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民必讀圖解世界哲學史》
dtv-Atlas Philosophie
作者: 彼得.昆茲曼, 法蘭茲—彼得.布卡特
原文作者: Peter Kunzmann, Franz-Peter Burkard
譯者: 黃添盛
繪者: 阿克瑟.維斯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7/07/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772735
叢書系列:dtv-Atlas圖解
規格:平裝 / 288頁 / 23 x 17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 哲學> 哲學史
內容簡介
★★從中國、近東到西方,從古代、中世紀到二十世紀,
一本掌握哲學家的思想精隨,輕鬆讀通哲學理論的所有關鍵詞!★★
☆由嚴謹、精密、紮實的德意志精神,打造權威的哲學史
☆德國家庭常備的傳家之書、值得一生典藏的案頭書
☆享譽全球 30 年,熱銷突破 20,000,000 冊
哲學者,愛智也,
哲學對人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更是近年來的顯學。
然而,
報章媒體上充斥的哲學理論,是否讓您有看沒有懂?
坊間充斥的哲學書籍,是否讓您不知從何下手?
本書將複雜知識條理化、架構化、圖解化,讓您輕鬆理解世界哲學!
★五大特色
◎圖文並陳:德國頂尖學者撰文、專業繪者繪圖,易於融會貫通
◎全彩印刷:特別標出關鍵詞,重要觀念一目瞭然
◎時序排列:從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時期直至十九、二十世紀,思想脈絡更為清晰
◎範圍完整:囊括中國、印度、近東、西方哲學,呈現世界哲學全貌
◎詳盡索引:中外文人名、內容索引,便於按圖索驥
古往今來,人們不斷探尋存有的意義、萬物的本質,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這些疑問成為我們的思想根基。因此,哲學,即「愛智」,也被視為一切科學之「母」。哲學給予我們的答案會隨各個時代、境況不斷改變,但哲學的本質卻始終如一。因此,要想徹底了解哲學,就必須觀察其歷史。
本書特殊的圖文並陳系統以兩頁為一個單位,左頁是彩色的圖表,具體呈現哲學家本身、其歷史背景,以及其重要的主張、概念,右頁則是詳細的文字解說,有助於讀者熟悉哲學的根本問題,以及回答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概念。盼望能促進讀者對哲學的了解,並引發讀者自身的思考與提問。
(中文版初版書名《dtv哲學百科》,本書為根據德文版2015年版本新修訂之2017年中文版二版)
作者簡介
彼得.昆茲曼Peter Kunzmann
1966 年生,攻讀神學(資格考)與哲學(博士、大學授課資格)。在慕尼黑大學與伍茲堡大學擔任私人講席,研究領域包括人類學、宗教哲學、語言哲學與中世紀作品。
法蘭茲—彼得.布卡特Franz-Peter Burkard
1958 年生,於伍茲堡與杜賓根攻讀哲學、教育學與宗教科學。在伍茲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人類學、倫理學與存在哲學。
譯者簡介
黃添盛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譯有《康德:一個哲學家的傳記》、《追憶一回普魯斯特》、《瞧一眼尼采》、《尼采:其人及其思想》。目前定居德國。
繪者簡介
阿克瑟.維斯Axel Wei?
1958 年生,自 1985 年起為專業書籍繪製插圖,並寫作青少年讀物。1993 年以《哲學百科》在費羅納獲「費里西安諾國際大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Felice Feliciano)。
目....................錄
◎本書簡介
◎前言
◎導論
◎哲學的學門
◎東方哲學
概要
印度之一∣奧義書;正統體系之一
印度之二∣正統體系之二
印度之三∣耆那教;佛教
中國之一∣儒家;陰陽家
中國之二∣道家;墨家
古代近東思想
◎古代哲學
概要
先蘇期之一
先蘇期之二
詭智學派
蘇格拉底
柏拉圖之一:理型論
柏拉圖之二:認識論、辯證術
柏拉圖之三:人類學、倫理學
柏拉圖之四:國家論
亞里斯多德之一:邏輯
亞里斯多德之二:形上學
亞里斯多德之三:心理學、倫理學
亞里斯多德之四:政治學、詩學
斯多噶學派之一∣邏輯、物理
斯多噶學派之二∣倫理學
伊比鳩魯學派
懷疑主義;折衷論
新柏拉圖主義
◎中世紀哲學
概要
教父哲學
奧古斯丁之一
奧古斯丁之二
早期經院哲學之一∣耶里格納;坎特伯利的安塞爾姆
早期經院哲學之二∣共相問題;阿貝拉
阿拉伯哲學
興盛期經院哲學之一∣貝肯;波納文圖拉;盧爾
興盛期經院哲學之二∣大亞伯特;聖多瑪斯之一
興盛期經院哲學之三∣聖多瑪斯之二
興盛期經院哲學之四∣聖多瑪斯之三
興盛期經院哲學之五∣鄧?斯可圖斯;艾克哈特
晚期經院哲學∣奧坎的威廉;庫斯的尼可勞斯
◎文藝復興
概要
自然科學;培根
人文主義
義大利哲學
政治、法律理論;宗教改革
◎啟蒙時期
概要
理性主義之一∣笛卡兒之一
理性主義之二∣笛卡兒之二
理性主義之三∣史賓諾莎之一
理性主義之四∣史賓諾莎之二
理性主義之五∣萊布尼茲之一
理性主義之六∣萊布尼茲之二;沃爾夫
經驗主義之一∣霍布斯
經驗主義之二∣洛克之一
經驗主義之三∣洛克之二
經驗主義之四∣巴克萊
經驗主義之五∣休謨之一
經驗主義之五∣休謨之二I;斯密
法國啟蒙運動之一∣巴斯卡;伏爾泰
法國啟蒙運動之二∣孟德斯鳩;維科
法國啟蒙運動之三∣盧梭
◎德國觀念論
概要
康德之一∣純粹理性批判之一
康德之二∣純粹理性批判之二
康德之三∣純粹理性批判之三
康德之四∣實踐理性批判
康德之五∣判斷力批判
費希特之一
費希特之二;史萊瑪赫
謝林
黑格爾之一
黑格爾之二
黑格爾之三
◎十九世紀哲學
概要
叔本華
齊克果
實證主義
青年黑格爾學派
馬克思之一;恩格斯
馬克思之二
實用主義
新康德學派;歸納形上學
尼采之一
尼采之二
狄爾泰
◎二十世紀哲學
概要
自然科學之一∣物理學之一
自然科學之二∣物理學之二
自然科學之三∣生物學之一
自然科學之四∣生物學之二
生命哲學
現象學之一∣胡塞爾之一
現象學之二∣胡塞爾之二;梅洛龐蒂
現象學之三∣謝勒
存在哲學之一∣雅斯培
存在哲學之二∣沙特
存在哲學之三∣卡謬;馬塞爾
海德格之一
海德格之二
現代邏輯之一
現代邏輯之二
維根斯坦之一
維根斯坦之二
分析哲學之一∣弗列格;維也納學圈
分析哲學之二∣羅素
分析哲學之三∣語言行動理論;後設倫理學
分析哲學之四∣存有論
哈特曼;懷德海
馬克思主義
批判理論
社會哲學
批判理性論
人類學;詮釋學
結構主義
◎人名外文—中文索引
◎人名中文—外文索引
◎內容外文—中文索引
◎內容中文—外文索引
◎參考書目
阅读体验中,这本书的体例编排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它没有采用简单的时间顺序推进,而是巧妙地设置了许多主题性的章节,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深入探索。例如,某个章节可能专门聚焦于“意志”这一概念在不同哲学流派中的演变,从康德的绝对命令到尼采的权力意志,这种横向的对比分析,比单纯的纵向叙事更能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结构设计,它鼓励读者进行跨时代的比较和思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历史线索。此外,书中穿插的那些“专题聚焦”小栏目,往往会选取一些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经典论证片段进行细致的拆解,这种小切口式的深度挖掘,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某个论点精髓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般的存在,让我能对那些标志性文本有更扎实的掌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初次拿到手,就被它那种厚实又略带复古的纸张质感吸引住了。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深度,那种深邃的蓝绿色调,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一个思辨的殿堂。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用心了,文字的疏密有致,配合着那些精心绘制的插图和图表,阅读起来丝毫没有传统哲学著作那种晦涩难懂的压迫感。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一个新概念或一位哲学家时,所采用的视觉化呈现方式,那些思维导图和时间轴的处理,让原本复杂的脉络变得清晰可循,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深奥思想的人,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点。翻阅的过程中,那种“一图胜千言”的感觉尤为强烈,它不是简单地堆砌文字,而是用一种更直观、更现代的视觉语言来诠释古老的智慧,这对于提升阅读体验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整体来看,这本书在工艺和设计上的投入,绝对配得上它所承载的知识分量,让人愿意一遍遍地去翻阅和品味。
评分说实话,我对哲学史一直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些名字和理论太过遥远,像是高高在上的云端之物。然而,这次尝试阅读这本画册,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并非那种干巴巴的学术论述,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用极其耐心和生动的语气,手把手地拉着你走过人类思想的漫长旅程。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语境的把握,它没有孤立地介绍哲学家,而是将他们的思想放在了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剖析,让你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比如,它对古希腊哲学的探讨,不仅讲了苏格拉底的诘问,还细致描绘了城邦社会的氛围;对启蒙运动的阐述,也清晰地勾勒出了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这种将思想与历史紧密结合的处理手法,使得哲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鲜活的人类精神活动,读起来让人觉得既充实又有代入感,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张思维的地图,而非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它成功地做到了将宏大的哲学体系“可视化”和“结构化”。当我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时,脑海中不再是一堆零散的哲学家名字和理论碎片,而是一个清晰、相互关联的思想网络。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记住“谁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是如何理解“思想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纠正和互相超越的”。这种构建整体框架的能力,远比单纯的知识记忆来得重要。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套新的认知工具,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视角都被拓宽了。对于任何渴望系统梳理西方乃至世界哲学脉络,并希望以一种现代、直观方式入门或重温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评分我之前也看过几本导读类的哲学书籍,但很多要么是过于偏重某一学派,要么就是翻译腔太重,读起来很不顺畅。这本港台原版书的语言风格,恰到好处地平衡了专业性和可读性。它的文字流畅自然,没有那种刻意追求学术化的生硬感,但同时,在关键概念的阐释上又保持了极高的精准度,丝毫没有因为追求通俗而牺牲掉原意的严谨性。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翻译和界定,似乎更贴合东亚读者的思维习惯,很多我先前在其他著作中感到困惑的术语,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非常巧妙的解释和定位。这种文化语境上的适配性,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感到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可以说,它提供的是一种经过精炼和本土化处理的思维工具,而非简单的知识搬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