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 柏拉圖 哲學宗教 哲學經典著作 西方哲學 中華書局齣版 【新華書店正版書籍】

理想國 柏拉圖 哲學宗教 哲學經典著作 西方哲學 中華書局齣版 【新華書店正版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柏拉圖 著
圖書標籤:
  • 理想國
  • 柏拉圖
  • 哲學
  • 宗教
  • 哲學經典
  • 西方哲學
  • 中華書局
  • 新華書店
  • 古典哲學
  • 政治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鳳凰新華書店旗艦店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4003
商品編碼:22935054061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柏拉圖重要的作品,這部對話涉及瞭哲學的多個方麵的議題,其中的議題縱橫復雜,思想成熟而談鋒銳利,啓發瞭後來眾多哲人和政治思想傢。《理想國》對西方思想史具有非常的價值和意義,它給人類思想和曆史留下瞭深刻印記。這是一座通嚮柏拉圖思想和古代思想的通俗的嚴肅讀物。後人將這部談話分為十捲,十捲的分法並不是對話自然的分界綫,許多對話的主題跨越瞭兩捲的內容。為便於讀者理解,譯者將全書十捲分為五十四章,並加以標題。

作者簡介

  柏拉圖(前427-前347年),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西方理性主義的代錶,西方學術體係的開創者,世界曆史上偉大的哲人之一。

目錄

導 讀 /1

第一捲

一、蘇格拉底下到比雷埃夫斯 / 1

二、剋法洛斯談老年與臨終虧欠/ 3

三、正義給齣什麼?/ 7

四、特拉敘馬霍斯論強者利益即正義 / 15

五、特拉敘馬霍斯論大規模的極端不正義 / 25

六、正義的目的及報酬 / 27

七、正義者與不正義者的對比 / 31

第二捲

一、格勞孔論契約正義、正義的魔戒和受難 / 43

二、阿德曼托斯論攘助不義之人 / 49

三、思想實驗的開端:簡樸城邦 / 54

四、城邦的貪奢 / 61

五、保衛者的品質 / 65

六、詩人關於眾神的謊言 / 68

第三捲

一、詩歌教育 / 79

二、音樂教育 / 96

三、體育與醫術觀 / 104

四、醫治惡的法律 / 111

五、音樂教育與體育的原則/ 113

六、保衛者經受考驗 / 116

七、金屬的寓言與保衛者的無私産 / 119

第四捲

一、全體幸福原則與中産化原則 / 124

二、城邦的強大、統一與規模 / 127

三、城邦的禮法 / 129

四、城邦四美德 / 135

五、靈魂的正義 / 145

第五捲

一、男女平等 / 162

二、共同體中的婚姻與子女撫育 / 174

三、和睦 / 180

四、不和與戰爭 / 187

五、知識與意見 / 194

第六捲

一、真哲學傢 / 208

二、僞哲學傢 / 217

三、哲人王的城邦 / 225

四、哲人王與善德 / 232

五、真善美與存在 / 237

六、可知與可見世界的劃分/ 241

第七捲

一、拯救洞穴中的人 / 246

二、算術教育 / 254

三、幾何學教育/ 262

四、天文學教育 / 263

五、和聲學教育 / 267

六、辯證法教育 / 269

第八捲

一、依序墮落的五種政體 / 282

二、論榮譽政體及其政治傢 / 285

三、論寡頭政體及寡頭 / 291

四、論民主政體及其政治傢 / 298

五、僭主政體 / 307

第九捲

一、僭主 / 320

二、五種政體的比較 / 332

第十捲

一、造物者與模仿者 / 351

二、感性與理性、詩與哲學之爭 / 362

三、靈魂不朽 / 370

四、正義的討債 / 375

五、後的審判與選擇 / 377

主題詞譯名對照錶 /387

曆史人名地名錶 /389

神話人名地名錶 /391


精彩書摘

  一全體幸福原則與中産化原則

  這時候,阿德曼托斯插瞭進來。

  “蘇格拉底,”他說,“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在讓這些人不幸,而他們自己正是他們不幸的原因,你會怎樣迴答呢?城邦雖然屬於他們,但他們無法因此而生活得哪怕更好一點;反之,其他人則獲得瞭土地,起造寬敞漂亮的房捨,擁有漂亮的傢居,為自己嚮諸神獻祭,待人大方;此外,正如你剛纔所說,他們還擁有金子和銀子。而所有這些通常都是財富中令人艷羨的。而我們可憐的公民比駐紮在城邦裏放哨站崗的雇傭兵好不到哪裏。”

  “沒錯,”我說,“你還可以補充說,與彆人不同,他們除瞭供應的食物就什麼也沒有。因此,即使他們樂意旅行也無法做到;他們沒錢養情人,也沒錢可用於任何點兒的愛好等等可以被稱為人倫之樂的東西。此外,你還可以提齣很多性質相同的指責。”

  “但是,”他說,“讓我們假定,所有這一切都將被包含在指控之中。”

  我說:“你是不是打算問,我們的迴答將是什麼?”

  “是的。”

  “如果我們沿著原來的路子討論下去,”我說,“我相信我們會做齣迴答。我們的迴答是,即便那些是事實,他們也很有可能會成為幸福的人。在創建城邦的過程中,我們的目標不是哪個階級享有不恰當的幸福,而是全體的大幸福。我們認為,在一個著眼於全體利益的良治的城邦裏,我們易發現正義;而在混亂的城邦裏則為不義。找到這兩個城邦後,我們就可以確定哪個城邦更為幸福。目前,我們在塑造一個幸福的城邦——是整體而不是局部,更不是僅僅造福於少數公民。不久之後,我們將考察相反的城邦。假定我們正在給一個雕塑著色,有個人走過來對我們說:‘你們為什麼不給身體美麗的部分描上美麗的色彩呢?眼睛應該是紫色的,你們卻給它們著瞭黑色。’我們也許可以清楚地迴答他:‘先生,你肯定不願意讓我們把眼睛美化到它們再也不是眼睛的程度。請你稍微思考一下,通過賦予眼睛和麵部其他部分特徵它們應有的比例,我們不是讓整體變美麗瞭嗎?’因此,我要對你說,不要強迫我們給保衛者不應擁有的彆的幸福。我們可以讓我們的農民穿得如同君王,頭戴金冠,願意耕種時耕種,其他什麼也不做;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的陶工睡在臥榻上,在火爐邊宴飲,推杯換盞,陶輪就在他們手邊,隨其意願想製陶便製陶;或許這樣可以讓每個階級都感到幸福,如你所想,整個城邦都是幸福的。但是,請不要把這種想法放入我們的頭腦中,因為如果我們聽瞭你的話,農民將不再是農民,陶工將不再是陶工;城邦中沒有人再會有階級的清晰身份。社會敗壞的後果不止於此,人們會僭越本分,自我標榜;如果法律和國傢的保衛者也有名無實,那麼就等著看他們怎樣把城邦翻個底朝天吧!而隻有他們能夠給城邦帶來秩序和幸福。我們想讓我們的保衛者成為城邦真正的拯救者,而不是毀滅者。然而,我們的對手卻希望我們是歡宴中作樂的農民,而不是正在履行國傢職責的公民。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與他想的並不是一個東西,而他所談論的也不是城邦。因此,我們必須想清楚,我們任命保衛者是旨在看到保衛者個人的大幸福呢,還是幸福的原則常駐整個城邦。如果是後者,那麼保衛者、支持者及所有同胞,必然深受鼓舞和激勵,盡其所能去工作,整個城邦將因此而繁榮昌盛,各個階級也將獲得上天賦予的相配的幸福。”

  “我覺得你說得非常對。”

  “我想知道你是否還會同意我的另外一種看法。”

  “什麼看法?”

  “技藝退化的原因似乎有兩個。”

  “哪兩個?”

  “富裕和貧窮。”我說。

  “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過程是這樣的,你想想,當一個陶工變得富裕瞭,他還會再吃那份由他的技藝帶來的苦嗎?”

  “肯定不會。”

  “他會變得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不負責任吧?”

  “很對。”

  “那麼,其結果就是,他將成為一個比較糟糕的陶工?”

  “是的。他已經大大退化瞭。”

  “但是,另一方麵,如果他沒錢,無法給自己買工具和器械,他將不會把他的工作做得同樣好,也不會教他的兒子或徒弟去同樣好好工作。”

  “肯定不會。”

  “那麼,無論是受瞭富裕還是貧窮的影響,工人以及他們的工作都容易退化。”

  “顯然。”

  “那麼,”我說,“我們對罪惡就有瞭新的發現。保衛者將不得不密切注意它們,否則它們就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溜進城邦。”

  “什麼罪惡啊?”

  “富裕和貧窮啊,”我說,“一個是和懶惰之母,另一個是吝嗇和邪惡之母,而兩者都是不滿足之母。”

  二城邦的強大、統一與規模

  “的確是那樣。”他迴答說,“但是,蘇格拉底,我還想知道,如果我們的城邦被剝奪瞭戰爭資源,我們還能參加戰爭嗎,尤其是在我們對抗一個富強的敵人時?”

  “與這樣一個敵人作戰,當然會有睏難,”我說,“但是,如果有兩個這樣的敵人,那就沒有睏難瞭。”

  “怎麼會這樣?”他問道。

  “首先,”我說,“如果我們不得不打仗,我們這一邊將是訓練有素的戰士,而對方則是一隻由富人組成的軍隊。”

  “沒錯。”

  “那麼,阿德曼托斯,你是否認為,一個技藝精湛的拳擊手可以輕易地打敗兩個肥胖、富裕而不諳拳術的人?”

  “如果兩個人同時嚮他發動攻擊,他幾乎贏不瞭。”

  “如果他能避其鋒芒,然後轉過身來攻擊那個先發動攻擊的人,會怎樣呢?”我說,“假如烈日炎炎,作為一個專業拳手,他連續作戰,他所擊倒的胖人就不止一個瞭。”

  “當然瞭,”他說,“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沒什麼可驚奇的瞭。”

  “然而,與軍事素質相比,富人可能在拳擊技術和練習領域擁有更大的優勢。”

  “完全有可能。”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假定,我們的運動員能敵得過比他們的數量多兩三倍的敵人?”

  “我同意你的看法,因為我認為你是對的。”

  “那麼,讓我們假設,在開戰前,我們的公民嚮那兩個城邦中的一個城邦派遣使節,告訴他們實情,對他們說:‘我們沒有金子和銀子,也不允許擁有金子和銀子,但你們可以擁有,因此你們可以在戰爭中幫助我們,從另外一個城邦取得戰利品。’聽到這些話,誰還會選擇去和瘦而結實的狗打架,而不願意站在狗的一邊去攻擊肥而軟弱的綿羊呢?”

  “那是不太可能。但是,如果很多城邦的財富都集中到瞭一個城邦,那麼對於貧窮的城邦來說,這就可能構成一種威脅。”

  “你把‘城邦’這個詞用於所有城邦而不是我們的城邦,未免太單純瞭!”

  “為什麼?”

  “你應該用復數形式來稱呼其他城邦。他們中的每一個都不是一個城邦,而是像他們在對弈遊戲中常說的那樣有很多城邦。因為,實際上任何一個城邦,無論多麼小,都可以分成兩個城邦,一個是窮人的城邦,另一個是富人的城邦,並且這兩個城邦還互相打仗。這兩個城邦中的每一個城邦的內部還存在更小的部分,如果你把他們全都當作一個城邦來對待,你就完全失策瞭。但是,如果你把他們當作很多城邦來對待,並把其中一個的財富、權力、人員交給其他的,那麼你將永遠朋友多而敵人少。如果現在所描述的這項明智的原則持續盛行,你的城邦將成為所有城邦中強大的城邦。我所謂的強大並非名望和外觀上的強大,而是事實上的真實的強大,即便它隻有不到一韆名保衛者。在希臘人和野蠻人那裏,盡管都有著很多看起來同樣強大或強大數倍的城邦,但你幾乎找不到一個堪與她媲美的城邦。”

  “你說的完全正確。”他說。

  我說:“當我們的統治者考慮城邦的規模及其所要包含的領土的數量時,其確定的佳邊界和不可越過的限度是什麼?”

  “你覺得限度是什麼?”

  “我會讓城邦的擴大維持在能保持統一的程度,我認為那就是適當的限度。”

  “很好。”他說。

  “那麼,”我說,“我們將不得不嚮我們的保衛者傳達另外一條命令。那就是,讓我們的城邦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而要讓它成為一個統一的、自給自足的城邦。”

  “毫無疑問,”他說,“我們給他們下達的這個命令還不是很嚴格。”

  “我們前麵提到過的那個命令甚至更加容易做到。”我說,“我指的是一種職責,那就是,當保衛者的後代變差,就把他們降級;如果較低階層的子孫天性齣眾,就把他們升入保衛者階層。我們的意圖是,就公民的整體狀況而言,每個人天性適閤做什麼就讓他做什麼,一個人一個工作,那麼每個人都將做他自己的工作,每個人都從事一種工作而不是多種工作,整個城邦因而就會成為一個城邦而不是多個城邦。”

  “是的,”他說,“那不睏難。”

  ……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傢柏拉圖所著的一部極其重要的哲學著作,它不僅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之作,更是理解人類思想史、政治理論、倫理學以及美學等諸多領域不可或缺的橋梁。此書以對話體形式呈現,蘇格拉底作為核心人物,與一群智者就正義、國傢、教育、哲學以及理想城邦的構建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這部著作的核心,無疑是柏拉圖對“正義”的探索。他並沒有停留在對個體行為是否公正的錶麵討論,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為宏觀的社會層麵——一個公正的國傢(城邦)應如何構建,以及如何實現。柏拉圖認為,個人的正義與國傢的正義是相互映照的。一個正義的個人,其靈魂的各個部分——理性、激情、欲望——能夠和諧統一,由理性主導;而一個正義的國傢,則是由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和諧共存的,即統治者(哲人王)、護衛者(士兵)和生産者(工匠、農民)。這三個階層的恰當分工和相互配閤,構成瞭國傢的秩序與和諧,也正是國傢正義的體現。 書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柏拉圖構想的“哲人王”統治。他認為,隻有那些真正熱愛智慧、擁有真理知識的哲學傢,纔具備統治國傢的資格。哲學傢通過對“理念”(Forms)的認識,掌握瞭永恒不變的普遍真理,能夠洞察善的本質,從而帶領國傢走嚮至善。這種對理性、知識和智慧的極緻推崇,是柏拉圖政治哲學最鮮明的特徵。他相信,隻有當權力與哲學結閤,政治纔能擺脫濛昧和腐敗,實現真正的理想。 為瞭培養齣這樣的哲人王,柏拉圖詳細闡述瞭一套極其嚴謹而係統的教育體係。這套教育涵蓋瞭音樂、體育、數學(算術、幾何、天文學、音樂)、辯證法等多個學科,其目的在於塑造公民的品德、陶冶情操,並最終引導他們的靈魂走嚮對理念世界的認識。音樂和體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和諧感和勇敢精神,而數學則被視為通往理念世界的重要階梯,特彆是算術和幾何,能夠幫助人們擺脫感官的束縛,認識抽象的、普遍的概念。而辯證法,則是哲學研究的最高方法,它通過抽象和推理,最終觸及理念的本質,尤其是“善的理念”。 《理想國》中著名的“洞穴比喻”(Allegory of the Cave)是理解柏拉圖認識論和理念論的關鍵。這個比喻描繪瞭一群囚犯,他們生來就被鎖在洞穴中,隻能看到牆壁上的影子,並將影子誤認為真實。當一個囚犯被釋放,走齣洞穴,看到真實的世界和太陽,他會經曆痛苦的適應過程,最終認識到之前所見的隻是虛幻。這個比喻象徵著人類從感官經驗(洞穴內的影子)走嚮理性認識(洞穴外的真實世界)的過程,以及哲學傢認識理念世界(太陽)的艱難與偉大。理念是隱藏在事物錶象之下的永恒不變的本質,是真實存在的最高層次。 此外,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還探討瞭教育、藝術、婚姻、財産等一係列重要議題。他提倡對護衛者階層實行公有製,包括取消私人財産和實行共産主義式的婚姻製度(共享配偶和子女),以此來消除個人私欲對國傢利益的乾擾,確保他們能夠全心全意為國傢服務。他對藝術的態度也頗具爭議,認為詩歌和戲劇等模仿性的藝術,如果不能傳達真理,反而可能誤導人們,加劇靈魂的非理性部分,因此主張對藝術進行嚴格的審查和限製。 《理想國》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它不僅塑造瞭西方哲學的主流思潮,激發瞭無數後世哲學傢、政治傢、教育傢和藝術傢對理想社會和人類福祉的思考,而且對宗教、倫理、教育、政治製度等多個領域産生瞭重要影響。書中提齣的“理念論”深刻地影響瞭後來的唯心主義哲學;“哲人王”的思想則成為理想政治的典範,啓發瞭無數關於如何實現公正、理性統治的討論;而其對教育的係統性闡述,也為後世教育理論和實踐提供瞭寶貴的思想資源。 盡管《理想國》提齣瞭許多具有顛覆性的思想,如對民主製度的質疑,以及對某些生活方式的限製,但其核心在於對真理、正義、理性以及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柏拉圖試圖通過哲學的方式,為人類社會找到一條通往幸福和繁榮的道路。他鼓勵人們超越感官的局限,運用理性去認識世界的本質,並以此為基礎去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和諧、美好的社會。 總而言之,《理想國》是一部包羅萬象、思想深刻的哲學巨著。它不僅是理解古希臘哲學,特彆是柏拉圖思想的必讀之作,更是探索人類理性、正義、政治、教育、認識論等諸多重要議題的源頭活水。閱讀《理想國》,就是與一位偉大的思想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能夠啓發我們對自身、對社會、對世界的深刻反思,並引導我們去追尋那永恒的真理與至善。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本哲學經典,它的文字翻譯質量至關重要,而中華書局的這個版本處理得相當到位。那種古雅又不失流暢的中文錶達,很好地保留瞭原文的嚴謹性,同時又避免瞭晦澀難懂的陷阱。我注意到,在涉及“理念論”的部分,譯者采用瞭非常剋製的措辭,既傳達瞭柏拉圖對彼岸永恒實在的堅持,又沒有將其描述得過於玄乎,這對於理解其理論體係的內在邏輯非常有幫助。特彆是關於“善的理念”的論述,它如同整個城邦的太陽,照亮瞭所有知識和存在的基礎。我喜歡它這種將哲學思考與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睏境緊密結閤的方式。閱讀時,我常常會想,如果我身處雅典的廣場上,麵對蘇格拉底的提問,我該如何辯護自己的立場?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使得抽象的哲學概念變得鮮活起來,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定義,而是真正觸動人心的思想火花。

評分

這本書的宗教意味,雖然不是直接宣講教義,卻以一種更深層次的方式影響著後世的信仰結構。它對靈魂不朽的探討,對完美形態的追求,以及對理想生活的描繪,都與後來的諸多宗教思想産生瞭奇妙的共振。我從中讀齣瞭一種對超越此世的永恒價值的嚮往。它提齣的“理想國”的治理者必須是哲學傢,這背後隱藏的邏輯,其實是對“智慧主宰”的終極信仰的投射。這不僅僅是對城邦的規劃,更像是一種對宇宙秩序的隱秘假設。每一次讀到關於靈魂分層的描述,我都會聯想到人在世間麵臨的各種誘惑與掙紮。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高的道德參照係,讓你在麵對現實的妥協與誘惑時,能有一個清晰的標尺來衡量自己的行為,這對於一個尋求內心平靜的現代人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

說實話,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完全被那種宏大的政治構想所震撼瞭。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政治學討論,它簡直是在描繪一個“應然”的世界,一個數學傢和哲學傢共同治理的城邦。作者構建的那個著名的“洞穴寓言”,至今仍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個從黑暗中走齣來,最終被強光刺痛雙眼,卻又不得不轉身迴去,試圖喚醒同伴的囚徒形象,太具象徵意義瞭。它深刻地揭示瞭真理的獲得是多麼痛苦,而傳播真理的代價又是多麼高昂。我感覺自己就像那個從洞穴裏探齣頭的人,看到瞭以往從未察覺的陰影和光綫的本質區彆。這種對人類認知局限性的精準剖析,放在兩韆多年前的背景下,簡直是天纔之舉。它讓我們不得不去深思,我們如今所依賴的“現實”,究竟有多少是未經檢驗的幻象,又有多少是真正堅不可摧的基石。這種對形而上學的探索,讓人感覺自己的思維都得到瞭極大的延展和提升。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一場漫長而精妙的智力馬拉鬆。它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其結構上的對稱美感和辯證的嚴密性。從《理想國》的前幾捲開始構建問題,到中間通過神話和隱喻來闡述核心理論,最後迴到現實的政治結構,整個過程一氣嗬成,邏輯鏈條幾乎無懈可擊。不同於那些專注於批判或實證的哲學著作,柏拉圖在這裏展現的是一種積極的建構精神,他不僅指齣世界有什麼“不好”,更重要的是,他傾盡全力去構想“應該如何”。這種構建的雄心壯誌,讓我作為一個讀者,也油然而生一種改造自身認知、優化自身生活的衝動。閤上書本時,外界的喧囂似乎都遠去瞭一些,留下的是一種被滌淨的、對事物本質的澄明感。這絕對是值得反復品味,每次都會有新感悟的傳世之作。

評分

這部經典巨著,初翻開時,那沉甸甸的紙張和油墨的清香就撲麵而來,讓人立刻感受到它所承載的厚重曆史感。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纔啃下開篇的幾頁,那種感覺就像是站在一座宏偉的古堡前,試圖理解其每一塊磚石的來曆。柏拉圖的文字並非輕快的敘事,它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辯論賽,蘇格拉底作為核心人物,以其標誌性的詰問方式,層層剝開我們習以為常的“常識”。我尤其欣賞他對“正義”的探討,他沒有直接給齣武斷的定義,而是通過對話,引導讀者自己去構建一個理想社會的藍圖。這種循序漸進、引人深思的結構,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挑戰與樂趣。它迫使你不斷停下來,反思自己對這個世界運行規則的理解,真的,這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審視。那種抽絲剝繭的邏輯推演,即便是對哲學初學者來說,也清晰得如同數學證明一般,讓人忍不住想繼續往下探索,看看這條追尋真理的道路究竟通嚮何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