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大将传记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传等 姚有志著书籍

十大大将传记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传等 姚有志著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有志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人物
  • 传记
  • 粟裕
  • 徐海东
  • 黄克诚
  • 陈赓
  • 谭政
  • 肖劲光
  • 张云逸
  • 姚有志
  • 解放战争
  • 中国近现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1597
商品编码:214550753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套装数量:1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商品详情

书名:《红色将帅:十大大将》

作    者:姚有志

全套定价:268.00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版    别: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开    本:16开

版    次:1版1次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礼盒珍藏版:

序号    书名    ISBN    定价    出版日期

1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粟裕    9787513911597    26.8    2017年6月

2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徐海东    9787513911580    26.8    2017年6月

3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黄克诚    9787513912716    26.8    2017年6月

4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陈赓    9787513912709    26.8    2017年6月

5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谭政    9787513912693    26.8    2017年6月

6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肖劲光    9787513912686    26.8    2017年6月

7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张云逸    9787513912679    26.8    2017年6月

8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罗瑞卿    9787513912662    26.8    2017年6月

9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王树声    9787513912655    26.8    2017年6月

10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许光达    9787513912648    26.8    2017年6月目录

《粟裕大将》

003 幸福的童年

008 慕侠少年

011 接受启蒙教育

014 当“赤色分子”

020 投身革命

028 参加南昌起义

035 在炮火硝烟中成长

040 红军指挥员

044 坚持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052 黄桥大败韩德勤

059 摘取硝烟中的“红花”

066 指挥苏中军民抗击日伪

073 ***称赞粟裕“打得好!”

083 七战七捷

098 决胜宿北

105 运筹鲁南

114 莱芜活捉李仙洲

123 孟良崮百万军中取敌首

130 献策军委

138 大战豫东显神威

144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152 挥戈南下渡长江

155 出任总参谋长

158 开国*一大将

162 离开总参之后

167 魂系沙场

《谭政大将》

003 生于书香门第

006 蒙馆念私塾结识陈赓

013 “四一二”前后

023 ***的首任秘书

028 一名年轻的红军政工领导

032 名符其实的“谈政”

043 长征先锋师政委

058 红大一期学员

063 总政*一副主任

082 东野104 号首长

098 负责东北全军政工

104 罗荣桓大赞谭政“谈政”有道

115 实施辽沈战役总动员

132 四野副政委

134 政治大将

141 受迫害

152 *后的旅程在线试读

《粟裕大将》

红军指挥员

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瑞金成立。不久,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红一方面军所辖部队改称红军,由中革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粟裕调任红4 军参谋长。不久,筹建红军学校,*一期编为四个连,他被调去担任第3 连连长。粟裕和学员们一起,互教互学,认真总结了带兵和作战指挥的经验。学习期满以后,又回红4 军担任参谋长。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1933 年2 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粟裕改任由闽浙赣红10 军与红31 师合编而成的红11 军参谋长。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他率红11 军威胁牵制敌人,为黄陂、草台冈两个战役大批歼敌,进而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33 年10 月28 日,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7 军团,任命原红3 军团第5 师师长寻淮洲为军团长,萧劲光为政治委员。寻未到职前,暂由萧劲光全面负责,下辖19 师、20 师和34 师。粟裕被任命为第20 师师长。红7 军团改组后所领受的*一个任务就是钳制金溪方面的敌人,攻占浒湾堡垒阵地。浒湾位于黎川西北、抚州东南,驻有敌第4 师司令部、第36 师宋希濂部各一个团,是敌人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周围集结有敌军十几个师。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孤军突入的方式,去夺取敌核心阵地,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可以准确无误地看出,这无异于火中取栗。而当时红7 军团主力第19 师尚在福建作战,萧劲光手里一共只有2000 余人。领导的这个“左”倾命令,使粟裕感到极为震惊。为了保证这一命令的实施,中革军委还强硬表示:“如果原则上拒绝进攻这种堡垒,那便是拒绝战斗。”11 月10 日上午,红7 军团被迫向浒湾发起攻击。敌人获悉浒湾被攻,急令驻金溪之第4 师沿金抚公路出援。红7 军团顿时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然而,中革军委仍然要他们坚持到红3 军团主力赶到,再向敌人发起总攻。为了应付两面的敌人,红军在浒湾南十多华里的八角亭地区构筑了临时阵地,由粟裕和萧劲光分工负责,各守一面。激战已经进行了一夜,红7 军团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黎明时稍稍平静了一些,但是零星的枪声却一直没有停止。远远望去,对面森林里的敌人似乎也在修着工事,看来对峙还要维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这,敌人的进攻更加猛烈,粟裕、萧劲光分别率部拼死作战。傍晚时候,眼看阵地就要被突破,敌军侧面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他们估计是主力部队来了,即对敌发起反击,终于又将敌人打回了森林地带。可是,枪声响了一个多钟头,却又渐渐沉寂了。事后,他们才知道,那是彭德怀率红3 军团赶来了。因为彭德怀发烧,由彭雪枫指挥战斗,他们向敌发起猛烈突击,没有成功,反倒伤亡700 余人。由于部队伤亡大,无力再突击,只好撤出了战斗。第三天,敌人派来12 架飞机,轮番轰炸,进攻更为疯狂,兵力投入也越来越多。而红7 军团已减员过半,为了避开敌机的轰炸和猛烈的炮火,也为了阻挡更多的敌人,战线越拉越长,形成了一条横跨十余里的长蛇阵。到了晚间,守卫浒湾的敌人再次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出来接应,对红军的阻击阵地前后夹击。阻击部队又伤亡300 多人,阵地终被突破,敌人打通了去浒湾的道路。粟裕带着劫后余生的部分同志,被迫放弃阵地,乘夜晚突出重围,向根据地内转移。此战失利惹恼了李德、博古等,他们开除了萧劲光的党籍、军籍,并判以五年监禁徒刑。红7 军团也随之改组,由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粟裕任参谋长,活动在闽西一带执行牵制任务。

《谭政大将》

负责东北全军政工

1946 年8 月,蒋介石撕毁了东北停战协定,下令进攻热河,占领承德;10 月下旬起,按照所谓“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方针,向南满的安东和通化地区大举进攻。这时候,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罗荣桓赴莫斯科做肿瘤手术,东北全军的政治工作,依然由政治部主任谭政全面负责。国民党的军事行动毫不怠慢。蒋介石自飞沈阳部署,倾其进入东北的军队,全力向我们南满地区进攻,先后侵占安东、通化、宽甸、桓仁等重要城镇,*南端攻占到普兰店,接近了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规定的旅大苏军驻地。国民党军在东北的进攻达到了顶点,占领了包括热河在内的东北土地面积达29% 以上,控制区人口占总数的53%。敌人向南满的进攻,一时取得胜利。蒋介石嘉奖他的“胜利之军”。敌军在东北的首领熊式辉、杜聿明,也为南满的表面和一时的胜利所陶醉。不久,又调集兵力,调整部署,从1946 年底开始,连续向我临江地区大举进攻,企图将东北民主联军消灭在长白山下,或赶出南满。与此同时,敌军在长春以北,松花江以南的两个军,加强了各个要点的守备,并派出大批特务及小部队向我边沿区袭扰蚕食,企图达成其“南攻北守”的目的。为迎战敌人的大举进攻,北满我军编组成了3 个野战纵队和7 个独立师。又以原山东第1 师、第2 师、第3 师合编为第1 纵队;以原新四军第3 师第8、10 旅及独立旅合编为第2 纵队;以原山东第7 师之第20、21旅和新四军第3 师第7 旅合编为第6 纵队。至此,东北我军共有五个野战纵队,下辖15 个主力师,另有10 个独立师,另外还建立了骑兵部队和炮兵部队。整编后的野战部队,补充了一批枪械弹药,装备有所改善。新兵经过审查补入部队,又进行了诉苦、坦白运动的阶级教育,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东北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的两个月,即1947 年的1 月7 日,南满敌军由通化开始经六道沟向我进攻,企图打通辑(安)通(化)线,然后集中全力进攻临江。敌人预谋“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开始实施。东北民主联军也遵照既定“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方针,南满我军展开了保卫临江的战斗。北满我军为了策应和支援南满作战,减轻敌以重兵对我南满的压力,利用北满之敌分散守备各个要点的时机,决心集中第1、第2、第6 等三个纵队9 个步兵师,向中长路两侧长春、吉林以北广大地区展开攻势作战,并于1947 年1月5 日跨过松花江南下。之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保临江,下江南,交错进行,至4 月3 日战役结束,是为“四保临江,三下江南”。由此,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的战争史上记载下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名称。东北民主联军打了胜仗,全军振奋。“东总”领导机关及各部门的干部也沸腾起来了。谭政在祝捷大会上作了《目前时局与任务》的报告。谭政登台报告,头一句话:“同志们,我们打了胜仗,庆祝胜利!”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长时间鼓掌声。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中,***于1月11 日来电:“(1)*近北满、东满开始打胜仗甚慰,包围其塔木一点,引起九台、吉林、德惠三处之敌无计划的增援,均被我歼灭或击溃。这一经验指出,围城打援是歼灭敌人重要方法之一。利用结冰时期有计划地发动进攻,普遍寻找敌之薄弱点,采用围城打援方法,大量歼敌,转变敌我形势,甚为必要。(2)南满4 纵队20天敌后作战经验亦证明,只有采取勇敢进攻方针,才是胜敌之道。”谭政说:“正是由于党、***主席对战役的及时指导,民主联军指战员的英勇战斗,才取得战役的重大胜利。”他还说,“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抢时间发展并且有了已经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大家*清楚的是,去年7 月以前由根据地动员出来的兵,与7 月以后入伍的兵就完全不同。7 月以后的兵都是有觉悟的,这是实行‘土改’的结果。他们为了人民,也为了自己,为了‘我’那几亩地,所以很勇敢。人民没有打‘疲’,兵没有打‘疲’,兵源补充不成问题,还有大批俘虏将补充我们的部队。”谭政的讲话和报告,从未空谈,鼓动性很强。他说:“不知大家认识到没有? 4 月,新华社总结,消灭蒋军67 万,含保安团地方武装,消灭敌人共100 万,其中击毙占少数,大部分被我俘虏。缴获甚多,装备改善了。我们大炮、小炮都有了,美国给蒋介石的武器我们都有了。没有炮与有炮,战争形势起了很大变化。现在敌人有几个堡垒,不能起大作用了。自其塔木战斗后,蒋军对城市,不敢坚守了。怀德、梅河口等据点打下来,原先依靠工事守备之敌望风而逃。我军装备改善了,战术技术与从前相比大大提高。现在可以大兵团应战,敌人的飞机不起作用。可以相信,现在开始的夏季攻势,将取得更大胜利。”谭政还说:“去年9 月以前,我们是拿地方换取消灭敌人;9 月以后,我们收复了地方,保存了城市。哈尔滨我们几次准备缴(交)给他,他不敢来了。杜聿明也好,蒋介石也好,天天要进哈尔滨,但是,却是他们的5000 俘虏进了哈尔滨。我军兵力空前集中,过我军在东北任何时候。南北满两大主力会合了,可以在一个战场作战,对敌人打击重重加大。民主联军战斗力大大增强是又一重要因素,主力整训期间,部队进行了诉苦、坦白和清洗运动的政治整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鼓起了东北全军的士气。”谭政的政治动员,发出号召: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争取全面大反攻,夺得一个比一个更大的胜利!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选取了十大大将一生中的精彩片段,全方位展示出十大大将的一生。在那个前所未有,风起云涌的时代,在那个群星璀璨,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的英雄。几十年戎马生涯,他们挥兵塵战。神州大地纵横驰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骄傲,他们是新中国的十大大将。作者简介

主编姚有志少将,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部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战略分会会长。长期从事军事战略理论研究工作,具有深厚的军事战略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先后在军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完成研究报告三十余份上报军委总部。相关理论专著有《***大战略》《***战略思想论》《战略学》(2001年版)《20世纪战略理论遗产》《军事战略学教程》《世纪论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指导教程》等。
 

《红色将星耀中华》 一部描绘我军卓越军事指挥员群像的宏大史诗 这部由姚有志先生倾力撰写的《红色将星耀中华》,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两位名将的生平事迹,而是以宏大的视角,深入剖析我军众多杰出将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本书聚焦于那些被历史铭记的“大将”们,通过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成为一支令世界瞩目的强大武装力量的非凡历程。 本书所呈现的,是一幅由无数鲜活生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辉煌胜利交织而成的壮丽画卷。它不仅仅是对个体英雄主义的赞颂,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深刻挖掘,对一支军队建军治军思想的系统梳理,以及对中国革命胜利内在逻辑的全面解读。 内容梗概: 《红色将星耀中华》围绕着我军历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军事统帅们展开。每一位将领的传记,都是一部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史诗。本书在叙述这些将领的个人经历时,不仅仅停留于战役的细节和个人的功勋,更着力于展现他们作为战略家、战术家和思想家的卓越才能,以及他们在极端困苦条件下,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扭转乾坤,最终取得胜利。 书中细致描绘的,是他们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军事指挥员的蜕变过程: 早期革命的洗礼: 读者将跟随这些将领的脚步,重温他们投身革命的初心,体验土地革命时期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长征路上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以及抗日战争中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他们如何在炮火纷飞中学习军事,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锻造钢铁意志,书中都有详尽的描绘。 战略战术的智慧: 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些将领在关键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战术运用。他们如何根据敌我态势,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论是大规模的战略行动,还是小规模的战术部署,都体现了他们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书中对经典战役的复盘,将为军事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建军治军的贡献: 除了战场上的辉煌,本书同样关注这些将领在军队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贡献。他们如何参与军队的组织建设,如何探索和完善军事制度,如何培育忠诚、勇敢、富有纪律性的革命军人。他们对军事理论和政治工作的深刻见解,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色将星耀中华》所要传达的,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述这些将领故事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弘扬一种宝贵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他们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在任何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英雄气概。这些精神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行的强大动力。 历史背景的还原: 姚有志先生在写作中,力求将每一位将领的生平置于其所处的宏大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从国民革命的洪流,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再到解放战争的决胜千里,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每一个时期都有这些将领的身影。本书通过他们的视角,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人生百态的展现: 除了军事上的卓越表现,本书也展现了这些将领在个人生活中的情感、困惑、成长和反思。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些伟大的革命家和军事家,感受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温情与担当。 本书的独特价值: 《红色将星耀中华》的价值在于其史料的翔实、分析的深刻和叙事的生动。姚有志先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采访了众多知情人,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他不仅描绘了将领们的军事才能,更深入挖掘了他们思想的深度和人格的魅力。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部军事传记。它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关于奋斗、牺牲与奉献的精神洗礼。它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并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色将星耀中华》是一部值得所有关心中国历史、军队建设和革命精神的读者阅读的力作。它将带领我们走近那些伟大的灵魂,感受他们的传奇人生,并从中汲取宝贵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十大传记》这部作品,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就必须了解那些为这个国家奠定基石的伟人。书中选取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等将领,这无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耀眼的群星。我希望书中能够不仅仅展现他们辉煌的军事成就,更能够深入地剖析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和政治信念。例如,对于谭政将军,我非常想了解他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工作者,是如何将政治思想的教育与军事斗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对于张云逸将军,我更期待看到他如何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战略眼光,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而又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传承,它将引导我们去思考,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评分

《十大传记》这本书,如同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我的眼前。我非常好奇,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这些将领们,让他们能够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书中对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等将领的传记,我想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平介绍,更是对他们思想、品格和精神的深入挖掘。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些重大的历史关头,他们是如何做出艰难抉择的?例如,在战略决策上,他们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革命的判断的?在个人品德上,他们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对于陈赓将军,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他那独特的幽默感和乐观精神,以及他在逆境中如何保持高昂的斗志。对于黄克诚将军,我期待了解他那“铁骨铮铮”的硬气,以及他如何坚持原则,敢于直言。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那个时代的英雄群像,也照出我们心中所追求的那些高尚品质,它将激励我更加坚定地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读罢《十大传记》的序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便扑面而来。作者姚有志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群英图。书中选取的这几位将领,无论是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断,还是在抗美援朝中的英勇斗争,亦或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辛勤耕耘,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尤其关注像陈赓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还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他的多才多艺和人格魅力,一直是我所敬仰的。而谭政将军,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者,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理解我党我军政治建军的道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这些将领们在关键历史时刻的决策过程,分析他们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以及他们如何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是对那些为国家民族付出一切的英雄们的致敬,它将引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去理解革命先辈们奋斗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翻开《十大传记》这本书,我内心充满了对那位“中国的拿破仑”——粟裕的无限憧憬。一直以来,我对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战术思想和战略眼光,在众多战役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许多战局。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剖析粟裕将军在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关键战役中的指挥艺术,深入解读他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战术部署和战略判断。同时,我也想了解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贡献,以及他对于现代化军队建设的思考。除了粟裕,书中涉及的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等各位将领,也都各具特色,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尤其想知道,张云逸将军那样一位低调内敛的人物,在革命斗争中又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而肖劲光将军,作为海军的奠基者,他又是如何白手起家,为我军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本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几位将领的人生故事,更是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的一部缩影,它将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是如何成长壮大,又是如何从无到有,最终建立起一个新中国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填补了我对共和国高级将领们深入了解的一大空白。一直以来,对于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披荆斩棘、为新中国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帅们,我总是抱有深深的敬意,但很多时候,了解仅限于一些宏观的战役介绍或者零散的英雄事迹。而《十大传记》这本书,将目光聚焦在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等几位杰出将领身上,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书中一窥他们的人生轨迹,了解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艰苦卓绝,在和平建设时期又如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像粟裕大将,他那“战场上的常胜将军”的美誉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艺术?徐海东大将,那位“中国工农红军的百科全书”,他的军事生涯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传奇故事?黄克诚大将的“耿直”和“实干”,陈赓大将的“幽默”和“智慧”,谭政大将的“政治工作”的卓越贡献,肖劲光大将的海军建设的奠基,张云逸大将的“大智若愚”,这些鲜活的形象,都将在书中得到怎样的生动呈现,这是我最为期待的部分。我深信,通过阅读这些传记,我不仅能够了解到他们的丰功伟绩,更能从中汲取他们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理解他们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及他们为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