸上展示出不同深浅的色块,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同一支笔在不同力度下的表现力。我之前总以为色铅笔就是简单的填色工具,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它可以通过叠加、混色、留白等多种技法,表现出非常丰富的色彩效果。书里还有专门讲到“如何认识和使用画布”,对于我这种完全小白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以前我总是随便拿张纸就开始画,结果画面效果总是不理想,这本书告诉我,不同纹理、不同厚度的纸张会对色铅笔的着色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且推荐了几种适合入门的纸张类型。最令我激动的是,书里详细讲解了“光影的原理”是如何在色铅笔画中体现的。作者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哪里需要加深,哪里需要提亮,而是通过分解静物的结构,一步步地展示光线是如何照射在物体上,形成高光、亮部、暗部和投影的。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画面为何需要有明暗对比,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书里还提到了“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色彩的邻近色运用”,这些知识点对于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作者通过实际的范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冷暖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如何通过邻近色来营造和谐统一的画面氛围。我之前画东西总是色彩灰蒙蒙的,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因可能在于我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协调。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学会了“怎么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为什么这样画”,这种理解上的突破,比单纯的技巧学习更加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多样,它既有理论性的讲解,也有大量的实践性练习,并且鼓励读者进行自由发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进行色彩练习”的部分。作者提供了很多不同主题的色彩搭配练习,比如如何用暖色调来表现夕阳,如何用冷色调来表现夜晚。每一个练习都有明确的指导,但是又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个能够激发我创作灵感的伙伴。书里还有一个关于“如何绘制不同质感的物体”的章节,这一点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作者用色铅笔示范了如何绘制毛绒绒的动物皮毛、光滑的金属表面、粗糙的木纹等。每一个质感的绘制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技巧,让我能够清晰地学习到如何通过笔触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材质。这一点让我觉得,色铅笔的潜力是如此之大,远不止是简单的填色。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进行写生练习”,并且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写生素材,比如水果、花卉等。作者鼓励读者走出书本,走到生活中去观察和绘画。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引导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用画笔记录生活。我之前总是觉得绘画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绘画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探索的事情。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色铅笔绘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绘画的热情。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相当朴实,但拆开来后,里面呈现的内容却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号称“零基础”的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素材和基本线条,而是从最最核心的“如何握笔”和“如何控制力度”开始讲起。我之前总是觉得自己的画“软绵绵”的,没有精神,看了这本书的这部分才明白,原来是力度控制的问题。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像抚摸猫咪的毛发那样轻柔”和“像在石头上刻字一样用力”,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不同力度下线条的粗细、深浅变化。更难得的是,这本书没有上来就灌输复杂的色彩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了解你的铅笔”开始,告诉你不同硬度的铅笔(HB、2B、4B等)在纸上的呈现效果是怎样的,以及如何通过叠加和交叉来丰富色彩的层次。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来说,简直是拨云见日。我甚至拿出自己以前乱涂乱画的废纸,按照书里的方法试了试,发现同样是画一条线,用不同的力度和方式,出来的效果真的天差地别。这本书没有预设读者应该懂什么,而是像一个耐心的老朋友,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让你在动手实践中逐渐建立起对色彩和线条的感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笔触方向”的讲解,以前我画东西总是随心所欲,现在才知道,原来笔触的方向和物体的轮廓、光影走向息息相关,正确的笔触方向能够极大地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表现力。而且,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提示,比如“不要一次性下太重的手”,或者“用橡皮擦出高光”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技巧,却能在实际操作中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绘画过程更加流畅和愉快。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学画画并不需要天赋异禀,只需要有一本好的入门教材,加上一颗愿意动手的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我这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能看得懂,并且能够跟着学。开篇就从最基础的“认识你的工具”开始,不是泛泛地说色铅笔有多种颜色,而是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不同品牌、不同硬度、不同溶解性的色铅笔在绘画中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以前买色铅笔总是随便买,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不同品牌的色铅笔在显色度、顺滑度和混色效果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让我对自己之前购买的工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以后选择工具提供了参考。接着,书中对“线条的运用”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讲解,不仅仅是教会你画直线、曲线,更是详细分析了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如何用线条表现材质”的部分,比如用短促、粗糙的线条来表现金属的质感,用流畅、细腻的线条来表现丝绸的光泽。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画面的质感并非只能通过颜色来体现,线条本身也蕴含着强大的表现力。然后,书中进入了“色彩叠加与混色”的阶段,这一点是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调色盘,而是通过非常小的色块示范,告诉你如何通过一层一层地叠加颜色,来创造出更丰富、更细腻的色彩变化。比如,在黄色上叠加蓝色,可以得到绿色,但是通过不同的叠加顺序和力度,可以得到深浅不一、色调各异的绿色。书里还提到了“色彩的透明度和遮盖力”,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颜色叠在其他颜色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有“基础图形的绘制技巧”,比如如何画一个完美的圆形、方形、三角形,以及如何将这些基础图形进行组合,来构建更复杂的物体。这一点对于我这种画不好基本形状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以前画苹果总画成土豆,画杯子总画成歪七扭八的瓶子,看了这本书的讲解,感觉豁然开朗,画出来的基本形状也越来越规整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原来学画画,基础的形状和线条是多么重要。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透视原理”的部分做得非常棒,让我这个对几何学一直不太感冒的人,也能够理解并运用。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消失点和灭点,而是从最基础的“近大远小”的现象开始,通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来演示它们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变化。这一点非常直观,让我很快就理解了透视的基本概念。接着,书中对“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比如如何绘制一条笔直的街道,如何绘制一个带有屋顶的房子。作者还特别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绘画前,先仔细观察物体的透视关系。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只会“照着画”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启发。我之前画房子总是画得像个盒子,一点立体感都没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好透视的原理。书里还有一个关于“如何绘制人物比例”的章节,虽然不是重点,但作者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用“头高”来衡量身体的各个部位的长度,如何捕捉人物的姿态和动态。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不仅仅局限于静物,也涉及到了人物绘画的基础。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空间感”,比如利用冷暖色和明暗对比,来营造出画面的纵深感。这一点让我意识到,原来色彩和透视一样,也是表现空间感的重要手段。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绘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注重“绘画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绘画技巧。它从最根本的“观察事物”开始讲起,引导读者如何去捕捉物体的形状、结构、光影和色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如何分解复杂物体”的章节。作者没有直接教你画一朵花,而是先教你如何观察花瓣的形状,花梗的结构,以及花蕊的细节,然后将这些观察到的元素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再逐步组合起来。这种分解再组合的方法,让我觉得即使是再复杂的物体,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了。书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是关于“如何捕捉事物的神韵”。作者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作画步骤,而是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的赏析,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非常启发我,让我开始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事物的内在精神。另外,书中还讲到了“构图的基本原理”,比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线等,并且用大量的范例展示了这些构图原则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绘画中的。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构图概念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以前画画总是把东西堆在画面中间,看起来死气沉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大大增强画面的视觉吸引力和故事性。书里还对“色彩的搭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仅是告诉你哪些颜色可以搭配,更是教你如何根据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去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例如,运用对比色来制造视觉冲击力,运用类似色来营造和谐宁静的氛围。这一点让我意识到,原来色彩的运用,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学问。这本书让我明白,学画画不仅仅是拿起画笔,更是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大脑去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幽默,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乐趣。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复杂的绘画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处理背景”的讲解。作者用“背景是画面的配角,但配角也要有自己的特点”来形容背景的重要性。他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运用模糊背景、虚化背景,或者用简单的色彩来填充背景的方法,让画面看起来更加专业和有整体感。这一点让我觉得,原来背景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书里还有一个关于“如何为画面起名字”的章节,虽然看起来有点“离题”,但作者认为,一个好的名字能够更好地传达画面的情感和主题。这一点非常启发我,让我开始思考,原来绘画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给自己的作品定价”,虽然这对入门读者来说可能有点远,但作者的讲解非常有意思,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生导师。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绘画,不仅仅是学习技巧,更是学习如何去“看”和如何去“感受”。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讲解深入浅出,但又不失专业性,让我这个初学者能够迅速掌握核心要领。它不像一些教程那样,上来就给你看成品图,然后告诉你“画成这样就行了”,而是非常细致地拆解每一个步骤,并且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光影在不同形体上的表现”这一章节。作者不仅仅讲解了直线形物体(如方块、圆柱)上的光影变化,还深入到了球体、锥体等更复杂形体上的光影处理。通过大量的图示,我能清晰地看到光线如何照射在球体的不同弧度上,产生渐变的高光、亮部、灰部和暗部,以及如何在暗部中巧妙地加入一些环境色。这一点让我意识到,原来画面的立体感,很大程度上是由光影的精准描绘决定的。书里还有关于“色彩的情感表达”的讨论,虽然看起来是比较偏向理论,但作者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暖色调带来的温暖、热情,冷色调带来的宁静、忧郁,让我开始思考,原来颜色不仅仅是用来描述物体,更是能够传达情感的。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启发,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书中对“笔触的运用”也有非常详尽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用不同的笔触画不同的纹理,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告诉你如何通过统一或变化的笔触,来引导观者的视线,统一画面的风格。我之前画的东西总是显得杂乱无章,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笔触的方向和力度,也能成为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还提到了“色彩的统一性”问题,这是一个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概念。作者通过示范,展示了如何在画面中运用主色调,以及如何通过辅助色和点缀色来丰富色彩,同时保持画面的整体和谐。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是极具指导意义的,避免了画面色彩过于跳跃或单调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只知道颜色是什么”的菜鸟,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如何运用颜色去表达”的初学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