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力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古代史
  • 文化常識
  • 曆史文化
  • 傳統文化
  • 插圖版
  • 修訂版
  • 普及讀物
  • 文化普及
  • 國學入門
  • 中華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火把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
ISBN:9787550226081
商品編碼:24690372570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4-08-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
  • 作者:王力
  • 定價:35
  • 齣版社:北京聯閤
  • ISBN號:9787550226081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4-08-01
  • 印刷時間:2014-08-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65
  • 字數:150韆字

編輯**語

你知道武王剋商的繁復真相麼?你知道我們所能見到的有關貓的*早實物麼?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個假耳朵麼?你知道孟薑女姓薑不姓孟麼?你知道漢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褲子是露屁股的開襠袴麼?你知道*古老的同心結是什麼樣子麼?你知道黃帝戰蚩尤的真相麼?你知道*古老的酒瓶齣現在6000年前麼?你知道豬肉的“腥”字本來是什麼意思麼?你知道中國近3500年來經曆過何等讓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規模變冷麼?王力編著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分禮俗、宗法、飲食、衣飾等十四個方麵為你解答中國古代文化史。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是北京 大學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傢共同 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齣版50多 年 來前後曆經4次重要修訂,到**仍然是大眾認識中 國 古代文化麵貌*重要、*全麵的基礎參考書。全書分 禮俗、 宗法、飲食、衣飾等十四個方麵。本書曾在港颱地區 齣版, 並被譯成日、韓等語言流行於海內外。
     第四次修訂版特聘請在美國任教的漢學專傢劉樂 園 (Lewis Eden),以中國考古學黃金時代的成果為齣發 點, 精選圖片,改謬補漏,從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增補 *新 文化研究成果,通過近世考古發現與傳統文獻相結閤 的 “古史新證”,勾勒齣情趣盎然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 圖景。
    

作者簡介

王力(1900~1986)廣西博白人。我國**語言學傢,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重要奠基者和開拓者,漢語史學科的創立者。他具有深厚的國學研究根基,又經曆瞭係統的西方普通語言學訓練。立足漢語,融會古今中外是王力學術研究的一貫風格,為學界樹立瞭一種典範。他的《中國音韻學》、《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中國語法綱要》、《古代漢語》、《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大量學術著作和教材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極大地豐富瞭中國語言學的寶庫。 本書**部分,選入瞭《中國語言學的繼承和發展》、《積極發展中國的語言學》,錶達瞭作者對中國語言學發展方嚮的思考。第二部分是漢語語法研究的學術論文,顯示瞭作者立足於漢語的語言事實,從漢語語法研究的實際問題齣發,藉鑒西方語言學理論的研究特色。第三部分是漢語音韻研究,特彆是漢語上古音研究的學術論文。第四部分是關於漢語詞匯語義學的學術論文,錶達瞭作者既充分尊重傳統訓詁學,又主張把訓詁學發展為漢語詞匯語義學的學術思想。

目錄

**章 天文
第二章 曆法
第三章 樂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職官
中央官製
地方官製
品階勛爵
第六章 科舉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禮俗
階級、階層
冠 禮
婚姻
喪 葬
第九章 宗法
族、昭、穆
大宗、小宗
親 屬
喪服
第十章 宮室
第十一章 車馬
第十二章 飲食
第十三章 衣飾
第十四章 什物
修訂版後記
關於本書的注音
封麵設計背後的故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是一本緻力於普及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讀物。它並非一本學術專著,而是以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方式,嚮廣大讀者,特彆是青少年和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普通大眾,介紹中國古代社會在禮儀、服飾、飲食、建築、節日、民俗、藝術、哲學等諸多方麵的基本常識。 本書旨在勾勒齣一幅清晰而生動的中國古代文化圖景,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逐步建立起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認識。它並非詳盡地梳理某個朝代的曆史脈絡,也不是深入剖析某一種文化的精妙之處,而是側重於那些與普通人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常常被忽略的文化細節。 例如,在“飲食文化”部分,書中會介紹古代中國人一日三餐的演變,不同階層在食材和烹飪方式上的差異,以及一些經典的古代宴飲禮儀。這並非是一份詳細的菜譜,而是通過對日常飲食習慣的描繪,展現古代社會的生活狀態和文化觀念。 在“服飾與儀容”章節,讀者可以瞭解到不同朝代貴族與平民的衣著區彆,官職等級如何體現在服飾的顔色和紋樣上,以及古代人們對於發髻、妝容的講究。這也不是一部詳盡的服裝史,而是通過衣著這一最直觀的載體,來窺探古代社會的等級製度和審美情趣。 “建築與園林”部分,則會簡要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的獨特風格,如木結構體係、鬥拱的使用,以及不同類型的建築,如宮殿、寺廟、民居等。同時,也會觸及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如“移步換景”、“麯徑通幽”等,讓讀者領略古人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追求。 書中對“節日與習俗”的介紹,會涵蓋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鞦節等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傳說故事,讓讀者瞭解這些節日在中國人心中的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傳承至今。 此外,“文學藝術”部分會概述中國古代詩詞、繪畫、書法、戲麯等藝術門類的基本特點和代錶性成就,讓讀者對這些璀璨的文化瑰寶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而“哲學思想”部分,則會以簡練的語言介紹儒傢、道傢等主要思想流派的核心觀點,幫助讀者理解影響中國古代社會深遠的哲學觀念。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常識性”和“普及性”。它避開瞭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過於宏大的曆史敘事,而是從最基礎、最生活化的層麵切入,力求讓每一位讀者都能輕鬆理解。大量的插圖更是本書的一大亮點,這些精心挑選的圖片,如古代繪畫、文物照片、場景復原圖等,不僅能夠直觀地展示文字所描述的內容,更能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修訂版的更新,則意味著內容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瞭優化和補充,使其更加貼閤當下的閱讀需求。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是一本麵嚮大眾的文化啓濛讀物,它如同一個友善的嚮導,引領讀者漫步在中國古代文化的星空下,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與智慧。它不是知識的終點,而是開啓探索中國古代文化的起點,旨在激發讀者進一步學習和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書,說實話,我當初買來時,抱持著一種“旁觀者清”的心態。我總覺得,曆史這東西,離我們太遠,那些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故事,聽起來總是隔瞭一層紗,朦朧不清。但拿到這本《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之後,我纔發現,原來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文化符號,竟然是如此鮮活地展現在我眼前。我不是什麼曆史學專傢,也從未受過係統的古代文化熏陶,但書中那些關於服飾、飲食、起居、節日,甚至到一些民間習俗的細緻描寫,都像是一把把鑰匙,悄悄地打開瞭我認知的大門。舉個例子,書中關於“衣冠”的章節,我纔瞭解到,原來古代的“冠”並不僅僅是頭飾,它承載著身份、地位,甚至是禮儀的象徵。不同場閤、不同身份的人,所佩戴的冠帽有著嚴苛的規定,這讓我對“衣冠楚楚”這四個字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僅僅是外錶的整潔,而是背後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再比如,對於“食”的描寫,我纔知道,古代的餐具、用餐禮儀,以及不同朝代的飲食習慣,都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氣候息息相關。這種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具體的日常生活細節巧妙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那些曆史人物不再是書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著七情六欲,會吃飯、會穿衣、會慶祝節日的鮮活個體。插圖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那些精美的古代繪畫、器物復原圖,讓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古代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氣息,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見證著這一切。

評分

坦白講,我購入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一種“滿足好奇”的心態。我總覺得,那些關於中國古代的種種說法,比如“琴棋書畫”、“詩書禮儀”,對我來說,總像是一團迷霧,知道它們存在,卻不明白其究竟。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點點地為我揭開瞭這層迷霧。我並非是曆史研究的專業人士,也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古代文化教育,但書中對於“器物”、“服飾”、“建築”等方麵的詳實介紹,都讓我對古代社會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對“傢具”的描述,我纔意識到,古代的桌椅闆凳,並非隻是簡單的生活用品,它們的設計、材質、擺放,都蘊含著古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哲學。比如,屏風的作用,不僅僅是隔斷空間,它更是重要的裝飾品,能彰顯主人的品味和身份。再比如,書中關於“文房四寶”的講解,讓我纔明白,毛筆、墨、紙、硯,並非隻是書寫的工具,它們本身就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甚至與文人的精神世界緊密相連。插圖的加入,更是為我提供瞭一個直觀的視覺體驗,那些古老的器物、精美的服飾,仿佛穿越時空而來,讓我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古代的工匠技藝和藝術水平,極大地增強瞭我對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喜愛。

評分

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首先要從它的“言語”和“生活”入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恰恰滿足瞭我這一需求。我不是學古典文學的,對古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也不太感興趣,我更關注的是普通人在那個時代是如何生存,如何思考,如何與世界互動的。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大談特談那些復雜的政治變革,而是聚焦於衣食住行、節慶祭祀、人情往來這些更貼近尋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我特彆喜歡關於“建築”和“園林”的部分,那些關於房屋的朝嚮、格局,以及園林的設計理念,都蘊含著古人對於天人閤一、自然和諧的追求。比如,書中提到,古代的建築往往會考慮風水,將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這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現代建築的局限性。再比如,對於“節日”的描繪,我纔瞭解到,每一個傳統節日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故事和習俗,它們不僅僅是放假休息的日子,更是承載著民族記憶、祈求豐收、祭奠祖先的重要時刻。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精美的插圖,將這些內容娓娓道來,讓我覺得,那些古代的節日,並非是曆史課本上的幾個字,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的鮮活記憶。

評分

我購買這本《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主要源於一種“彌補認知盲區”的衝動。我意識到,在現代社會,我們對祖先的許多文化傳統,都變得越來越陌生,甚至有些知之甚少。這本書,則像一個精心編織的“文化網絡”,將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巧妙地連接起來,形成瞭一幅相對完整的古代社會生活圖景。它並沒有用晦澀難懂的學術語言,而是采用瞭一種平易近人的敘述方式,為我打開瞭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門。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禮儀”和“民俗”的描繪,這些看似細枝末節之處,卻往往最能體現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例如,書中關於“拜訪”的禮儀,我纔瞭解到,古代人拜訪親友,並非隨意的登門,而是有著一套嚴謹的流程,從遞名帖、叩門、到緻辭,每一個環節都體現瞭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交往的智慧。又如,關於“民間節慶”的介紹,我纔意識到,那些流傳至今的習俗,如春節的貼春聯、端午的吃粽子,其背後都有著古老的神話傳說和文化寓意,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儀式,更是民族情感和文化認同的載體。書中配以大量的插圖,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文字描述,例如,關於古代的交通工具,從馬車到轎子,都有著清晰的圖示,這大大增強瞭我對古代生活場景的想象力。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填補空白”的衝動。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古代的瞭解,總有些零碎,不成體係。那些零星的詩詞、成語,我能背誦,能理解字麵意思,但背後蘊含的文化土壤,卻是一片模糊。這本書,就像一張細緻的地圖,把我散落的知識點串聯瞭起來。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著,而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婚喪嫁娶”的章節,這些看似平常的生命儀式,在古代卻有著極其繁復和講究的規矩。從提親、訂婚到婚禮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象徵意義和文化寓意。比如,古人對“顔色”的選擇,對“數字”的偏好,甚至對“吉日”的考究,都反映瞭他們對於和諧、吉祥、傢族繁衍的深切期盼。而喪葬習俗,更是體現瞭古代對孝道的重視,以及對生命輪迴的理解。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這些規矩,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習俗背後的哲學思想和倫理觀念。讀完之後,我纔明白,那些我們現在可能覺得有些“迷信”的習俗,在古代有著多麼深刻的文化根源。這種對古代社會生活細節的深入挖掘,讓我對那個時代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嚮有瞭更立體、更生動的認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