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1版(1999年6月1日)
平装: 32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8
ISBN: 9787500634256
条形码: 9787500634256
商品尺寸: 30 x 22.8 x 3.2 cm
商品重量: 1.1 Kg
品牌: 中国青年出版社
内容介绍
《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低音提琴(套装上下册)》按系统教学的要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音阶与琶音练习2.综合练习曲3.中外乐曲在充分阅读文献,参照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编选了音阶与琶音练习120条,综合练习曲90首,中外乐曲56首。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1-9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考虑到选材的广泛性、技术性与趣味性,既选择了些著名的、常用的作品,也选择了些使用不多,然而却很有特色的作品,其中包括中国作品和重奏作品。关于教材中音阶、练习曲、乐曲的版本,及其弓法、指法等,编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作了审慎的整理和校订。《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低音提琴(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上册
综合练习曲(1-9级)
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音阶与琶音练习
个八度的大小调音阶与琶音
二个八度的大小调音阶与琶音
三个八度的大小调音阶与琶音
下册
中外乐曲(1-9)
级:
1.小快板
2.短歌
3.如歌的行板
4.快板
5.春天来了
二级:
1.活板
2.加沃特舞曲
3.行板
4.号笛舞曲
5.快乐的农夫
三级:
1.小步舞曲
2.鳟鱼
3.勇敢的骑兵
4.加沃特舞曲
5.回旋曲
四级:
1.大象
2.小夜曲
3.乡间舞曲
4.小步舞曲
5.加沃特舞曲
五级:
1.加沃特舞曲
2.奏鸣曲(、二乐章)
3.伊万·苏姗宁
4.布列舞曲
5.小步舞曲(二重奏)
6.小奏鸣曲
……
这套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说实话,在同类出版物中算是非常优秀的。纸张厚实,不容易反光,长时间阅读和练习眼睛也不会太疲劳。最重要的是乐谱的清晰度,这一点对低音提琴这种需要精确阅读复杂谱号的乐器来说太关键了。很多教材为了节省空间或降低成本,把小节线和指位标记做得密密麻麻,非常容易看错。但这套书的版式设计非常开阔,字体和符号的大小恰到好处,即便是需要频繁切换高把位和低把位的段落,也能一眼锁定准确的音符位置。特别是对指位标记的标注,它们不是简单地画个数字上去,而是结合了当时的演奏情境进行提示,非常人性化。我以前经常因为谱子看不清而影响练习状态,现在这种困扰完全没有了。可以说,光是能清晰、无误地阅读乐谱,这套书的价值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评分我对比过好几家不同出版社的低音提琴教材,很多要么过于侧重西方古典体系,与国内的教学环境脱节;要么就是内容陈旧,选曲和编排方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标准。这套中国音乐学院的版本,显然是紧密结合了国内考级体系和当代教学理念的产物。它的进阶逻辑非常符合一个受过系统训练的学生的成长曲线。上下册的划分处理得非常得当,下册的难度明显提升,开始接触到更多复杂的对位、快速跑动以及需要深厚音色控制的乐段,这很好地承接了基础阶段的训练。它没有盲目追求“高难度”,而是确保每一个难度点的突破都是建立在扎实的上一阶段基础之上的。对于老师来说,这也是一套非常可靠的教学蓝图;对于自学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清晰且权威的自我评估路径。
评分这套教材拿到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种踏实、专业的质感。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透着一股严谨的学院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以前在网上找了一些零散的练习曲和教材,拼凑着学,总觉得体系不够完整,很多技术要点总是一带而过。直到用了这套《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教材》,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系统性”。从最基础的持弓、运弓,到复杂的把位转换和音阶练习,它几乎把低音提琴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考虑进去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它不会一下子就把你扔到一堆高难度的练习中去,而是循序渐进地设置难度阶梯,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检验标准。我特别欣赏它对基本功的强调,书中对每一个音符的演奏要求都写得非常细致,比如弓子的压力、速度的变化,甚至连气息的运用都有提及,这对于建立扎实的演奏基础至关重要。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指导,每完成一个小单元的练习,都有种稳步前进的充实感。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最大的困扰一直是“如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际演奏能力”。市面上很多教材侧重于技巧的堆砌,而忽略了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这套教材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指法和音阶练习,编者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改编或精选的曲目,这些曲目难度适中,但音乐性极强。在练习过程中,你不仅是在拉琴,更是在学习如何“歌唱”。例如,在进行某个揉弦练习后,紧接着就是一段需要细腻揉弦技巧的旋律片段,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更让我惊喜的是,教材对音乐史和曲式结构的穿插介绍,虽然篇幅不多,但恰到好处,让我对演奏的曲目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知道自己拉的这段旋律在作品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让演奏不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充满情感的再创作。这种兼顾技术与艺术的编排,无疑是专业考级教材的标志。
评分对于低音提琴学习者而言,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对正确审美和演奏习惯的塑造。我个人感觉,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我的“音色观”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材中对“歌唱性音色”的反复强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让我的提琴发出更温暖、更饱满的声音,而不是那种干瘪的“线条”。书中的示范性练习(虽然没有附带音频,但文字描述非常到位)引导我注意如何通过弓子的不同部位和速度,来制造出木质的共鸣感。这种对声音细节的极致追求,是其他一些侧重于快速通过考级的教材所欠缺的。它教会我,拉对音符只是第一步,拉出“好听的音符”才是最终目的。这种对音乐本质的回归,让我的练习不再是机械的肌肉记忆,而是一种充满思考和热情的艺术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