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自传(精装版 上下册) 金大中 ,【韩】李仁泽, 【中】王静 ,【中】 978730

金大中自传(精装版 上下册) 金大中 ,【韩】李仁泽, 【中】王静 ,【中】 97873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大中,【韩】李仁泽,【中】王静,【中】 著
图书标签:
  • 金大中
  • 自传
  • 韩国政治
  • 人物传记
  • 历史
  • 回忆录
  • 政治人物
  • 李仁泽
  • 王静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朝远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1952
商品编码:2711048823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金大中自传(精装版 上下册)

:198.00元

作者:金大中 ,【韩】李仁泽, 【中】王静 ,【中】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3001619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439kg

编辑推荐


  金大中大事年表
  1924年,出生于韩国荷衣岛
  1954年,进入政界
  1961年,当选国会议员
  1971年,**次竞选总统失败
  1980年,被判处死刑,后被驱逐出境
  1987年,第二次竞选总统失败
  1992年,第三次竞选总统失败
  1997年,当选韩国第15届总统,1998年2月就任
  2000年,同举行韩朝**领导人会谈,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任金大中和平中心理事长
  2009年,在韩国首尔逝世

内容提要


  金大中总统于新世纪开始之际,也就是新千年的起始之时接任了总统一职,一上任就将韩国从金融危机之中解救了出来,他果断地实行了可以称为“韩国的体制改革”的根本性改革政策。重要的是,金大中总统提出并推动的“阳光政策”更是反映了他的领导能力。在他的主导之下,次(直到现在也是、后无来者的壮举)实现了朝韩高领导人之间的正常会谈,开创了朝韩关系史上开展人道主义协助和经济方面协作的新纪元。另外,为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六方会谈也得以展开。虽然在这之后也存在着各种纷争,但这些正是在朝韩关系上对金大中的重要性的确认。
  国际社会对于金大中总统推行的政策评价很高。诺贝尔奖的获得正是国际社会对其在朝韩和解上作出的贡献和在民主主义与保障人权上作出的努力予以认可的强有力证据。金大中总统即使在卸任之后依旧积极活跃在这些领域,这份努力一直持续到他人生的后一刻。
  另外,金大中总统还积极支持韩俄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他多次亲临莫斯科访问,与国民、政界、学界的相关人士展开了多方面的交流。他还获得了俄罗斯外交部旗下的外交研究院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成为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名誉教授。
  《金大中自传》是凝聚了金大中总统的心血而完成的。

目录


部 1924-1959年
渔村少年(1924-1936年)
爱我的人,我爱的人(1936-1945年)
内心是火热的,现实是残酷的(1945-1950年)
与死神擦肩而过(1950年)
战争中的成功、挫折与挑战(1950-1953年)
屡战屡败(1954-1959年)

第二部 1959-1970年
崩溃的李承晚政权(1959年-1960年4月19日)
守护在善良总理身后的激情发言人(1960年4月-1961年5月)
5月16日,那些昏暗的时光(1961年5月-1962年5月)
永远的同伴、“五月的新娘”(1962年5月-1963年10月)
让湖南的候选人当选的朴正熙总统(1963-1964年)
与、无能、欺展开的斗争(1964-1967年)
木浦的战争(1967年)
40多岁的总统候选人(1968-1970年)

第三部 1970-1972年
打破军政国家的禁忌(1970-1971年)
民心的叛乱,由旋风变为台风(1971年)
“总统时代的到来”(1971年)
演说大长征(1971年)
从舆论中消失的金大中(1971年)
我的三阶段统一论(1972年)
十月维新与流亡(1972-1973年)

第四部 1973-1980年
上帝出现了(1973年)
绑架事件后的韩日媾和(1973-1974年)
“紧急措施第九号”(1974-1975年)
维新的杀气再度降临(1975-1977年)
特别病房=特别教导所(1977-1978年)
听见维新的嘶吼(1978-1979年)
宫井洞的枪声(1979年)
“汉城之春”(1979年12月12日-1980年5月)

第五部 1980-1986年
纯洁的“五月光州”(1980年)
“金大中,死刑”(1980年)
世界疾呼,“拯救金大中”(1980-1982年)
狭小却深广的大学,教导所(1981-1982年)
激情的第二次流亡生涯(1982-1984年)
暴风般地回国(1984-1985年)
55次的软禁,“东桥洞教导所”(1985-1986年)

第六部 1986-1997年
六月抗争(1986-1987年)
总统竞选的再次失利(1987-1988年)
问路民心(1988年)
公安政局的亡灵(1989年)
违背民心的,三党合并(1990-1992年)
地域感情和歪曲报道(1990-1992年)
再次让国民伤心(1992年)
剑桥大学的回忆(1993年)
统一与和平的大本营——亚洲太平洋平和财团(1993-1995年)
在民心的海洋中(1995-1997年)
总统金大中(1997年)

作者介绍


  金大中(1924-2009),韩国当代著名政治家,曾任韩国第15届总统。早年因从事民主活动多次被,是韩国的民主斗士,被誉为“亚洲的曼德拉”。在担任总统期间,提出并推动“阳光政策”,坚持通过外交途径与合作手段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促成了韩朝高领导人会谈,并于2000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金大中在任期间,积极推动中韩两国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曾多次访华。
  金大中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历尽磨难与坎坷,从政50多年,屡败屡战,不屈不挠,被称为韩国政坛的“忍冬草”。

文摘


序言



历史的河流与个体的航程:一部关于韩国现代史与政治风云的宏大叙事 (以下内容为一部虚构的、关于韩国现代史与政治斗争的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满足字数和详细程度的要求,且不包含您提供的特定书籍信息。) --- 书名:《风暴中的抉择: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权力、抗争与和解》 作者:朴正熙纪念史料编纂委员会(集体撰稿) 出版社:时代之声出版社 ISBN:978-7-5399-XXXX-X --- 导言:在分裂的土地上寻找统一的道路 《风暴中的抉择》并非一部简单的政治人物传记,而是一部深刻剖析二战后朝鲜半岛动荡历史的编年史与思想史的交织体。本书聚焦于1960年代初至21世纪初,韩国(大韩民国)如何在战后废墟上重建、在冷战铁幕下寻求经济奇迹、并在军政高压与民主浪潮的激烈碰撞中,最终确立现代民主体制的曲折历程。 全书的核心叙事线索围绕着“发展与民主”这对永恒的矛盾展开。韩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史上的一个独特案例:它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工业化,却在政治自由的伸展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书通过对数千份解密档案、政治家私人信件、民间运动的内部报告以及国际外交文书的交叉印证,力图还原那些被历史烟尘部分掩盖的决策时刻与关键人物的内心挣扎。 第一卷:黎明前的黑暗(1961-1979):军事统治下的铁腕与奇迹 本书的第一部分,标题为“铁蹄下的雄心”,详尽记录了军事政权上台后对国家机器的彻底重塑。我们不回避这一时期的经济成就——汉江奇迹的诞生,是如何依赖于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出口导向战略的果断实施,以及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入探讨了这种“效率至上”模式背后的社会成本。 权力架构的重塑: 本卷细致描绘了新政权如何系统性地清洗反对派,建立起一个高效但缺乏制衡的权力中心。从对国会权力的架空,到对司法独立性的侵蚀,历史清晰地展示了权力如何被集中化、人格化。我们特别关注了朴正熙总统的“国家安全第一”哲学,分析了这一哲学如何成为解释一切政治高压行为的最高准则。 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抗争的萌芽: 面对高压,知识界、宗教界和青年学生并非完全沉默。本卷记录了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抗议活动,例如围绕《韩日邦交正常化条约》引发的抗议风暴。这些抗争虽然被镇压,却为后来的民主运动播下了火种。通过对当时地下刊物和学生领袖访谈的梳理,本书试图展现,在“不自由的”发展中,对自由的渴望是如何在暗流中积聚力量。 经济奇迹的双刃剑: 我们详细分析了财阀(Chaebol)制度的形成机制。这些由政府扶持、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巨型企业集团,在推动出口和技术引进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带来了裙带资本主义、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劳工权益长期被压抑的问题,为后来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第二卷:民主的阵痛(1980-1997):抗争、流血与体制的松动 第二卷“八零年代的血与火”是全书最为激昂和悲壮的部分。光州事件(1980年5月)被视为韩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转折点。本书不仅重现了镇压的残酷性,更聚焦于光州人民自发的、短暂的自治实践,将其视为韩国民主精神的首次全面爆发。 全斗焕时代的铁腕与体制化: 在光州事件后建立的新军政府,试图通过更精致的社会控制和宣传策略来巩固权力。本卷批判性地考察了“三清教育运动”等社会净化措施背后的政治意图。然而,时代的车轮已不可逆转,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扩大,催生了对政治参与的强烈需求。 “六月民主抗争”的全面爆发: 本书用大量篇幅描绘了1987年夏季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这不仅是学生和工人的运动,更是包括教会、律师、媒体在内的整个社会精英阶层共同发起的“体制外”挑战。通过对关键谈判(如“六二九宣言”)的细节还原,本书展现了体制内部的妥协与外部力量的胜利如何共同促成了韩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总统直选。 新旧势力的博弈: 1987年后的政治格局进入了长期的“三个金”的对峙时期(指金泳三、金大中、金钟泌等主要政治人物)。本卷分析了这些前民主斗士和前军政体系中的温和派如何在新框架下进行复杂的联盟与分裂,以及“地方分权”和“历史清算”等议题如何成为政治角力的焦点。 第三卷:成熟与挑战(1998-2008):全球化、危机与政治伦理的重建 进入新千年,韩国社会面临了两个巨大的考验: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和全球化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第三卷“全球化浪潮下的重塑”关注了韩国如何以惊人的速度从危机中复苏,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文化转型。 金融危机的政治后果: 本卷剖析了金泳三政府后期在应对危机中的失误,以及金大中政府上台后面临的“休克疗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介入,不仅重塑了韩国的经济结构——加速了财阀的改革与瘦身,也引发了深刻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本书探讨了“国民痛苦分担”的叙事下,劳工权益受到的冲击和新形式的社会阶层固化。 进步主义的遗产与争议: 本卷详细审视了进步主义政府在处理与朝鲜关系(“阳光政策”)和国内政治改革方面的成就与局限。对历史真相的追溯、对过去军政时期受害者赔偿的努力,标志着韩国民主在伦理层面的成熟。同时,我们也客观分析了阳光政策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压力和国内保守势力的持续反弹。 新一代的崛起与政治极化: 随着2000年后新一代政治家的登场,政治辩论的焦点开始从“民主与独裁”转向“进步与保守”的意识形态分野。本书最后一部分探讨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如何重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并预示了未来政治光谱将日益固化的趋势。 结语:永不停止的“韩式民主”实验 《风暴中的抉择》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韩国的民主并非一蹴而就的完美移植,而是一场持续、高强度的社会协商与妥协过程。从威权主义的废墟中站立起来的韩国,其政治文化充满了活力、激情,但也伴随着深刻的撕裂和无休止的斗争。本书是一份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警示——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现代国家,公民社会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平衡,需要持续的警觉与维护。 本书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政治漫画,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立体、充满洞察力的韩国现代史画卷。它适合所有对冷战历史、东亚政治转型和民主发展路径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研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出于对“民主斗士”这一标签背后真实人物的好奇。金大中先生的故事,在新闻报道和历史记载中,总是伴随着“反对派领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等头衔。然而,这些标签是否能完全概括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本书的精装上下册,以及【韩】李仁泽和【中】王静的署名,让我看到了深入探究的可能。我希望通过他的自述,能够超越那些宏大的叙事,去感受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个人安危、政治理想与国家命运时的真实情感和思考。这本书的体量暗示着内容的详尽,我期待着里面能有对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的披露,对那些艰难时刻的真实写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政治人物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勇气、坚持和信念的力量的深刻写照,能够给我带来思想上的启发和心灵的触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触感极佳的精装纸盒,内部上下两册分开,装帧精致,很有收藏价值。我一直对韩国近现代史,特别是那些经历过风雨洗礼的人物充满好奇,金大中先生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尽管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作者李仁泽先生的书写风格,以及王静先生的翻译,预示着这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不仅能了解金大中先生的个人经历,更能窥见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那些关键时刻,以及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如何影响了那个时代。从书中透露出的严谨态度和对细节的考究,可以想象其内容的丰富和深度。这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坚持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一个伟大灵魂的温度。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通往一段复杂而又激动人心的历史时期的入口。金大中先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信息:抗争、妥协、勇气、信念,以及最终的荣耀。精装的上下册,沉甸甸地握在手中,仿佛就预示着其中蕴含着非同寻常的重量。我并非一个历史研究者,但一个身处时代浪潮之巅,并最终赢得尊敬的人物,总是会激起我想要去了解的欲望。【韩】李仁泽的笔触,【中】王静的翻译,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这本书并非流于表面的陈述,而更倾向于一种深入的挖掘和呈现。我期待着,在这厚厚的篇章里,能够看到一个立体、有血有肉的金大中,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那个名字。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去感受他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并最终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变革。

评分

我最近收到的这套《金大中自传》,从装帧上看就极具分量,无论是精装的质感还是内部上下册的排版,都显得十分考究。我选择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一位在国际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政治人物的好奇。金大中先生的名字,在亚洲现代史上,尤其是韩国的民主化进程中,是一个绕不开的符号。我了解到他曾经历过多次政治迫害,甚至险些丧命,但最终却能以一种坚韧不拔的姿态走到历史的最高点。这种经历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启示性。这本书由【韩】李仁泽执笔,【中】王静翻译,让我对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有了信心。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他在各个关键历史节点上的决策,以及他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心路历程。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他的视角,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韩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和挑战,以及他所扮演的独特角色。这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也是一次对人性光辉的探寻。

评分

拿到这套《金大中自传》,首先就被其厚重的精装设计所吸引,上下册的配置也显得十分用心。我一直对那些在动荡年代中崛起并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抱有浓厚兴趣,金大中先生无疑是其中一位。他的名字与韩国的民主化进程紧密相连,其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本书由【韩】李仁泽撰写,【中】王静翻译,这让我对内容的准确性和文学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他作为政治家和领导者是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我特别关注他在面对重大政治危机和个人挑战时的思考方式和决策过程。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回顾,更是对那个时代韩国社会变迁的记录,以及对民主与自由价值的深刻阐释。我渴望通过阅读,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深刻的人性洞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