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作者都在学习使用的GTD时间管理系统,长踞畅销榜前列的个人事务管理经典,全球数千万人在学习、使用的管理个人事务的实用工具,风靡全球十余年,久经考验的GTD时间管理法。
书名:搞定系列套装3册(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
定价:110.00元
作者:戴维·艾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54799T
套装包含:
| 9787508654812 |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 [美]戴维·艾伦 | 36.00 |
| 9787508654805 |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 [美]戴维·艾伦 | 32.00 |
| 9787508654799 |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 [美]戴维·艾伦 | 42.00 |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世界知名时间管理大师、世界具影响力的个人与组织效率思想家之一戴维·艾伦经典著作
*风靡全球十余年,久经考验的GTD时间管理法。全球数千万人在学习使用的管理个人事务的优秀佳工具。
*已在33多个国家出版,影响全球的读者。长踞畅销榜前列的个人事务管理经典。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是《搞定III》的全新版。
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继《搞定1》《搞定II》后又推出这本《搞定III》,揭示了把这套方法应用到广阔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效果,对GTD原则和用途的进一步深化。《搞定II》是一本基础读物、一本简单的手册,《搞定III》则是一幅路线图,它对GTD原则和用途的深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你应对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可以帮你定位现在的生活,为你指明抵达目的地的方向。工作和生活两全其美并非遥不可及。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前 言
引 言 从《搞定Ⅰ》到《搞定Ⅲ》
第1 章 GTD 现象
第2 章 步骤
第3 章 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4 章 获得掌控:捕捉
第5 章 获得掌控:明确意义
第6 章 获得掌控:组织整理
第7 章 获得掌控:深思
第8 章 获得掌控:参与
第9 章 获得掌控:把GTD 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第10 章 摆正视角
第11 章 紧急问题:下一步行动
第12 章 1 万英尺:项目
第13 章 2 万英尺:责任范围
第14 章 3 万英尺:目标
第15 章 4 万英尺:愿景
第16 章 5 万英尺:宗旨和原则
第17 章 摆正视角:重访“格雷西的花园”
第18 章 实际运用
第19 章 尾 声
附 录
附 录1
附 录2
附 录3
附 录4
附 录5
附 录6
附 录7
致 谢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戴维·艾伦,被誉为世界具影响力的工作效率问题思想家,是纽约人寿公司、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美国海军等组织的主题演讲人兼主持人,并在全国各地举办针对个人和组织的各种研讨会。他任戴维·艾伦公司董事长,有超过35年的管理顾问和执行教练经验。他的作品主要由快公司、财富杂志、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机构出版。《搞定》已在30多个国家出版。艾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居住。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从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为止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出的贡献的总和。
——(英)巴克勒
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德)马克思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搞定Ⅲ: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新版)
杂乱无章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工作效率降到低,并且你毫无察觉。一天,你猛然发现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不是由于突发意外,而是“材料”固有的熵使然。如果你不主动把它扭转,勤于明确和条理化,它就会打败你。好的治疗办法是预防,而预防大脑延伸的效力每况愈下的好办法,莫过于从细节做起,使事情保持明晰的归类。你不大好意思把口香糖吐在干净的草坪或地板上,但如果草坪或地板上已经有了一块口香糖,你就很容易受到暗示,再吐一块在上面。
我们的文化中似乎存在对创造而不是清理的极度偏好。宇宙讨厌真空,只要存在开放的空间,人们几乎就无法克制住冲动,总想用全新而充满活力的材料把它填满。
……
搞定Ⅱ: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新版)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新版)
《平衡工作与生活》这本书,真的像一剂良药,治愈了我长久以来对工作和生活失衡的焦虑。我一直以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牺牲掉自己的个人生活,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上。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说要“work-life balance”,而是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书中分享了许多真实案例,让我看到了很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个人兴趣之间取得平衡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意识到自己为了工作,牺牲了太多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也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我尝试着设定更明确的工作界限,下班后就尽量不去想工作上的事情,把时间留给家人,去健身,去看书,去发展一些一直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这种转变带来的幸福感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效率并非来自于埋头苦干,而是来自于科学的方法和清晰的思维。书中的每一项原则都像是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条高效生活的宝藏。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间管理”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列清单,而是深入分析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如何识别时间黑洞,如何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双赢沟通”技巧,在与同事沟通时,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这样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返工,也大大提升了团队协作的效率。我还会经常翻阅这本书,就像一本工具书一样,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总能从中找到新的灵感和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都感觉自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却总觉得自己效率低下,事情永远做不完。翻开这套书,我最先接触到的是《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从非常实际的角度出发,教我如何识别压力源,如何调整心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减轻工作中的压力。比如,它提到了“番茄工作法”,我尝试了一下,发现每天专注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确实能让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而且不会感到持续的疲惫。书中还教我如何设定优先级,区分“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等,避免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休息的艺术”的章节,它提醒我,休息不是偷懒,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我开始有意识地安排午休和短暂的放松时间,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工作不一定要那么辛苦,原来我可以找到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工作方式。
评分坦白说,当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它们只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励志读物。但是,《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成功”的认知。它不是教你如何拼命工作,而是教你如何聪明地工作,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内心的平静。书中那些关于“授权”和“拒绝”的章节,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害怕拒绝别人,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身上,结果弄得自己筋疲力尽。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会拒绝,适当地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他人,不仅能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我开始尝试着对一些不必要的要求说“不”,并且主动地与同事分享一些我可以承担的任务,结果发现,工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变得更加顺畅。
评分自从读了《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生活节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都在追赶 deadlines,晚上回家也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根本没时间照顾自己的生活。这本书的结构很清晰,52项原则,我每天学习一项,或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几项来实践。我尝试了书中关于“批量处理相似任务”的建议,比如集中处理邮件、回复消息,这样可以减少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的干扰,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还有“提前规划第二天”这一点,我以前很少做,但自从开始尝试,第二天早上起来就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省去了很多思考和迷茫的时间。书中很多原则都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可以直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小技巧。我甚至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数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打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评分推荐的书,有空好好学习一下
评分hhhhhhhhhhhhhhhhhh
评分包装都很讲究,干干净净
评分太实用了,推荐!
评分朋友推荐买的,超喜欢,发货快
评分孩子买的,东西不错,送货也快。
评分hhhhhhhhhhhhhhhhhh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学习好好……没话说
评分质量好,内容好,价格优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