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元曲三百首 |
| 作者 | 王超 |
| 定价 | 12.0元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ISBN | 9787550243736 |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数 | 130000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元曲三百首》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元曲风格多样,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派。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常与唐诗、宋词并称,从而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文学史上的三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代文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有元一代的文学就是元曲。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它的兴起对于我国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元曲一出现就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元曲题材丰富多样,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
| 文摘 | |
|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宣宗时期进士,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后隐居。在金元相交时期颇有名望,被时人称为“元才子”。著有《元遗山集》,编有《中州集》《壬辰杂编》等。今存小令九首。 [黄钟]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①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释】 ①卜居:选择定居之地。外家:母亲的娘家。 【解析】 此曲写于金朝灭亡之后,因而曲意在闲适悠然中见沉重哀痛,在醉狂逍遥中流露出忧愁愤慨。作者远离家乡,在外辗转二十余年,再次归乡时,天下已改朝换代。清风明月是作者隐居生涯中仅剩的消遣和寄托,“惟”字看似洒脱,实则暗含着满心的苦涩与无奈。 [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妖艳喷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解析】 这首曲子上曲写景,下曲抒情。绿叶阴、池水、亭台构筑了一个幽静阴凉的避暑去处。乳燕、雏莺、鸣蝉的声音此起彼伏,为静景增添了不少活泼生动的情趣。“骤雨过”三句,可称得上是这段景语的点睛之笔。由此,作者对园中好景生起美景难留、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慨叹。 杨果 杨果(1197—1269),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亡之前,曾任偃师令,为官清正。后入元,官至参知政事。擅长作乐府诗,结集为《西庵集》。贯云石曾在《阳春白雪序》中以“平熟”二字论其曲。现存小令十一首,套数五套。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一)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①,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注释】 ①若耶:会稽(今浙江绍兴)若耶山下的一条小溪,传说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因而又称浣纱溪。 【解析】 前半部分对男子情意的描述显得精致、婉约,具有文人含蓄委婉的表意特征;后半部分对女子的描写则显得鲜活、生动,更倾向于民间率直活泼的传情特点。这种文字风格上的差异,也隐隐透露出两人身份上的差异,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和忠贞,也暗含她对男子的怀疑和嘲讽。 |
5. 我是个对诗词鉴赏比较挑剔的读者,很多市面上所谓的“鉴赏”读物,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学院化,难以找到真正触动人心、又能引发思考的。这本书,在我看来,确实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它所包含的元曲和古诗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一篇都堪称经典。赏析部分,我最欣赏的是它的“挖掘”能力。作者不是简单地复述诗句的意思,而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比如从诗人的情感出发,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甚至是从诗句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出发。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译文部分,我感觉作者在力求准确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一种韵律。注释也足够细致,一些我曾经困惑不解的地方,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这本书就像一个导游,带领我走进了中国文学的宝库,让我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评分2.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古诗词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它涵盖了300首经典的古诗词,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宝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把诗词堆砌在一起,而是非常有条理地进行了分类和编排,使得阅读过程更加流畅。每一首诗词都配有原文、清晰的注释,以及非常精彩的鉴赏。这些鉴赏部分,不仅仅是孤立地分析诗句,而是将诗句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解读其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作者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既有学者般的严谨,又不失文人的风雅,读起来既有启发性,又不至于枯燥。我尤其喜欢它对诗词意境的描绘,仿佛能将我带入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教会我识字,更教会我品味,让我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评分1. 收到这本书,真的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对元曲情有独钟,总觉得那种婉约而又带着点豪放的曲调,最能触动人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古典雅致,拿在手里就有一股厚重感。翻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熟悉的曲名,但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原文,更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赏析。这些赏析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深入到了曲子的情感表达、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甚至是如何融入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我曾经觉得晦涩难懂的曲子,经过这些深入浅出的解读,顿时豁然开朗,仿佛能听到作者在吟唱,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译文也非常考究,既保留了原文的神韵,又让现代人能够轻松理解,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太重要了。注释也做得很到位,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或典故,都能在这里找到清晰的解释,避免了查阅其他工具书的麻烦。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让我对元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评分4.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实在”。打开目录,就看到厚厚的一叠内容,感觉物超所值。作为一个对国学有着浓厚兴趣,但又苦于没有系统学习途径的普通上班族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元曲中的那些唱词非常着迷,总觉得它们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市井智慧,而这本书的解读,恰恰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赏析部分,作者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古老的故事和情感展现在我面前。译文部分也做得很好,能够用现代汉语清晰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且还尽量保留了原文的韵味,读起来很流畅。注释也足够专业,无论是生僻字还是典故,都能找到详细的解释。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评分3. 说实话,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觉得它包含了“元曲”、“古诗词”、“国学经典”这些关键词,感觉内容会很丰富。拿到手后,确实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全解”二字。不仅仅是原文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解读框架。对于元曲的部分,它不仅仅分析了诗句的表面意思,还深入探讨了曲子的格律、音乐性,以及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这些赏析的视角非常多元,既有对语言艺术的细致剖析,也有对作者内心世界的深层挖掘。对于古诗词的部分,它的鉴赏同样细致入微,很多我平时阅读时忽略掉的细节,都在这本书里被放大和解读,让我对这些熟悉的诗篇有了全新的认识。注释也很详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词语和典故,都能在这里找到解释,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为我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扇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