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变革时代的法律秩序(修订版)
定价:68.00元
作者:陈有西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118362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有西,一位有良知、有胆识的法律学者在一系列争议件中,他以理性的声音、娴熟的诉辩技巧和建设性的态度,推动着事件的良性发展,体现着中国律师的良知与操守。
目录
一、宪法行政法篇
1.统治意志还是社会契约
——中国行政立法法理基础的再探讨
2.我国行政法院设置及相关问题探讨
3.关于行政处罚立法的几个问题
4.中国行政诉讼的启动
5.对行政诉讼困境的宏观思考
6.以新的视野构建中国行政法学体系
——《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一书评介
7.法治本体论
8.要关注宏观上的执法不严问题
9.关于依法治省的几个基本问题
10.论市场经济环境下执法工作观念更新
11.走向法治
——近年来中国法院改革运作状态
12.《法官法》第十七条商榷
——质疑《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律师回避制度
13.法院机构优化设置问题探讨
——以高级人民法院为研究视角
14.“议员”四题
——读《美国宪法》随感
15.论对行为的监督
16.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为
17.论公路“三乱”现象的法律控制
18.诉权、行政权、司法权
——对一宗特殊反诉案的实证分析
19.计划经济转型时期的司法裁量
——一宗物价行政大案的启示
20.合理性优先,还是合法性优先
——对一宗工商罚没行政案件判决的剖析
21.逗号,还是分号
——兼谈国务院部委的法律规范解释权
22.四十年前没收的宝玉该归谁
——论私有财产权保护和历史旧案的司法审查
23.论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冲突及其冲突规范
二、刑法篇
24.影响中国治安的三大宏观因素
——改革开放环境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25.论黑社会犯罪的存在基础及防治策略
26.组织卖淫罪死刑存废之我见
——对汪红英案改判的几点法律思考
27.论经济合同违约与经济犯罪的界限
28.国际信用证欺研究
29.论刑事证人保护
30.娱乐的激情与法律的理性
——关于足坛反黑的若干法律界定
31.税制刑法与中国税制的重构
32.法官裁量与中国刑罚体系的完善
33.新《刑法》实施后要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
34.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
——北京大学高级法官班座谈研讨“错案追究制”侧记
……
三、经济法及其他篇
后记 变革时代的法律秩序
作者介绍
陈有西 浙江宁海人,一级律师,法学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1977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高级法官班进修行政法。中国法学会个人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人权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公安厅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曾经在浙江省委、浙江省公安厅、省高级法院工作,担任省政法委书记、高级法院院长秘书。曾经主持大学法律系、省社科院法学所工作。已经出版《定罪量刑指南》、《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律适用概论》、《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等专著、合著八部。历年发表法学论文和文章400余万字。曾借调高法院参与起草中国法院十年规划纲要,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法工委和国家行政立法课题组《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草案起草论证活动。作为律师,办理了大量刑事、经济、行政、知识产权案件,有的评为高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名案,中国文坛八大名案。曾获评浙江省杰出法学青年,浙江省律师事业突出贡献奖、杭州市授予法律中介服务业标兵、浙江省委省授予省级普法先进个人。是一位理论和实务兼长的法律学者。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法律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对“变革时代的法律秩序”这个主题感到格外好奇。在我看来,法律不应该是脱离现实的象牙塔,而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回应社会需求。这本书的名字,恰恰点明了这一核心。我希望它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阐述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法律秩序是如何形成、如何运作,以及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它是否会探讨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变迁等因素对法律秩序的影响?我更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梳理,更能引发我的思考,让我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参与和塑造法律秩序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理解当下中国法治进程的一把钥匙?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即深入阅读,而是先花了些时间在书店的静谧角落里,漫无目的地浏览了几页。封面上的“变革时代”几个字,就足以让我陷入沉思。如今的社会,变化的速度之快,仿佛让人难以喘息,传统与创新、旧有观念与新兴思潮,在法律的框架下激荡碰撞。我想,这本书定然是对这种纷繁复杂局面的一种梳理与回应。它是否能为我拨开迷雾,让我对当下法律秩序的演变有更清晰的认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变革背后,是否潜藏着某种内在的逻辑与规律。也许,它能像一盏灯,照亮我探索法律秩序演进之路上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不再感到彷徨与无措。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更能触及时代脉搏,引发读者对法治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法律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与力量。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对当前社会一些法律现象感到困惑的时期。总觉得有些规定似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些新的问题又似乎缺少明确的法律指引。这本书的标题——“变革时代的法律秩序(修订版)”——仿佛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渴望从中找到对这些困惑的解答,理解法律秩序在面对剧烈社会变迁时,是如何调整、演变,甚至重塑的。它是否会探讨新技术、新业态对传统法律原则的挑战?是否会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法律秩序面临的跨境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理解法律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及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既稳定又富有活力的法律秩序。它能否为我们提供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框架,让我们能够更理性、更深刻地看待当下的法律现实?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名声在外,他对法律的深刻洞察是众所周知的。而“变革时代”这个词,更是精准地概括了我们正经历的现实。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在时代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现有的法律秩序是如何应对的,又将走向何方。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能够引起共鸣的社会事件,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在各种利益冲突、价值多元的当下,法律秩序如何才能在“稳”与“变”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种方法论,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生成、发展和演变规律?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本法律专著,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变迁与法治精神的深刻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让我的思想随之遨游。
评分在众多关于法律的书籍中,这本书的名字立刻吸引了我。它提出的“法律秩序”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与“变革时代”紧密相连,这本身就充满了张力。我想象着,作者陈有西先生,是如何在这股时代浪潮中,捕捉法律的脉络,勾勒出其变迁的轨迹。是剖析具体的案例,还是进行宏观的理论建构?是回顾历史的经验,还是展望未来的挑战?我特别好奇,在这样一位法律大家的手中,那些抽象的法律条文,会如何与鲜活的社会现实产生共鸣。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不再将法律仅仅视为静态的规则,而是理解它作为一种动态的、不断适应与发展的力量。我希望它能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法律世界,让我感受到法律秩序在时代变革中的韧性与活力,也思考我们在其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