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价:45.00元
作者:戴旭 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807417279
字数:408000
页码:3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中国周边环绕着一条连续的“破碎地带”!
美国为什么包围中国?
一旦中国被肢解,中国庞大的人口将被美国当做炮灰,与俄罗斯同归于尽。
中国会被肢解吗?肢解后又如何?
内容提要
本书是本书作者历时数年研究,半年写(画)成的一篇(幅)世界全景式政治、军事巨作。观此文,会让我们明白今天世界的基本真相,会让中国人——大部分被盛世、崛起、和谐等迷幻药熏得迷迷糊糊、形同梦游的中国人,突然清醒并惊出一身冷汗。作者不仅悄悄地告诉国人四周全是狼群,还以其无可置疑的历史睿智,告诉同胞们:为什么中国在劫难逃。
令人格外不安的是,作者断言危机就在十年到二十年之间,就是说看到本书的人,大多都将成为这一预言的见证者。
目录
序 从蓝天俯冲下来的“炮手”/程亚文
第一章 C形包围
2030: 中国面临被肢解的命运——美国世界帝国战略与中国的危机
中国已被“C”字形战略包围
当前国际政治和军事大势: 一个帝王和三大战
美国对中国的暗算
为什么中国不能摆脱下一场战争的劫难?
中国正面临第三次被瓜分的危机
未来十年惨不忍睹: 中国尚未意识到危机的逼近
第二章 窥破玄机
金融危机背后的战略玄机
金融风暴对美国军事和世界的影响
美国有一种“世界大战”幻觉
中、俄: 美“帝”霸权的两大门槛
第三章 冷观“反恐”
丧钟为谁而鸣: 冷观美国反恐战争
论伊拉克战争之持久战
血的四年: 伊拉克战争的证明
短期内美国不敢打伊朗
即将打破苏军纪录: 美国还将在阿富汗挺多久?
2009年: 世界军事主舞台不在中东而在中
第四章 中亚逐鹿
俄格冲突背后的美国大战略
俄格之战暴露出俄军信息化水平不高
2008: 美国全球封堵俄罗斯
2009: 俄罗斯对美国发起战略反攻
俄罗斯军改将震动苏式军事体系国家
俄罗斯加速军事改革的八大启示
第五章 东亚战鼓
日本和F22:猛兽和“猛禽”的致命结合
从大战略看日本的“右转”
日本才是真正的韬光养晦
石原们: “你”为了“谁”而赴死?
牛与狼: 一语说尽千年中日关系的实质
中日隔着琉球,哪有东海争端?
反导: 美国为日本套上的新绞索
第六章 空军上校眼里的中国空军
猎杀“猛禽”: 回击列克星敦研究所关于中国的战争狂想
回望歼八: 中国发展新战机的前车之鉴
中国下一代隐身战斗机应该以什么性能为主?
大飞机: 中国大张旗鼓讨论,日本悄无声息问世
航空工业是现代强国的发动机
8000里外拦截战争: 未来新型中国空军遐想
第七章 空军上校眼里的中国陆军
观摩中国陆军演习
中国新军事变革的突破口在陆军
第八章 空军上校眼里的中国海军
向中国海军编队敬礼
中国新航海时代的序幕
像集群坦克一样冲锋: 中国海军应在领海内展示力量
疾进南沙,经略未来
维护海外利益,需建一流海军
第九章 国策·军策: 中国国家战略定位
中国国家战略定位与军事变革
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判断及相关对策
三重危机是中国发展转型的战略机遇
御敌于国门之外: 2008特大雪灾的战争警示
国防意识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公正是国家强大的起点
附录 反对“军八股”——兼论军事论文的写作
后记甘为中华做鹰犬
作者介绍
戴旭,空军上校,中国著名军事专家,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发表军事政论文章300余篇,著有《20世纪世界空战》、《以血祭天》和《盛世狼烟》等。
文摘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国际关系发展的读者,我发现这部著作在梳理不同文明体系间的深层矛盾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我们”和“他们”,而是细致入微地描摹了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如何塑造了当下的战略选择。这种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相互渗透的探讨,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范畴。书中对技术迭代如何重塑军事和经济优势的分析,更是具有极强的预见性,仿佛是对未来十年全球权力转移路径的一次精准预演。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回溯作者提出的某个核心论点,因为它挑战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甚至是被媒体灌输的“常识”,要求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反思和知识重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犹如一座精心设计的迷宫,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的出口和通向更深层次主题的路径。它并非线性叙事,而是通过多条线索相互交织、互相印证的方式,构建起一个逻辑严密的分析体系。从能源通道的博弈到信息战的前沿布局,再到特定“热点地区”的微观冲突,作者都给予了足够的篇幅去铺陈细节,又不失对整体战略意图的把握。这种“俯瞰全局”与“深入细节”的完美切换,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希望系统性理解当代复杂冲突源头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结构清晰的知识地图。
评分这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震撼,它以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的精确,剖析了当代国际局势的复杂肌理。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罗列和表象的描绘,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隐藏在历史的褶皱深处的逻辑链条。读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棋局中央,每一个国家的战略意图、每一次军事部署,都如同精密的棋子,被置于一个变幻莫测的棋盘之上。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探讨地缘政治冲突时,展现出一种超越了单一国家视角的包容性,将全球性的力量博弈置于一个动态平衡的框架下进行审视。那种对“制高点”的争夺,不仅是领土和资源的角力,更是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较量,每一个细微的转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种全景式的叙事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世界格局”这一概念的理解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犀利,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感,读起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它成功地将宏大的战略分析与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使得那些原本枯燥的军事理论和外交政策,变得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危机处理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的、近乎冷酷的现实主义态度。他没有进行道德上的简单审判,而是专注于揭示各国在生存压力下的理性选择与非理性冲动之间的微妙拉扯。这种叙事姿态,让读者得以跳出日常信息茧房的限制,以一种更接近决策者而非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当今世界的运行机制,那种紧迫感和压迫感是扑面而来的,让人不得不正视潜藏在和平表象下的暗流涌动。
评分通读全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学术诚意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关怀。它在学术探讨的严谨性与对现实问题的紧迫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作者的论证过程扎实有力,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先例和数据支撑,使得他的判断并非空中楼阁式的臆测,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分析基础之上。然而,最打动我的,是那种“居安思危”的警醒意味。它不是一味地唱衰或盲目乐观,而是像一个清醒的守夜人,指出了前方道路上的暗礁与机遇,鼓励人们以更具前瞻性和韧性的姿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时代变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发生了什么”,更在于它引导我们思考“我们将走向何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