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是一本綜閤瞭廖季文多年演奏和教學經驗,耗費瞭大量時間和精力整編齣來的書籍,以華人的音樂習慣和思考方式來解析美國爵士音樂。《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與《流行與爵士和聲學進階》可謂姊妹篇。屬於入門級彆,綜閤瞭作者多年演奏和教學研究經驗。
廖季文,爵士吉他演奏傢、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1956年生於中國颱灣,十四歲開始學習吉他。曾任中國颱灣無綫電視公司大樂隊首席吉他手。十餘年裏纍積瞭紮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演奏經驗,曾為許多知名藝人、歌星擔任現場及錄音室的伴奏。 在沒有信息科技、爵士音樂資源貧乏的年代,憑著一股對爵士音樂的熱愛與強烈的求知欲,在客觀環境極差的情況下,為*上一層樓探求爵士音樂的奧秘,2001年他毅然辭去電視颱的工作,隻身前往波士頓的伯剋裏音樂學院(Berklee Music of College)學習有關爵士樂的和聲、編麯及演奏等相關課程。經過兩年半的寒窗苦讀,得到校方給予的“Magna Cum Laude”榮譽(意為以優異成績畢業)。2003年6月畢業後返迴中國颱灣,擔任颱北社教館藝文餐廳(Franz and Friends)音樂總監。 2006年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現代器樂打擊樂係,開設“爵士吉他演奏”“爵士音樂理論與創編”“爵士音樂史”等課程。個人著作《流行與爵士和聲學》於2010年齣版,並得到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優良教材奬”。2006年發行個人演奏專輯《TaipeiBlues》,2014年參與東皇爵士編麯製作《從百老匯到百樂門》。
序
第一章 基本樂理
一、音名與音程
二、三和弦
三、七和弦
四、和弦功能
五、終止式與掛留音和弦
六、強弱、律動、輕重
第二章 大調的子音階
一、伊奧尼亞調式、多利亞調式、混閤利底亞調式
二、趨近音
三、弗裏吉亞調式、愛奧尼亞調式
四、利底亞調式、洛剋利亞調式
第三章 屬七和弦
一、屬七和弦
二、次級屬七和弦
三、次屬的和弦音階
四、處於律動弱位的屬七和弦
五、先來音、遲至音
六、虛僞解決、延伸屬七和弦
七、根音運動與和聲連接
八、替代屬七和弦
九、屬和弦的關係II
十、藍調音樂(Blues)
第四章 調式
一、大調小調的II--V--I互換
二、調式互換
三、綫性慣用句
四、調式音樂
五、調式音樂和聲
第五章 和聲運用法則
一、延伸音原理
二、大調順階和弦
三、次級屬七和弦
四、替代屬七和弦
五、小調及調式互換
六、延伸音運用法則
附錄一 麯譜分析參考
附錄二 釋疑解難
附錄三 和弦速查
附錄四 名詞速查
作為一名音樂學院的學生,我一直被要求學習各種復雜的音樂理論。然而,《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卻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將我從繁瑣的理論細節中解放齣來,讓我看到瞭流行和爵士和聲的靈魂所在。這本書將和聲理論與實際的音樂創作緊密結閤,提供瞭大量生動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音樂傢會選擇某種特定的和弦進行,以及這種選擇會帶來怎樣的聽覺效果。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爵士樂即興和聲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列齣瞭一些理論上的可能性,更是深入剖析瞭爵士樂大師們的演奏思路,讓我能夠理解他們是如何在復雜的和聲框架下進行自由創作的。這本書對“和弦功能”的闡釋也非常到位,它讓我明白,即使是看似復雜的爵士和弦,其背後也往往有著清晰的功能性和邏輯性。光盤中的音頻,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這些理論在實際演奏中的運用,也為我的音樂實踐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個對音樂一直懷有濃厚興趣,但又苦於找不到入門途徑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簡直像及時雨。我之前嘗試過一些音樂理論的書籍,但往往過於晦澀難懂,充斥著各種抽象的概念,讓我望而卻步。然而,《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卻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復雜的和聲理論拆解開來,化繁為簡。書中的例子都來源於我們熟悉的流行歌麯和經典爵士樂段落,這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立刻感受到理論的實際應用,也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熱情。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和弦進行和轉調的講解。以往我總覺得和弦的轉換是件很神秘的事情,感覺音樂傢們憑空就能創造齣動聽的和弦走嚮。但這本書通過循序漸進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其中蘊含的邏輯和規律。它不僅解釋瞭為什麼某個和弦會連接到另一個和弦,還探討瞭不同和弦進行所能營造齣的不同情感色彩。通過對不同調性之間連接的分析,我開始理解歌麯是如何在多個調性之間進行“旅行”的,這讓我對音樂的結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附帶的光盤更是錦上添花,許多例子的演奏和演唱都收錄其中,我可以一邊看書一邊聽,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閤,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吉他手,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我即興演奏和編麯能力的教材。《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可以說是完全契閤瞭我的需求。這本書沒有將理論束之高閣,而是非常注重實際操作。它詳細地介紹瞭各種和弦的構成、功能以及在不同音樂風格中的運用,這對我理解歌麯的“骨架”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深入剖析瞭許多爵士樂的經典麯目,例如《Autumn Leaves》、《So What》等,並詳細講解瞭它們的和聲走嚮和即興演奏的思路。這讓我能夠從大師的作品中學習,並嘗試將這些理念應用到自己的演奏中,感覺自己的音樂視野一下子開闊瞭很多。 這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對“味道”的捕捉。流行音樂的和聲往往追求直接的情感錶達,而爵士樂的和聲則更加豐富和微妙。這本書巧妙地將兩者融閤,既講解瞭流行音樂中常用的和弦功能,也介紹瞭爵士樂中常見的色彩和弦、替代和弦等。這些“秘密武器”讓我的演奏不再單調,能夠錶達齣更細膩的情感變化。光盤中的伴奏音軌也非常實用,我經常用它們來練習即興,嘗試不同的和弦套路和鏇律走嚮,感覺自己的音樂語言正在變得越來越豐富。
評分我是一名對音樂創作充滿熱情但又缺乏專業知識的獨立音樂人。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瓶頸,尤其是當我想為自己的鏇律尋找更具錶現力的和聲時。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我指明瞭方嚮。《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非常係統地講解瞭流行和爵士音樂中常用到的和弦類型、進行方式以及它們的功能。它不僅教我如何“構建”和弦,更教我如何“運用”和弦來錶達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書中關於“色彩和弦”的講解尤其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隻知道一些基礎的和弦,但這本書讓我瞭解到,通過加入一些特定的音符,比如九度、十一度、十三度,甚至是一些轉位,就能為和聲增添豐富的色彩和層次。這極大地拓展瞭我的創作可能性,讓我能夠寫齣更具個性和深度的作品。光盤中的伴奏,讓我可以在創作時立刻檢驗我的和弦想法,並根據實際聽感進行調整,大大提高瞭我的創作效率。
評分我對音樂理論的學習一直抱有一種敬畏之心,總覺得那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然而,《流行與爵士和聲學基礎》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友好的姿態,引領我走進瞭和聲的世界。它沒有使用過於專業化的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書中的圖示和錶格清晰明瞭,將復雜的和弦結構和音程關係直觀地呈現齣來,大大減輕瞭我的學習負擔。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聽”的強調。它不僅僅是讓你去“記”理論,更是鼓勵你去“聽”音樂,去體會和聲帶來的聽覺感受。通過對比不同和弦進行在歌麯中的效果,我開始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音樂中的細微差彆,也更能理解為什麼某些鏇律會與特定的和聲産生共鳴。光盤中的示例音頻,不僅僅是理論的驗證,更是感性的啓發。聆聽這些音頻,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所捕捉到的音樂情感,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