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怀孕了,三顿饭怎么吃?
吃什么可以让宝宝更健康,更聪明?
想吃点零食,不知道怎么选择?
孕吐不想吃饭怎么办?
……
从早晨开始,喝碗五谷杂粮粥,吃个鸡蛋,再顺手往包里装一个苹果,孕期的早餐可以简约却不简单。孕吐时,不想吃饭,不要着急,小小柠檬来帮你。切片柠檬泡水喝,酸爽的感觉不仅止呕,还能开胃。请家人为你照着本书做两道清爽的菜,能吃下多少是多少,吃下去的全是营养。
对上班族妈妈而言,晚餐变成了的“主餐”。提前让家人做几道营养丰富却不油腻的菜,既弥补了工作餐的营养不足,又不怕晚上吃得太油而体重飙升。
怀孕40周,每周孕妈妈和胎宝宝都在变,营养需求和同步三餐也在变。只要照着本书做,无论是毫无经验的孕妈妈,还是照顾孕妈妈的家人,都不用费心研究,就能让孕妈妈在享受美食时,养壮胎宝宝。
作者简介:
曾珊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营养治疗及指导工作20余年,在孕产妇、婴幼儿饮食指导及治疗方面,尤其擅长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及妊娠单纯性肥胖及多囊卵巢不孕症、婴幼儿肥胖等的营养治疗。
业余时间通过讲座、走进社区等活动为广大妈妈和婴幼儿提供科学、贴心的营养饮食指导,让妈妈吃得更健康,宝宝成长更茁壮。
第1周
宝宝变化:还没影的胎宝宝/20
饮食指导:补精强卵/20
营养重点:叶酸、蛋白质、铁/20
妈妈变化:正处在月经期/21
宜用食物排毒/21
宜每天喝1杯牛奶/21
不宜偏食瘦肉/21
孕1月孕妈妈指标一览表/21
排毒三餐推荐/22
早餐 奶香麦片粥/22
午餐 香菇油菜/22
日间加餐 紫菜包饭/23
晚餐 肉末炒菠菜/23
晚间加餐 银耳花生仁汤/23
第2周
宝宝变化:卵子与精子都准备好了/24
饮食指导:多摄取优质蛋白质/24
营养重点:蛋白质、碘、铁/24
妈妈变化:开始进入排卵期/25
不宜多喝茶/25
不宜早餐吃油条/25
不宜多吃零食/25
宜每天1根香蕉/25
开胃三餐推荐/26
早餐 燕麦南瓜粥/26
午餐 牛肉饼/26
日间加餐 火腿奶酪三明治/27
晚餐 什锦西蓝花/27
晚间加餐 牛奶/27
第3周
宝宝变化:精子和卵子相遇/28
饮食指导:补充多种维生素/28
营养重点: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28
妈妈变化:还未察觉到怀孕了/29
宜吃天然酸味食物/29
不宜食用易过敏的食物/29
不宜吃热性香料/29
推算预产期的方法/29
调养三餐推荐/30
早餐 莲子芋头粥/30
午餐 甜椒炒牛肉/30
日间加餐 全麦吐司面包/31
晚餐 黑芝麻圆白菜/31
晚间加餐 香菇蛋花粥/31
第4周
宝宝变化:受精卵着床/32
饮食指导:补充卵磷脂,促进胎宝宝大脑及神经发育/32
营养重点:卵磷脂、维生素B6、蛋白质/32
妈妈变化:可能会“”/33
宜适量吃豆类食物/33
不宜吃大补食物/33
不宜贪吃冷饮/33
不宜多喝碳酸饮料/33
健脑三餐推荐/34
早餐 黑芝麻黄豆粥/34
午餐 红枣鸡丝糯米饭/34
日间加餐 牛奶馒头/35
晚餐 蔬菜虾肉饺/35
晚间加餐 蛋黄莲子汤/35
……
分娩当天
顺产的3个产程
第1产程:宫口扩张阶段/180
第2产程:推出宝宝阶段/180
第3产程:胎盘娩出阶段/180
顺产配合方法/181
产后第1周
宝宝变化: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182
妈妈变化:红色恶露量增加/182
宜吃开胃的食物/182
宜补充足够的水分/182
宜喝生化汤排毒/182
不宜急着食用催奶补品/182
调理三餐推荐/183
早餐 生化汤/183
午餐 什菌一品煲/183
晚餐 虾皮烧豆腐/183
产后第2周
宝宝变化:黄疸逐渐消退/184
妈妈变化:水肿和瘀血消失/184
宜适时补钙/184
宜及时补铁/184
宜吃易消化的食物/184
不宜摄取过多盐分/184
补血三餐推荐/185
早餐 豌豆小米粥/185
午餐 莲子薏米煲鸭汤/185
晚餐 四物炖鸡汤/185
……
拿到这本号称“同步”的书,我最关心的就是它的“时间轴”设置是否精细和科学。孕期的每一个阶段,身体的需求都是天壤之别。孕中期胎儿快速发育,对钙和铁的需求量激增,这时候,餐单的设计就必须围绕如何高效地从食物中汲取这些关键矿物质展开。我希望看到的是,它不仅仅列出“今天吃红烧肉”,而是详细到“选用瘦中带肥的五花肉,搭配菠菜和木耳,用慢炖的方式保留更多铁质,并建议搭配一杯富含维生素C的橙汁以促进吸收”。这种颗粒度是检验一本营养书专业性的试金石。如果它只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每日三餐框架,那对于我这种需要精打细算的职场妈妈来说,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我更希望看到不同烹饪手法的对比分析,比如,同样是鸡蛋,水煮、清蒸和油煎,对孕妇营养的摄入有什么细微差别?另外,关于“孕妈妈书十月怀胎”这种描述,它是否融入了心理建设?毕竟,心情对食欲和消化有直接影响。如果能在食谱旁附带一些舒缓情绪的小贴士,或者推荐一些适合特定孕周的“心情餐”,那就更贴心了。
评分“准妈妈读本”这个定位,意味着它必须兼顾知识性和易读性。我可不希望翻开一页就是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那样我可能只看两页就想把它束之高阁了。理想中的“读本”,应该是图文并茂,排版清晰,色彩柔和,让人在疲惫的孕期也能轻松拿起。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提供“B计划”和“C计划”。比如,计划A是完美的营养餐,但现实中,我们总会遇到食材短缺、或者突然对某种食物产生排斥的情况。这本书有没有提供灵活的替换方案?如果我计划做鱼汤,结果买不到特定的鱼,有没有替代方案可以提供相似的DHA或优质蛋白?我非常看重这种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设计。此外,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关于辅食添加的建议也应该有所涉及,虽然书名主要聚焦在孕期,但一本好的孕期指南,往往会提前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如果它能在最后几章预设一些“宝贝出生后第一口辅食的营养搭配思路”,那这份“读本”的完整度就更高了。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每日必读”,这暗示了它可能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的指导性。我个人在备孕和怀孕初期,最怕的就是信息过载,各种营养素的建议满天飞,反而让人无所适从。因此,一个优秀的“每日必读”应该具备“极简原则”和“重点突出”的特点。它不应该要求我每天去研究复杂的营养学理论,而是告诉我:今天,你最需要关注的是叶酸的摄入和水肿的管理。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提供两到三个具体的、易于执行的食谱建议。我特别想知道,它如何处理“中国胃”的现实问题。西式的营养建议,比如大量生食沙拉或乳制品,在咱们的饮食习惯中可能很难长期坚持。这本书能否巧妙地将国际公认的营养标准,本土化到我们日常能买到的食材和熟悉的烹饪技法中去?比如,如何用豆浆代替牛奶,用发酵的酱菜(适量)来提供益生菌?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私人营养师那样,既有专业深度,又有生活温度,能让我感觉“做饭是享受而不是任务”,那它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评分最后,从“怀孕40周同步营养”这个承诺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应该体现在对体重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上。很多孕妇都会担心孕期增重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产后恢复和胎儿的健康。我期待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增重目标,而是根据个体BMI起点制定的个性化热量摄入区间和营养素分配比例。例如,对于本身体重基数偏低的妈妈,在孕中期是否可以适当提高优质脂肪的摄入比例来保证热量?而对于容易水肿的妈妈,是否应该在特定日子里减少钠的摄入并增加钾的含量?这种需要根据周数和个人情况动态调整的细节,才是真正体现“同步”价值的地方。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估工具,比如“记录你的尿液颜色和水肿程度,然后参照指南调整当天的食谱”,那就太棒了。这本书若能成为我孕期最信赖的“厨房伴侣”,而不是一本仅仅用来“翻翻”的参考书,它才算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长啊,第一次看到这种堆砌关键词的架势,不禁让人有点好奇,它到底能提供多少实打实的内容。我期待的,是一个能真正指导孕期营养的实用指南,而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老中医的私房食谱,精确到每一周,什么该吃,什么不该碰。比如,在孕早期反应严重的时候,它能不能给出一些既能补充营养又能缓解孕吐的食谱?而不是笼统地说要“均衡膳食”。再比如,到了孕晚期,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体重,预防妊娠期糖尿病,这些都是实操层面的问题,需要具体的食材搭配和烹饪方法。如果它只是简单地罗列“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那市面上随便一本基础的孕期健康手册就能替代了。我真正想看到的是,它如何处理那些“灰色地带”——比如偶尔嘴馋想吃甜食时,有没有一个“健康替代方案”;或者,当婆婆妈妈的“传统经验”与现代营养学发生冲突时,这本书能不能提供一些有力的、基于科学的解释和建议。坦白说,看到这么长的书名,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庞杂,抓不住重点,但同时,也隐约希望这份“全能”的标题能对应上一个“全能”的实用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