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64] 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圖錄

[B764] 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圖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莉娜 著
图书标签:
  • 明代
  • 人物画
  • 文人画
  • 十八学士
  • 图录
  • 绘画
  • 历史
  • 文化
  • 艺术
  • 典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际图书快线专营店
出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
ISBN:9789575626518
商品编码:2413932663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10-01
页数:86
正文语种:中文繁体

具体描述

商品详情

 

作者:林莉娜 
出版社:台北故宮
ISBN13:9789575626518
ISBN10:9575626516
页数:8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12-10-01
语种:中文(繁体)


内容简介

 

《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特展”圖錄。唐太宗登基後,命皇家畫師閻立本繪十八學士圖像,以彰顯禮賢下士之德,後世畫家也喜好援引此典故為畫題。明代中葉以後,宮廷貴族乃至文人士大夫頗流行於園林聚會,透過書畫器物之品鑒,營造出「閒雅好古」富有美感的生活方式。士人雅集活動的閒情逸致與審美品味,蔚成庶民大眾所嚮往仿效之優雅典範。此組十八學士圖呈現當時社會物質文化極度的精緻化、藝術化,可謂晚明人「清玩賞鑑」美學之*寫照。


《明代文官的文化生活与图像研究》 导言:迈入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本书聚焦于明代(1368-1644)文官阶层,深入剖析其独特的文化生态、审美趣味以及社会身份的构建过程。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高度强化,同时文人政治达到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士大夫不仅是国家的治理者,更是文化艺术的精英和审美风尚的引领者。他们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研习、对诗文书画的追求,以及对日常器物的鉴赏与使用,构建起一个精致且充满仪式感的精神家园。本书旨在通过对史料、文集、笔记以及传世图像的细致梳理与解读,重建明代文人雅集的场景,探寻其内在的文化逻辑与精神追求。 第一章:文官的养成与“雅”的构建 明代的士大夫身份并非仅仅依靠科举功名所决定,更需要通过一套严苛的文化实践来完成“君子”的自我塑造。本章首先考察明代教育体系,特别是儒家“格物致知”思想在士人日常生活中的渗透。重点分析了科举考试对文人写作范式和审美取向的规制作用,如“八股文”对逻辑思维和语言风格的影响,以及这种官方规范如何与民间追求的“性灵”表达产生张力与融合。 随后,本章深入探讨“雅”这一核心概念在明代文人价值体系中的地位。“雅”不仅仅是高雅的趣味,更是一种道德操守与文化资本的体现。我们将审视士人如何通过对“四艺”(琴棋书画)的精通、对古玩的收藏与鉴赏,以及对园林艺术的营建与游赏,来彰显自身的超脱与格调。这一构建过程,既是对官场同僚的自我展示,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 第二章:书斋的物质文化:器物、空间与身份象征 明代文人对书房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斋不再仅仅是读书办公的场所,而是文人精神的延伸和个人审美品味的集中体现。本章将细致考察明代文人书斋中的物质文化,包括但不限于: 文房用具的演变: 对笔、墨、纸、砚的材质选择、制作工艺的探讨,特别是徽州制墨的兴盛、端砚的普及,以及文人对“名物”的痴迷。例如,对不同产地松烟墨的偏爱,体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陈设与陈列美学: 研究室内家具的形制(如圈椅、条案、抄手榻)如何配合文人坐卧、品茗、赏画的活动需求。对奇石、古籍善本、青铜器仿制品以及瓷器的陈列方式,揭示了明人对“物我合一”境界的向往。 园林与书斋的互文关系: 探讨“袖珍园林”的理念如何被引入室内设计中,如在案几上布置盆景、灵璧石等,使有限的空间也具备了山林野趣,以缓解官场生活的压抑。 第三章:雅集活动的社会功能与图像学分析 雅集是明代文人社交的核心载体,是展示学识、巩固友谊、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仪式。本章将重点分析雅集活动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社会功能。 我们将细致考察不同类型的雅集: 1. 清谈与品鉴会: 以诗文唱和、书画题跋为主,探讨士人如何通过即兴创作来展示其才情,并以此建立文化声望。 2. 游赏与宴饮: 结合园林游记和宴饮记录,分析酒水、茶事(如点茶、泡茶技术的复兴)在雅集中的角色,及其如何烘托气氛。 3. 音乐与消遣: 探讨古琴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修身养性的媒介。 在图像分析部分,本书将侧重于研究“群体肖像”在明代士人文化中的功能。通过分析描绘文人聚会的画作(如《西园雅集图》等相关主题的变体),研究图像中人物的坐姿、服饰细节、环境布置以及活动内容,从而推断出特定群体在特定场合下的文化规范和身份表达。图像中的留白、人物的动态安排,无不暗示着作者对“超脱尘世”境界的追求。 第四章:文学、艺术与士大夫的自我抒写 明代文学思潮活跃,李贽的“童心说”对传统规范提出了挑战,促进了个人情感表达的解放。本章梳理明代文人如何通过诗、词、散文(特别是小品文)来抒发对功名、隐逸、友谊及审美体验的复杂情感。 在艺术领域,本章关注文人画的发展与理论。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其“南北宗论”不仅是绘画理论的创新,更是对文人艺术主体性的确认。我们探讨文人画家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皴法的运用,来传达自身的“胸襟”与“气息”,而非仅仅追求形似。例如,对米芾、苏轼等宋代文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明代士人对“前代典范”的文化溯源。 结论:超越图像的文化遗产 明代文人雅事的研究,其价值不仅在于对历史风俗的记录,更在于理解一个精英阶层如何在高压的政治体制下,通过对文化和美学的极致追求,构建起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精神空间。这种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苛求、对精神自由的矢志不渝,构成了明代文官文化最深刻的遗产。本书试图勾勒的,正是这样一幅复杂而精致的文化图景,它超越了单纯的政治史或艺术史的范畴,展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生命哲学的最终形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文人雅事》的图录,虽然我手头上没有实物,但光从名字就能想象出它定格的那个时代风华。我最近沉迷于明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对“雅”这个字背后的诸多细节充满好奇。想象着那些在画卷上被细腻描摹出的场景,竹林深处的清谈,案几上摆放的古玩,以及他们如何将艺术融入日常的点滴,那种对生活品质近乎苛刻的追求,简直就是一种美学宣言。我猜想,这本图录收录的“十八学士”画像,一定不仅仅是简单的肖像,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侧影。我期待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比如一笔瘦劲的书法、一方精心摩挲的印章,甚至是一炉熏香的袅袅青烟,是如何共同构建起一个“文人”的完整形象。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远比单纯的史实记载来得生动有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册子,窥见那个时代对“闲适”的最高定义,那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从容,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和令人向往。

评分

我对这套图录最深切的期待,其实是它能否唤醒我自身对“慢生活”的向往和实践。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信息过载,注意力被极度稀释。而“十八学士”所代表的,是一种将时间沉淀为学问和美感的艺术。我希望通过观察他们如何专注于一壶茶、一卷经、一局棋,能够找到一种对抗现代焦虑的文化解药。与其说我在看图,不如说我在学习他们处理“时间”的方式。如果图录的文字导读中,能有一些关于这些雅事如何被时间洗礼、如何在后世被解读的探讨,那就更好了。它应该不仅仅是一本“看”历史的册子,更应该是一本“学”如何生活的指南,哪怕只是精神层面的指引。

评分

翻看介绍,我立刻被“图录”二字吸引住了。我一直认为,相比于晦涩的文献,图像资料更能直接地击中人心,尤其是在研究历史文化现象时。这套《明人十八学士图》无疑是研究明代士大夫阶层生活形态的重要视觉档案。我特别关心的是,这些画作的创作风格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或者说,不同的画家如何解读“雅”?是偏向于写实的记录,还是带有强烈的文人画的写意和抒情?如果图录的编排足够用心,或许还能从中梳理出不同时期、不同派系对“雅事”理解的演变脉络。对于一个业余研究者来说,这种视觉化的梳理胜过千言万语的论述。我希望看到的不仅是精美的复刻,更希望图录中能附带对图像细节的深度考据,比如某件乐器、某件家具的形制是否准确,这能极大地增强其作为学术参考的价值。

评分

作为长期关注艺术史的爱好者,我格外关注任何关于古代绘画装裱和摹写技法的记录。一本优秀的图录,其本身的制作工艺就是对原作的一种致敬和延伸。我希望这本《文人雅事》的印制质量能够达到极高的水准,色彩还原度要精准,纸张的选择也要能模拟出原作的质感。如果能有详细的对比图,展示原作与摹本之间的细微差异,那就更棒了。这种对媒介本体的关注,其实也是对“雅事”本身的一种尊重——因为对于明代的文人而言,“物”的质感和“形”的考究,与所承载的精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粗糙的复制品,是对这种细致入微的雅致的巨大冒犯。因此,图录的纸墨是否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重量感,对我来说,和内容本身一样重要。

评分

说实话,我对“十八学士”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种近乎浪漫的滤镜。它代表着一种精英阶层的抱团与身份认同,是对学识和修养的公开展示。如果这本图录真的能完整呈现“十八学士”在不同场合下的活动场景,那将是无价之宝。我设想的画面是:他们在书房里的争鸣,园林中的休憩,甚至于他们参与某些仪式性的活动时的着装和仪态。这种集体画像,往往能揭示出群体性的价值观。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些被程式化的“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潜规则和人际互动?他们是如何平衡理想抱负与现实政治压力的?图录中是否有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沧桑感”,而非仅仅是程式化的光鲜亮丽?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更复杂、更立体的士人群像,而不是一个扁平化的完美符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