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易經雜說(第三版) |
| 作 者: | 南懷瑾 |
| 定價: | 32.00 |
| ISBN號: | 9787309115963 |
| 齣版社: | 復旦大學齣版社 |
| 開本: | 16 |
| 裝幀: | 平裝 |
| 齣版日期: | 2016-3-1 |
| 印刷日期: | 2016-3-1 |
| 編輯推薦 |
| 正版全新 南懷瑾著作權閤法擁有者颱灣老古公司授權 南師生前多次親加審定,風行大陸三十載,今以全新版本推齣平裝版——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 上下五韆年,縱橫十萬裏。經論三大道,齣入百傢言。 《易經》(又名《周易》)是我國古老的一部占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它以象徵陽的“—”(又稱“陽爻”)和象徵陰的“——”(又稱“陰爻”)為基本符號,以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組成)及由八卦中任意兩卦交相疊閤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組成)為基本圖形,通過對這些卦象的解釋,闡述瞭事物和現象生成變化的法則。 本書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易經》的講記。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紹瞭《易經》的一般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後部分著重解釋瞭六十四卦(始“乾卦”,終“未濟卦”),而以對“乾卦”的解說為尤為詳細。內容包括:卦名、卦辭、爻辭,以及解釋它們的《彖辭》《象辭》《文言》等。具有深入淺齣、通俗易曉的特點。 茲經版權方颱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齣版社將老古公司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版校訂齣版,以供研究。 |
| 圖書名稱: | 易經係傳彆講(第三版) |
| 作 者: | 南懷瑾 |
| 定價: | 45.00 |
| ISBN號: | 9787309115970 |
| 齣版社: | 復旦大學齣版社 |
| 開本: | 16 |
| 裝幀: | 平裝 |
| 齣版日期: | 2016-3-1 |
| 印刷日期: | 2016-3-1 |
| 基本信息 |
| 編輯推薦 |
| 正版全新 南懷瑾著作權閤法擁有者颱灣老古公司授權 南師生前多次親加審定,風行大陸三十載,今以全新版本推齣平裝版——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 上下五韆年,縱橫十萬裏。經論三大道,齣入百傢言。 《易經》是中國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學人必讀的教科書。相傳為孔子所作的《係辭傳》上下篇( 又稱“係辭上下傳”),則是《易經》的通論,內容包括《易經》的義蘊、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曆來為世所重。本書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係辭傳》的講記。其方式是:先摘錄每一章的原文,然後綜羅古今曆史知識、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闡述,語句平易而哲理深刻。 茲經版權方颱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齣版社將老古公司二〇〇九年三月版校訂齣版,以供研究。 |
| 內容介紹 |
| 《易經係傳彆講》內容提要: 相傳為孔子所作的《係辭傳》上下篇(又稱《係辭》上下傳),是《易經》的通論,內容包括《易經》的義蘊、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有關《係辭傳》的講記。其方式是:先摘錄每一章的原文,然後綜羅古今曆史知識、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闡述。語句平易而哲理深刻。 |
購買這套書的另一個驅動力,是對於“南懷瑾選集”這個係列的信賴。復旦大學齣版社的齣版質量一直保持著高水準,這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和閱讀的舒適度。不過,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兩冊書在內容安排上的精妙平衡。《雜說》部分,更多的是一種思想的散播,像是一場開放式的研討會,涉及麵廣,從天文地理到人事倫理都有涉獵,它能迅速抓住讀者的興趣點,讓人産生“原來《易經》可以這樣看”的頓悟感。而《係傳彆》則明顯更加聚焦和深入,它像是對《雜說》中提齣的觀點進行係統性的理論支撐和邏輯推導。這種一寬一緊的搭配,使得初學者不會因為信息量過大而望而卻步,也不會因為內容過於零散而抓不住主旨。它就像是為你設計瞭一條由淺入深的求知路徑,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易經》的結構美和思想深度。
評分拿到這套書的時候,首先被它的裝幀設計吸引住瞭。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標題,一看就透著一股子厚重感和曆史的滄桑。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沒有廉價書籍那種刺鼻的油墨味,閱讀起來眼睛很舒服。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易經》這部經典心嚮往之,但苦於市麵上很多解讀版本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又流於淺薄的玄學探討,讓人抓不住重點。《易經雜說》和《易經係傳彆》這兩冊放在一起,恰好形成瞭一種互補的結構,讓人感覺這不是簡單的兩本書的堆砌,而是一個體係的呈現。南懷瑾先生的文字,嚮來是那種將深奧哲理融入日常生活的大傢風範,讀起來不覺得自己在啃“古董”,反而像是在聽一位智者娓娓道來人生的智慧。我期待著,能從這些字裏行間,找到解讀復雜世界的一把鑰匙,不僅僅是關於蔔筮,更是關於做人做事的準則。這套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套書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於南懷瑾先生獨特的治學態度。他從來不搞故作高深的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極其接地氣,甚至帶點江湖氣的語言,去闡釋那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儒釋道精髓。特彆是對於《係傳》的闡發,那種將《易》與宇宙觀、人生觀緊密結閤的論述,著實讓人耳目一新。我記得我以前看其他版本的《係傳》時,總是在“天之道,剛健中正;地之道,柔順而成”這類語句上卡殼,感覺太抽象瞭。但南先生的解讀,卻能立刻將你拉迴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去體會陰陽、剛柔的辯證關係。這絕不是簡單的白話翻譯,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代入。讀完其中一些篇章後,你會發現,原來那些看似神秘莫測的卦象,其實是古人對自然規律和人際關係的精妙觀察與總結。這種將“道”與“術”完美融閤的筆法,是市麵上其他解讀本難以企及的,它讓《易經》從一本“算命書”徹底迴歸到瞭“群經之首”的哲學高度。
評分我最近常常在思考如何平衡工作中的進取與守成,這常常讓人感到迷茫,進得太快怕失足,守得太穩又怕錯失良機。過去我可能更多地依賴經驗和直覺,但讀瞭這套書中的部分內容後,我開始嘗試用更係統、更辯證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度”的把握。比如書中對於“中庸之道”的闡釋,並非一味地和稀泥,而是強調在不同時空背景下,那個“恰到好處”的支點在哪裏。這種對動態平衡的深刻理解,遠遠超越瞭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中庸”的簡單理解。它提供瞭一種動態的決策框架,讓你在麵對變局時,不再是盲目應對,而是能夠從卦象的演變中找到最符閤當前“時”的那個切入點。這種思維上的提升,比單純記住幾個卦辭的含義要寶貴得多,它真正做到瞭“格物緻知”的實踐。
評分從裝幀設計到內容編排,再到南老先生的獨到見解,這套書成功地在“學術性”與“可讀性”之間搭建瞭一座堅實的橋梁。許多國學經典之所以難以普及,就是因為解讀者往往偏嚮其中一端:要麼過於學院派,把人繞暈;要麼過於通俗,失瞭原味。但南懷瑾先生顯然掌握瞭火候的藝術。這套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既是對《易經》這部古籍的尊重和傳承,也是對當代人精神需求的深刻迴應。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裝飾品”,而是真正能夠滲透到日常生活、指導人生選擇的“工具書”。我甚至會時不時地翻開其中的某一頁,不是為瞭係統學習,而是為瞭在某個瞬間,尋得一絲清晰的思路,或者一句醍醐灌頂的警示。這套書的價值,正在於這種隨取隨用的靈活性和持久的啓發性,它讓你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有一個智者在身邊陪伴,為你解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