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歲月》
(英國殖民文學三大經典之二,喬治.歐威爾重要自傳小說,全新中譯)
Burmese Days
作者: 喬治.歐威爾
原文作者: George Orwell
譯者: 游懿萱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10/1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49998
叢書系列:不朽Classic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英國文學
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的進步使人理解自由的可貴,思想的重要!
沒有《緬甸歲月》,不會出現《一九八四》和《動物農莊》
要真正讀懂《一九八四》與《動物農莊》,必須先讀《緬甸歲月》
台灣首度完整翻譯出版,全面呈現才子小說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文學成就!
★《一九八四》、《動物農莊》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首部自傳體小說 全新中譯本
★名列《時代雜誌》「1945年後zui偉大的五十位英國作家之一」
歐威爾曾作為大英帝國的警察,在殖民地緬甸生活了五年,這段生活經歷不僅成為他創作《緬甸歲月》的素材,還幫助塑造了他的文學視野。他刻畫殖民地的墮落與反思,種族歧視和身分認同,也發揮優美的文筆生動描摹熱帶風光,小至衣著,大至鄉間景色,還有衝突不止的愛恨交織,為緬甸留下了無可抹滅的歷史紀錄,鮮活擘畫了人們不該遺忘的時代。
英國木材商弗洛里不到二十歲即在緬甸工作,一開始他與其他殖民地英國人一樣,飲酒、作樂,找女人玩樂;偶爾到當時的首都仰光一趟,買些英國來的新小說,去安德遜餐廳享用包覆在冰中跨越八千英里而來的牛排與牛油,既有殖民主一般的權wei,亦舒適寬鬆。那時,他還太年輕,不清楚接下來的生活會如何,無法預見接下來幾年面對孤單、無聊、腐敗的生活……
維拉斯瓦米醫師是緬甸當地人,他惹上地方官,又因為自己的黑皮膚,案情更加嚴重。他央求好友弗洛里幫他一把:只要弗洛里幫助他進入都是白人的英國俱樂部,他的地位就可獲得保護,沒人敢找他麻煩了。
弗洛里與其他英國人不同,他反感其他白人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喜歡與當地人交朋友,還有個緬甸情婦,然而,他zui痛楚的地方也在於此:他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態度,無法在俱樂部坦言自己的主張,但他的內心深處實在見不慣這些「白人老爺」的嘴臉。
然而,維拉斯瓦米醫師對英國相當崇拜,即使被英國人痛罵千百回也無法讓他動搖。他仍以正面的態度,認為自己這樣一個印度人,屬於較劣等墮落的種族,而英國人帶來了法律、秩序與「不列顛治世」──弗洛里反駁他:「不列顛窒息,醫師,不列顛窒息才是適當的名稱。不管怎麼說,誰得到了治世的好處?只有債主和律師而已。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我們當然會維持印度的和平,但這些法治zui後帶來了什麼?只有更多的銀行和監獄而已。」
弗洛里煽動的想法往往讓維拉斯瓦米醫師相當震驚,但也讓他感到相當痛快,因為這麼虔誠的信徒居然會聽到相反的禱文。為什麼弗洛里如此與眾不同,或許,這一切與他臉上的疤痕有關。弗洛里深知,與別人不同,不代表就是低人一等。
當一切悶窒無處可解時,來自巴黎的伊莉莎白吸引了弗洛里,他終於得以逃出在緬甸的寂寞生活,不再理會殖民地的做作謊言,卻沒想到,更大的悲劇正要開始了……
作者簡介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
本名Eric Arthur Blair,英國知名小說家、記者,寫作小說與文論,關心社會正義,反對極權,作品主要關懷下層、受控制的人們。
1903年生於印度,父親任職於當時英國殖民政府機構。1905年隨母親返回英國。1917年考進伊頓公學,1921年畢業後,由於家裡無法供給他念大學,故考取公職,到緬甸擔任殖民警察。在那裡學會說流利的緬語,並對帝國殖民主義產生反思。這段經歷也促使他寫下了《緬甸歲月》。辭去警察職務後,他做過許多不同工作,1936年底他參加西班牙內戰,此後在知名媒體寫作大量報導與評論,包括BBS Eastern Service、Observer等。2014年,在其印度出生地莫蒂哈里(Motihari),成立了首座「歐威爾博物館」。
生前共有九部作品,1945年出版的《動物農莊》與1949年出版的《一九八四》,這兩部zui知名的作品奠定其大師地位,成為二十世紀极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時代》雜誌將他列為「1945年後zui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1950年病逝於倫敦。
譯者簡介
游懿萱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曾任輔仁大學兼任講師,現任實踐大學兼任講師。著有《英中筆譯》系列、《翻譯講堂》,譯有《鎂的奇蹟》、《無黏液飲食療癒法》、《人頭朝上》等書。
我还在书架上仔细端详这本《缅甸岁月》,它的装帧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台湾联经出版的风格一向以严谨和考究著称,这本也不例外。书脊的设计有着清晰的字体,便于在书架上查找,封面的画风有一种古典写实的美感,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会过于张扬,却能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引人入胜的氛围。我个人非常偏爱带有历史沉淀感的书籍,这类图书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承载着一段时代的记忆和人文的气息。奥威尔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传奇色彩,他的作品常常能引发深刻的思考,而《缅甸岁月》这个名字,更是让我对其中蕴含的异域风情和个人经历充满了好奇。
评分第一次接触奥威尔的书,完全是被《缅甸岁月》这个名字吸引了。总觉得“缅甸”这个词自带一种遥远的、神秘的异域风情,而“岁月”又赋予了它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拿到这本台湾联经出版的港台原版,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质感,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字体都让人心情愉悦。虽然我之前对缅甸的历史和文化并没有太多了解,但奥威尔的名字总归是如雷贯耳,想到他是《1984》和《动物庄园》的作者,就更加期待了。这本书的封面用了某种复古的色调,隐约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植被和建筑轮廓,仿佛能穿越时空,将我带到那个遥远的国度。
评分我最近刚收到了这本《缅甸岁月》,从外包装的精致程度就能看出出版方的用心。封面设计非常复古,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一本陈年的相册,等待着我去翻阅。奥威尔的名字,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都意味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洞察力。我一直对他的作品充满敬意,而《缅甸岁月》这个书名,又额外增添了一层异域的吸引力。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去探索奥威尔本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观察与感悟。
评分翻开书,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这是实体书独有的魅力。我尤其喜欢这类“原版”书籍,总觉得它更能保留作者创作时的原貌,没有经过过度的翻译腔和文化过滤。奥威尔,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严肃、深刻的思考,他笔下的世界总是充满警示和哲理。虽然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传小说”,但我更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视那个时代、那片土地上,一个西方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观察与反思。想象一下,一个来自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的年轻人,身处遥远东方、充满殖民色彩的缅甸,他的眼睛里会捕捉到怎样的景象?他的灵魂又会经历怎样的碰撞?
评分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不单单是奥威尔这个响亮的名字,更是它“港台原版”的身份。我一直认为,原版书籍更能触及到作者最纯粹的思想和情感,也更能体会到语言本身的力量。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它传递出的那种略带疏离却又充满故事感的视觉效果,就足以勾起我的阅读欲望。缅甸,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与奥威尔这个深刻的作家相结合,无疑会碰撞出非凡的火花。我期待从中读到关于那个时代的印记,关于殖民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一个作家的个人视角下的真实描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