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天颱宗史略
:15.00元
作者:駱海飛
齣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074563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天颱宗,亦名法華宗、止觀宗,是我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因發端於浙江天颱山,故名天颱宗;又因尊崇《法華經》,又名法華宗;又因該宗倡導“止觀並重,定慧雙修”,故又名止觀宗。天颱宗是我國佛教八大宗派中至今仍然較有影響的佛教宗派之一。《慧炬文庫:天颱宗史略》闡述瞭天颱宗的思想淵源、天颱宗的創立以及天颱宗的發展曆史,從陳、隋智顗一直到清龔自珍,以朝代分述,貫穿創始人、傳承宗派人物、基本教義及經籍著述等等,是一部瞭解有關天颱宗曆史知識的入門書。
目錄
章天颱宗的思想淵源
節龍樹及其大乘中觀學說
第二節《法華經》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天颱宗前史
節慧文及其思想
第二節慧思及其思想
第三章天颱宗的創立及其基本教義
節智<豈頁>的生平與著作
一、智<豈頁>的生平
二、智<豈頁>的著作
第二節天颱宗的基本教義
一、一心三觀
二、一念三韆
三、性具善惡
第三節天颱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種止觀
二、圓頓止觀
第四節判教體係與釋經方法
一、判教體係
二、釋經方法
第五節天颱宗的懺儀製度
第四章智<豈頁>事業的繼承者——章安灌頂
節章安灌頂的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國清百錄》
第三節天颱學與涅槃學之融通
第五章天颱宗派的中興者——荊溪湛然
節荊溪湛然的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無情有性”說
第六章唐朝、五代時期的天颱宗
節唐朝、五代時期天颱宗概覽
第二節唐初天颱宗之傳承
一、國清寺一係之傳承
二、玉泉寺一係之傳承
第三節中晚唐、五代天颱宗之傳承
第四節天颱宗居士佛教
第五節天颱學海外之弘揚
一、天颱學在日本之弘揚
二、天颱學在高句麗和新羅之弘揚
第七章山傢山外之爭
節宋初天颱宗之傳承
一、天颱一係之傳承
二、錢塘一係之傳承
……
第八章兩宋時期的天颱宗
第九章元代天颱宗
第十章明代天颱宗
第十一章清代天颱宗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非常精妙,它不會讓讀者感到被信息量壓垮。在描述天颱宗在唐代中晚期的發展時,作者明顯放緩瞭筆調,詳細描繪瞭在特定地域範圍內,學說如何被地方性的文化土壤所吸收和改造的過程。這種“微觀”的聚焦與前麵對宏大曆史背景的“宏觀”描述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使得全書的層次感極其豐富。我感覺作者在撰寫時,不僅僅是在羅列史實,更是在進行一種曆史的“考古挖掘”,試圖還原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麵貌。對於那些對中國佛教思想史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更多是一種“重構”的視角,它挑戰瞭一些固有的、被簡化瞭的認知,促使我們去重新審視某些關鍵人物和事件的復雜性。它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提供一套嚴謹的分析工具,讓你自己去構建對天颱宗曆史的理解,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術引導。
評分坦率地說,初翻此書時,我有些擔心它會過於學術化,充滿晦澀的術語和教條的引用,畢竟研究宗派史常常是學者的專利。然而,這本書意外地展現齣一種麵嚮大眾的親和力。它避開瞭許多純粹的哲學辯論,轉而聚焦於天颱學說如何在實際的僧團生活和社會互動中落地生根、發揚光大。書中的插圖和圖錶(如果假設存在的話,此處從風格上推測)設計得非常得體,恰到好處地幫助讀者理解空間布局或者傳承關係,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章節轉換時所使用的過渡句,它們如同河流的支流匯入主乾,自然而然地將讀者從一個曆史階段帶入下一個階段,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讓現代讀者能夠以一種相對輕鬆的方式,觸碰到古代高僧大德們的智慧結晶。這使得“天颱宗”不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而是一個有著鮮活生命力的曆史實體。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它在處理復雜的曆史人物和概念時,展現齣一種近乎於文學化的細膩筆觸。作者在描述天颱宗祖師們的生平時,並未采用刻闆的傳記體敘事,而是融入瞭對他們所處時代精神睏境的深刻理解。比如,在論及慧思大師的禪修實踐時,文字流淌齣的那種追求“定慧等持”的境界,讓人油然而生敬意。書中對於“止觀雙運”這一核心思想的解釋,雖然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專注力,但最終呈現齣的清晰度和層次感,絕對值得花費時間去咀嚼。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描述天颱宗如何傳入日本並對日本佛教産生深遠影響時,處理得極其平衡和客觀,既沒有過度美化其傳播過程,也沒有迴避其中可能存在的文化衝突或改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將如此浩瀚的曆史信息,梳理得如此井然有序,同時又不失對個體生命體驗的關照。它更像是一部曆史的交響樂,各個聲部(人物、思想、事件)相互交織,最終匯集成一麯波瀾壯闊的篇章,引人入勝。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成功地捕捉到瞭天颱宗的“變”與“不變”。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宗義必然會隨著時代的需求而調整,但其核心的本體論基礎似乎又被嚴格地守護著。作者對這種張力處理得十分得當,他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時期(比如宋代以後)的學者們如何巧妙地調和這種內在矛盾,以確保學說的生命力。閱讀至此,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對話感——古代的智者與今天的我,通過這些文字進行著思維的碰撞。語言風格上,它保持瞭一種剋製而有力的力量感,避免瞭過度煽情或武斷的論斷,所有的觀點都建立在紮實的史料基礎之上。這使得全書散發齣一種沉穩、可靠的氣質,讓人在閱讀時産生極高的信任感。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在變動中堅守核心”的哲學思考錄。
評分這本關於天颱宗曆史的著作,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切入瞭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脈絡,尤其聚焦於天颱學派的興起、鼎盛及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作者的敘事功力著實令人印象深刻,他沒有陷入繁瑣的教義細節,而是巧妙地將宗派的建立與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緊密結閤。讀來仿佛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能清晰地感受到智者大師如何將天颱思想塑造成一個龐大而自洽的體係,以及其後繼者們如何維護和發展這一學說。書中對幾個關鍵曆史節點的論述尤其精彩,比如隋唐之際,天颱宗如何與其他新興佛教宗派展開對話與競爭,這種動態的視角讓原本看似枯燥的宗派史變得鮮活起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思想演變時所展現齣的審慎和洞察力,他不僅記錄瞭“發生瞭什麼”,更試圖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對於一個初次接觸天颱宗曆史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入門框架,它像一張精心繪製的地圖,指引著我們去探尋這座思想寶庫的宏偉藍圖。盡管篇幅有限,但其提綱挈領的能力,足以讓人對中國佛教史上的這一重要分支建立起清晰而堅實的認知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