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art 1 备孕知识
孕前应该做的检查
营养准备
生活与工作调整
优生遗传常识
Part 2 孕早期:激动又忐忑
1~2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准妈妈
3~4周:小种子在子宫内“安家”了
5周:小人儿有苹果籽大小了
6周:早孕反应马上要开始了
7周:又饿又恶心的感觉有点不好受
8周:小人儿相当于一颗葡萄的大小
9周:尿频可能开始“骚扰”你
10周:听,小心脏在跳动
11周:可能触摸到子宫的存在了
12周:妊娠斑来报道
专题:孕早期的不适与疾病防护
Part3 孕中期:体味“大肚子”的美好
13周:早孕反应消失,心情愉快
14周:乳房增大并向两侧扩张
15周:胎宝宝能够感觉外部光线强弱了
16周:惊喜!胎动出现了
17周:韧带变化可能让腹部有轻微触痛
18周:要注意补钙
19周:不要太刺激乳房,以免引起宫缩
20周:小人儿的性别特征明显了
21周:子宫逐渐压迫到肺部
22周:你的体重开始迅速增长
23周:子宫不断增大带来诸多不适
24周:胎宝宝的大脑有意识了
25周:换一种心态来面对孕期不适
26周:“带球”行动,更要小心
27周:警惕你的血糖值
28周:隔着肚皮能摸到小脚丫
专题:孕中期的不适与疾病防护
Part4 孕晚期:分娩
29周:假性宫缩变频繁了
30周:美妙的肚皮“舞蹈”
31周:子宫升高让你有点喘不上气
32周:胎宝宝继续发育,宫内空间减小
33周:胎头下降引起多种不适
34周:肌肉、韧带变松弛,为分娩作准备
35~36周:放松心情,减少产前焦虑
37~38周:你需要包吃适当活动和充分休息
39~40周:小生命随时都会诞生
专题:孕晚期的不适与疾病防护
Part5 生孩子、坐月子,从此人生大不同
分娩常识
自然分娩——从临产到分娩
剖宫产——术前术后特别照顾
月子里的营养与饮食
月子里的起居注意
产后的身体恢复计划
新妈妈的哺乳必修课
小夫妻的育儿新生活
Part6 新生儿养育
第1周的新生儿
第2周的新生儿
第3周的新生儿
第4周的新生儿
专题:新生儿常见病
附录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备孕、怀孕、生产、坐月子、新生儿喂养与护理的关键点,涉及营养、胎教、运动、心理调适、家人配合、日常护理等优生优育的方方面面,图文对照,帮你消除孕产期焦虑,更安心怀胎养胎。同时环保纸、环保油墨印刷,安全,一书在手,好“孕”无忧。
作者简介
翟桂荣,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产科医教研工作。在“好大夫在线”等网站有很高的评价。深受孕产妇爱戴,口碑很高。因“成功接生沧州五胞胎”而受到媒体关注。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市面上很多孕期书籍要么是那种厚重、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学术砖头”,要么就是卡通化过度,内容空洞。而这本的视觉体验做得非常好,大量留白,字体清晰易读,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标题和粗体字突出显示,即使是孕晚期视力有点模糊,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更赞的是它的实用工具属性。书中附带的那些可撕页的“产检记录表”和“胎动记录卡”简直太贴心了!我把产检时间记在上面,贴在冰箱上,每次去看医生前都能快速回顾上次的检查结果和这次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另外,它对胎教部分的阐述也很有见地,没有鼓吹那些玄乎的“听莫扎特能提高智商”的说法,而是侧重于父母之间亲密的互动和情感连接的建立,比如如何通过抚摸、对话来促进宝宝的感官发育,这种建立在科学情感基础上的建议,让我感觉更接地气,也更愿意付诸实践。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从备孕开始的各种迷茫,到知道怀孕后的手忙脚乱,再到如今快要生产的焦虑,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我所有阶段的需求。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孕期营养的讲解极其细致,不是那种空泛的“多吃蔬菜水果”,而是具体到每周甚至每天的营养素需求量和推荐食谱,我照着做了几周,感觉身体状态都好了很多,连医生都夸我气色不错。而且,它还非常贴心地加入了“孕期情绪管理”这一块,深知孕期荷尔蒙波动带来的情绪起伏,提供的建议非常实用,比如用正念冥想来应对半夜的惊醒和担忧,效果立竿见影。我对分娩方式的各种疑虑,比如无痛分娩的原理、各种产程可能遇到的状况,这本书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图文方式解释清楚了,读完之后,心里踏实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未知充满恐惧,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期待。至于坐月子的部分,我还没到那个阶段,但粗略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对新手妈妈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的指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连如何正确地给宝宝拍嗝、处理脐带残端这种小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感觉家里有这位“资深顾问”在,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引用的数据和医学观点都非常严谨,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可靠。我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些零散的育儿文章,信息来源五花八门,真假难辨,让人非常焦虑。但这本书明显是经过专业团队深度打磨的,尤其是在解析一些孕期常见病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孕吐的应对策略、以及后期水肿的处理方法时,它没有简单地给出“多休息”这种敷衍的建议,而是深入到病理机制,并提供了多层次的干预方案,从生活调整到何时必须就医,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晰。我特别欣赏它对“个体化差异”的强调,作者反复提醒读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孕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己的产检报告来调整。这种尊重科学、尊重个体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科普读物。我甚至把这本书带去产检时,以便能更好地和医生沟通,很多时候,我能用书中学到的专业术语来准确描述我的感受,效率高多了。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只是停留在“怀孕了该吃什么,什么时候去产检”的基础层面,没想到它对“如何选择月嫂”以及“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这些敏感且关键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关于产后抑郁的部分,它没有用吓人的口吻,而是用一种非常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告诉新妈妈们,这些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并提供了具体的寻求专业帮助的渠道和自我调节的方法。这种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怀,让我感受到了极大的安全感。而且,书中对不同孕期的胎儿发育的描述,简直就像在看一部微型纪录片,让我能清晰地想象到宝宝在肚子里的一举一动,每一次胎动都因此变得更加意义非凡。这本书真正做到了陪伴,它像一个知识渊博、充满同理心的朋友,陪我走过了这段既甜蜜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它对“丈夫参与”的重视程度,这是很多只关注妈妈的书籍里常常忽略的一个重要维度。它有一整章专门写给准爸爸们,详细描述了他们可以在孕期扮演哪些支持性的角色,从陪同产检、分担家务,到如何正确地安慰焦虑的妻子,甚至还列出了“准爸爸产前准备清单”。我把相关章节打印出来给我先生看,他看完之后,立刻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我们俩的沟通一下子顺畅了很多。以前他总觉得孕期是我的事,看完书后,他开始主动学习如何按摩缓解我的腿部水肿,也会提前了解新生儿喂养的知识,两个人共同面对这场人生的巨大转变,感觉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育儿支持系统的理念,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升华,它不光是给孕妇看的指南,更是整个家庭的“合作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