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商品名称: | 物理光学学习指导与题解(第2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 ||
| 作者: | 刘翠红 | 开本: | 16开 |
| 定价: | 35 | 页数: | 202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 ISBN号: | 9787121194788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第1章 光的电磁理论
1.1 学习目的和要求
1.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1.3 常见习题分类及典型例题分析
1.4 教材习题解答
1.5 自测题
1.6 自测题解答
第2章 光波的叠加与分析
2.1 学习目的和要求
2.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2.3 常见习题分类及典型例题分析
2.4 教材习题解答
2.5 自测题
2.6 自测题解答
第3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3.1 学习目的和要求
3.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3.3 常见习题分类及典型例题分析
3.4 教材习题解答
3.5 自测题
3.6 自测题解答
第4章 多光束干涉与薄膜光学
4.1 学习目的和要求
4.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4.3 常见习题类型及典型例题分析
4.4 教材习题解答
4.5 自测题
4.6 自测题解答
第5章 光的衍射
5.1 学习目的和要求
5.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5.3 常见习题分类及典型例题分析
5.4 教材习题解答
5.5 自测题
5.6 自测题解答
第6章 傅里叶光学
6.1 学习目的和要求
6.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6.3 常见习题分类及典型例题分析
6.4 教材习题解答
6.5 自测题
6.6 自测题解答
第7章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7.1 学习目的和要求
7.2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7.3 常见习题分类及典型例题分析
7.4 教材习题解答
7.5 自测题
7.6 自测题解答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七
模拟试题八
模拟试题参考解答
附录A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手头这本书是关于经典电动力学的进阶解读,侧重点放在了相对论性效应和辐射理论的精确计算上。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麦克斯韦方程组放在更广阔的电磁场和时空背景下重新审视,很多在基础教材里一笔带过的概念,在这里都做了详尽的、近乎于“拆骨验髓”的分析。例如,关于切连科夫辐射的推导,作者用了好几种不同的微扰方法进行对比,清晰地展示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这对于培养严谨的分析习惯至关重要。它的习题设计也极其巧妙,不是那种套路化的计算题,而是很多需要深入理解物理过程和数学技巧的综合性难题,做完一套下来,感觉自己的数学物理建模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我常常因为它的一些对“场”的几何化描述而感到惊艳,仿佛那些复杂的公式突然间变得立体而生动起来。如果你觉得普通的电动力学教材还不够“硬核”,想在电磁学和狭义相对论的交叉地带深挖一把,那么这本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会让你对“场”这个概念产生全新的敬畏感。
评分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复杂系统动力学与非线性物理的导论性著作,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并没有从传统的力学或电磁学体系出发,而是直接以“涌现”现象为核心展开讨论。作者的笔触非常流畅,擅长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复杂的数学模型,比如用水流的分形结构来解释湍流现象,或者用蜂群行为来解释自组织。这种非传统路径的切入,让原本枯燥的动力学方程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混沌理论和突变现象的兴趣。它并没有要求读者具备深厚的微积分功底,而是着重培养读者对系统整体行为的宏观洞察力。书中对洛伦兹吸引子和分岔图的介绍,既有数学上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上的美感。对于那些对物理学不一定走传统研究路线、更倾向于跨学科交叉应用,或者仅仅是对自然界中复杂规律感到好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入口,让你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复杂系统思维模式。
评分最近在啃一本关于固体物理中晶格振动与低能激发态的教材,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让我非常惊喜。它不像有些理论书那样只停留在抽象的能带结构图上,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验观测和材料科学的应用。比如,在讲解声子谱(Phonon Dispersion)时,作者不仅详细推导了笛林杰(Debye)模型和布洛赫(Bloch)理论,还穿插了拉曼散射和中子散射实验如何用来探测这些激发态的实际案例。这种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让我明白我们推导出来的那些数学函数,在真实材料中到底对应着什么物理现象。书中的图表质量非常高,很多复杂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图都清晰易懂,大大减少了理解障碍。对于即将进入材料物理或凝聚态实验领域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理论基础支撑,让你能更好地理解实验数据背后的物理机制。可以说,它完美地架起了理论抽象与物质世界之间的桥梁,非常扎实可靠。
评分哇,最近刚入手了一本讲解量子场论的教材,那叫一个烧脑!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深入浅出,即便涉及到高深的数学工具,也能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引导读者去理解。比如,在处理费曼图和路径积分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积分形式,而是先从粒子散射的概率幅出发,一步步构建起整个理论框架。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一章后面设置的“思考与探索”环节,那些问题往往能把我带到理论的前沿,激发我主动去查阅更多文献。虽然刚开始翻阅时感觉有点吃力,但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不错,公式居中,符号标注清晰,这对于需要长时间盯着公式看的物理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配合一些更基础的数学背景知识才能完全跟上节奏,毕竟量子场论这块硬骨头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而言之,对于有志于从事粒子物理或凝聚态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案头书,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天体物理学中黑洞热力学和信息悖论的专著,那简直是打开了我认知宇宙的另一扇窗。作者在探讨霍金辐射的推导过程中,展现了极其严谨的物理图像构建能力。他没有回避那些充满争议和未解的难题,而是坦诚地列举了当前主流理论的优缺点,并引导读者思考不同模型的物理意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信息丢失”这个哲学与物理交织的问题进行了长篇的探讨,引用了大量的思想实验,比如“火墙”悖论,分析得鞭辟入里。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具有个人色彩,文字中流露出一种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敬畏感,读起来不像在看一本教科书,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讲述他的宇宙观。虽然这本书的侧重点偏向理论思辨,对计算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但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让我开始关注那些横跨多个物理分支的交叉学科问题。对于那些对宇宙尽头充满好奇心,渴望在理论前沿有所建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能有效提升你的思辨能力和对物理哲学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